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毅茜:为外籍人才提供永久居留权是国际通行做法,是“人才强国”的必经之路
-
【北京青年报】王辉耀:中美欧合作共建更包容的全球秩序
本文为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应邀为《北京青年报》撰写的专栏文章,刊发于2020年3月1号。
2020年3月2日 -
郑金连:从永久居留制度的设置目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作者 | 郑金连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2020年3月2日 -
【 CCG 全球政经动态洞察 2月27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国际经济增长率逐步下跌
CCG全球政经动态 2020年 2 月 27日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继中美贸易摩擦冲击后,世界经济又将如何发展? 全球疫情发展情况 美总统特朗普表示疫情风险可避免 根据彭博社2月26日发表的《特朗普称副总统彭斯将负责抗击新冠事务》报道,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周三在白宫的新闻发布会上向美国人保证,他们面临的冠状病毒爆发的风险很小。他认为这种风险是可避免的。并且,他表示副总统迈克·彭斯将领导政府的应对措施,试图缓解公众的担忧,此前立法者警告称美国没有做好准备。 特朗普表示,每年有“6.9万人死于”流感,称这“令人难以置信”,并将冠状病毒比作流感。“要像对待流感一样对待这件事,” 他认为,“我们将以相当快的速度注射流感疫苗。”但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Anthony Fauci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疫苗的研制过程不能保证在未来几个月到一年内完成。 在特朗普结束讲话几分钟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宣布,他们发现了美国首例来源不明的冠状病毒病例。疾控中心说,这名加州患者没有去过中国,也没有与其他已知的患者接触过。 IMF及世行考虑缩减春季年会或改为线上“虚拟”会议 根据路透社于华盛顿在2月26日发表的《IMF及世行忧心新冠病毒,考虑将春季年会改为“虚拟”会议》报道 ,据了解讨论情况的人士透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对于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愈发担忧,考虑缩减4月份春季年会的规模或以电话会议方式召开。 IMF及世行定于4月17-19日在华盛顿召开春季会议,全球将有约10,000名政府官员、记者、商界人士和民间团体代表出席。 韩美首次因传染病疫情推迟联合军演 根据韩联社于首尔2月27日发表的《韩美首次因传染病疫情推迟联合军演》报道,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联参)和韩美联军司令部27日表示,受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影响,韩美决定推迟原定于3月初举行的联合军演,具体日期敲定后另行通知。韩美因传染病疫情推迟联合军演日程尚属首次。 日首相安倍回应担忧 称奥运会将按照计划进行 根据共同社于2月26日发表的《安倍称将切实推进奥运筹备工作》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6日在众院预算委员会集中审议中,关于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引发担忧的今夏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称, “希望切实推进筹备工作”,强调将按照计划举行。他就全球股市下挫展现危机感称“市场上警惕情绪高涨”,表示有意采取利用预备费的第二轮紧急对策。厚生劳动相加藤胜信说明称病毒检测平均每天仅约900人份,表示将调查检测数未能增加的原因。 巴西出现首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 病患于意大利返国 根据华尔街日报2月26日发表的《巴西报告首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报道,一名从意大利返回巴西的男子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在欧洲和亚洲疫情持续扩散之际,这是拉丁美洲首起新冠病毒确诊病例。 巴西卫生部周三表示,这名61岁的圣保罗居民在结束近两周商务旅行返国后出现一些症状,包括发烧、乾咳、喉咙痛和流鼻涕。该名病患已在圣保罗的Albert Einstein医院接受治疗,之后返家进行两周隔离。 南美洲出现首起新冠病毒病例之际,意大利、韩国和伊朗上周新冠病例均大幅上升,其他如阿富汗、伊拉克和科威特等国也出现首起新冠病毒病例。 疫情下的全球经济 新冠病毒疫情正在深刻影响着亚太经济体的发展 根据路透社于2月26日发表的《新冠病毒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从中国蔓延至亚太经济体》报道,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可能在中国以外地区发酵,亚太地区大多数主要经济体本季经济料将大幅放缓、停滞或直接出现萎缩。 许多甫从中美18个月贸易战冲击中蹒跚重回成长的亚洲经济体,再次受到疫情的打击。疫情已导致企业停业及城市封城。由于疫情打乱了多数国家和地区贸易和商业倚赖的供应链,因此经济活动可能会放缓,但程度不一。 如果低迷的前景无法改善,受访分析师预估,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所有被调查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被进一步拖低0.5至1个百分点。