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国:以高水平开放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2020年10月15日
霍建国: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

如果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开放问题上能够形成共识、下决心突破现有的障碍,对中国摆脱目前的外部干扰和挑战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也有利于中国进一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如果在推进高水平开放问题上能够形成共识、下决心突破现有的障碍,对中国摆脱目前的外部干扰和挑战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在此我谈三点认识:一是对当前外部环境的看法;二是对中国目前自贸协定态势的看法;三是中国高水平开放面临的难点和挑战。

一、关于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的看法

一是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经济的下降带来的是消费和需求的收缩、贸易定单的减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7月的预测是全球经济今年将收缩下降4.9%,G20国家除中国外全部是负增长,其中美国和欧洲下降幅度最大。国际经济的萧条一方面对中国外向型经济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剧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和分化,而且这种萧条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中国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二是国际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首先,在多边贸易体制和规则面临严重挑战和威胁的同时,区域和诸边贸易协定以及自贸协定的影响力正处于上升阶段。

其次是贸易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当然这背后有美国的因素。美欧对中国投资壁垒的上升导致中国对欧美的投资普遍下降。还有就是美国目前推动的全球价值链或者供应链的重组,其中包括企图和中国经济脱钩的意愿交织在一起,使得形势变得更为复杂,虽然从客观上分析,脱钩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影响是存在的,关键取决于中国的应对效果。如果应对得当,完全可以延缓脱钩的进程,或者中国能够进一步加大开放,凭借超大市场的魅力,不仅可以阻止脱钩,而且有可能形成更加主动的局面。

第三个变化是,中国要高度关注国际贸易领域对于一些原有的传统概念的挑战,例如过去传统贸易理论强调的是自由贸易,现在大家更注重的是公平贸易。中国过去讲的是市场开放,现在欧美强调的是对等开放,对等开放的要求不仅是美国一家,欧盟也在强调对等开放,主要发达国家在针对中国开放问题上也都接受了对等开放的概念。

还有一个变化是边境开放措施正在向边境后措施过渡,这一概念的过渡实际上现在基本上已形成了共识,现有的FTA协定的制度约束已经约束到成员的国内政策了,也就是说对外开放政策和国内政策应该是一致的,国际上叫政策的一致性,就是说一旦对外签订了各种开放的承诺,国内相关的配套政策应该跟它保持一致。

三是中美矛盾的全面升级所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今年以来中美冲突正在从贸易摩擦、投资限制、科技合作壁垒不断向文化教育、新闻媒体以及外交和军事领域扩散,而更严重的是意识形态对抗已经公开化,矛盾冲突呈现了复杂尖锐和长期化的特征,管控分歧,避免矛盾冲突的升级已是当务之急,关键取决于中国的斗争策略和艺术。

二、对当前中国自贸协定发展态势的看法

从自贸协定格局看,中国已经对外签署了17个自贸协定,涉及24个国家,总体看都是比较小的经济体,同主要的贸易伙伴和地区尚未突破自贸协定的谈判。目前有四个重量级的自贸协定需要中国高度关注,这就是欧盟、中日韩、RCEP和CPTPP,如果能突破其中任何一个,都会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特别是同欧盟和日韩的自贸协定,更能彰显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影响力。从现实的角度分析,“10+6”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更趋于成熟,所以中国要确保在年底前排除一切困难和障碍,力争完成签约并实施。其次是要努力突破中欧BIT谈判,并做好启动中欧FTA谈判的准备。

现在看CPTPP的作用和影响力实际上已经没有过去美国在的时候那么重要,至少它当初设定的抑制中国这个目标已经作废了,而且它的贸易总量和经济总量的影响力也是不够的。所以,从经济贸易合作的角度讲,日本也是希望中国加入的,中国的加入可以使它内部贸易的规模以及经济的溢出效应更大,这点是肯定的。

