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China Daily】Call for quality over quantity on China’s think tanks
Miao Lu, co- author of the book Think Tank Power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Beijing on Jan 25, 2017. [Photo provided to Chinadaily.com.cn]A new book Think Tank Power, categorizes the importance of talent pools for generating new thinking, affecting policies, guiding public opinions, retaining professionals and supplementing diplomacy.“Therefore, we also call think tanks the fourth branch of power,” Miao Lu, secretary-general of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said during an interview with China Daily website.Think tanks were not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soft power by top leader back in 2014. There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 tanks has been fast tracked. In this book, the authors sift through the lesson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think tanks and add their own experience based on their nine years running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social think tanks in China.Facing new circumstances home and abroad, China’s think tanks should follow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and undertake reforms to their oper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personnel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according to Miao.As China strives to play a bigger role in setting the global agenda, Chinese think tanks have to offer more support, commented Wang Huiyao, the president of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and co-author of the book.“In hindsight, think tanks have provided the intellectual support to the rising powers in modern history,” Miao said. “Likewise, China, as a rising power, urgently needs the support of think tanks.”According to Miao, think tanks also play a role through the media by influencing the society and policy-making by generating ideas and debate in public.“Compared with western think tank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ectual agencies in China is still far behind,” explained Miao Lu. “We hope one day China could make changes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 and have more powerful and prestigious think tanks and that’s the reason we publish this book.” (By Nie Ligao)From China Daily, Feb. 22, 2017
2017年2月27日 -
Trump’s immigration policy may boost China’s global talent pool
America’s tougher immigration stance under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could benefit China, as the latter may be in a position to attract more global talent, experts have hypothesized.Under Trump’s leadership, the U.S. government has indicated its intention to continue tightening control over immigration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his controversial position has not only upse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t has also created a chance for China to successfully recruit more foreign exper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hich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given China’s focus on innovation and aging population, suggested experts at a seminar held by the Center for China & Globalization (CCG) on Feb. 22.“Trump’s Muslim ban has confirmed his attitude [toward immigrants], which has been received with great angst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policy has caused a disturbance among immigrants in U.S., but it will be a good opportunity for China,” said Wang Huiyao, president of CCG.Closed door for the dreamersAs a country founded by immigrants, the U.S. has long enjoyed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s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developed by tale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CCG report, one-third of innovation patents granted in the U.S. are given to immigrants, while the country attracts around 270,000 professional immigrants each year due to favorable immigration policies.But the traditional welcome immigrants are used to receiving in America is about to change, as President Trump enacts more of his policies. With an executive order released in January and a pair of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memos sent on Feb. 21,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clearly demonstrated its intent to narrow access to the U.S.“For immigrants in the U.S., the future may be dim, as tightened policies could make it hard for them to stay in the country,” said Wang.The new immigration policies will affect the issuance of all kinds of visas.