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忠群:心性教育的七条原则
2025年7月17日茅忠群,CCG资深副主席,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杭湾书院参加第二届心性教育峰会。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杭湾书院,杭湾书院是一家以心性教育为特色的书院,使命是培养有道的未来企业领袖和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书院的教学模式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加以简单地说明:
一,是一个核心,以心性修炼为核心;
二,是两个模式,一个是心性教育,一个是项目式教学;
三,是三年学制,采用2+1模式,两年全日制学习以及一年项目实践。
四,是四个教学特色:明心重道、中西合璧、知行合一和因材施教;
五,分为五教、五学、五行,还有五域:五教包括心教、境教、礼教、身教和言教;五学是博学、思学、问学、辨学和事学;五行就是方太的“五个一”;五域就是五个板块,包括明心、健身、齐家、治企和爱国利天下。
接下来谈一谈我对心性教育的理解:
心性两个字拆开来,心就是心灵品质,性是心之本性。教育二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心性教育简单地讲就是:师者以身作则,以心为本,帮助学员提升心灵品质,乃至发明学员的心之本性。
下面再分享心性教育的七条原则:
第一个,以身作则。师者,自己必须是心性修炼的坚定实践者。平时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践行“五个一”,同时明白心性教育的精髓并能践行之。有爱心,也有智慧,以身作则,堪为学员的榜样,关爱学员,善能温暖学员的心。
第二个,唤醒生命。每个生命本自具足,心中拥有无尽宝藏,只是大多数生命当下迷了,还没有醒来,内心被乌云遮蔽。师者需要做的不是灌输、给予,也不是强压,而是以心灵滋养心灵,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生命唤醒生命。
第三个,因材施教。古圣先贤认为,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是天才、都有天赋。但每个人的根器不同,即信根不同、慧根不同、善根不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一人一法,不能万人一法、一法施万人。
第四个,宽严有度。仁爱为体,宽严为用,成长为本。师者要以仁爱之心为心,该宽则宽,该严则严。既不放任不管,也不严控死管;既不忘记施肥,也不拔苗助长。把握分寸,合理有度。如何判断是否合理、有度呢?一切以成长为本,要以学员是否有成长为检验标准。
第五个,以心为本。心是一切的源泉,是道、德、事的源泉,心上成就了,道、德、事上的成就自然事半功倍。我们的心是被两片乌云所遮蔽,一片叫不明,一片叫贪欲。师者,应当时时透过现象觉察学员的心,并善于转学员的心,转焦虑为安心,转烦恼为自在,转痛苦为快乐,让学员乐学、乐群、乐善、乐事。
第六个,注重修行。心性教育会引导学员积极践行“五个一”,就是立一个志、读一本经、改一个过、行一次孝和日行一善。要践行好“五个一”还要训练两个基本功,一个叫定静力,一个叫觉知力。
第七个,传道解惑。中华文化如果用一个字来概述,那就是“道”,或者就叫“心”。道是个多义字,有多种内涵,如果把其中最核心的总结成三句话:一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法则;二是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三是宇宙生命的真理真相。这三句话也对应了儒、道、释。传道并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要遵循孔子的教育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发言,祝愿心性教育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成就幸福、圆满、觉悟、自在的人生。
茅忠群
2025.6.20
文章选自方太文化,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