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锦松:人才是最重要的竞争手段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粤港澳大湾区”分论坛于4月9日下午在博鳌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分论坛由冯氏集团主席、国际商会前主席冯国经主持,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南丰集团CEO、香港前财政司长梁锦松,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担任嘉宾。 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南丰集团CEO、香港前财政司长梁锦松在研讨时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四个建议: 第一,是人才方面。人才是最重要的竞争手段,如何培养和留住本地、全球的人才,都是要致力于思考的。 第二,推进香港金融中心建设,用金融中心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湾区中很多项目可以在香港、澳门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或者融资,一方面有民间资金可以支持大湾区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第三是创新。生物科技是推动人类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领域。香港缺少临床病人,而国内有很大的市场,如何把两方面综合起来是值得考虑的。建议在河套地区里吸引国际实验室和医院设立生物科技的科研机构,让国内的病人、科学家进入到河套地区,亦可考虑将河套地区作为生物科技特区,结合香港和内地的科学家、医生和病人,发展生物科技。 第四是民生问题。例如,可以在大湾区内不同城市定点设立国际医疗实验区,让香港、国外的医生都能在这些实验区里的医院诊所服务。文章选自中评社,2018年4月10日
2018年4月11日 -
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甜头农村有看头
4月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转型中的农民与农村”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新华网何凡摄 新华网海南博鳌4月9日电(记者 赵银平)9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举办了主题为“转型中的农民与农村”的分论坛。来自国内外的官员、学者、企业家代表等就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切入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农业农村部部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韩长赋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韩长赋阐述了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大背景。其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进入新阶段站上新起点。其二,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要扭转这种不协调的情况,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防止在城市化过程当中乡村凋敝。其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对于如何具体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韩长赋提出“五推进一加强”: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改善、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乡村振兴的政策创设。 韩长赋表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他说:“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开好局起好步。”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建民表示,要加快发展普惠金融,让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向农村。如何发展普惠金融?缪建民从提高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覆盖面、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和小额金融等几方面进行了阐释。 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在发言中着力强调乡村振兴中人的作用。他把在农村创业的人叫做“绿领”,认为他们是一个以蓝天大地为背景、收入高、敢想敢干、非常有激情的一类人。他认为,有这样一支新时代“绿领大军”,现代农业一定可以实现。 刘永好认为,现在农村在新的格局下,中国农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在政策层面,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有了很好的政策,提出了时间表,也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措施。 投资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刘永好认为,需要国家给一些金融上的支持,更需要我们农民和家庭农场主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大自身投资力度。“农村需要大量的投资,新希望集团决定未来五年,在农业领域直接投资将会超过500亿。为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的转型升级,为人们所需要的优质农产品做出新的贡献。”刘永好说。 除了要有政策、要有钱,乡村振兴更重要的是要靠人。刘永好指出,目前一些地区出现了乡村过度城市化,或是农村青年大量进城务工出现了劳动力空心化。我们要继续发挥中老年人作用的同时,鼓励引进年轻人在农村从事现代农业,不能够过度空心化。“新希望决定在五年时间内,帮助培训10万个家庭农场主和乡村技术人员,并鼓励更多的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让 农民成为值得骄傲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行业。”刘永好补充道。 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则表示,要让农民跟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工业文明的好处,互联网在这其中可以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现在,很多年轻人回到了农村进行互联网创业,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现象。