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 王辉耀:贸易争端下尤需加强二轨沟通

2018年10月24日

 

本文为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评论文章,文章刊发于2018年10月22日《环球时报》第14版

  近日,美国宣布将对进口自中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的关税,中国随后也宣布了600亿美元美方产品的反制措施。新一轮的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显著加码升级。

  中美两国受贸易争端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显现。近期,美国股市持续暴跌,标普道指均跌逾2%。10月10日,美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三,美国股市三大股指全线暴跌。中国股市也受到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份最新发布报告称,由于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 自2016年以来首次下调全球经济展望,其中美国2019年的增长预期由2.7%下调至2.5%,中国2019年的增长预期由6.4%下调至6.2%。此外,世界银行也下调了美国明年经济增速,而世界经济整体增速也受到了影响。这日益证明美方、中方乃至世界都正受到特朗普发起的贸易争端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愈演愈烈。

  在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的紧张形势下,为增进中美双方的沟通和了解,全球化智库(CCG)专家学者团于9月24日至9月29日赴美进行“二轨外交”以及民间外交调研系列活动,与美国智库界、国会议员、国务院有关部门、工商界代表、中国驻美使馆、联合国机构等进行广泛沟通和进一步对话。CCG专家学者团在2个城市4天举办20余场活动,涉及党政商学研多个界别,对话人数近百人,参与人数三百余人,创社会智库在美“二轨外交”纪录。在接触包括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百人会中资企业及来自金融、航空、房地产、化学、咨询等领域的跨国公司等美国企业界人士中,我们发现美国企业界对中美贸易争端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无疑关税高起对中美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输结局,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争端势必将影响到全球经济以及依附在其上的全球价值链体系。当然也会对美国跨国公司尤其是跟中国有广泛贸易联系的跨国公司产生成本的压力。

  CCG专家学者团在走访中发现,美国企业界也认为中美贸易争端对两国的经济发展都有不利影响,美国企业也不希望关税战蔓延到其他领域,从而带来更大的损失。

  双方通过提高关税来谋求问题解决的方式对世界经济以及双方的跨国公司尤其是美方的跨国公司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损害。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中国自改革开放重新加入到世界市场之后,每个国家都成为组成全球产业体系的一部分。一件产品很难说是属于哪一个国家了。真正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品形态。而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两端,显然在这个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链接核心作用。关税提升对两国的影响无疑也会对与两国上下游的其他国家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对全球市场的严重冲击,使全球价值链顺畅体系被打断。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贸易争端不仅打击了目前的经济发展,更打击了人们对未来投资的信心,破坏过去几十年来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经济大环境。

  比如为了避免关税战,美国知名摩托车制造商哈雷戴维森(Harley-Davidson)就计划调整部分海外生产,设在印度、巴西和泰国的工厂将增加产量,以避免可能面临的高达1亿美元关税。这无疑打乱了该公司正常的生产规划,也与关税战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次,跨国公司是广泛参与全球市场的行为体,美国跨国公司更是世界经济的先锋,在中美贸易争端中会首当其冲受到负面影响。

  对美国跨国公司而言,关税提高不仅会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成本提升,而且还有可能降低其在中国的竞争力。

  中美贸易争端以来,美国前后对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分别征收10%和25%的关税,相当于凭空把美国的进口公司成本增加了325亿美元。虽然该成本未必会全部转移到美国公司自己身上,但因中国企业微薄的利润空间和中国产品的短期不可替代性,美国企业无疑会承受关税增加带来的成本提升的大部分。

  根据知名全球信息提供商IHS Markit统计,一部在中国加工、生产、出口到美国销售的IPhone 7,官方售价649美元,制造成本大约240美元,其中中国加工厂家仅拿到8.46美元,占售价的1.62%,而去掉制造和其他成本后,283美元的毛利归苹果公司,占比达到43.6%。而这仅是苹果公司一例,无论从绝对数量值还是占比看,关税成本的提升显然已经无法转移给中国的企业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公司成本提升无非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提高产品价格,要么自己承担成本。一般来说,在像美国这一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公司一般都不敢贸然提价,将成本转移给下游的承销商或消费者,因为这样做无疑会给他们的竞争对手抢占其市场份额的机会。而且,这些公司也都明白贸易关税是一个短期的现象,但提价对品牌的负面影响和消费者的流失却是长期和不可逆的。另外,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中,有很大比例是在华美国跨国公司生产的,因此,美国企业的损失可能更大。而且,美国短期内无法找到替代国来填补这部分产品生产的空白。以关税清单中包括的拉杆箱、钱包、背包、旅游鞋等在内的旅游商品为例,这是一个价值310亿美元的美国市场,其中87%的商品来自中国,如此集中度的商品,美国企业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找到替代国。且美国8月底出席听证会的很多美国进口企业也证明了这个判断。

