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龙永图:TPP等贸易政策需要专业解读和去政治化
专家简介龙永图,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外经贸部原副部长。 在贸易政策备受关注的当前, 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国际贸易的总体氛围。因为现在发生的很多事导致了总体氛围对贸易发展不利,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事实上,贸易对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提高有重要作用,包括中美两国。现在的火药味很浓,我们要对做的,一是去政治化,二是进行专业解读。TPP不是针对中国的威胁和阴谋 现在有很多对TPP不专业的解释,包括一些“专家”认为TPP的设计初衷是把矛头指向中国。我记得很多年前,时任美国TPP谈判代表团负责人的Wendy Cutler女士作为在WTO谈判中认识的老朋友来到我的办公室,我直接问Cutler女士,“你认为TPP是为了反对中国吗?”她直接回答道,“绝对不是。”这令我印象相当深刻,后来我告诉不在场的同事们,Cutler 女士说TPP背后并没有反对中国的阴谋 。 所以,中国一些专家,也包括美国,认为TPP的设计是在反对中国,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将此事汇报给了中国的高层领导,领导非常清晰地阐述了中国对TPP的立场。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说,中国对TPP,一是持开放态度,二是乐观其成。这是官方的正式表态,所以从此以后,中国不再认为TPP是对中国的威胁,也不再把它看作是反对中国的一种贸易政策。我们应该向中美两国和全世界人民都讲明这样的观点。 当然,那时奥巴马总统为了动员国会批准TPP而制造了一些困惑,说TPP要把中国排除在制定未来国际贸易政策的过程之外,这是不专业的,是在误导大家。TPP的成员国只有12个,我们不能让仅仅12个国家来制定国际贸易政策,TPP只是一个约束12个成员国的协议。当然,它能够表现未来规则制定的一些方向,但并不能约束每一个其他国家,包括中国。所以,奥巴马政府的言论再次强化了中国对TPP的错误印象,认为TPP是排除中国参与制定国际协议的举措。 所以,现在我们已讲明,TPP不是针对中国的威胁和阴谋,我们的态度很开放,希望它能够获得成功。 特朗普上台后宣布退出TPP,其实从法律上讲,美国并不能说是退出TPP。TPP没有被美国国会通过,从法律上看并不是一个国际条约。因此,严格地说,特朗普并不能退出一个并不存在的TPP,只能说是退出了未来TPP的进一步谈判。由此,美国退出TPP后,很多人和所谓的专家说,这对中国是一个弥补空缺的重大机遇。但其实中国从来没有意图去填补由美国的离开而造成的空缺,中国还没有条件和意愿去做这样的事。因此,并不能说这是对中国的一个机遇,正如它也并不是一个威胁。所以,中国仍旧对TPP持开放态度,也希望TPP能够对国际贸易产生积极的影响。协力把错误的解读专业化和去政治化 最基本的理念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把那些对贸易谈判和条约非常不专业的解读去政治化,使他们重回事实。TPP谈判只是一个制定贸易协议的过程,并不是一场反对某些国家的阴谋。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认识,人们将会回到初衷,压抑贸易的氛围也将会得到改善。 所以,我们需要保证所有关于TPP的解释都是专业性的。最近外交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正积极考虑在智利的与会事宜。事实上,它并不是TPP成员国会议,而是太平洋联盟(Pacific Alliance)举办的会议。但它却被报道为是TPP成员国会议,因此就说中国已决定积极考虑参加TPP 成员国会议,这又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和解读。 可见,很多不专业的解读正误导着人们,比如最近使其政治化。我们要竭力把所有相关事实带回到专业的基础上。贸易就是贸易,不要与政治因素混乱。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也致力于这样的研究,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合作,使人们清楚、专业地了解所发生的事情。 TPP面临着诸多困难,最初的谈判各方正在努力使TPP得以实现,我非常感激这样的付出。TPP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投入谈判的各方来说,TPP就是他们的孩子,一定希望它的一些成果能够对其他区域性双边协议的谈判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这是一个积极的态度。中国对于TPP:开放态度和乐观其成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仍然会保持开放态度和乐观其成这两条主线。中国还不是TPP谈判方之一,这是对TPP很友善和开放的态度。我们需要对很多事情进行澄清和去政治化,从而改善国际贸易的总体氛围。 至于贸易关系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正如我的同事江山所说,就像破晓前的平静。尽管不知道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我们一直相信,共同的利益会把各方联结起来,这也是我对国际贸易,包括中美贸易,仍然保持乐观态度,并且努力去避免任何严重贸易冲突的原因。贸易摩擦可以存在,但是我们不希望发生贸易战,否则将同时给双方带来重大损失。 作为贸易政策相关者,我们建议政府应该竭尽所能地避免贸易战,因为过去的经验已证明,只要共同合作,就会找到解决办法。正如在WTO机制内,我们每次遇到问题感觉无路可走时,最后总有化解纠纷的出路。 最后,我想强调国际贸易氛围的重要性。因为如果氛围提高,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更好的基础上谈判,谈判者也会更加自信;而如果大众非常困惑,非常政治化,那么协议的谈判会很难。氛围的改善需要对相关贸易政策的专业化解读,希望中美基于共同利益而合作共赢。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2017年3月13日举办的“亚太经贸展望”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年3月16日 -