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温铁军说,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且要求国家的财政和金融以及有关的投资政策都向农业农村倾斜,这是中国特色,是我们和一般亚洲国家的不同。他还表示,农业文明传承就是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每当遭遇到重大挑战的时候,应对挑战的基础就是农业文明。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实就是我们自觉不自觉为了延续中华文明在做的基础性准备。 在此次分论坛上,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副部长KIM Jong Hoon介绍了韩国在乡村发展方面的经验。他说:“中国面临的问题,我们也同样面临着,我非常希望和中国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解决这个问题。”Aditya Birla Group高级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印度工业联合会中国核心小组成员Ajit RANADE则谈了印度在农业农村发展上面临的挑战以及进行的改革。文章选自新华网、现代畜牧网,2018年4月9日
2018年4月11日 -
张亚勤:保护安全和隐私是做所有事的前提
4月9日下午,博鳌2018年会分论坛“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起了广泛关注。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百度总裁张亚勤在论坛上表示,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机器学习、AI和无人驾驶会是重点。张亚勤,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百度总裁 就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来说,张亚勤认为搜索引擎和互联网企业最先应用了AI技术,AI技术也在很快改变着所有行业;例如金融、教育、零售等行业都在快速应用机器学习和AI技术。 同时张亚勤提出,下一个被低估的技术是量子计算:“它比其他任何技术都令人兴奋,我们刚刚建立了一个新团队,致力于量子计算架构。” 据悉,在今年3月8日,百度正式成立量子研究所,以开展量子计算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业务研究。 张亚勤直言:“我不喜欢中美贸易战,当今世界经济相互交织,这对谁都是不利的。说到影响,目前我还没看到这一事件对我们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谈及技术伦理,张亚勤表示“所有的技术背后都有人文价值,百度承担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这不是锦上添花的事,而是我们做所有工作的前提,我们要有严格流程保护数据安全,进行加密。” 在谈到日前李彦宏关于隐私的论断时,张亚勤强调保护数据安全是百度的“第一原则”。“百度所有人承担的重要角色就是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这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一个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事情,是我们做很多工作的前提。在百度,我们的定位和目标都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我们要有严格的流程来保护数据的安全,确保它们得到加密和保护,这是我们的第一原则。”张亚勤对记者表示。 张亚勤表示,“这是我第15次参加博鳌论坛会议了,经过这段时间,我亲眼见证了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在新一轮技术革命里,不管是医疗健康,还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创新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 在张亚勤看来,经济的全球化应该更简单、应该更具有现代化、包容性。ABC三位一体具有革命性潜质,技术的变革能够让人们更好地协作,打破贸易的壁垒,让人们更加富有能力,而不是裹足不前。 历经蒸汽、电气和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技术成为新的时代机遇,推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张亚勤认为,以AI、区块链量子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物流、金融、零售、房产交易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加速贸易全球化,人工智能等正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技术纽带。文章选自环球网、和讯网,2018年4月10日
2018年4月11日 -
【央视网】创新4.0怎么搞?这位侨商要把农民变成股东
【视频观看】 央视网消息(记者张恪忞、李夏)4月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举行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会议主题是“开放创新中的华侨华人”,共有四大板块:华侨华人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贡献与作用、全球华商经济协作网的建设与发展、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新时代华商经济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许又声出席会议。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与会嘉宾畅谈开放、创新对华人华侨的重要性,以及华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贡献与作用。泰国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表示,改革一定就是机会,更开放机会就更大。以农业方面的改革创新为例,正大集团把农民变“老板”,正大集团成为“打工者”,给农民资金、技术以及市场方面的支持,保证整条产业链的顺利发展。 以史为鉴知兴亡,以人为鉴知得失。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表示,华商的精气神很重要。现在新一代的华人要跟着共产党走,思维是王牌。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表示,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是率先响应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推动者, 基于爱国的情怀和而对祖国的了解,80年代末,华侨华人在大陆的投资占当时外商投资企业的总数的八成,投资额占外商投资总额的78%。