  中国前后也已经对1100亿美元的来自美方商品实施了对等的关税反制,这又是一笔185亿美元左右的成本提升。而根据上面的例子以及目前中美两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所处的位置,显然美国企业获得的利润更多甚至占绝对的大部分,所以这部分成本同样很大将由美方公司来承担。汽车产业是中美贸易战的关键领域之一,福特汽车在中国大陆的销售也超过了美国地区的销售数量。当然有些公司会通过提价来对冲一部份成本,那么美国公司就会面临另外一个潜在的巨大损失。

  再次,除去直接和短期的实际损失外,美国企业还可能面临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中产人口消费市场市场份额的损失。中国在全球市场中越来越重要,中国有4倍于美国的人口规模,中国4亿左右的中产阶层代表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美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利益也日益加重,部分美国公司希望通过美国政府来扩大其在华的权益。但目前关税提升后,要么美方公司产品通过提高价格降低损失,要么自己消化。这都将降低美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以商务客机而言,空客和波音一直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竞争者,他们也都十分看重中国市场。中美贸易争端无疑将使波音在华的竞争力受到影响。据统计,波音仅在2017年就出口202架客机到中国,占其全球交付数量763架的26%。而据估计未来20年中国市场的客机需求将达到2000架。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谁都不希望在这个市场上落后于对方。

  关税制裁不论是对中美企业还是全球经济都将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中美两国的历史实践还是经济学的理论模型都清晰地告诉我们只有坚持自由贸易才能给双方带来红利,贸易战绝对不会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只有重新回到平等对话的谈判桌才能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的可能。

  同时,根据CCG在哈德逊研究所发布的《中美贸易关系和挑战:过去、现在、将来与政策选项》分析,美国多家研究机构认为美国受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很大。美国税务基金会表示,贸易战已经将美国工人的工资水平降低了0.3个百分点,同时减少了36.5万个就业机会,7月宣布的这一轮关税措施曾被估计会对“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产生40%的影响。美国全国化学品经销商协会(NACD)发布研究称,预计由于2000亿美元的关税导致化学品价格上涨,将近2.8万家化学品分销商和供应商的工作岗位将被淘汰。美国商会估计,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可能会威胁多达260万个就业岗位。 Axios分析声称,中国的报复性关税也将影响1100万美国工人,这些工人集中在农村和已经陷入困境的美国地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预测,如果贸易战全面爆发,就业率将大幅度下降。即使短期流产的贸易战也可能导致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减少130万。Moody首席经济学家预测,如果就目前提议的关税继续下去,美国的就业岗位将减少15万个。超过60个美国工业集团发起了一个美国自由贸易联盟,其中包括数千家公司,农民和制造商,他们认为贸易战将扼杀美国就业机会并提高美国家庭的花费。

  基于以上分析,作为智库机构我们认为中美两方应从更积极的态度出发,努力寻求解决目前争端的有效方法,避免一个双输甚至多输局面。

  第一,中美双方抓住谈判的关键时间窗口,限制贸易战外延,避免局势全面恶化。

  2018年G20峰会下个月即将召开,美方白宫高级官员也多次提到习主席和特朗普总统将在阿根廷会面。在两国最高领导人会见之前,双方可抓住这一“窗口期”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释放出中美谈判和解的信号,争取主动,以期在习主席和特朗普总统在阿根廷会晤时有充分的回旋余地,甚至达成新的中美贸易协定,避免局势全面恶化。

  第二, 中美积极加强各个渠道的沟通交流,有效开展二轨外交以及民间外交活动。

  要注重各个层面的中美交流,既要保持原来的一些传统中美交流渠道同时更要积极发展开拓两国交流的新渠道。尤其是对中方而言要多开拓和发展与特朗普总统有密切关系的人或者机构渠道。美方也有人中方需要多接触那些对美国当局特别是特朗普总统有实质影响的机构和人物。

  第三, 中美可以合作对WTO进行改革。

  目前WTO改革遇到瓶颈,而中美两国分别作为发达国家代表和发展中国家代表应该有这个担当来推动WTO的改革。并且通过在WTO多边框架体系范畴内寻求解决中美贸易争端。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发达国家的美国可以进行有效的配合,努力推进相关新措施新原则的落地。

  第四,中国未来要进一步发展,需继续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在与美方的交流中,部分美国商界也认为,中国应做好自己的事。在当前中美贸易争端的背景下,中国应坚持自己的立场,继续扩大开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的承诺,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负、减税降费并同时取消倾斜性的财政补贴,提高工会作用,打造更加友好的营商环境,采取更符合市场化的政策。

  最后,加大中美两国的服务贸易,对于中美间的留学生留学、中美游客旅游、民间交往等人文交流不能封闭,而是要继续扩大。只有增加交流、增进了解,才能减少对双方的误判。多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跨国公司交流,了解跨国公司的需求,对国内营商环境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承诺落到实处。

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8年10月22日

 

 

关键词 王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