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政策中心欧洲政治经济研究主任乔治·里克里斯:欧中都需要反思双边关系,并促进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2024年7月19日

 

2024年5月25日、26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协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ACCWS)支持的“第十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盛大开幕。在以“中欧关系:在不确定性中前行”为主题的欧盟项目“中欧智库交流”圆桌上,欧洲政策中心欧洲政治经济研究主任乔治·里克里斯(Georg Riekeles)发表以下观点: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必须要提一句,就是我们相信欧洲在全球治理上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我们要非常正视和非常合理地理解它的作用,我们有中心作用,但是并不是根本性的作用,我们非常关注全球治理,但是同时我们也关注各方的利益以及非常根本性的价值观。

我们的分析是来自于塞尔维亚的一位同仁所提出来的,就是现在欧洲发生了什么,俄罗斯、美国他们又是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布鲁塞尔是欧盟的中心或者一个所谓的首都,它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是乌克兰被俄罗斯占领,被俄罗斯所打击,俄罗斯正在乌克兰进行杀戮。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不是和《联合国宪章》相左的?我们要问一句。这样一个巨大的危机,正像之前我们的同仁们所说的一样,所引起的这样一些连锁反应和牵连出来的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如何正视?而且在领土上,以及在这些领土上人民的生命安全问题都蒙受着非常巨大的威胁。所以对于整个欧洲来说,现在欧洲人的思索就在这个地方。

中欧之间的关系确实是举足轻重的关系,也是举足轻重的问题。欧洲方和中国方面都需要反思,我们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中国和欧盟中间的因素,就是俄罗斯。今天上午会议的赞助方用了一个词叫CRINKS,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我觉得这是一个地缘政治的图景,是欧洲人特别不熟悉、不喜欢的一个图景,这也会决定我们未来关系的走向,这是我们在讲经济的时候不能够忽视的背景。

接下来我们再讲经济。中美不是欧洲和全球南方,而是中美现在变成越来越脱钩,经济就变成了安全的问题,很多技术领域都是军民两用,还有工业产业政策也造成了一些地缘政治的冲突。现在大家在讲中欧关系,我觉得我们现在从欧洲所观察到的就是中国在过去10年中做了很多产业政策。事实上做了很多,使得欧洲从中国这里获得了灵感,中国制造2025、双循环,这些需要欧洲人花多年真正地研究、理解和接受,接受中国的雄心和后果。

现在大家理解得更多了、更深入了,我想说的是,当欧洲在发展形成自己净零产业行动的时候,他会投资于关键的气候技术和清洁技术中,包括太阳能电池等等。欧洲正在做的就是开始做一些中国10年、15年以前就已经决定做的事情,我非常同意陈旸先生所讲的关于欧盟的经济工具。

大家都知道,欧洲特别重视开放市场,我在这里已经待了两三天了,我看到的新能源汽车没有像你们看到的那么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其他的领域,比如风电机,欧洲也有很好的风电机制造,但是想要出口到中国就有很多的困难。所以这里有一个真正的问题,中国的生产商进入欧洲是不是享受了更有利的政策?因为欧洲的生产商进入中国可能没有那么有利的政策,所以这也可以是我们讨论的中心。现在欧盟委员会正在进行调查,来看一下开放市场的原则是不是得到了尊重,这个调查很快就会结束,我们会看到那个时候决策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不太确定在这个领域最重要的因素在未来将会是关税。

今天上午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言人谈到了数字文明取代工业文明,讲到我们不希望看到数字世界是分裂的,实际上数字世界已经分裂了,我来到中国的时候,比如我就无法用一些APP了,那些都是我在欧洲常用的APP,在中国就用不了了,所以数字世界已经是分裂的,汽车也是这样,电动车也是这样,无人驾驶车,他们是什么?它们是一些塑料、铝和钢的盒子,同时它们又是数字的铝钢和塑料的盒子。所以我比较关心的是这些数字鸿沟和开放市场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还没有处理的挑战,还没有解决的挑战。如果我们再讲开放贸易、开放市场的话,不仅仅是关于关税,还有关于监管的,我们在很多领域中都看到了这一点。

最后我想回到地缘政治问题,我觉得我们一定要理解欧洲的和平项目,欧盟是在二战之后成立的,因为欧洲起源了两场世界大战,还有法西斯,还有殖民主义。今天上午我们讲到很多基本的原则,欧盟合作的原则都是已经写进了我们的宪法里,开放市场已经写在了欧盟的条约中。欧盟不是霸权,要回答我们如何进行合作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避免这种霸权主义的倾向,我们就需要恢复与中国传统的友谊。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60多国代表踊跃参会,第10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第10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圆桌 | 变局中的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再思考

“中欧智库交流”圆桌-中欧关系:在不确定性中前行

人才圆桌:全球人才流动与治理

全球商务区创新发展

大使圆桌:多极世界的多边主义

中美圆桌:更光明的未来?中美关系与国际合作

企业圆桌:动荡时代的全球贸易重构和企业战略

气候圆桌:塑造未来的全球气候与自然治理

乌克兰和平前景:中欧之见

第10届CCG年会 | 多极世界中的中国与中东:迷思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