华侨华人凭借各自的优势,在改革开放之初创造了许多第一。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国务院参事王辉耀介绍,2008年以来在国家层面推出了青年千人计划、万众千人计划,包括春晖计划、侨梦苑计划等,吸引很多人才,那么这些人才对华侨华人的回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表示,趁着双创的东风主动回国,中国梦连着侨胞梦,华侨华人必将继续深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和进程,做好创新的推动者和开放的催化剂,牢牢把握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弘扬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大有作为。 会上,26位商业领域的华商领袖和7位智库专家还就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全球华商经济协作网的建设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于2011年首次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举行,得到了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等各界的肯定和支持。文章选自央视网,2018年4月10日
2018年4月11日 -
龙永图:中国并没有野心去争做超级世界大国
理事简介龙永图,全球化智库(CCG)主席,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财经网讯 “我其实并不相信中国会对印度造成威胁,这种威胁的感觉其实只是一种印象,并不是现实,就像中国有话说到的一山容不下二虎,但是中国和印度都不是老虎,他们都不是非常的激进,我们是一条龙和一只象。” 4月9日,中国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表示。 龙永图表示,由于中印经济的互补性,还有两国劳动力的发展,中印两国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所谓的威胁感只是一个误解,两国间必须要增进互相理解,使得双方能够更加平顺的进行沟通和交流,来消除两国之间的误解。 龙永图强调,在中印两国,大部分的中印人民,只要是思想比较成熟的人民,他们都会知道中印不会在这个阶段争夺谁是超大经济体,因为两国都有很多的穷人,两国内部有太多的问题要解决,两国不会说在这个时候抱着什么野心,在国际舞台上争夺什么超级强国,如果两国都没有这样的野心,中印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更好。以下为龙永图发言实录: 主持人:您对双边关系谈的非常好,非常感谢您谨慎乐观的态度。龙永图先生,你是否认为中国是邻国印度最大的威胁呢? 龙永图:我其实并不相信中国会对印度造成威胁,这种威胁的感觉其实只是一种印象,并不是现实,就像中国有话说到的一山容不下二虎,但是中国和印度都不是老虎,他们都不是非常的激进,我们是一条龙和一只象,龙其实是非常友好,也是幸运的好运的象征,而大象也是很温和的动物,所以说在亚洲的山脉当中,龙象是可以共舞的,能够非常和平的共处。由于中印经济的互补性,还有两国劳动力的发展,我们分享很多的共同点,就像陈部长刚才提到的无论是在国内政治还是经济问题上,我当时作为首席谈判代表帮助中国进行入市谈判,我在日内瓦呆了很长的时间,在那个时候我们跟印度的同事都保持非常好的关系,我们也得到他们大力的支持,无论从政治层面还是专业层面,所以我不相信这种所谓的威胁感,在这两国当中是事实,我认为它只是一个误解,我们必须要增进互相理解,使得双方能够更加平顺的进行沟通和交流,来消除两国之间的误解。 主持人:印度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还有他们的民主优势,这个机遇要取决于资金有没有?投资来自于哪儿?基础设施方面我觉得可能是我们的印度邻邦面临的长期的问题,你觉得一带一路如何能够帮助我们的印度朋友,进一步帮助他们的发展,比如说他们怎么样去参加一带一路?龙部长。 龙永图:根据哈佛商业评论观察,未来20年中国会失去1亿的就业机会,这主要是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将会转移到中国另外的地区,印度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去接手,向外转的中国的行业,同时我也持有一些怀疑的态度,比如说制造业只占到印度GDP的27%,而服务业占到了印度GDP的53%,现在这个阶段有如此高比例的服务行业依然过早,有一些经济学家就讲印度应该做更多的努力去发展他的制造业,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领域当中工作,去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如果我是一个印度的高级官员我肯定会进一步加大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可以提供更多的经验,也可以把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就业机会,转移到印度,这对于双方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模式,对于印度来说非常快速的发展制造业是很重要的。讲到你的问题,印度是不是应该参与一带一路的倡议,我觉得这是印度政府来决定的,他们不管参与不参与一带一路,我们其实并不建议,就中国而言,这是要看对方国家的政府,来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去参与一带一路。 主持人:的确我们也在考虑,在印度,在南亚最有活力考虑基础设施,龙先生,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是否会成为中印之间的好的机会? 龙永图:我们不应该以中美贸易争端,以这个方式来使争端更加复杂化,我觉得应该要解决贸易争端,而不是让第三方参与进来,会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我们讲到中印关系的时候,你问到我们的印度朋友,印度是不是想成为一个超大经济体,是否想成为一个超大经济体国,他们是否有这样的野心和雄心?在中国,还有外部的关系,或者说中国内部的声音,中国是否想成为一个超级经济强国?我觉得在中印两国,大部分的中印人民,只要是思想比较成熟的人民,他们都会知道中印不会在这个阶段争夺谁是超大经济体,因为两国都有很多的穷人,我们内部有太多的问题要解决,在中国需要预防短期的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同时,我们也会努力的提升环境的质量,中印发展的质量,中印两国都面临非常重大的国内的问题,如果我们做非常充分的工作,将会有很多的人民指责我们,两国国内的事情都已经很多了,两国不会说在这个时候抱着什么野心,在国际舞台上争夺什么超级强国,如果两国都没有这样的野心,中印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更好,因为任何经济外交的手段是用于争夺超级经济大国的目的的,至少在这个阶段是如此,所以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如果能够抛弃这种幻觉,中印都在埋头做自己的事情,解决自己国内贫穷的问题,当你抛弃这种幻觉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所谓媒体,或者第三方外界,或者说所谓的经济学家所描述的竞争论是不存在的,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中国并没有这样的野心去争夺做什么超级世界大国,印度的朋友也会同意我的观点,印度人民不会在这个时候想争夺什么超级经济大国。文章选自财新网,2018年4月9日
