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2023新型全球化将呈现怎样的图景?

2023年1月12日

《国际商报》,2023年1月12日第3版

 

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乌克兰危机,加速了世界秩序的重构,全球化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迈入2023年,随着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和出入境政策,中外经贸、留学、旅游等往来将逐渐恢复,中国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在中国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国家发展战略调整、政策优化,还是企业、个人等抓住机遇、规避风险,都需要“开眼看世界”,把握全球化发展趋势。

1月9日,全球化智库(CCG)在新岁序开之际发布《2023中国与全球化报告》。报告指出,未来的全球化可能是有选择的、自主的和差异化的全球化。中国可以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且中国的全球化方案应该是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致力于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全球化。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加快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大国关系,积极引导全球化的发展导向,有效加强参与全球化的能力建设,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多边主义。

报告从中美关系、乌克兰危机、国际金融体系、“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数字经济与气候变化等角度梳理并预判了未来一年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中美关系或迎来新的稳定窗口期,双方在曲折中规避双边关系进一步下滑

报告指出,经过数年的调整和布局,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朗之处。2023年,中美关系或将到达历史新节点,迎来新的稳定窗口期,双方仍将谨慎地开展互动和交流,在曲折中规避双边关系进一步下滑。

报告分析认为,未来,中美关系固然将面临许多波折,例如,美方将继续通过联盟网络多边牵制中国并在各领域展开“塑造环境竞争”,制造相关不确定性,但双方仍会保持共同底线并随时根据周围环境变化展开调整。中美将保持相对密切的高层接触,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双边的合理交流和正常的人文往来;在贸易领域和全球治理领域,美国将继续与中国开展一定程度的合作,以维持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稳定和存续;商界、学界和企业界等各界之间的交流会有效恢复,但恢复状况将会受到政策和民意的较大影响。

乌克兰危机或进入谈判和冲突并存的阶段,危机引发的撕裂状态将会持续

报告认为,接下来的一年,乌克兰危机或进入谈判和冲突并存的阶段。如果国际社会介入得当,危机可能会进入“冻结”状态。

报告对乌克兰危机对地缘政治和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判。在地缘政治方面,乌克兰危机造成的全球分裂状态仍会持续。一个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反俄阵营正在全球形成。随着欧洲国家经济实力的下降,美国在西方阵营中的领导地位将进一步被巩固,而东盟、《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及“印太经济框架”(IPEF)中的中等力量成员国可以通过加入区域性国际政治或者经济组织影响国际秩序,增强国际话语权。

在经济方面,乌克兰危机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但危机将使全球三大区域价值链体系之间的关系发生调整,美欧两大价值链体系出现更加紧密的融合。从对价值链的影响来看,乌克兰危机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体现在供应链的上端,并通过供应链逐次传导,逐渐实现缓冲。需求侧将重新成为大宗商品定价的主导因素。但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压力既存在于需求侧,也存在于供给侧,并有可能在2023年给全球粮食供应链带来压力。

全球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将继续调整,全球资本流动性将有所改善

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货币体系将逐渐结束加息周期,全球资本流动性将有所改善,但由于供应链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引发的通胀可能迫使全球各国央行将利率保持在现有高位,2008年以来的低利率局面已经结束。

尽管2023年美联储加息步伐有可能逐渐放缓,但美元强势态势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持续,导致在过去几年中受到国际资本追捧或者外债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出现债务风险。

虽然美元信用体系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受到影响,但美元对全球的影响力依旧,目前尚未出现各国货币可以锚定的美元替代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2023年将会保持相对稳定,中国将会在双边和多边层面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双边层面,中国将会维系现有和推动新增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和双边本币结算协议,而双边互换协议仍是稳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多边层面上,人民币将会借助现有多边机制平台推动国际化发展,RCEP、“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性多边机制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定的国际领域应用场景。此外,继续推进海外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亦是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全球可能进入“滞胀”,全球供应链加速重组和布局

报告认为,2023年全球经济出现“滞胀”即经济发展停滞与通胀同时存在的可能性极大,这将导致2023年全球部分经济体陷入衰退。

中国经济受到“滞胀”影响程度较低,随着国内市场流通秩序逐渐恢复,消费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上的地位也将稳步提升。

全球供应链受地缘政治、新冠肺炎疫情及由两者衍生的通胀影响将加速调整。供应链变短,区域化状况日趋明显。亚太地区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抬升,欧洲产业链则有向外迁移的趋势。

报告指出,在不确定性大增的时代,各个经济体更加坚定了“抱团取暖”的决心,既有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得到进一步强化。除CPTPP、RCEP等生效的自贸协定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外,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以及美国主导的IPEF等也将在经济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一带一路”进入新发展阶段,更突出“多边性”和共商共建共享国际合作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报告总结认为,经过十年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具备了连续性、一致性和强大的韧性,已经孵化出内生动力,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接纳。

新的一年,“一带一路”合作将持续有效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和发展。大批项目建设与经贸发展之间已经形成良性反馈和互动,在2023年这一良性循环随着更多项目与协议的达成将持续加速。

“一带一路”与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开始形成有效的相互促进和联动。2022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逐渐与区域合作机制之间形成耦合,多边色彩愈加浓厚。如多数RCEP成员国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一带一路”与RCEP的相互嵌套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贸易快速增长、合作方式创新的重要渠道。

