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没有改革开放 就没有新希望

2018年8月2日

理事简介

刘永好,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四兄弟齐心创业


上世纪80年代初,刘永好四兄弟在四川省新津县是出了名的人物。


老大刘永言,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在成都906厂计算机所工作;老二刘永行,毕业于成都师范学院,在县教育局工作;老三刘永美,毕业于四川农学院,在县农业局当农技员;刘永好是老四,毕业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当时,兄弟四人都有令人艳羡的“铁饭碗”。然而,1982年底,兄弟4人相继辞去公职“下海”创业,这无疑是非常勇敢的举动,要知道真正的“下海潮”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出现。“下海”后,他们变卖手表、自行车等家产,筹集了1000元人民币,作为创业初期的投入。


他们的第一个创业方向是养殖鹌鹑。每天,刘永好和刘永行沿街叫卖鹌鹑,偶尔碰到自己的学生,难免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但钱包毕竟鼓了起来。后来,兄弟4人办起了良种场,其主营业务是孵小鸡、养鹌鹑。到了1986年,良种场已经年产鹌鹑15万只,他们不仅将鹌鹑蛋贩卖到国内各个城市,而且还卖到了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鹌鹑大王”。同年,刘氏四兄弟决定用一个充满美好前景的词来命名自己的养殖场——“希望”。


在别人大举进军鹌鹑养殖业时,他们意识到这个市场可能存在过度竞争的风险,开始谋划新的发展方向。1987年夏,刘永好去广东顺德出差,他看到农贸市场排着长龙买国外饲料。刘永好说服哥几个进军猪饲料行业,“老外能做,我们也能做”。资金不够?卖鹌鹑挣的10多万元全砸进去;技术水平不够高?联合农学院建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饲料研究所;人才缺乏?引进来,走出去!刘永好一口气聘请了30多名专家,同时派科技骨干到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学习。


1989年,希望牌1号乳猪饲料被推向市场,此时的兄弟四人凭借过人的营销手段、产品质量以及价格优势,很快便追上了当时成都界的饲料一哥“正大”。当时的“正大”在成都市投资了1亿元建饲料厂,然而在希望牌饲料上市后,原有垄断格局一下被改变了。希望牌饲料每吨价格比正大要便宜60块。可不要小看这60块钱,它相当于农民养的半头猪的价格。所以在短短3个月内,希望牌饲料的销量就追上了正大。经过一番较量之后,“正大”主动找到“希望”,双方达成了协议——“希望”以成都市场为主,“正大”以成都之外的市场为主。这实际上宣告“正大”退出了成都市场。经此一役,确立了希望牌饲料在中国猪饲料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1990年10月,中央电视台在周末黄金时段播出了名为《希望之路》的专题报道;1991年4月,新华社发表了题为《四兄弟创造“希望”,敢竞争超过“正大”》的长篇通讯;就连中国香港地区的《资本家》杂志以及英国BBC电台也对希望饲料进行了跟踪报道。


进入全国布局阶段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刘永好四兄弟的事业越做越大。到了1990年,公司已经拥有近千名员工,资产上千万元,一年的销售额将近1亿元。但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再次出现“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致使公司经营受到了很大影响。


刘永好回忆说:“当时,我们生产饲料的粮食需要有指标才能买到,以前可以用鹌鹑蛋去换鸡蛋票去买,但之后就有人说我们是投机倒把,不让做了。”


当时的形势曾一度让刘永好萌生退意。“我们一商量,决定干脆把公司交给国家算了。”刘永好回忆,“我们找到当时的县委书记,对书记说:‘我们不想当资本家,只是想做点事。我们把资产交给政府,政府聘我们来当管理者,行不行?’书记当时沉思了半天,说他也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叫我们低调,慢慢地干,悄悄地干。于是我们就回去,悄悄地、低调地坚持了下来”。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让新希望迎来了新生。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当时已经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中国的深圳、珠海、广州、上海等地展开巡回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让此前一度陷入进退两难境地的改革开放路线被再次确认,中国自此正式驶入发展与崛起的快车道。刘永好向网易财经记者表示,正是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让“发展才是硬道理”成为了共识,一大批“九二派”企业家走上创业之路,新希望也因此获得了新生。“我们进入了全国布局的阶段,兼并收购了30多家企业”。也是在1992年,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在希望饲料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1992年,当时的国家工商局评选了中国私营企业百强,我们是第一位。”刘永好回忆说。


