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元:贸易投资的关系最终取决于一个个的个体
2023年9月18日2023年9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中国澳大利亚商会首席执行官陈瑞元发表以下观点:
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有很多非常具体的细节。我认为今年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和北京政府都有很多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促进中国贸易投资的政策的出台。首先当然是边境的开放、有关税收制度的好消息等,还有涉及“两区”的具体政策。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现在来中国的外国人少,不管是商务还是旅游,这必定意味着中外人文交流减少了,这会减少大家对中国的了解。来的人少、交流的少有很多很具体的原因,比如航班少、航班贵,以及外国人来了之后种种不便,从数字支付到去旅游景点各种预约,都有很多不方便之处。
作为贸易投资工作者,我们意识到贸易投资的关系最终取决于一个个的个体,每个人都希望有便利、有舒适、得到尊重,希望各种手续方便办理。北京市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出了很多好的政策和举措,不过在这方面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因为想要扭转过去三四年来给大家留下的与中国做生意不方便的印象,必定需要非常多努力。我们中国澳大利亚商会最近有非常好的经历,一位新来的员工在办签证的时候得到了出入境管理处特别的关照和帮助。
此外还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比如我们的会员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反馈有很多央企人员提问,他们会计事务所股权到底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是中资还是外资?尽管没有正式政策规定不能用外资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咨询公司,但是体制内有很多人对此表现出了担忧和犹豫,这就意味着生意不容易做了。虽然没有明确的政策在限制他们,他们依然在担心国企如果要走出去,如果不用外资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有可替代的公司。同时,这些所谓的外资事务所实际是由中国人经营,他们做生意也觉得难了。这种担忧不利于中国走出去,也不利于外面的企业走进来。
总之,我们非常欢迎和鼓励今年以来看到的一些政策,也希望也有更多的举措,让外商觉得在中国做生意更方便、更有信心。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