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文:“一带一路”倡议绝非“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2022年11月24日

何伟文,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前任中国驻旧金山、纽约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参赞、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何伟文近日在GDToday上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三大要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何伟文表示,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幅提升,若中国如期完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列的目标,这将会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大事件。

他分析道,若中国在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GDP总量需要翻一番,或者在2021至2035年期间保持4.73%的年增长率。“假设2021至2035年的CPI年增长率在2%,按此计算,中国GDP总量将在2035年达到41万亿美元,届时中国的人均GDP将为29,158美元,高于捷克2021年的人均收入,而捷克2035年人均GDP将达到37,680美元,因此,中国届时会成为人均收入较低的发达经济体。”何伟文说。

何伟文介绍,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三个要素:“一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二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三是在2030前实现碳达峰。”他在文中写道。

在何伟文看来,中国式现代化以及高质量发展模式将会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经验。

全球发展倡议惠及全人类

何伟文表示,当前世界正面临地缘政治挑战所带来的风险,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通过建立开放包容的全球经济体系,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他介绍,中国目前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设立21个自由贸易区,为外商投资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前九个月,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增长量同比上升8.7%,是世界140个国家及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明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何伟文眼中,“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合作搭建更多的多边合作平台,为国与国之间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创作了机会。何伟文举例介绍,在2019年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共有35项主要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其中16项是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其余19项则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

目前,共有140多个国家与6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世界2/3的人口。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随着更多基础设施落成,一方面,沿线国家及地区货物运输时间下降了1.7%至3.2%。另一方面,沿线国家的实际收益则上升了1.2%至3.4%。“将‘一带一路’称之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是无稽之谈。”他强调。

文章选自南方网,2022年11月24日

关键词 何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