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起:乘势而上 助力经济复苏向好态势

2020年8月25日

服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财税部门不仅要做好减税降费的“减法”,而且直达基层,直达市场主体,做好惠企利民的“加法”。

张连起,CCG特邀高级研究员,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疫情以及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复杂严峻挑战,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三四季度要乘势而上,巩固扩大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成果,努力弥补上半年的损失。

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及时有力精准有效对冲了疫情影响。增加1万亿元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推动金融系统合理让利1.5万亿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直达基层,直达市场主体,直接惠企利民。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一是,我们遇到的许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高度加以认识。如同天降大雨的时势,一边撑伞,一边干活。必须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二是,越是形势复杂,越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各项改革政策措施协同发力、落地见效。三是,“六保”是针对当前新形势提出的底线要求,坚决做到“六保”,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基本保证。下半年根据“六稳”的实现情况和“六保”任务落实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将为我国经济保持复苏态势提供政策托举。四是,补短板、锻长板,善于积势蓄势谋势,识变求变应变,积极主动作为,或积厚成势,或蓄势待发,或谋势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从税收数据看经济形势。我们知道,有销售就要开具增值税发票。通过发票大数据分析发现,可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也可以观察经济运行态势。

企业销售逐步回暖。5月11日,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已达到去年水平,六七两个月同比增长均为10%左右。

制造业恢复突出。7月份同比增长为10.7%,环比6月份提高2.4个百分点,快于全部企业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特别是装备制造业7月份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1%,环比6月份提高5.4个百分点,回升势头明显。

新动能增长显著。7月份,同比增长21.3%。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5.2%和26.8%;医疗仪器设备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38.5%和18.3%。

投资回升渐加力。7月份,有两个数据更能说明这一变化。一是建筑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8%,二是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6%。

中国经济复苏向好的态势正在巩固和呈现。我们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增速正增长。大概率也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大国。

当前总的财税状况是:收入回暖,支出有为。以国内消费税为例,虽然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9%,但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8%,已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对减税降费的困难也要有充分估计。一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美关系波折不断、有所升级;二是保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面临持续经营的压力仍然很大;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缺口较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基层运转的“三保”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越是基层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地方,越要防止“过头税费”问题。要从应然到实然,一发现苗头性、典型性问题,第一时间就果断查处,零容忍、无盲点、打板子。因为这是与民争利,背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处理好组织收入与减税降费的关系,税务部门要确保六个到位:该减的减到位、该免的免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延的延到位、该缓的缓到位、该退的退到位,即使组织收入压力再大,也必须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的底线、红线。

财税部门要围绕“六保”任务持续发力。一是保居民就业。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稳定经济发展之本、社会稳定之基。

二是保基本民生。重点是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做好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众和退休人员的重点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是保市场主体。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产业纾困和发展,保存量、保资金链、保就业岗位。

四是保粮食能源安全。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五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好财政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优势,支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堵点”、补上“断点”,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保企业生产、稳中国制造。

六是保基层运转。加大对地方财力的支持力度,缓解地方收入增长放缓带来的财政支出压力。

服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财税部门不仅要做好减税降费的“减法”,而且直达基层,直达市场主体,做好惠企利民的“加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做好“除法”;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乘法”;一言以蔽之,做好“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文章选自人民政协报,2020年8月18日

关键词 张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