2018年4月11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新时代,海外华商大有可为
图为博鳌亚洲论坛二○一八年年会·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现场。 4月9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举行。28位华商领袖和7位智库专家齐聚博鳌小镇,围绕“开放创新中的华侨华人”主题交流讨论。与会专家和华商代表表示,华侨华人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华商要抢抓机遇,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为改革开放贡献“第一桶金” 在改革开放40年历史中,华商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 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对此颇有感触。他回忆说:“在改革开放初期,世界各国对中国市场还抱着怀疑和观望态度时,华侨华人率先行动起来,义无反顾地带着资金、技术回到中国投资创业,参与创造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表示,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大华侨华人率先在华投资,为改革开放贡献了“第一桶金”,还带动了外商对华投资和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帮助中国企业打造了国际销售网络。 40年来,从沿海经济特区到内地,华商一直是外资对华投资的生力军。据统计,华侨华人投资在外资对华投资中占比七成以上。 作为第一个对华投资的外资企业,泰国正大集团在华投资已超过100亿美元,成为单一外资集团在华投资额最大的公司。作为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发起人,泰国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表示,华商要通过不断创新,为中国经济作出新贡献。 香港豪都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屠海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对华侨华人由引进资金逐渐转变为引才引智。中国对于华商经济发展给予了巨大优惠和支持,同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等全面对外开放承诺,同样给予华商重要发展机遇。 华商带领中国企业“走出去” 在圆桌讨论中,很多嘉宾表示,以前是华侨华人 “走进来”,回到国内投资,而现在是华侨华人带领中国企业一起“走出去”的新契机。 “华侨华人既懂中国也懂外国,有人脉关系,会多国语言,有很大优势。”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许又声呼吁海外华侨华人工商团体成立“一带一路”知情服务中心,帮助中国企业更好融入当地营商环境,更好在国外发展,“海外华商和中国企业要加强合作,可以‘既当红娘,又当新娘’”。 许荣茂表示:“在‘走出去’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作为联系国内外的桥梁,华商可以组织在企业管理中有丰富经验的侨胞人士,对遇到困难的中国企业负责人开展相关经验分享和培训。” 缅甸中华总商会荣誉会长杨钏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将会是全人类共同分享,更是我们华侨华人共同分享的新机遇。华侨华人一定能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贡献独特能量。” 勇当“一带一路”建设“模范联络人” “一带一路”建设,为广大华侨华人提供了广阔发展机遇和平台。 据统计,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1万亿美元,增长了14.8%。据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联合研究显示,2010年到2020年,仅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就达到8.3万亿美元,即每年7500亿美元。 “这些基础设施投资,绝大多数是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鸿阶介绍说,海外华侨华人中,专业人士接近400万人,大部分也分布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了解驻在国文化背景和差异,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广阔空间,能助力中国‘走出去’企业的海外投资能力。” 新加坡金鹰集团是一家跨国工业集团,目前在华投资超过500亿元。该集团主席陈江和表示,身为华侨华人要利用好“一带一路”为华人共创的广阔平台,以敢为人先、敢为事先精神,勇当“一带一路”建设模范联络人,为中国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再立新功。 为促进华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童继生建议,建立华侨华人投资贸易信息网,让中企与华商有更多沟通渠道,同时可以设立全球华人发展基金、“一带一路”建设咨询平台等机制、平台。文章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4月10日
2018年4月11日 -
[Financial Times] China ‘not afraid’ of trade war with Trump
Beijing condemns new US tariff threat and warns of ‘comprehensive countermeasures’US soyabean industry groups have warned that a trade war would have “devastating” effects © APBeijing has condemned Donald Trump’s threat of an additional $100bn in tariffs on imports from China, as Chinese experts warned the US it stood more to lose politically from a worsening tit-for-tat trade dispute that has unnerved global markets.On Friday, a Ministry of Commerce spokesman said China was prepared to adopt “comprehensive countermeasures” in its dispute with the US, adding: “China doesn’t want a trade war, but we’re not afraid to fight a trade war.”Lu Kang, China’s foreign ministry spokesperson, echoed the commerce ministry’s statement, adding: “We will accompany [the US] until the end, we will not hesitate in paying any price.”