李彦宏:希望全球优秀的技术人才也能够到中国来
理事简介李彦宏,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9日电 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召开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黄洁夫、王文彪、许家印、胡晓义、李彦宏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医疗公共服务水平、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养老服务、持续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回答记者提问。 法新社记者:我这个问题提给李彦宏委员。刚才您所谈的内容的一个后续的跟踪问题,刚刚我们提到了国家现在支持一些民营企业建立国家实验室参与研究。那么我的问题是,首先在国家的支持下,我们的民营企业进行了很多研究,尤其是关于自动驾驶的汽车或者人工智能的研究,您是否认为国家的支持是重要的?另外,中国在这些方面有没有更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有人会认为现在有一些中国的企业过多的依赖国家的支持去进行这些研究,是否会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李彦宏:我觉得国家的支持还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我们这些民营企业来说也非常重要,中国的政府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当中确实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有一些产业政策的引导,哪怕是一些大领导到企业去看一看,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但是,说实话,对民营企业来说,我们更多的还是靠市场,靠市场的认可,在自由经济的竞争当中,获得了用户、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这样做起来的。 当然,我觉得中国这个市场确实有它的特点,跟美国和法国不太一样。比如刚才我也讲到政府可以起更大的作用,在人工智能的领域很多数据是在政府的要求下,它可以统一起来,它可以开放给很多、很多人,而有了更多的数据,你就可以做更好的研究,尤其是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数据就像火箭的燃料一样,燃料越多越充分,火箭就能够升的越高,跑的越快。这其实有点类似当年蒸汽机的发明,英国最初的蒸汽机在哪儿发明?都是在煤矿。一方面有需求把水吸上来,另外一个方面煤便宜,能源便宜,不管多耗能都可以用。今天的人工智能也是这样,数据越多,越容易获得,就越容易作出好的研究成果来,这一点上中国还是有优势的,希望你多报道中国的优势,因为我们希望全球优秀的技术人才不仅仅到美国去,到欧洲去,他们也能够到中国来,因为中国有最好的市场,有非常好的研究环境,我们希望在这儿能够作出更多的领先世界的成果。文章选自中国青年网,2017年3月9日
2017年3月15日 -
宗庆后:我看好特朗普
理事简介宗庆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采访手记:我是一位国际新闻媒体人,最近因为工作安排,报道解读两会,跨界健康,医疗,民生,经济等问题,给了我看新闻的不同角度与视野,比较而言,其实国内新闻比国际新闻更接地气,与我们每一个普通民众都息息相关,更需要媒体人关注。今年两会第一个对话嘉宾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老实说,心情是忐忑的,很多国内新闻议题我并不熟悉。印象中,宗庆后是一位驰骋商场多年,凭借一瓶矿泉水把业务拓展到全国20多个省市,并跻身福布斯富豪榜,但在公众面前又一直以低调朴素形象示人的大企业家。而这样一位企业家,他真实生活中到底是怎样的?宗庆后的助理把时间约定在3月4日下午6点,在其下榻的酒店。我提前一个小时就赶到见面地点,远远地看到70岁的宗庆后正在接受浙江传媒集团的采访,没过多久,一群浙江省来的“两会小记者”又乌泱泱簇拥过去,向他请教问题。等他把小记者们的问题耐心答完,已经连续接受了三四个小时的采访了。助理引导着向我走来,我能看出他眉宇之间透出的疲惫,说,“您要不先休息一下,太辛苦了。”他忙挥手示意,“没事没事,晚上也已经安排满了。”宗庆后最受媒体关注的可能是他在做人大代表十五年期间,连续向政府提议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当他建议提高到5000块时,有人认为这对富人有利。但在宗庆后看来,这对工薪阶层影响很大。面对工资增长,收入却没很大提高这种源于税收越来越高的现状,他希望通过提高起征点,有效提高工薪阶层收入。2017年是他担任本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最后一年,这位担任过十五年全国人大代表的企业家,如何看待电商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他为什么拒绝去海外投资?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实录: 电子商务坏了市场规则问:在一位制造业企业家眼中的电子商务是什么样的?宗庆后:电子商务创造了老百姓新的生活方式,我觉得是可以的。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我认为也行。但现有的电子商务烧钱买流量,他们对电子商务的评估价值仅按流量来评估。实体经济一百块钱卖的东西他80块钱卖, 20块钱是机构投资者补,他亏本也赚,上市的时候,按照你的流量评估你的价值。这种做法对实体经济冲击很厉害。