【中国发展网】2017年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发布 专家学者展望全球价值链未来
2018年1月11日中国发展网 1月9日 记者宋璟报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全球化智库(CCG)、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日在CCG北京总部联合发布《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17——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核算与分析》(中文版)(以下简称《报告》)。
中国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中国首任驻WTO大使孙振宇出席《报告》发布会并做主旨发言。
对于全球价值链研究的未来,孙振宇指出,应该进一步研究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包括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等议题,而从全球价值链理论可以为这些课题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全球价值链研究也应该积极和WTO目前面临的困境相结合,以更好地为走出困境提供思路。
近年来,全球经济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现有的贸易体系面临挑战。传统全球价值链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和重塑,新的全球投资贸易规则正在形成。《报告》集合各机构的研究力量,旨在帮助公众和各国政策制定者理解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和演进及其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报告》认为,地理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价值链至关重要。根据零部件的大宗贸易的统计数据,世界似乎形成了3个相互关联的生产中心。这3个生产中心分别在美国、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特别是德国)。撇开中国,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在外围,并且往往与地理上最接近的中心进行贸易。很多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参与。非洲总体来说与任何已经存在的中心距离都很远。在发展中国家内部,似乎只有大公司才参与到了真正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例如,在拉丁美洲,小公司很少同拉美地区以外的地方进行贸易。
《报告》建议,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控制腐败、简政放权、以及对投入(包括服务)实行零进口关税来改善制度环境并全面降低贸易成本是融入全球价值链非常有效的措施。事实证明,一条有效的路线是通过“深层”贸易协定。一个深层的贸易协定超越了简单的关税削减,会涉及关于法律和法规方面的承诺。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的多轮协议主要涉及降低进口关税,这对制成品贸易产生的影响最大。优惠贸易协定(PTAs)的迅速推广,表明它对于加深经济一体化是一个更加可行的方式。
据悉,《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17)》的英文版由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以及全球价值链研究中心(RCGVC-UIBE)联合出版,并于2017年7月10日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了发布仪式。
文章选自中国发展网,2018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