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方太茅忠群的“幸福厨房理念”

2020年8月17日

2020年,方太“幸福三部曲”回归厨房,从“厨房有品,饮食有节,相处有乐,食亦有道”四个维度分享对幸福厨房的理解,正是对新时代家庭全新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鼓掌。

  2018年,家庭幸福观;

2019年,幸福社区核心理念;

2020年,幸福厨房理念;

组成了方太的幸福三部曲。

年初的这场疫情让我们不得不长时间宅在家,有人被迫学会了做菜,有人跟着父母提升了手艺。家人一起分享厨艺,交流烹饪心得,也聊聊各自的所见所闻。一家人聚在厨房里,围在餐桌边,交流多了,陪伴多了,自然就多了很多共处的幸福时刻。

回归厨房,生活一下子就热气腾腾起来,让终日追寻的幸福有了味道。

今年,方太“幸福三部曲”回归厨房,从“厨房有品,饮食有节,相处有乐,食亦有道”四个维度分享对幸福厨房的理解,正是对新时代家庭全新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鼓掌。

 

【在线视频】

 

— 以下为茅总演讲全文 —

亲爱的各位朋友:

晚上好!

欢迎大家观看方太2020年度幸福发布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方太集团,对长久以来关心支持方太发展的所有用户、朋友以及合作伙伴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8年,我们提出了全新的企业使命“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并提出了新时代家庭幸福观,“衣食无忧、身心康宁、相处和睦、传家有道”,同时搭建了方太幸福家APP平台,为每一位用户、每一个中国家庭带来幸福的智慧和启迪。

2019年,我们将幸福的外延做了进一步延伸,因为我们深知,小家的幸福离不开社区以及社会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了幸福社区理念,通过“美善环境、精诚服务、和乐成长、互助公益”四个方面,打造出“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的幸福社区。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发生了不少百年一遇的大事件。在人们宅家的数月中,“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的使命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过去两年,我们从家庭幸福观谈到幸福社区理念,今年我们突然发现,在追寻家庭幸福的过程中,厨房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成为建设幸福家庭的核心场所。

过去30年,中国主流住宅是由独立分割的若干室、厅、厨、卫等组成的结构,通常是爸爸妈妈一人在厨房劳作,一人在忙碌其它事情,孩子则被关在房里学习,一家人在家里的相处状态无形中被割裂,家人的关系也因为这些物理墙体的隔离而产生隔阂。久而久之,幸福感流失便成为每个家庭都在面临的问题。

年初的这场疫情让我们不得不长时间宅在家,有人被迫学会了做菜,有人跟着父母提升了手艺。家人一起分享厨艺,交流烹饪心得,也聊聊各自的所见所闻。一家人聚在厨房里,围在餐桌边,交流多了,陪伴多了,自然就多了很多共处的幸福时刻,而这些幸福的能量也让我们更加乐观从容的面对当下的困境。

因此,我们发现,当我们回归厨房,用在家做饭代替快餐外卖;用家人围坐就餐代替一人独食;当我们用饮食调养身心代替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当我们在厨房跟爱人、孩子一起做饭,重新找回家的味道和感觉,在与家人共同协作与交流中,营造共同的话题和情趣;又在厨房中共同体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天道,于饮食中明心净心,炊烟起处便是幸福的家。

诚如习总书记曾指出“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也是在提醒我们,“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如果说灶火的温度,决定了一个家的温度,那么厨房的幸福感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家庭的幸福感。

今天,很荣幸跟大家分享 “幸福厨房理念”,包含“厨房有品,饮食有节,相处有乐,食亦有道”四个维度,旨在从新时代家庭的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着手,通过厨房这一幸福道场的建设,让人们感悟:我们终日追寻的幸福,其实就在这充满烟火气的方寸天地中。

接下来,我将做一一阐述:

厨房有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厨房。在全民奔小康的当前时期,厨房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厨房有品,即厨房设计应当有品位、有格局,具体包含了空间无界、功能无限、赏心悦目等三个方面。