“For instance, the U.S. government may carry out field investigations of L-1 visa holders to determine their legitimacy, and airport authorities may make it difficult for green card holders to enter the U.S. if they haven’t lived here continuously,” Qiang Bjornbak, a Chinese-American lawyer and 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ABA International Law Section 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Committee, was quoted as saying by CCG.“Trump’s tougher policies makes immigrants feel unwelcome. While the U.S. is tightening its immigration policy, China is adopting a more open attitude toward global talents,” Wang said.Embrace global talentsUnlike the conservative stance of U.S. immigration authoriti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trying to attract more international talent in recent years. In 2012, the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along with 24 other governmental sectors, issued a document regulating applications for Chinese permanent residence. Since then, the country has been opening its borders to global talent wider and wider.During a reform group meeting chaired by President Xi Jinping in February, Chinese authorities said they would relax their rules for issuing permanent residence status to foreigner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Xinhua News Agency, 1,576 foreigners became permanent residents in 2016, an increase of 163 percent from the previous year.Though China’s openness to global talent still lags significantly behind that of the U.S., China has been gradually shifting its stance, which will definitely enlarge its talent pool, experts stated, adding that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relatively low birth rate and reasonably competitive salaries all work in China’s favor.Wang believes China should establish a specific government organ to deal with immigration issues, which are currently controlled by several sectors. The country should also broaden channels for foreigners to work and live in China, as well as amending and making new laws to ensure their rights.“China should not only attract professionals such as doctors and professors, but also skilled technicians and even those without a bachelor’s degree. People over 60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if they are eligible,” suggested Hu Bengang, an expert from CCG. (By Kou Jie)From People’s Daily Online,2017-2-22
2017年2月24日 -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在沪发布 持续跟踪观察中国智库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李玉 查建国)2月2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中文版)和《2016年全球智库报告》(中文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大卫、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王荣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主持发布会。 智库评价与智库建设同频共振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主持发布会 一年来,智库管理日趋规范,智库成果丰富多彩,智库网络爆发式的增长,媒体型智库蓬勃发展,智库评价在争鸣中前进。于信汇表示,与2015年相比中国智库总体上都具有哪些新的特点?智库发展环境又产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各类智库排名都发生了哪些调整?中国智库建设还面临哪些发展瓶颈,甚至是风险和挑战?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力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大卫致辞 张大卫在致辞中将《中国智库报告》比作淇河中的美玉,并引用《诗经·卫风·淇奥》中的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比喻《中国智库报告》在过去四年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希望评价体系能够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按照中国的实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引领中国智库前进的目标和标准。他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为例,介绍了社会智库的两项重要任务:一是重大课题研究,为国家重大战略献计献策;二是国际交流,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生态圈将是未来智库发展的一个方向。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王荣华致辞 “2016年对于中国智库是不平凡的一年,”王荣华认为,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两办《意见》,智库发展的政策环境有较大改善;社会智库发展步伐加快,在城市创新、智库外交、人才国际化等方面,持续发挥民间智力。但正如5·17讲话中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的智库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或许更应当对“智库热”现象进行“冷思考”,对智库发展的“一哄而起”进行理性、冷静、客观的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延续了过去四年独创性的智库评价方法与研究风格,对中国智库发展进行持续跟踪观察,在大量智库案例的基础上,提炼出有助于智库发展的观点与建议,对于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工作和推进智库体制机制创新而言,具有相当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致辞 “过去一年中,各类智库响应国家号召发展迅速,智库评价工作与智库建设同频共振,不断进步。”王辉耀认为,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中国智库建设、提升中国智库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中国智库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智库要有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保持开放与学习的心态,在立足国内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全球性问题,对接国际标准,创造中国智库新优势;二是,搭建国际战略合作与研究网络,通过人员交往、学术交流、联合研究等方式建立国际智库研究网络,深挖国际资源;三是,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实现智库成果的全球传播,积极提出关于全球议题的中国主张与中国方案,开展“二轨”外交、主动设定国际议题,引导国际舆论,引领世界正确的看待中国发展以及中国同世界的关系。 