新加坡料将成为受这波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亚洲国家,2020年经济增长率料下滑超过1个百分点。印尼受到的影响料最小,今年经济成长率预计为4.7%。 欧盟贸易代表称不可能与英国达成加拿大式贸易协议 根据路透社于布鲁塞尔在2月26日发表的《欧盟贸易代表排除与英国达成加拿大式贸易协议的可能》报道, 欧盟负责英国退欧事务谈判的首席代表巴尼尔(Michel Barnier)周三称,不可能与英国达成一个类似欧盟与加拿大签订的贸易协议。目前双方正准备就英退后的新关系展开艰难谈判。 新一轮欧盟-英国谈判于周一开始,此前巴尼尔称,英国需要做出所谓的公平竞争环境保证,才能获得欧盟市场的“特惠准入”。这对于其他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 “英国说希望达成加拿大式的协议。但问题在于英国不是加拿大,”巴尼尔表示。他称这是因为英国与欧盟相邻,贸易规模也比加拿大的规模大得多。巴尼尔说,欧盟永远不会冒拆散单一市场的风险,现代贸易协议同时也涉及到劳动力、环境、竞争和其他可持续性标准。 受新冠疫情影响 德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接近停滞 根据路透社于柏林在2月26日的报道《德国经济第一季增长接近停滞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智库DIW》,德国经济研究所(DIW)周三表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德国第一季经济接近停滞。DIW指出,德国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仅较上季成长0.1%。“不过,迄今为止,疫情的影响尚不明确,也无法量化,”DIW经济主管Claus Michelsen在声明中称。他表示,如果疫情继续在全球扩散,导致来自中国的批发产品的供应中断,德国工业受到的影响将尤为严重。 香港决定实施向居民发放现金等刺激消费措施 根据华尔街日报2月26日发表的《香港决定拨款154亿美元重振经济,包括向居民发放现金》报道,香港政府表示,将从年度预算中拨出154亿美元用于发放津贴以及其他刺激措施,旨在重振受到冠状病毒疫情和数月反政府抗议活动影响的香港经济。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Paul Chan)周三表示,政府会向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发放10,000港元(约合1,284美元)现金,共计90亿港元,并为近200万名纳税人宽减薪俸税。他还宣布了对企业的税收减免和财政援助。 环球时政 马哈蒂尔称若能获得议会支持 将重新担任马来西亚总理 根据路透社于吉隆坡在2月26日的报道《马哈蒂尔称若能获得议会支持 将重新担任马来西亚总理》,马来西亚过渡总理马哈蒂尔周三表示,如果能得到议会支持,他将重新担任全职总理。“我提议组成不分党派的政府,只以国家利益为优先,”马哈蒂尔在一场电视演说中称。此前,马哈蒂尔周一意外辞职引发政治动荡,他对此表达歉意。 特朗普竞选团队首次以诽谤罪起诉纽约时报 根据法新社在纽约于2月26日的报道《索赔百万美元 特朗普团队以诽谤罪起诉纽约时报》,名为“Donald J. Trump For President”的组织在当天向纽约州最高法院递交了正式文书,要求纽约时报因一篇2019年3月27日发布的文章而缴纳“以百万美元计”的损失费。这是特朗普竞选团队第一次正式以诽谤罪起诉这家媒体。 在受到起诉相关文章当中,纽约时报提到了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备战期间的一份协议。这篇文章出自纽约时报1986-1994年之间的执行主任马克思-弗朗科尔之笔,具体内容包括“特朗普竞选团队与弗拉基米尔-普京之间无需合计具体的选举共识与谋划,因为他们有一项全面协议,那就是击败希拉里-克林顿,以换取新的亲俄政策”。
2020年2月28日 -
【北京青年报】王辉耀:抗击疫情维稳经济两手抓
本文为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应邀为《北京青年报》撰写的专栏文章,刊发于2020年2月23号。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央和各地采取了全方位救治和防扩散措施,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要努力维护经济平稳发展,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疫情发生以来,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旅游、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餐饮行业收入为4.67万亿元,其中15.5%的收入来自春节期间。恒大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仅春节7天,疫情已对餐饮行业零售额造成了5000亿元左右的损失。网约车行业也损失巨大,根据百度地图数据显示,2020年开工首日,全国驾车导航出行较2019年同期下降86.7%。受疫情影响,人们的出行需求大幅下降,这导致网约车司机业务缩水,一些网约车租赁企业也遭受了较大的损失。 这类服务行业涉及就业人数众多,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过长,将对就业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段时间,国家采取延长假期、延缓复工等多项强有力防控措施,中小微企业等依靠现金流维持正常运作的经济实体面临较大压力。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措并举稳企业、稳就业。同时全国多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给企业减负的政策,扶持中小微企业顺利度过疫情。 