实体经济原来的价格体系破坏掉了,再卖的话肯定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就变成假冒伪劣了,产品质量就下降了,把市场垄断了以后它又涨价了。问:娃哈哈怎么办?宗庆后:我们不跟电商去做。我们的商品价值比较小,份量比较重,它比较难做。但也有的电商贴钱带我们的产品,要求和我们做。他们从经销商拿货,我们也要求经销商,不能这么做,这么做的话,会影响我们整个销售。 问:你害怕破坏市场规则?宗庆后:对。 年轻人不要一窝蜂来互联网行业创业问:青年到互联网创业很流行,你怎么看?宗庆后:大家一窝蜂去创业的地方,肯定越创越不成功,机会就这些。现在互联网行业被几个大的企业垄断了,发展的机会很少。而且他们发展是美国的基金支持的,在纳斯达克讲个故事,就把钱弄来了,不断亏本,不断烧钱,这么做起来的。你父母拿钱让你去做,你做不做,你不能烧钱也烧不起。一窝蜂做这个东西,成功的机会就更少。 问:白手起家已经不可能了?宗庆后:现在和我们创业那时候不一样,我们当时白手起家,产品给人家代销,卖完以后再付钱,当时打开市场也很容易,所以白手起家也可以。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起来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向第二产业投资的话,我认为没有这么大的资本去投资。即使有大的资本去投资,不一定能竞争过人家。所以现在能够发展的机会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目前我们有50%几,发达国家80%几。现在大城市里,北漂也很辛苦。但是中西部你的家乡很需要人才,那个地方现在机会比较少,都回去创业,回去就业的话,也就是把经济发展起来了,你的就业机会也有了,创业的机会也有了。前几年也是一个媒体的记者跟我说,他北漂了十几年,没漂出名堂来,他说回去好还是接着北漂好。我说你还是回去好,如果你回去的话,肯定现在当县长、当县委书记,因为人才太少了,你这个大学生去了以后被重用。在大城市大学毕业生不算什么。 问:你觉得娃哈哈对中国实体经济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宗庆后: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交税,也创造了就业。我们创业到现在交了五百多亿税了,现在每年可以交近70亿税,也是国家的企业,我们国家2%的企业的交了90%的税。 过去一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网络谣言问: 2016年全球经济都不太景气,娃哈哈过去一年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宗庆后:我们其实没有什么困难,最大的困难是网络谣言给我们造成的。媒体说娃哈哈的饮料不健康,舆论战对我的影响比较大。2014年开始,有谣言说营养快线、爽歪歪是从避孕套做起的,会造成白血病。原来营养快线可以销售4亿箱,现在销售1.5亿箱,4亿箱相当于两百亿,通过这些事件说明我们品牌经得住考验。如果是别的企业可能就倒闭了。问:你当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宗庆后:当时没有办法,网络平台很牛,找它理都不理你,现在好了,你造谣要判刑的。 我看好特朗普问: 2016年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欢迎全世界的企业去投资。宗庆后:特朗普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我就看好他。当时为什么我说特朗普会选上呢?他说美国人管好自己的事,不要去管人家的事,提高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这可能是美国老百姓所希望的。他说要跟中国打贸易战,我认为可能吃亏是美国。美国人这些年收入在下降,全靠中国人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才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如果打贸易战,物价上涨,美国老百姓反对声音更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提供这么多物美价廉的产品。特朗普说中国贸易顺差太大,美国不卖产品给我们,高新产品不卖,但主要问题还是在美国,不在我们。美国制造业回归我认为对中国影响比较大。为什么呢?这会吸引中国大的民营企业去美国投资,对国家影响比较大。我今天提了建议,就是引进外资。把技术含量高一点的外资企业吸引到中国来投资,美国经济不好,到中国进行产业升级,中国有广泛市场,再加上中国制造2025,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娃哈哈不会去海外建厂问:去年曹德旺去俄罗斯投资建厂,你怎么看待他们这种行为?宗庆后: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是一件好事,到发达国家去,把一些有技术、有产品的厂收过来,把技术拿到国内来,发展产业,我认为也是很好的,加快我们技术进步。第二,我们过剩的产业是欠发达国家是没有的,到那边去发展,帮他们实现经济发展,同时解决我们产业过剩的问题。但现在两边走得不是太好,去年,中国国外投资超过了国内投资,这不太正常,而且很多企业到国外去投资要亏本,我想我们要亏也是在国内,亏在国外送钱给人家,我认为没有必要。娃哈哈现在还没有对外投资,俄罗斯希望我们去投资建厂,但那边投资环境比较差,一旦不讲信誉,一下子就把你卖掉了。 后记:我们的对话只有短短半小时,最后我问了一个问题,创业这么多年,有没有什么辛酸或者难忘的故事可以和我们分享。宗庆后的回答是,一切都很平淡。也许企业做到这么大,经历过这么多事,如他所言,很平淡。一切都变了,一切又都没变。就算坐拥上亿资产,我现在还记得,采访结束后,宗庆后搭乘着一辆2001年左右出产的,估计价值在五万左右的老款奥迪离开......文章选自文晶Talk,2017年3月13日
2017年3月15日 -
曹德旺:个税改革伤到民本是不可行的
