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时报】苗绿:建立外援专门机构势在必行
专家简介苗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副主任、秘书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援外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强调要优化援外战略布局,改进援外资金和项目管理,改革援外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对外援助综合效应。我认为这个文件十分的及时和重要。 中国对外援助不附带政治条件,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欢迎。然而,随着对外援助规模的扩大,一些体制机制上的不足与矛盾也就暴露出来。例如,除了由商务部会同外交部、财政部制定对外援助政策与计划,外援工作的管理还涉及十多个中央部委和机构,以及地方省市商务部门、驻外使领馆等。庞杂的结构给效率提升和综合规划、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及效果评估等带来了巨大困难。此外,中国对外援助在近年来加大对改善民生的关注,增加了减贫、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援助投入,并参与气候变化等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这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使援助工作协调更显复杂。 以我国对外援助中较为常见的项目援助为例,除项目的批准、招标、融资涉及上面提及的一些政府部门外,援建项目具体设计、实施主要依托企业的力量。企业虽然在技术层面对参与项目有很好的理解,但是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许多非技术因素,包括脱贫效应、人才发展贡献、本地社区相容度、气候变化问题等。实现这些目标,要求一个总揽全局的机构把很多研究工作做在前面。 以美国为例,美国国际发展署是负责对外援助的专门政府机构,由肯尼迪总统在1961年设立。肯尼迪总统认为单一的援助专门机构对于提升国际新形势下美国的世界领导力、经济战略与安全战略至关重要。国际发展署创立半个世纪以来,为推广美国价值观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得美国的对外发展援助被认为是与军事、外交并行的美国对外三大力量。 如果说美国对外援助的整合得以更好地推广美国价值观并维护海外利益,那么日本援外改革的成功经验则是将经济援助和公共外交很好地结合起来。日本于2008年对主要负责派遣志愿性技术合作人员的国际协力机构进行改革。整合后的国际协力机构形成了以“经济援助”为先锋,再派遣官方志愿团体的“双轨模式”。国际协力机构的志愿者项目包括青年协力队员和年长志愿者两个类别,相对于“冷冰冰的钱”,当地民众更容易因为“活生生的人”而对援助国产生良好印象。 由此可见,单一的对外援助机构避免了“条块分割”,更容易形成“一盘棋”的思维。因此,为了优化援外战略布局,提升对外援助综合效应,我国建立对外援助专门机构势在必行。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7年3月7日
2017年3月13日 -
南科大校长陈十一:中国到了该吸引世界英才的时候
专家简介陈十一,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朱方芳)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8日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行的座谈会上表示,中国不仅要人才走出去,还要吸引世界英才来中国。 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实施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广聚天下英才,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定能成就创新大业。资料图 大学生在挑选心仪的职位。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中国到了该吸引世界英才的时候了。”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陈十一说,随着国力提升,开放程度扩大,中国人民越来越有信心,应在全世界70亿人中选才,吸引世界顶级人才来中国。 他指出,“引才”需继续完善目前的体制机制,包括税收、福利政策等,创造良好环境,让来华科研人员静心、安心地做研究。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已通过“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000余人。陈十一介绍,“千人计划”不仅吸引海外优秀华人学者归来,也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才来到中国创业。 “最近一位以色列教授听到‘千人计划’,主动提出希望来中国。”陈十一说,“千人计划”会对中国乃至世界研究创新格局带来变化,在吸引全世界人才方面将会继续发挥作用。 陈十一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谈及两所学校的差别,陈十一表示,北大是“百年老店”,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新兴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应该学习北大,但是学习并不代表要成为北大第二。南科大应该做的是针对地方区域经济特点、需求来发展。” 南方科技大学依托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深圳,这座城市近年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尤其在新兴产业方面有优异表现,被誉为“中国硅谷”。陈十一表示,希望南科大可持续支持深圳创新驱动发展。 南科大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陈十一希望该校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企业家精神的大学,同时成为一所全球化大学,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全球眼界。(完)文章选自中国新闻网 ,2017年3月8日
2017年3月13日 -
【China Daily】Will foreign employees enjoy social security rights in China?