1995年4月,刘氏四兄弟按照“资产平均分配”原则,进行了“分家”。1997年,刘永好剥离南方希望集团中的部分资产并追加投资,成立了新希望集团公司。新希望农业股份公司于1998年挂牌上市,成为内地民营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当时内地唯一以农业为主体的上市公司。


入股民生银行涉足金融业


1993年3月,刘永好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界推选出的政协委员,出席了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他第一次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讲台上发言,“私营企业有希望”的标题刚念出口,台下就爆发出一阵热烈掌声。同年10月,作为来自企业界的唯一代表,刘永好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开始和全国的企业家成为朋友。11月,刘永好赴香港参加第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作为内地首次派往这个国际盛会的代表,刘永好又开始和来自全球的企业家们交起了朋友。身份的变化,使刘永好的人生舞台一下子扩大了不知多少倍。这对于一向擅长外交的刘永好来说,真的是如鱼得水。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身边便汇集了大量的人脉资源。


早在创业初期,刘永好曾向银行申请1000元贷款,却被银行拒绝,“我以后也要办家银行”。那时的刘永好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服务?通过自己的经营实践和外部调研发现,在那个阶段,民营企业最需要的就是贷款,否则发展会受到制约”。


1993年,刘永好与41名政协委员共同提案,希望成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家投资、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1996年,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正式挂牌,经叔平任董事长,刘永好为副董事长。刘永好回忆说:“这家商业银行做了两件事,第一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第二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银行业的变革创新做实验田。”


20多年来,民生银行从注册资本13.8亿元、净利润1.5亿元的小银行,一跃成为总资产近6万亿元、净利润近500亿元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刘永好家族一直是民生银行坚定的投资者,同时也分享着民生银行的高增长率带来的丰厚回报。


入股民生银行的优厚回报也极大地激发了刘永好对金融的兴趣。1997年,他在集团公司成立金融部,做了几笔颇为大胆的投资:他和二哥刘永行投资民生保险;出资2.1亿元进入联华信托,成为第一家进入信托行业的民营企业;随后,刘永好成立新希望投资公司,投资了双鹤药业、深圳燃气以及科伦药业等具有成长性的优质公司。


刘永好还试图变革传统银行服务,“传统银行有个‘二八定律’,服务好20%的大企业就会带来80%的利润,但是剩下80%的群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创新企业以及普通人群,他们往往得不到金融服务。”刘永好对媒体表示,他希望能服务于被遗忘的“80%的群体”。2014年后,刘永好与小米合作成立新网银行,这是继腾讯微众银行、阿里网商银行之后全国第三家、也是中西部首家互联网银行。


一直以来,在大众印象中,刘永好的“实业家”身份大于“金融家”身份,但近年来,刘永好的“金融家”身份凸显。新希望集团更是染指多个金融板块,从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到垂直产业基金,其金融版图变得日益庞大。


迈向“新时代的新方向”


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在谋求海外布局。刘永好告诉记者,过去20年,新希望集团是中国企业界走出去最早的民营企业,从1999年建第一个越南工厂算起,到今天新希望集团已在40个国家投资建厂,从最初的在发展中国家买地建厂,到今天收购、兼并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并在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都设立了海外总部。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新希望集团更是加快了海外投资发展的步伐。


2014年,新希望集团牵头发起制订《中澳农业及食品安全百年合作计划》,促进中澳两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贸易、食品安全、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等方面的互利互补;2015年,该集团又与Moxey家族、Perich集团及澳大利亚自由食品集团合资成立公司,打造澳大利亚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奶牛养殖企业。2016年,新希望借助旗下的草根知本全资收购了澳大利亚保健品企业NaturalCare。


2016年,新希望集团海外生产产品的销售额已经占到集团总销售额的10%。2017年,其国外业务贡献主营收入为67.76亿元。刘永好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最多10年的努力,将公司海外销售额的占比提高至40%,借助国际化布局,了解海外市场、竞争对手以及国际行业发展的格局,使公司更具全球化思维。刘永好认为,目前国人的消费能力正在提高,在新的市场格局下,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会产生一批优秀企业。未来10年,中国会涌现一批有话语权、影响力和定价权的世界级的农业和食品企业。