空间无界:首先要打破厨房僵化的物理阻隔,如通过活动移门实现可敞开厨房设计,将厨房和餐厅、客厅有机融为一体。在这样的空间里,可分可合,似分而合,目之所及皆有家人。家人能够彼此看顾,又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空间,感受到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家人不因独立的厨房格局,被分割在不同的物理空间,影响彼此的情感交流。其次,要让厨房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可设置景观大窗,让阳光自由进出。在厨房,一边烹饪,一边感受时间的流动和四时的变化,炉灶上煲的汤,似乎也多了份幸福的味道。

功能无限:厨房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烹饪功能,让多场景、多功能成为可能。可以将烹饪、收纳、阅读、喝茶、工作、手工等场景与功能融入厨房,遵循“亲而不密,疏而不远”的原则,构建出家庭的活动中心。烹饪仍然是厨房的基本功能,围绕着烹饪功能,可细分为冷冻冷藏、热水净水、果蔬去农残、食材预处理、多种烹饪、吸排油烟、洗碗消毒、空净空调、垃圾处理、智能安全、收纳储藏、就餐喝茶等多种功能。为节省空间,我们可以选择集成类产品,如集成烹饪中心、水槽洗碗机等;为确保安全,我们宜选择值得信赖的品牌电器和橱柜;特别要提醒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设计厨房时会忽视收纳功能。其实,收纳功能至关重要。经过优秀的收纳设计,实现“常用浅收纳,鲜用有去处”,将开放展示和封闭储存有机结合,兼顾美观与便利,使得空间整洁有序,物品摆放合理,真正实现一目了然、一秒取物。

赏心悦目:艺术和自然中蕴含的美能让人赏心悦目,从而获得一种幸福感。一个幸福厨房,通过美学设计,同样能让我们赏心悦目。当家人的智慧体现在整洁干净的厨房环境、巧思流露在厨房的空气和光线里、爱心渗透在菜肴的搭配和精致的装盘时,孩子便开启了人生的第一堂美学课,同时也增强了幸福感。

从食材各种各样的颜色,认识到大自然中色彩的丰富和奇妙;

灶台上传来的炒菜和蒸煮的声音,是如此美妙,幸福感油然而生;

幸福厨房,只有香味,没有油烟。各种食材的香味,便是家的气味;

细细品味每一种食材、每一道菜肴的味道,感受自然之美、烹饪之美。

有人说:柴米油盐,尽可为诗;锅碗瓢盆,皆可入画。当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丰饶的感官体验聚合在厨房,感受艺术与自然之美便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幸福途径。

饮食有节

健康是幸福的前提。俗话说“病从口入”。现代人增添了很多慢性病,如三高、肥胖、肿瘤等。这些病大多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所以又称生活方式病。其中,暴饮暴食、胡吃乱吃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解决方案是饮食有节,具体包含应时应地、适宜适度、洁净健康等三个方面。

应时应地:就是要多吃一些当季当地的食物,并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烹饪。

应时。指的是当下这个季节自然生长成熟的食物。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即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当季食物顺应了自然规律,完成了自然的生长周期,与当下的天地之气相应,吃这样的食物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四季的饮食原则简示如下。

春季:阳气由内生发。饮食可略偏辛辣、甘味,促进肝胆生发并化解宿食;宜多食素,尤以绿色蔬菜、新芽、叶、尖为佳,如韭菜、豆芽、春笋等;少食肉类、酸味与寒凉食物。

夏季:阳气盛于体表,脏腑中阳气相对不足。饮食宜略酸、苦;应少吃生冷寒凉食饮,多喝温水;对于海鲜类食物,应少吃、熟吃、伴姜或辛辣佐料吃;夏季流汗较多,饮用水中可加入少量食盐。

秋季:阳气向内收敛。饮食可偏酸、甘,不宜食辛辣,适当食用应季水果以润燥,可适当增加肉食的比例,宜清补但不宜大补。

冬季:阳气潜藏于里。饮食宜偏咸,可多食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同时,需防止滋腻太过,宜配合萝卜等消食化积的食物以辅助消化。

应地。一是指本地产的常见食物;二是指符合本地的饮食习惯。人们因为长期吃当地常见的食物,肠胃对其产生了适应性,更容易消化吸收。反之,则会给肠胃带来负担,甚至导致疾病。

