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网】用电影剖析中美关系?奥斯卡导演讲背后故事
2018年11月27日会后导演和制片人等接受媒体群访(中评社 郭至君摄)
中评社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 郭至君)当前中美关系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历史性抉择?中美关系这个看起来似乎有些冰冷的,不接地气的定义如何通过讲述普通人的故事来呈现,来剖析?2018年11月24日,全球化智库(CCG)联合东注文化在北京举行院线记录电影《善良的天使》(Better Angels)国内首映暨中美关系的未来研讨会。会后,导演柯文思(Malcolm Clarke)接受了媒体记者们的群访,讲述了电影筹备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努力和细节。
首先,这个纪录片的名字出自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句话:“神秘的记忆之弦,终将被天性中善良的天使所拨动。”这部聚焦两国的民间往来纪录片,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合作为两国民众带来的福祉。影片跨越四大洲拍摄,记录了那些跨越中美地理上的距离及各方面的差异、努力试图搭建中美友谊桥梁的人们的故事:一位在中国学校教英语和橄榄球并在中国找到真爱的美国退役海军陆战队士兵;一位将中国珠算带到美国的珠算大师;一位在艾奥瓦州马斯卡廷自己掏钱建立“中美友谊屋”的中国企业家……在我们忽略的地方,中美两国的普通人以他们的方式沟通着彼此陌生而又息息相关的世界。导演柯文思说,内心的天使是放下两边不同的东西来追求我们共同的一种聆听,善良的天使在西方的表意就是心中向善,如果中美关系破裂,不光是对中美两国,对于全世界都有一个消极的后果,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我们把片名叫做《善良的天使》。
柯文思也透露,“这个片子本来计划要拍一年半,但却拍了五年,有很大一部分是我的责任。一开始我对中国缺少了解,我以为拍一部中美关系的片子,只需要在中国和美国拍摄。但事实上,我逐渐意识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要讲述中国的故事,就不可避免的要去到非洲,去到很多地方,这是我一开始没想到的,也会导致这个影片拍了很长的时间。”
说到片子里让导演最感动的故事,柯文思表示,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复兴,中国也将很多的工作转移到了非洲。很多片子讲到了中国发展的迅速,但他们没有讲的是中国在背后付出的沉重代价。现在在中国有六千万的留守儿童,有很多的家庭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人,就像我们片中的那个在埃塞俄比亚修桥的工人,他没有见到自己孩子的出生,他没有机会养育自己的孩子,甚至他三年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果一个美国人要在非洲工作可能每两个礼拜就会飞到杜拜去到那边去享受一下生活,这种事情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人做到了,所以中国人配得上他们所现在拥有这样一个经济,这样的一个崛起和复兴。“这个片段,从拍摄到剪辑我看这个片段可能有几百次,但是我仍然很为他打动,所以作为一个电影导演,我相信能够最打动人的片段,是触及人心灵的,留在人们心中久久回响的。”
说到这部片子在美国上映之后的反映,导演柯文思表示,美国人发现其实他们之前对中国的理解是非常的片面的,或者说很概念化。中国其实是一个有十四亿人口的一个国家。是有这么多,活生生的人在这里生活。就像影片中的阿拉巴马的黑人说她现在开始喝中国的茶,原来对中国并不了解,随着跟中国人相处之后她就对中国了解更多。“我一直认为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一个叫信息逆差的东西,就是美国人对中国的理解要远远少于中国人对美国人的了解。就像影片开头基辛格说的那样,周恩来告诉基辛格说,中国并不是一个神秘的国家,请来了解我们。”柯文思说。
柯文思说,中美之间的这样的仇恨的情绪,或是一些不理解的情绪,不是说从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才有的,从五年前片子开始拍摄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特朗普本身不是一个问题只是把这些原本有的问题再继续煽风点火。像西方对中国指责的几个问题人权问题,偷工作的问题,因为我尤其对偷工作这个问题颇有微词,因为并不是中国晚上偷偷跑到美国去偷过来的,而是美国人美国的这些企业主为了更好的利润,为了更低的成本,而把工作运到中国来。而对一些美国人对中国存在的敌视甚至是恐惧,柯文思表示,我要从两个层面来回答。第一个层面的就是我刚才说到的中美之间的一个信息逆差。因为西方对于中国的不了解导致了一种恐惧,而在西方的政策制定者或者说在在政府高层有一些人,有些政策会故意的把这个问题极端化,因为通过这样的煽风点火能够激起人们的恐惧,其实更容易让政府的观点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所以从我个人而言的话我不赞同这些政策的做法,但是也无可厚非,但我认为这件事情对于人类的未来是没有益处的。第二点我想说的是,我在想要去对中国做出一些批判性的想法。中国并没有很好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中国在过去的四十年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无法去让西方人去了解,所以我的建议是,要讲述中国的故事,讲述中国普通人的故事,从人类的共同情感去讲中国的发展,讲中国所付出的代价,讲中国人的牺牲,我认为这会是一个很好的讲述中国的途径并且能够消除恐惧。
柯文思坦言,他来到中国的时候我就深深爱上了这个国家,并且我已经决定了在接下去的两三年会把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中国,诚然,中国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就像英国和美国一样,没有一个国家是完美的,每一个国家有很多的问题,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但是就像一个成熟的人一样,没有人是没有问题的,我更想要的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方式,而不是说是一味的去指责和抱怨。我觉得虽然有很多的记者来到中国报道,中国的故事,但是在这个国家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没有讲出来,而且有太多的故事我认为是足够的精彩,我非常想把他们用人类共同情感的一种方式去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我觉得通过这样的做法也能够改善和平衡信息逆差,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未来可能中国在经济体量上中国会超过美国,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就一定会是要去衰败的,从文化上来说的话,美国的一种精英主义,一己独大主义我觉得是很危险的,因为不是说只有美国人是最好的,其他的国家在他们不同的领域也有很好的地方。
《善良的天使》中方制片人韩轶也强调,影片制作时候的资金没有来自于中国的,就是为了避免把这个影片非议成中国的宣传品。该部影片整个都是主创团队非常独立的想法。“我们一开始就想接受这个挑战,我们不想去讲老生常谈的几个问题,人无完人,每个国家也都不尽完美,但是我们能不能跳开所有这一切问题,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想要好一点的生活,我们想我们的下一代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这其实是相同的,所以思考的时候要跳出一些大框框。
该影片由奥斯卡和金马奖获奖团队历时4年打造,旨在国际语境下,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用智慧、包容和前瞻性的思维来探讨中美关系的未来。影片集聚了全球知名政要、学者、企业家,他们各自表达了对中美关系的期望、乐观的态度和谨慎的担忧,并认同增加中美之间共识和互信的深远意义。同时影片还拍摄了一群为了彼此靠的更近而不断努力跨越两国之间地域和文化差异的美国人和中国人。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中美两国在各个层次和领域之间已经存在、并且可以实现更多的了解和学习,来加强彼此亦有的纽带,缔结新的友谊。
导演柯文思(Malcolm Clarke),生于英国,曾在美国生活多年,现居加拿大,是世界知名纪录片导演,获得过奥斯卡奖和艾美奖。
文章选自中评网,2018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