2023年,共建“一带一路”或将突出更多“多边性”,与其他国际机制的复合程度将加深。这种复合或将更多地出现在中国与海湾国家、中国与非洲国家、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这一类型的“多边性”在于更加综合和深入地形成“一带一路”合作网络,在此前形成的“政府引导、企业跟进、市场运作”基础上,有效提升社会各层面的合作自发性,降低“一带一路”项目的落地成本。

为更好地体现“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多边性,可以考虑设立一个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加的“一带一路”国际指导委员会,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秘书处,还可以组建“一带一路”跨国企业联盟,加强国际企业间在“一带一路”领域的合作等。

“一带一路”的适应性与韧性也将得到延续,倡议能够适应全球市场与需求,进而对冲地缘政治动荡带来的冲击,还存在与美国提出“重建更美好世界”(B3W)和欧盟提出“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等合作的可能性。

报告建议,由亚投行牵头组建一个国际基础设施发展银行联盟,邀请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非洲发展银行、美洲发展银行、欧洲复兴银行等国际发展银行参加,对“一带一路”项目、B3W 和“全球门户”等项目开展合作贷款,举行国际项目竞争招标,保持项目贷款透明、发包公正,给各国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合作利益。

中国混合经济彰显韧性,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企业等都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且不可或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中国是2020年全球首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及2022年也均保持了稳健发展。这足以说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也体现了中国混合经济的成功。

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2023年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将提振世界经济增长信心,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发展。2023年国有企业重要作用将持续凸显,国企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政策助力纾困解难;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前景,来华投资热将继续上演。2022年年底,中国主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受到了在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的普遍欢迎。中国巨大的市场可以给在华外资企业带来丰厚利润,不断深化的制度性对外开放以及寻求加入高标准经贸协议,也进一步提振了市场预期和全球企业的信心。2023年,跨国企业仍将视中国为重要投资目的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也有助于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更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二十大召开后,中国踏上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在此过程中,混合经济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将在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不断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国际旅游与国际留学将大幅恢复,推动中外关系理解沟通新发展

报告对国际旅游与国际留学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2023年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国际旅游和国际留学都将迎来强劲复苏,持续推动人本全球化发展。

在多国相继取消入境限制的情况下,2023年亚太地区入境人数将大幅反弹。但是,经济下行压力将成为全球出行需求中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使需求端的复苏出现起伏,出境旅行或难以全面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主要留学目的国接收的国际学生人数都呈现增长态势,中国是这些国家的首要或主要国际学生来源国。随着调整优化疫情防控举措,2023年中国赴这些国家留学的人数将恢复甚至超过疫情前的水平。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影响,未来中国学生的留学需求有可能向欧洲和亚洲地区转移。

2023年,随着国际留学生人数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国际学生对留学目的国的经济贡献也将接近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国际留学生的留学专业将依然集中在STEM领域,但社科、人文、艺术等领域的国际留学生也会持续增加。

同时,随着中国入境隔离、签证政策的放宽,出境游和海外投资需求将得到释放,中国海外留学及来华留学人数都将大幅恢复,这也将有助于校准西方对中国的认知,消除国际公众对中国的误解,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推动中外关系理解沟通新发展。

全球数字经济治理逐渐板块化,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

报告分析指出,2023年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将维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数字经济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价值,制造业将加速数字化转型,以迭代实现挖潜增效。“数字化生存”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率提高。数字服务新场景不断出现,从需求端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数字经济在服务贸易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全球数字贸易的比重也将继续上升。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延伸出新的议题,如全球数字治理正日益成为全球治理机制的优先议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字经济鸿沟不断扩大。

随着过去两年数字经济监管与合作的强化,区域数字经济监管与合作将在全球形成若干板块,形成“自下而上”推动全球数字经济监管合作体系建立的新态势。G20、G7和WTO等全球治理机制将以诸边共识为基础,逐渐形成若干板块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建立全球性数字经济治理框架任务变得更加紧迫。

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长期以来,中国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推动贸易便利化方面。未来,中国在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方面,可以从WTO到《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层面,利用各种合作平台不断推动数字经济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的进展,优化数字营商环境,释放数字经济潜力,并以2020年中国提出的《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出发点,与区域性国际组织和合作机制签署各种数据安全合作倡议。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曲折前行,区域合作机制将展现更高效的行动力

报告表明,“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治理的公共议题,近年来对各国经济、外交和安全政策产生着重要影响,且这一趋势将继续深化,形成更多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2023年,气候变化议题的“双轨制”仍将存续,但其重心将继续微调。联合国依旧在气候变化话题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单一国家以及区域合作机制将会展现更高效的行动能力。同时,以绿色、可持续产业为重心的国际经贸结构形成,将在全球减碳目标背后形成新的经贸、技术与发展权竞争。气候变化与数字技术一道正在重新构建全球经贸格局,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绿色国际经贸体系和制造体系正在成型。

中国将进一步探索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对发展中国家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将成为中国提升气候治理领导力的发力点。一方面,中国继续通过国际贸易和“一带一路”等合作机制向全球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服务;另一方面,中国将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如“基础四国”机制)和大国外交促进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文章选自《国际商报》,2023年1月12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