适宜适度:饮食应当讲究正确的方法。千百年来,我们所积淀的饮食文化,让健康饮食有法可依。

饮食七八分饱。我们只知食物能补充生命力,但不知食物的消化也会消耗我们的生命力。适度饮食,食物能被身体消化吸收转变为营养;但若暴饮暴食,则会使脾胃超负荷运转,食物不仅不能被身体消化吸收,反而会积存在体内成为垃圾,阻碍气血运行,影响身体健康。何为适度?一般讲七八分饱。或者说:未饱即止,已饥方食。

口味不宜偏嗜。《黄帝内经》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gao)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zhi)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所以饮食应注意食物的性味,做到五味适宜不偏嗜。

荤素合理搭配。《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理安排食物比例才能达到补养身体的目的。化生气血的根本是五谷,因为五谷是植物的种子,是生命的延续,是能量的源泉。所以一日三餐离不开五谷杂粮。肉食能起到补益的作用,适当食用有益健康,但不可过量。建议肉食占总量的1/8左右,最多不超过1/4。

烹饪方式合宜。烹饪方式对于食物的营养摄取也有重要的影响,如烹煮类食物善养肾水,煎炸类食物善养心火,蒸炖类食物善养脾胃。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宜的烹饪方式。

洁净健康:首先,应当选择洁净的食材,如有机、无公害的瓜果蔬菜等。食用前,一定要将果蔬农残清洗干净,如使用三合一功能的水槽洗碗机。多吃熟食,少吃生食,不吃野生动物。其次,烹饪时要少油,少糖,少盐,且减少添加剂的摄入,保证饮食健康。相对而言,在家吃饭更能保证洁净健康。

相处有乐

家庭幸福离不开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幸福厨房将会是一个最适合家人之间交流互动并实现相处有乐的场所,具体包含亲密协作、高质陪伴、餐厨社交等三个方面。

亲密协作:在《中国女性厨房心理大数据洞察报告》中提及,有76.2%的女性认为一个人做饭很孤独,厨房像是被家人遗忘的角落。一个有家人高度参与、亲密协作的厨房,可以摆脱“孤独式”烹饪,你做饭,我搭把手,一边做饭,一边聊天,满足了家人之间渴望连接的情感需求,自然会产生更多的幸福。

在大部分家长眼里,厨房是孩子的“禁区”,“危险,别进来”,“油烟重,快出去”,当孩子充满好奇地想要探索食物时,常被大人们拒之门外。殊不知,带孩子下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厨房里,可以让孩子通过对食材的感知,体验它们的色泽、质地、气味,促进感官和大脑发育;还可以教孩子认识各种食材,如食材的产地、播种与收获的季节、药食两用食材的四性五味以及功能,还有食材的烹饪方法等,可大大提升孩子的知识面;而学会做饭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品格。智能安全的厨电、猛火爆炒也不跑烟的厨房也为家人共同参与烹饪、体验劳作提供了必要条件。

高质陪伴:《2019年中国亲子陪伴质量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家庭教育及亲子陪伴问题亟需社会关注,长期陪伴缺失或陪伴质量不高,对孩子成长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现实中,很多父母只是陪着孩子,而没有陪伴孩子。两者的区别是,陪着孩子的只是身,而陪伴孩子的是心。陪伴孩子,就是成为孩子的榜样和需要,与孩子身心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父母也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实现了自我成长。

厨房是高质量陪伴的理想场所。厨房里的陪伴,从一餐饭的时光开始。一起吃饭,本就是家庭中重要的陪伴时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浅笑低语,聊聊工作与生活,聊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倾听孩子的心声,感受孩子的情绪变化,表达接纳并加以引导。其次,夫妻一起下厨,或与孩子一起下厨,也是重要的陪伴时刻。在这里,亲子手工,阅读,学习烹饪,自由交流,让高质量陪伴成为一种日常。

餐厨社交:厨房不仅满足了家人间的情感需求,也可以聚合亲朋好友的深情厚谊。在中国,家宴之风源远流长。家宴是一种独特的社交礼仪,也是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家宴是最亲近的款待,只谈友情、只诉衷肠;家宴也是同道中人谈经论道、交流切磋、互相印证的理想场合。