今年3月,在《人民日报》“大咖有话”直播间,针对乡村振兴的话题,刘永好首次提出了“绿领”阶层这一概念,“从事现代农业、绿色产业的这些新型农民,可以叫做‘绿领’”,并称从中将诞生“新一代的刘永好”。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刘永好认为,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一大批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农民,扎根农村、深耕现代农业。国家应该通过政策帮扶和企业参与,培养出一个既年富力强又高知高能、热爱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


刘永好准备用5年时间,无偿为农村培养10万名新型农民和农技员。在此基础上,从中选拔优秀人才进行表彰,规模为5年1万人,再从中培养至少100名创业合伙人,给予资金、技术、渠道等方面的创投扶持。


刘永好对“绿领”群体的发展充满信心,还大胆预测,只要有政府主导,以及众多企业和全社会的参与,未来将有超过总人口10%的中国人成为“绿领”。刘永好介绍,目前已经确定在四川、山东、广东等省设立培训基地,今年大约能培养2万名“绿领一族”,帮助他们成为新型农场主,成为从事新型现代农业的佼佼者,由此与“建设世界级农牧企业与乡村振兴的大战略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新方向”。


破解家族传承难题


刘永好小时候家境贫寒,“家里5个兄妹,只有父亲一人挣钱,20岁以前我几乎没穿过鞋”。童年、少年时期的吃苦经历,成为他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吃苦磨炼了我的意志,使我了解了中国的农民……这段艰苦的岁月影响了我的一生”。到了今天身价已有几百亿元,刘永好依然过着朴素的生活,“和我出差的人都知道,我一般就点麻婆豆腐、回锅肉、蚂蚁上树3样菜”。


但是,刘永好对扶贫活动却很大方。作为中国光彩会的创始人之一,刘永好组织了20多次“光彩行”投资考察活动,共邀请4700多位企业家参与“光彩行”,其中仅公益捐赠就超过3.8亿元。1995年,刘永好投资1.8亿元在四川大凉山地区成立西昌希望饲料公司,一举为当地带来3万个就业岗位,20年来帮助10万名农民走向了致富道路。他透露,未来几年,新希望集团还将在大凉山及其周边地区投资20亿元,至少饲养超过60万头猪。


刘永好称,家族企业占全球企业的绝大多数,它并不是“落后”的代名词,关键是如何让它实现可持续发展。像很多早年创业的企业家一样,刘永好的企业也到了要传承的阶段。让刘永好和夫人李巍感到欣慰的是,他们的一对儿女不仅有爱心,而且生活很独立,从来不炫富,这让他们很放心。


刘永好一家人坐飞机,别人可以坐头等舱,他的儿子只能坐经济舱,李巍说:“因为家里有一个规定,就是在孩子没有自立之前,只能坐经济舱。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在开始享受物质生活之前,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刘永好说,他的女儿刘畅早在大学期间就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光明行”活动,出资帮助贫困地区人群做白内障手术。而刘永好的儿子在热衷社会公益事业方面也不输姐姐。刘永好说,儿子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和几个同龄朋友到凉山州去买金盏花种子,分发给贫困的农民种植。这种花种出来以后,可以提炼出一种可供食用的有机色素,从而帮助当地的农民脱贫致富。


2013年5月22日,刘永好宣布女儿刘畅接棒成为新希望集团下属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的董事长。出生于1980年的刘畅,留过学,拥有MBA学历,也有过创业经历。在接手公司两年后,刘永好对刘畅的工作很赞赏:“她的状态非常好。她对企业的热爱、对事业的认同以及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都有提高。她的英文水平比我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很强,情商特别高。”


结语


“我刚创业的时候,从事个体经济是被人瞧不起的事。说我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教师不做,非要做些‘不三不四’的事。”刘永好回忆说。


刘永好表示,40年过去了,民营经济在从业人数和纳税规模上都取得巨大进步,出现了诸多世界领先的企业。数据显示,目前民营企业对中国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90%以上。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的突飞猛进以及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民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取得今天的成就,一方面是民营企业家勤奋能干,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家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正在逐步深入。”刘永好说。


截至目前,刘永好已连续26年作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参加全国两会。作为两会上的“老面孔”,刘永好至今已经提出约160多项议案,多数都涉及民营企业的发展。他说:“我的不少建议、提案变成了可供实施的政策,这对我鼓励极大。”


刘永好表示,每一届履职都能感受到民营企业地位的提高,感受到政府对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与第一批民营企业家是一样的,都对这个时代怀有感激,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文章选自中国民航网,2018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