Editor’s note: During the annual sessions, China Daily has collected questions foreign netizens care most about and solicited answers from experts, CPPCC National Committee members and NPC deputies.With the increase in job opportunities and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 in China, 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around me choose to settle down in China. Currently, foreign employees only pay an income tax. Will foreign employees pay the insurance contribution and enjoy the same social security rights as their Chinese counterparts do?Wang Huiyaothe president of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hina’s largest independent think tank.The social security in China is far below the international levels. Many foreigners come to China and pay social security, but if they leave China, they can neither enjoy the benefits nor withdraw all their pension. In some cases, they can get the pension funds they have been contributing every month, but not the part cover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employers.China should make clear regula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services, payment standards, security content and transitional pension upon departure for foreign employees, speed up the mechanism of signing social insurance agreements with other countries and establish a flexible social security payment ratio.At present, South Korea and Germany have signed bilateral social insurance agreements with China. And the list of agreements needs to be extended to more countries.Meanwhile, with reference to the provisions of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hina should relax the requirements for overseas talents to receiving social security payments. If they pay insurance for a certain length of time and return to their native countries before retirement age, they should be allowed to withdraw all the money from the pension, instead of just their own pension contributions.From China Daily, 2017-3-6
2017年3月13日 -
【环球网】政协委员张华荣:以差异化融资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环球网 记者 吴梦启】3月8日,参加全国政协和人大十二届五次全会的部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应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邀请在CCG会议室举行了“两会”沙龙。会议由CCG秘书长苗绿博士主持。与会政协代表向到场嘉宾和媒体介绍了自己在本次会议上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CCG副主席,华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华荣的提案是关于“一带一路”投资的融资问题。“我们希望我国还是坚持‘一带一路’走出去,希望更多的金融单位,以及基金单位可以(以)差异化的融资和差异化的政策去帮助他们。”张华荣在发言中称。 张华荣特别强调,由于在境外投资项目建设时间长,回报慢,而通过各种融资手段获得的贷款往往时间短利息高。这是张华荣推动“差异化”融资及政策制定的原因。 经过多年发展,张华荣的华坚集团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工厂已经解决了当地6000名女性的就业,为当地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我们华坚把工业文明待到了欧洲,带到了埃塞俄比亚。”张华荣说。 目前华坚集团在埃塞的工业园区正在经历扩建,预计今年将会达到八千公顷。“从建设到成效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说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持企业走出去,金融一定要有差别。”张华荣最后总结道。文章选自环球网,2017年3月9日
2017年3月13日 -
【People’s Daily Online】Chinese footwear tycoon brings jobs, economic benefits to Ethiopia
A Chinese manufacturing tycoon plans to bring 100,000 new jobs to Ethiopia, pledging that his company will help the country to become a new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hub“Chinese companies’ investment in Africa is a win-win solution for both sides. By building factories in Ethiopia, our company has created significant fiscal revenue for local authorities and offers more job opportunities for citizens. In return, we have enjoyed cheaper production costs and preferential land policies,” said Zhang Huarong, president of major Chinese footwear producer Huajian Group, at a seminar held by the Center for China & Globalization (CCG) on March 8.First opened in 2012, Zhang’s shoe factory has become a major enterprise in Ethiopia. Its humming production line has created job opportunities for 6,000 locals, offering them an average salary of around 500 RMB per month, a number that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country’s per capita income. The company has also helped local authorities to obtain more foreign exchange, as its products are favored by many Western companies, including Ivanka Trumps’s eponymous shoe line.