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Chee Hong Tat CCG演讲,探讨中美贸易紧张背景下的亚太自由贸易和中新关系

 

  2019年6月18日,全球化智库(CCG)邀请新加坡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Chee Hong Tat)到访CCG北京总部,以“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未来”为主题发表演讲,并在当前全球自由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围绕中国与新加坡未来合作、中美贸易争端如何化解、亚洲共同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RCEP、多边贸易体系以及WTO改革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致辞并主持会议。

 

 

  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及多位新加坡外交官员,CCG特邀高级研究员、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及多位新加坡外交官员,CCG特邀高级研究员Harvey Dzodin,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原主任、中国证劵投资基金业协会原会长孙杰,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思奇等国际经贸领域专家,以及CCG副主任苗绿博士、CCG副秘书长唐蓓洁博士等CCG研究员出席讨论,来自欧盟、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出席活动。

 

  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首先对徐芳达部长到访CCG演讲表示欢迎和感谢。王辉耀博士指出,如今亚洲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区域,新加坡在其中的贡献匪浅,为亚洲国家建设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于亚洲发展的未来展望与缓解近来中美关系的紧张气氛等问题,亟需各界精英提供多元化和建设性的观点。王辉耀博士表示,CCG提供着来自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平台,积极促进政府与民间、企业、媒体面对面的交流,这对于了解政治格局与推动亚洲国家间合作与借鉴具有重要意义,期待进一步加强与新加坡政府和民间的合作交流。

 

 

  新加坡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首先对CCG主任王辉耀博士的介绍和CCG各位高级研究员的到来表示感谢。他在演讲中回顾了中新建交近30年来的历程和两国领导密切互访对两国之间友谊的促进。关于贸易方面,他指出,中新双方优势互补,中新(重庆)战略性示范项目的签署对促进推动中新经济合作、金融合作、电子商务以及“一带一路”共建方面增进了连接。中新两国去年还更新了双方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确定了继续坚持开放,坚持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他高度赞扬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并表示坚持公平、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的利益。

  就当前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徐芳达部长认为,中美双方缺乏战略互信是导致贸易摩擦升级的重要原因,这个问题恐怕短期难以解决,需要时间和耐心。对此,他建议中国可考虑如何改变美国及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负面感知。中国可进一步提升对境外投资及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以及外国与本土公司的待遇,也可考虑加强“一带一路”下本土与海外投资的联系,以使国际社会认为在这个倡议中有更大的切实利益。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中国建立信任和善意。新加坡希望中美双方应坚持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当前的经贸分歧,达成一个建设性的协议。

  对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徐芳达部长表示乐观,并认为不应对此过分悲观。“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将会为世界提供更多的机会。他指出,东盟在2030年将会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关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协商应该继续,以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世界各国对于繁荣的追求以及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是相同的,应该扩大全球化的蛋糕,使各国都能从中受益。

 

 

  演讲结束后,徐芳达部长与国际经贸领域的专家进一步交流。CCG高级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原主任、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原会长孙杰对徐部长的观点表示非常赞同,认为新加坡的贸易量巨大,希望中国与新加坡加强学习与合作,保持互信加深理解,共享合作共赢的成果。孙杰指出,如果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另外3千亿美元的惩罚性关税,将损害美国的经济,提高居民消费价格,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甚至也会影响到特朗普竞选连任的胜算。他表示,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使得中美双方利益受损,经济摇摆,是损人而不利己的。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Harvey Dzodin同样认为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前景积极乐观。谈及WTO中多边合作的未来发展,Dzodin表示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并就如何让更多的成员国支持21世纪WTO的改革向徐芳达部长提问。对此,徐芳达部长回应道,WTO的改革是必要的,或许这一过程会耗时长久,但其结果会使更多的国家和民众受益。因此,各界需要积极推动改革。同时,他强调需要在寻求改革的过程中让参与主体都意识到获利的普遍性,从而获得更多信任和支持。

 

  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在认同以东盟为代表的亚太经济合作机遇巨大的同时,也强调了现在面临着不少阻碍,需要有一些突破性成果。论及进一步加强亚太经济合作过程中的最大阻碍,霍建国提到,有人说中国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但随着中国不断开放,中国对这一地区的合作起到了越来越强的推动作用。有人说日本和印度是阻碍者,也有人指责东盟自身。这些不同观点体现出了亚太地区合作现状的复杂性。他认为,“10+1”、“10+3”的模式比较容易得到认可,但是“10+6”的模式就太过复杂且难以实现。美国仍在努力成为亚太地区的主导者,这对于亚洲经济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亚洲应当主动应对美国的挑战。霍建国最后表示,新加坡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典范,中国应该从中吸取养分,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在中美关系发生转折的紧张时期,亚太产业链正在遭受冲击和考验。新加坡在亚太地区合作以及中美关系之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和新加坡应当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他就中新合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新加坡作为传统金融中心,与中国有巨大的合作潜力。新加坡在资产管理,尤其是大宗商品定价上有很多优势,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新加坡和上海可以加强合作。第二,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人才体系培养和创新体系建设上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加强双边创新、产业和教育合作。第三,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是很大的机遇,双方可以探索合作。第四,中国也可借鉴新加坡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经验。第五,新加坡在国际治理体系上有独到之处,在教育和文明构建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在研讨会的提问环节,记者及部分专家就如何看待RCEP谈判进程中的阻碍因素、如何推动WTO改革、中小型经济体如何吸引投资、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年轻一带的国家领导者面临的挑战等问题与徐芳达部长展开讨论。

  就如何看待RCEP谈判进程中的阻碍因素这一问题,徐芳达部长回应到,世界各国需要相互学习来共同寻找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方法。RCEP就是一个努力的方向,虽然谈判过程漫长,且有时各国的注意力会偏向其他议题,但应当保持信心,相信RCEP能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带来新的突破。这不仅能促进地区贸易,还是一个贸易开放、投资和多边合作的重要信号。他表示,中国和新加坡应当加强合作,通过纳入新伙伴来增强这一信号,加速谈判进程。

  关于WTO改革相关问题,徐芳达部长认为,WTO的改革是必要的,就像所有事物一样,WTO也需要与时俱进来不断对自身体系作出更新。关于如何说服所有国家支持WTO的改革,徐芳达部长表示,要克服这个困难必须首先对所有国家说明WTO改革所能带来的切实好处,努力促进国家达成统一共识并赞成改革,只有这样,WTO改革才能获得成功。

 

关于演讲人:

 

  徐芳达先生于2018年5月1日受委任为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先生于2015年全国大选中当选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同年10月1日受委任为卫生部兼通讯及新闻部政务部长,2017年5月1日升任高级政务部长。

  徐先生自1998年投身公共服务领域,曾任职于内政部、财政部、交通部及教育部。2008年,他获委任为内阁资政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书;2011年出任能源市场管理局局长、2014年出任贸工部第二常任秘书。

  徐芳达1996 年毕业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考获理学学士(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及文学学士(经济学)双学位;2006年考获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演讲全文】

 

新加坡贸工部长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CCG演讲全文:“合、竞”为最好的国际关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