一场家宴中,浓缩着食材、烹饪的匠心与技法,体现着餐食礼仪文化,以及浓厚而纯粹的情义。透过每一道食物传递出的投入和用心,与宾朋们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而合理地利用厨房电器,准备一大桌美味佳肴也并非一件难事,如在集成烹饪中心帮助下,不仅能实现多达36种烹饪方式,同时,可以轻松做到30分钟六菜一汤,尽情展现让人称道的手艺。餐桌上开怀畅饮、轻松笑谈,让整个家都有了温度,也让彼此的情义有了厚度。

食亦有道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食亦有道。讲礼仪,重美德,生命得以成长,心性得以修养。我们可以透过幸福厨房的餐食礼仪、食育美德、明心净心建设我们的心灵品质。

餐食礼仪:《礼记》有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餐桌上,有一个人最基本的教养,也有一个家庭家风的传承。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养成文明的餐食礼仪,才能立己立人。当然,时代不同了,礼仪也要与时俱进。适合当代的礼仪举例如下:饭前鼓励孩子帮忙摆放碗筷;长幼有序,长辈先动筷;不抱怨饭菜不好吃;不吝啬夸赞家人的厨艺;餐桌上身体自然坐直,双脚平放,不翘腿,不抖脚;吃饭时单手捧碗;自己爱吃的菜不要抢着吃;饮食时不发出大声响;使用公筷公勺;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餐食礼仪,只有学会了,一个人才能真正立起来。

食育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饮食过程中,觉知一餐饭的背后是天地自然的慷慨给予,是农夫的辛勤劳作,是家人的无私付出。从而,真诚地感恩天地的化育,感恩祖国的护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农夫的劳作,感恩所有付出的人,激发内心的爱与善意。真正的感恩当用爱回报,如我们当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益。提倡一种餐食零浪费、少厨余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明心净心: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职场白领中有94.9%的人都有焦虑情绪,而焦虑源自诸多因素,比如职场竞争、工作压力、加班晚归、高房价等。世界越喧嚣,越浮躁,越需要我们关照自己的内心。厨房就是很好的修炼道场,通过明心净心,拥有一颗平和、从容、自在的心。

通过饮食可以明心。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厨房,我们看到任何食材,都会立即想到它源于一个种子,并且瓜一定源于瓜的种子,豆一定源于豆的种子。从这里我们可以体悟世间最深刻的道理和规律:因果规律。儒家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道家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佛家讲:因缘果报。总之,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地球上有几十亿人口,每一天大自然都会给予我们巨量的食物。对我们人类而言,大自然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古圣先贤实证到了天地万物为一体,那么人与天地万物亦为一体,而身之主宰便是心,王阳明又说:心外无物。这或许会启发我们觉悟到另一个人生真理:心中拥有无尽宝藏。

通过饮食还可以净心,如去除我们的贪欲。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幸福的厨房,当然需要色声香味。但是中华文化讲究中道,过犹不及。过度追求饮食的色声香味、山珍野味和暴饮暴食,就是贪欲了,就不合道了。通过对饮食的克制,口味适中,避免偏食,已饥方食,未饱即止,就能逐渐去除心中的贪欲,达到净心的目的。

通过饮食明心净心,就能建设我们的心灵品质,开发我们的心中宝藏,从而让我们真正实现幸福、圆满、觉悟、自在的人生。

以上,就是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幸福厨房理念:厨房有品、饮食有节、相处有乐、食亦有道。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一定可以在厨房中寻得。立足于有品厨房,靠厨而养,依厨而乐,借厨而悟,再借由一个个美善产品的助力,不断构建出亿万家庭热气腾腾的幸福,炊烟起处幸福家。

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是方太的使命和追求。美善创新和中华文化是我们实现这一使命的底气。在过去,我们花了三年时间分别介绍了方太的“创新三论”:创新的源泉是仁爱,创新的原则是有度,创新的目标是幸福。一直指导着我们在产品、技术上的美善创新,实现幸福的目标。如今,我们又用了三年时间完善了“幸福三部曲”:幸福家庭观,幸福社区理念,幸福厨房理念。用中华优秀文化助力亿万家庭提升幸福感。并确立了“三大目标”:助力一千万家庭提升幸福感;助力十万企业家迈向伟大企业;助力建设一万个幸福社区。

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方太永远在路上。

最后,祝大家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茅忠群

  2020.8.12

 

文章选自FOTILE方太,2020年8月13日

关键词 茅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