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 Coyle:中澳可以在低碳经济和创新领域合作

2021年7月30日

2021年7月30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中国澳大利亚商会北京首席执行官Nick Coyle在以“新发展格局下的企业创新之路”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非常感谢您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中澳关系背景下,企业有自己的担忧,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中澳两国可以携手一致,共同应对低碳经济和创新等其他的一些领域的问题,这个也是我们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中澳两国可以进行合作的领域,尤其是在商业方面。

我觉得我最想说的一点就是,回应您的问题,我给您举几个例子,比如大家可能会听过一些例子,尤其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些中澳两国的合作典范。然后我可能会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推荐,以及我自己的观察和总结、解释。我们把它放到中澳两国合作的大背景之下进一步了解我们如何进行合作。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发展也是有助于世界的发展的,我们知道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授参与了波音飞机的设计,C919飞机也是两国合作的典范,这也是我们在中国第一次使用3D打印,成功制造出了自己的商用飞机零部件,也是澳大利亚的大学和创新机构与中国大学、创新机构杰出合作的典范。

除此之外,我们还愿意讨论一下3D打印技术在莫纳什-广州药科大学的使用,同时我们在皇家墨尔本大学应用3D打印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扫描和诊断,这个是一直以来的创新典范。

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并不了解的问题,可以看到中澳有很多合作的良好机会,所以从商业的角度而言,我们需要了解二者的不同之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商业领袖和合作的领袖应该在中国找到自己的同伴,大学应该与大学合作、商界应该与商界合作,携手一致共同向前,做出有意义的事业。

我最后想说的是我的一点观察和总结。

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提高我们共同合作,携手一致的能力?尤其是在创新领域,我之前说过,中澳两国都具备开展合作的能力,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两国的政治和外交关系有所后退,这个也将对两国交流产生很大影响。我们也重视国际技术转移,目前我们的国际技术转移非常成功,人们在合作过程中获得了安全感和成就感。我们还需要看到发展中国家的开源实践。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后一点,我们希望接下来能够进一步减少贸易壁垒,尤其是全球范围内各政府能够进一步减少壁垒,尤其在产学研相结合和技术转移过程中的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我们现在并不希望能够看到退步,并不希望看到更多的壁垒,我们真正希望能见到接下来的合作更加顺畅。

非常感谢您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共享经验,我希望我们接下来的前景是光明的,谢谢。

(本文依据中国澳大利亚商会北京首席执行官Nick Coyle在全球化智库举办的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历届回顾

共建韧性全球化——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聚焦开放融通与国际合作

年度重磅 2020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扩大开放、应对全球化新挑战——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互塑和推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全球化新未来 ——“第四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举行

十字路口的全球化将何去何从?大咖齐聚CCG论道

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2016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全球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企业发展新思路–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

 

 

关键词 Nick Co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