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雄安新区将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

2018年5月4日

【核心观点】

1、从指标看,雄安新区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相比,将更加宜居,幸福指数将是全国更高的。

2、雄安新区的指标,在创新和智能发展方面,都瞄准了世界最前沿的发展水平。

3、我们传统的发展模式都是靠土地财政,靠房地产,而雄安新区更多靠的是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



这里是财经观察家》,我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雄安新区规划,究竟是规划了哪些重要的指标?这些指标将对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会带来哪些重大的影响?


新闻背景

近日,《河北雄安新规划纲要》公布,根据规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实现城市治理能力和社会管理现代化,“雄安质量”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显著,为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提供中国方案。新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今天我主要还是对这个雄安新区的规划的主要指标,我们来做一个分析和介绍。首先来讲,我们可以看到绿色生态发展的指标。这个指标我们能够看到,也就是说这个雄安新区在2035年,它的绿蓝空间的占比,将会大于和等于70%。什么概念呢?也就是未来的雄安新区,它的开发强度将是小于或等于30%。这个比起我们现在国家的其他城市发展,像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它们的开发强度都已经超过了50%。因此也就是未来的雄安新区,它的蓝天绿水,它的空间的占比要高于等于70%,意味着它的开发强度低于30%,也就这个地方将是一个非常绿色生态的这么一个先进文明的城市。

我们再往下看,人均的城市公园的面积将会大于等于20平方米。这个指标在全国也都是代表着,也就从全球看都是一个先进的水平。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一线城市,离雄安新区的这个指标应当讲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第三个指标我们可以看到,也就是我们的这个幸福和宜居的城市。 幸福宜居的城市从雄安新区来讲,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它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覆盖率是要等于100%。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人均的这个面积,无论是它的文化还是体育,还是它的其他的受教育年限,还是它的规划建设区的人口密度,也就是每平方公里是1万。现在北京的每平方公里都是2.3万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这个指标看的话,也就是它的这个目前来讲,它比现在目前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来讲,它将是一个更加的宜居,而且幸福指数将是更高的。



创新和智能发展,它的全社会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把它称为是叫研发强度。这个研发强度的指标是多少?我们可以看到雄安新区在2035年将达到6%,这个指标是非常非常高的。因为我们知道,北京市2015年的研发强度是6.01,2016年它的研发强度是5.96。因此,雄安新区它在2035年将达到6%,也就是达到今天北京市的研发强度的水平。这个水平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们知道OECD的研发强度的平均水平是2.4,也就是“富国俱乐部”发达国家的平均的研发强度是2.4,因此安新区在2035年它的研发强度将达到6%,也就是它将是一个全球的我们叫科技创新驱动的这么一个引领区。 



它的第二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基础研究的经费占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的比重是达到18%。那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现在从整个国家也就是将近6%,雄安新区在2035年将达到的这种基础试验经费支出占这个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就是基础研究的研发强度将达到18%,这是一个相当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我们目前国家,就是整个国家的基础研究的强度,它是高12个百分点。美国今天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它的基础研究的研发强度是达到了18%。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用这两个指标来衡量,我们就能够看到就是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它后面的指标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以及科技进步贡献率,这些指标都是明显高于全国发达地区的先进水平。也就是说雄安新区,实际上我们通过这几个指标可以看到,它在创新和智能发展方面,它都是瞄准了世界最前沿的发展水平。



我们可以看到雄安新区实际上是在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区形成三足鼎立的这么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这么一个核心区。也就说,我们说雄安新区它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也就是它是一个疏解北京非城市功能的一个主要的承载地和集聚区。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北京的定位是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北京定位,它将是一个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驱动的这么一个中心。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的这四个它的功能的定位。对它来讲,也就是经济的功能并不是北京的一个主要的功能。全球看,它是科技人才、科技资源、科技机构和科技创新的那些组织,从全球看,它的集聚的程度都是最高的。怎么才能叫北京的这个科技创新的,这些全球最优秀的资源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雄安新区就会成为一个承载北京,也就它的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的人才、资源、机构,和这些要素它的一个承载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它是全国未来,也就是它发展这个科技创新最有优势的地方。

这样的话,对我们雄安新区,它要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的这些主要的资源和要素,雄安新区就必须要创造一个一流的投资环境,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市场环境,一流的创新和法制环境,这个对雄安新区是非常重要的。


新闻背景

根据规划,雄安新区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包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围绕建设数字城市,重点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信息技术产业。二、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率先发展脑科学、细胞治疗、基因工程、分子育种、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培育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加强重大疾病新药创制。三、新材料产业。在新型能源材料、高技术信息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四、高端现代服务业。接轨国际,发展金融服务、科创服务、商务服务、智慧物流、现代供应链、数字规划、数字创意、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现代服务业。四、绿色生态农业。规划还提出打造全球创新高地,搭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培育一批优势学科,建设一批特色学院和高精尖研究中心。



从未来的产业发展来讲,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它有七大我们叫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这些相关的产业。我们知道这次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摩擦,它现在给中兴,中兴集团发出的订单就是关于芯片。因此也就是下一步这个新一代信息技术,尤其是集成电路这个部分将会获得快速的发展。除了我们讲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外,也包括像生命科学、生物医药,还包括像新材料,还包括一些对国家都是有着重大影响的产业。



刚才我们讲第四类产业是包括哪些?也就是去年有一项调查发现的,说下一步中国成长性最好的产业,第一大的产业实际上是大健康。发改委的研究人员,他们研究发现,大健康产业在2020年它的产值规模将达到11万亿到14万亿。 第二位的是医药。第三位是旅游休闲。第四位是新能源。第五位是文化创意。这些产业都会跟我们刚才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我们刚才讲到的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以及新材料产业一起成为我们雄安新区,它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集聚。我们传统的发展模式都是靠土地财政,都是靠房地产,都是靠金融,都是靠建筑。而我们雄安新区你会发现,它更多地靠的是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我们叫“中国制造2025” ,也就是在2050年,我们将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前列,它会成为一个最重要的这种核心的引领区、集聚区和他的一个新引擎。对这一点的话,我们是充满了期待。




因此我们通过新区规划的主要指标,也就是未来的雄安新区会是个什么样的城市呢?也就是它是一个创新,就是它的这个发展动能,都是由科技创新驱动,就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将成为未来的这个我们叫雄安新区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第二个指标体系,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绿色的城市、生态的城市。这个绿色的城市和生态的城市,你可以看到,也就是说它比我们现在的一些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相比,它的开发强度是明显得要低于现在这些城市。因为现在这些城市刚才我已经讲到了,它们的开发程度都是高于50的,而雄安新区的未来是要等于和低于30的,而它的这个蓝绿的空间占比是要高于70的,也就是说它将是一个绿色的城市,将是一个生态的城市。



第三组指标我们可以看到雄安新区将是一个幸福和宜居的城市,也就是它的幸福指数可能在整个中国未来的城市中间它都是最高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它也是一个人类社会最宜居的城市。我们每一个雄安人、新区人, 15分钟他就可以到一个,也就是社区的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全覆盖。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期待,就是这个雄安新区从它的规划的主要指标我们可以看到,它将是我们今后打造的几个城市群,我们叫世界级城市群,雄安新区它将是重要的一级。而且我们可以看到雄安新区,也就是,是我们今后实现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全国的样本。它是一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

文章选自一股清泉文化传媒,2018年4月27日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