“It has been months since fiscal and economic officials from both governments have had any negotiations,” a commerce ministry spokesperson said later on Friday. “The US started its 301 investigation and proposed another $100bn of tariffs. Against this backdrop, China will not negotiate.”After the US and China exchanged threats earlier this week to impose tariffs over roughly $50bn worth of imports each, on Thursday evening Mr Trump instructed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s office “to consider whether $100bn of additional tariffs would be appropriate …and if so, to identify the products upon which to impose such tariffs”.Beijing would be likely to follow suit in ramping up its own tariff threats if the US government implemented Mr Trump’s suggestion of additional penalties. “When someone uses a big stick, the response is to use yours in return,” said Shi Yinhong,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Renmin University in Beijing.Former commerce ministry official He Weiwen, now a senior fellow at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a Beijing think-tank, warned that China would almost certainly be pushed to pursue tit-for-tat measures in retaliation if the additional tariffs materialised.Mr Trump slammed China’s response to the tariffs proposed by his administration on Tuesday. On Wednesday, China announced plans to raise 25 per cent duties on 106 products, including soyabeans, cars and chemicals, on a date to be decided — depending on when the US implements its own tariffs.Chu Shulong,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y at Tsinghua University, said: “China will follow what the US does: if the US wants to threaten, it will threaten, if the US wants to talk, China will talk.”But, Mr Chu cautioned,?“This is a strategy, not the start of a trade war.?As with previous China-US disputes, the initial threats are very high but will be lowered when both sides start talking.”Chinese analysts said an escalation of tariffs was likely to cause more political trouble for Mr Trump than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wo countries’ governance structures.“American industry groups have differing views on Mr Trump’s plan of raising tariffs, which will be likely to influence the final policy,” said Zhang Yingchao, financial analyst at investment bank Everbright SHK in Beijing. “But voices in China have been unified in supporting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s.”The head of 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told domestic media earlier this week that carmakers in China?“should not fear” a trade war. But US?soyabean industry groups warned that a conflict over trade would have “devastating” effects.“Wall Street is not happy, and this is damaging for Mr Trump at home,” added Mr Shi.?“A trade war will hurt both countries, but in the US, this could hurt the Republican party in the November midterm elections. China does not have this problem.”On Thursday, Beijing had indicated it was willing to escalate its fight with Mr Trump by opening?a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allenge to the US’s proposed tariffs.From Financial Times,2018-4-6
2018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