从CPTPP的规则体系看,它应该是当前最系统、最完整的,也是当前高标准开放的象征。加入这一协定的好处是,代表着中国可以接受高标准的自贸协定,其在全球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拓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空间,面临的困难是中国无力改变协议的内容,加入则意味着全面接受,当然在有些条款方面是可以安排适当的过渡期,但谈判会是十分艰难的,另一个困难就是不排除美国会利用美墨加自贸协定中已有的“毒丸条款”对中国的加入进行干扰,但是从政治的态势上看,有两个不确定性仍是值得关注的,一是如果拜登上台,中国的加入有可能会顺利一点;二是最近英国已提出加入问题,如果英国能顺利加入,就为新成员的加入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此外,中国还要关注WTO改革对FTA的态度,最近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针对WTO改革又提出了五点新的建议。第一条就是推动WTO所有成员确认低关税水平,由各个国家确认能达到的水平,做不到的可以提出有效的过渡期。第二条建议是,针对现有的各种FTA,除了在地理层面相连接可以形成独立的开放体系外,其他的一些跨洋的和无地理连接的自贸协定,要遵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对协议外任何第三方要实行同样的开放政策,这条有点针对CPTPP,因为CPTPP成员比较分散,主要是环太平洋国家,按美国的新标准,美墨加应是标准的自贸协定,欧盟作为欧洲大陆的产物无疑也是符合标准的,言外之意是美国的建议只是认可了美墨加和欧盟的模式,其他的模式他不一定认可。第三条强调的是中国和印度不能享受发展中国家差别特殊优惠待遇。第四条是要求制定新的规则抑制国家驱动的贸易行为。第五条再次重申了把上述机构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把争端解决机制和上述机构的两层机制合并为一层,也就是说,专家组出来的裁决意见也就是最后的处理意见了。这五条建议是否在将来的改革中被采纳仍存在许多变数,但需引起中国的关注和重视。

三、中国高水平开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加入WTO2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第二,不少领域的发展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关税水平、服务业开放水平,以及在对标国际规则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差距,需要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所以今天当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合作中,外方提出对中国更进一步的开放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中国要想继续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发挥外向型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有必要根据具体国情,克服困难,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的新格局。目前中国在高水平开放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国有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象征,虽经过多年的企业改革,已经基本建成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同国际上要求的国有企业的中性竞争政策仍有一定的差距,由于这一差距的存在,中国国有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经常受到歧视和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主动参考国际上提出的中性竞争标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是进一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重要内容。

二是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方面,近年来中国的服务业开放已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基本已推动到位,但在其他高端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方面动作仍比较滞后,例如在育幼养老、文化教育、专业服务和网络服务方面的市场准入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以适应全球服务业开放的大趋势,要认识到高端服务业的开放更有利于丰富繁荣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关于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的问题。关于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已历时近20年,由于国内政府采购体制及招标制度同国际标准存在的差异以及国外对中国的一些苛刻要求,至今仍未结束谈判。突破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标志着中国同国际标准的全面对接,关键是中国要下决心解决国内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规范中国政府采购行为,这将更有利于抑制腐败,提高政府采购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益。

四是关于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关税水平同国际上主要国家的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按国际上高标准自贸协定的标准,至少95%的关税要达到零关税的水平。而且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结构分析,如采取大幅度价低关税的做法不仅可以适应国际自贸协定的要求,同时也更有利于支持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因为在中国的贸易结构中存在较高比例的中间品的进口成分,降低关税会有利于降低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国际自贸协定中也包含了一些难以接受的条款,例如在劳工和环保标准方面有些是中国无法接受的,但有些问题在谈判中也是可以做出过渡性安排的,有些也是可以采取灵活变通方法处理的。总之,只要我们认识到了高水平开放的积极作用并做出了选择,中国就应克服困难,努力适应国际高水平开放的基本要求,这是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关键。

文章选自财新网,2020年10月14日
关键词 霍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