理事简介曹德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福耀集团董事长。 2017年3月12日,两会期间,中国与世界论坛第三十八期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办,邀请部分两会代表和委员共同探讨当前经济形势和热点话题。 谈及2016年底那场实体经济“死亡税率”之争,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在论坛上表示,死亡税率不是他说的,是学者说的。他直言,“我这个(政协)委员当的很勉强,因为不会讲话,只会直来直去的。” “这次两会期间我很感动”,他透露,因为去年提出企业税负问题,两会期间财政部国税总局等相关部门召集开了两次会,曹德旺详细报告了要素成本控制的关键。 他还解释了去年向国家提出制造业税负太重的缘起,他表示,是去年参加中美一个论坛,美中商会会长跟他提到中国政府对美国企业不友好,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税,进来投资的时候有很多的优惠政策,现在没有了,现在税收全世界最高。第二,电子产品跟互联网落地的门槛不断提高,阻止美国进去。曹德旺透露,税负的问题事情他已经注意很久了,很多人跟他反映这个事情,确实有这样的问题,不是只对外国企业,对所有中国企业也是一样。 曹德旺表示,所有的税收设计有两个根本必须保证。 第一个保证民本,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必需品可以考虑低税或者是免税。他以个人所得税为例,中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时候,800元起征点,那时工人工资才200元到,到现在十几年了,工人工资涨到8千元,起征点还是3500元。对此,曹德旺表示,“不是工人在交,是企业在交,打工者赚了钱不够吃饭就会走。伤到民本,是不可行的。” 第二个不能伤到资本。曹德旺表示,“美国人提的意见,我听完了以后,我们的税负太高了,不仅仅是税,是环境要素成本,从人工、材料、能源、税费等一系列的东西比较。” 在谈到政府应该怎样减轻企业负担时,曹德旺表示,“李克强总理说今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我跟总理建议,为了国家的进步,要去培养小微企业。”他认为,小微企业要银行去救助是错的,银行都不给它贷款的,因为小微企业不具备银行贷款的五个必备条件(一是可行研究;二是自有资本到位;三是项目必须政府支持或者批准;四是抵押担保手续完整;五是项目经理没有不良记录),亏本了没有人负担。他建议,把这些财政拿去给小微企业免税,不要减税,减税还有税警去找他,税警如果水平不高,还要叫他请吃饭,还要塞红包。“把税收免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中国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当即表示,其实营改增就是免税,企业没有利润就没有征税。曹德旺对此反驳道,增值税只是在把小微企业弄死,因为小微企业开不出增值税发票。 曹德旺还表示,恢复制造业的时候要和国企改革结合进来,因为制造业需要承前启后,需要人才,需要经验。国有企业是体制问题,还有资金的问题,冗员太多的问题。要结合进去,用国企的产业优势,还有人才的优势。 至于特朗普让制造业回归美国,曹德旺表示,这一任总统什么都不要做,都可以成为最权威的总统,关键是把当初去工业的老虎抓起来关到笼子里面去,特别是现在的工会制度。他更进一步表示,特朗普不是缺钱,是缺人。“我在美国办工厂能够招到的工人都是比我大,胡子也比我长。”八十年代美国去工业的时候,大学毕业生不管哪个学校出来的,都往硅谷跑,往华尔街跑,往好莱坞跑,八十年代没有人去底特律。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没有人干活了。文章选自凤凰资讯,2017年3月13日
2017年3月15日 -
【神州学人】海归创业的历史作用和时代特点
“ 海归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如何看待海归创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新生代”海归创业有何特点?海归创业的困难主要有哪些?如何构建更为高效的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体系?3月7日,《神州学人》邀请了三位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当前形势下的海归创业,为你解读关于海归创业的那些事儿,一起来看吧!”海归是我国推进“双创”的生力军大批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他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看待他们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徐培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海归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目前海归创业的现状又是怎么样的? “新生代”海归创业有何特点?王辉耀国务院参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海归创业的现状和特点徐培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海归创业的“三高”和“三集中”文章选自神州学人,2017年3月13日
2017年3月15日 -
【环球网】CCG专家:有WTO,中美不会爆发贸易战
【环球网 记者 吴梦启】在上任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立刻签署了退出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协议(TPP)谈判文件。他的一些竞选言论也让全世界感到美国的贸易政策趋向保守化。3月13日上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举办了亚太地区经贸关系展望研讨会,邀请了CCG主席、外经贸部原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前秘书长龙永图,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主席,亚洲协会执行董事,美国前贸易副代表,前TPP谈判代表温迪·卡特勒女士(Wendy Cutler)以及部分中美贸易界人士和CCG高级研究员出席。 