实体经济遭遇重创的同时,互联网经济逆势上升,电商、线上教育、互联网医疗、远程办公、互联网保险等互联网行业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以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为例,尽管疫情之下,物流的停滞对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造成一定影响,但盒马鲜生、阿里健康、钉钉办公软件等业务却在大幅增长。长期来看,“互联网+”的经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趋势,也就是说这种发展并非疫情期间的昙花一现,而将在未来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持续增长。 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可能是阶段性的,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在疫情控制出现转机后,如何在保证员工安全的同时,尽早复工复产是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一,根据各地疫情轻重情况,分级分类实行不同的隔离措施,助力有条件的企业、商家尽快复工复产。目前,很多地方住宅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居民出入实行比较严格的限制,有利于减少人员流动聚集,降低传染感染风险。随着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日渐突出,一些地方特别是疫情较轻的地方传染感染风险持续降低,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企业、商家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第二,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没有被感染的人们出具健康证明,消除过度恐慌,刺激消费。疫情期间,不少商场、餐馆、影院等公共场所暂停开放,部分公共场合虽然继续开放,但许多人也不敢轻易进入。人们不是没有消费需求,而是出于对疫情的恐惧。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都呈现下降趋势,有关部门对确诊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的信息也有更全面的掌握,可以考虑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居民建立“防疫健康档案”,持有健康证明的人可以出入公共场所,以此有效缓解过度恐慌,刺激消费增长。 第三,支持互联网经济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疫情期间虽然人们不便出行,对实体经济影响较大,但互联网经济应当抓住发展新契机。企业员工在家办公、学校推迟开学后,人们对远程办公、网上教育和线上购物等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刺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借此弥补实体经济的损失。 第四,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应以此为基础,与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交流,推动尽快解除对中国在航空、旅游等方面的人员来往限制。应努力与各国达成共识:从本质上说,旅行限制是一种社会经济代价较大的隔离防护措施,不应只从公共卫生一个方面考虑;中国政府为阻断病毒传播采取的各种措施已收到明显效果,继续实施对华旅行禁令所产生的隔绝效果,相较付出的经济代价有些得不偿失。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成效越来越明显,各国应解除航空、旅游等方面对中国的人员往来限制。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严肃告诫和严峻考验。我们要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也要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更多思考,努力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推动经济平稳、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2020年2月25日 -
丁一凡:政府应给企业减税、补贴、减免房租
专家简介
2020年2月25日 -
美前国务卿克里:避免造成灾难性错误的可能性,中美应合作以实现更好愿景
当地时间2月14日,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MSC)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本届会议以“西方缺失”为主题,旨在探讨世界安全形势与欧美关系新风向。会议共吸引了来自政界、商界和学术界等领域的超过500位全球高级别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参加,包括数十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100多名外长和防长。当日,全球化智库(CCG)作为慕安会唯一来自中国的机构,与慕安会联合举办主题晚宴——“中美冷战?迷思与现实”(“The US-China Cold War? Myth and Reality”),为从贸易和安全的角度审视美中双边关系、减少两国间的误解、加强交流搭建了国际平台。美国前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在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
2020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