“The harsh living conditions in African countries has scared away many Western companies. Chinese companies, on the other hand, have been working hard to bring industry to Africa, a gesture that is welcomed by the locals,” said Zhang.Denouncing Western media’s accusations of neocolonialism on the part of China, Zhang noted that Chinese companies have not only helped to spu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ies, they have also brought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management concepts to the continent, offering African nations the opportunity to reshape their economic structures.Though the company’s business in Ethiopia is thriving, Zhang noted that there are still obstacles hindering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including a lack of familiarity with the local people. As a member of CPPCC, China’s top political advisory body, Zhang suggested that more favorable policies be made by Chinese authorities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in Africa, in an effort to help more people enjoy the benefit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 would like to create 100,000 job opportunities for the African country, and make my company a $10 billion enterprise,” Zhang added. (By Kou Jie)From People’s Daily Online,2017-3-9
2017年3月13日 -
【中国新闻网】中加智库:双方合作在多领域充满机遇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邢翀)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中国与全球化智库9日在北京举行中加合作专题圆桌会。与会专家均表示,中加合作在多领域内充满机遇。 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帕特里克·勒布朗说,加拿大非常看重加中合作,对缔结加中自贸协定十分积极,呼声早已有之。 “中加合作的互补性强,在金融、能源、通讯、环保、体育、文化等领域均存在较大的合作可能性。随着双方就自贸协定的不断商议,我相信必将加深彼此了解,同时能探索出更多中加合作的新机遇和新领域。”勒布朗说。 在人文交流领域,勒布朗认为还有很多合作空间。当前中国仍是加拿大留学生主要来源国之一,但加拿大来华留学生数量较少。“加拿大民众还需要对中国加深正确的理解认知,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这样才能加强人文交流。”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中国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认为,中加双方都是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有着非常大的合作空间。“比如说,在律师、专家、工程师、高素质学生等高端人才流动方面还缺乏一个全球性的组织,中国和加拿大可以先建立双边人才流动机制,再吸引其他国家加入。” “一带一路”也成为圆桌会议的“热词”。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美大所副所长周密认为,未来中加合作的一大领域是开拓第三方合作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中加双方可以合作开拓。 加中贸易理事会中国总经理特拉维斯·约恩说,“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前景广阔,实际上目前已有双方合作的成功案例,相信未来能共同探索出更多有益合作路径。(完)文章选自中国新闻网,2017年3月10日
2017年3月13日 -
【人民网】两会代表委员CCG沙龙讨论当下热点问题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 8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京举办“两会”沙龙,邀请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分享建议内容,讨论人才机制、法制改革、财税改革、信息安全、“一带一路”等热点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的两会提案关注人才机制问题。他认为,中国已经到了对世界的人才非常有吸引力的时候,有着鼓励走出去、同时也接纳更多世界级人才回流的开放格局,但是人才体制、机制仍有待改善。需要政策跟进,包括解决外籍人才在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才能吸引并留住更多外国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金杜律师事务所全球主席王俊峰介绍了他今年的提案之一——《关于提高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的提案》。律师参与刑事诉讼进行代表当事人或者是代表犯罪嫌疑人从专业角度进行辩护,保护犯罪嫌疑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如果一个刑事案件没有律师参与,无论从制度上还是程序上都会受到影响。他指出,当前我国与世界相比刑辩率比较低。司法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其根本目的是使公平正义得到实现,律师的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提出这个提案不仅希望提升对律师职业的价值、作用的定位和认识,也希望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认为中国需要一场有温度的、能感知的财税改革,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不仅指税费方面,还有土地、物流、用工和电力等要素成本方面。减税也不是越低越好,因为国家还有很多刚性支出,如教育、医疗、养老、卫生、环保和精准扶贫等都需要钱。 信息安全也是本次沙龙讨论的一大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严望佳指出,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数字安全风险,网络安全监管应明确监管主体和责任,正确处理大数据、云计算和信息安全的独立与融合问题。此外,在国家网络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国家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建立起保护责任体系,以首席安全官为关键责任人。而在电子商务领域,要重视和加强移动支付的信息安全的协同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华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华荣介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验和感想。他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最有开发价值的资源不是矿产等,而是人力。通过增加当地就业,帮助当地政府提高财政收入,解决当地社会问题,也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 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侨联副主席李葳分享了他对中国人口政策的观点。他认为,放开生育政策以后,大家愿不愿意生二胎是一个未知数。因此人口政策调整除了需要放开外,还要从政策上鼓励生育,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维护妇女生育和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江婧婍)文章选自人民网,2017年3月9日
2017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