没有美国的TPP该怎么办? 会议重点讨论了美国退出TPP谈判之后,亚太地区的经贸关系走向。温迪·卡特勒女士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亚洲学会政策研究所一份名为《亚太地区经贸一体化走向》的研究报告。报告称,美国退出TPP谈判给TPP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亚洲的贸易进程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卡特勒女士认为,地区贸易应该是全面的、高标准的、可持续的。TPP所制订的贸易规则是高标准的。“美国应该重新考虑TPP。”卡特勒称。她同时认为,TPP国家应该考虑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邀请“别的国家”加入。而正在谈判贸易协定的国家应该将TPP标准纳入谈判。 在亚洲学会政策研究所的报告当中,提出了后TPP时代推动亚太经贸一体化的一些建议,其中包括将TPP制订的贸易标准应用于RCEP以及本地区相关国家贸易谈判,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壮大,消除对全球化的疑虑,进而带动本地区经贸自由化的进程。 商务部研究院原所长、CCG特邀高级研究员霍建国在发言中称:“TPP的模式是21世纪贸易规则的一个突破。我们需要在很多方面赶上TPP所设定的标准。”他认为特朗普之所以宣布美国退出TPP谈判,是因为它对美国的影响在短暂的时间里并非正面。“但是从长期来看是正面的。也许在未来某一天美国会回归TPP。” 商务部美大司原司长、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何宁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加入TPP似乎不太可能。但是中国应该会将TPP的一些高标准应用于RCEP或者别的贸易谈判。霍建国认为:“我们已经在RCEP上谈了好一会儿,在上面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为什么我们要放弃RCEP去加入TPP呢?” 中美是否会爆发贸易战? 在中美贸易关系上,卡特勒女士认为,美国未来将“强调双边贸易多于多边贸易”。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重新谈判过程中,美国已经采用了这种策略。虽然特朗普的很多贸易政策路线还没有完全确认,但是一些方向已经显示出来,即就业岗位回归美国、美国优先、市场准入平衡、削减贸易赤字等。 卡特勒认为,特朗普政权中有很多人物有很强的贸易法律执行能力,会有很多行动出现,但现在还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对华贸易的政策。不过在反倾销、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问题上,4月份将会有新的动向出来。“也许中国不在(汇率操纵国)名单中,”卡特勒说,但是未来一段时间双方将面临“起伏”。 霍建国认为,目前还看不到中美全面爆发贸易战的可能。在特朗普的幕僚当中并非所有人都是保守的贸易保护主义者。不过双方之间的贸易冲突可能会有所加剧。四月份特朗普审议汇率问题时,可能会将中国列入观察的名单。“贸易的最大可能是双反,超级301。”霍建国称。双反即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超级301是指美国针对所谓“不公平贸易”的相关法律。如国会认定两国存在不公平贸易情况,美国将和相关国家进行谈判,以消除这种“不公平贸易”情况,或以经济赔偿作为解决手段。 专家们认为,对于这种潜在可能的贸易冲突,要“做好准备”。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在WTO的贸易规则约束之下,中美双方不会爆发贸易战。 CCG主席,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回答环球网记者提问时称,特朗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他忘记了二战以来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不是说崩溃就崩溃的。“中美贸易量那么大,结构那么整齐,谈判回旋余地会很强。多边体制还存在的情况下,双边谈判会是个mission impossible。”龙永图说。 何宁认为,中美都是WTO成员,是多边贸易体制成员。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跟所有贸易伙伴都不再是单一贸易关系,而是有多边贸易规则约束的关系。“这是个质的变化,使中国和美国,以及其余国家的贸易关系保持稳定。”何宁对环球网记者称。文章选自环球网,2017年3月14日
2017年3月15日 -
【Global Times】Trump policy mission impossible: ex-official
Sino-US economic relations in uncharted water, experts warnLong Yongtu, former vice minister of China’s Ministry of Commerce (MOFCOM)A former Chinese trade official on Monday described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trade policies that would focus on bilateral negotiations as "mission impossible," adding that any bilateral negotiations would still have to abide by the rules of multilateral mechanisms like the WTO."Trump is trying to focus on 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s to solve problems in the US, but he forgot one thing: If you seriously violate WTO rules in bilateral negotiations, the other country, no matter how small, wouldn’t agree," Long Yongtu, former vice minister of China’s Ministry of Commerce (MOFCOM), said at roundtable hosted by the Beijing-based think tank Center for China & Globalization (CCG).Long said that the WTO mechanism protects the interests of its members, particularly the smaller countries, and Trump’s plan to negotiate 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s with all the countries under the existence of such multilateral rules is "mission impossible."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in an annual trade policy agenda sent to the US Congress on March 1, indicated that the US will focus on bilateral trade, in line with Trump’s campaign promise, and suggested ignoring WTO rulings that it deems harmful to the US economy.But unless the US withdraws completely from the WTO, it cannot dictate trade agreements with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that will ignite public anger among WTO members and face tremendous blowback, Long added.Trump is also facing obstacles in Washington to implement his nationalistic economic policies, according to Huo Jianguo,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OFCOM and a non-resident senior fellow at the CCG."Trump has showed some restraint recently on trade … and has probably given in to pressure and realizes that things still have to go through conventional procedures," Huo said at the same event.But Trump still poses challenges and risks for global free trade and the largest bilateral relationship, which i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experts concluded at the roundtable.Wendy Cutler, vice-president of the 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 and managing director of the Washington DC office"Bilateral support and consensus for trade globalization and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in the US, it’s just not here now," Wendy Cutler, vice-president of the 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 and managing director of the Washington DC office, said.Cutler said "we are in uncharted water right now." She said while there haven’t been any concrete actions against China, "you will see more anti-dumping, countervailing cases against Chinese imports."While there is no sign of a full-fledged trade war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yet, there will be "increased trade disputes," Huo added. And should the US decide to challenge China on a unfair and large scale, China will have tools to respond as well, said Jiang Shan, a non-resident senior fellow at CCG."China’s economy is not weak as it was 20 years ago, we are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and we have a lot of ways to respond to the US now," Jiang told the Global Times. (By Wang Cong)From Global Times,2017-3-13
2017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