智库建设顺应中国改革创新需求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智库研究中心理事长黄仁伟发布《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中文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智库研究中心理事长黄仁伟发布《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中文版)。黄仁伟表示,该报告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智库报告》系列第四本,报告以“政策环境创新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主题,立足中国智库发展现状,研析智库政策体系,结合中国改革创新对智库建设的实际需求,对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提出对策建议。报告同时公布了中国智库影响力排名,今年综合影响力前十的智库分别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国家行政学院等。 《中国智库报告》紧密围绕中国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对智库建设的实际需求,在主动走访、调研国内重要智库、广泛收集中国智库评价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无记名调查问卷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和多轮主观评价法,并综合学者、智库专家、决策部门和媒体从业人员的意见,分别从中国智库的综合影响力、分项影响力、系统影响力、专业影响力和议题影响力五个方面进行评价与排名。 《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吸收了专家们对历年报告的建议与意见,对智库排名的评价过程、评价分类、评价内容进行了调整。如,大学不再作为智库参与评价与排名,将高校智库定义为附属于大学的从事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组织机构;对分类排名进一步细化,新增了重大议题的影响力排名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发言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发言光明日报·智库版主编王斯敏发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发言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发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刘旭发言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吕世森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伍聪发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章寿荣发言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亚琴主持嘉宾发言 发布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光明日报·智库版主编王斯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刘旭、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吕世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伍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章寿荣等先后发言。以上专家分别代表社会智库、地方党政智库、国家党政军智库、企业智库、部委直属事业单位智库、科技智库、高校智库和地方社科院,就智库排名、智库建设、智库平台、智库合作等问题发表演讲。 此次发布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新浪智库、澎湃新闻联合主办。文章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2月22日
2017年2月24日 -
曹德旺:临渊履薄,心若菩提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和董事长曹德旺在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参加研讨。 1946年5月生,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人。 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成为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 2001年至2005年,曹德旺带领福耀团队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福耀玻璃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 2009年,曹德旺荣获“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该奖项被誉为“企业界奥斯卡”,他是首位华人获得者。之前安永企业奖获得者包括戴尔创始人、星巴克董事长和ebay创始人。曹德旺是佛教徒,截至2015 年年中累积捐款逾70亿元。2010年,他成立“河仁慈善基金会”,基金规模35.49亿元,是中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 2009年,曹德旺荣获“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该奖项被誉为“企业界奥斯卡”,他是首位华人获得者。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比起一众光鲜高调的明星企业家们,曹德旺的名字显得陌生,这个其貌不扬、形容憨厚的老者,实在看不出有何特殊之处,但他惊人的财富、巨额的捐款,绝对会让你惊呼原来这个世界不是只看脸。而再了解其人其事,又会惊讶这个初中都没毕业的人如此有文化,他说的“做事要用心”“踏实做好自己的本业”“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看似平淡无奇,又似乎是大道至简。曹德旺也曾自比金庸笔下的石破天(《侠客行》里的人物),人傻,经常做傻事,没有花架子,但最终都能逢凶化吉。创业前奏曲 少年的顿悟 1946年,曹德旺出生于上海,父亲曹河仁从商,是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股东之一。1947年,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上海人心大乱,纷纷外迁。曹河仁夫妇带着年幼子女乘座客轮回到福建老家--福清高山镇。装载曹家财物的机动铁壳船在海上遭遇风暴,沉没了。 自记事起,曹德旺眼前的生活画卷就饱含艰辛:母亲种田,父亲重返上海谋生但并不如意。他和兄弟姐妹时常吃不饱,饥饿难忍时,母亲便会组织他们在院子里围坐、吹口琴、唱歌,苦中作乐。1959年,曹德旺14岁,上了初中一年级,因得罪了教导主任而辍学。 1960年,15岁曹德旺进入福清薛港农场工作,负责数大人挖好的树坑。有一天,父亲骑着自行车来找他,要他回家一起做生意,从此开启了他的从商生涯。那是一个“革命”的年代,不允许自由买卖商品,抓到会以“投机倒把”轮处,轻者没收,重者收押,游街示众。父亲计划贩卖烟丝来补贴家用,用自行车当运输工具,从福州买香烟运到高山卖,从中赚取差价。曹德旺15岁,看着似十二三岁,应该不会有人怀疑他,检查他的包。 每次进货30多斤,100多公里,来回3天。前两次父亲带着曹德旺做,从第三次起,他们便形成了分工:曹德旺负责进货,父亲负责销售。有一个冬日下午,曹德旺头天受了风寒,腹泻严重,好不容易骑车翻越太城岭,投靠了父亲的朋友、开杂货铺的老蔡。父母这厢在镇口望眼欲穿。次日一早,天蒙蒙亮,父亲忐忑出发,徒步找来,他尚在昏睡之中。 后来,父亲改做水果生意。无论冬夏,曹德旺每天凌晨2点起床,骑车到福清县城,凌晨批发好水果,囫囵吃点东西再载着300多斤重的水果往回骑,下午3点抵达高山,同父亲卖完后往往是晚上7点半以后。一天下来,大概赚3块钱。在后来的岁月中,曹德旺时常回忆起17岁的自己正睡得香,却被母亲含泪推醒喊去进货的情形,“德旺,起床了!” 水果生意做了三四年,父亲又回头做起烟丝生意。不到一年,父亲被当地工商总局抓了现行,烟丝被收缴,自行车也被牵了去。 和父亲一起做生意的几年磨练,让曹德旺想了很多。父亲烟摊的被收缴,更激发了他外出闯天下的决心。在18岁的少年眼中,已然形成自己的商业判断:父亲虽然聪明,也会做生意,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所做的事,政府不认可不支持,根本没有前途可言,我还年轻,不能重走父亲的老路。 “忘我”脱困 文革后期的1968年,曹德旺结婚了,取了舅舅同村的姑娘陈凤英。他成家独立出去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做政府允许做的事,而且要学做会赚钱的生意。 当时很多人种白木耳卖,政府也不反对。曹德旺把妻子的嫁妆卖了,又借钱凑够几百元,投入种植。由于种白木耳的人太多了,在福建本地卖不上价。少年时随父亲销售烟丝和水果积攒下的经验起了作用,他迅速坐火车到江西,卖掉后扣除成本,不亏也不赚。 怎样才能赚钱?他思考后发现在福建的村里收购,运到江西卖,可以赚取差价。说干就干。从此,他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福州-江西的旅程。最后一次,他进了3000元白木耳,又赊了一些货,提着大大的包裹在江西下火车,拎着包吃力地朝前挪步。车站民兵看到,以“投机倒把”为名扣了他的货,送进附近的收购站。曹德旺辩解说这是公社集体的东西,对方要他开证明来,再给他货钱。 曹德旺返回高山,公社干部不愿意开证明。有些赊给他货的村民,他挨个登门解释,容我筹措,有了钱,一定一分不少的给付。 疲惫地回到家中,一个大队干部正在等着,告知曹德旺欠06工地十个义务工,如果不去交30元。30元?一分钱都没有,上哪儿去寻30元?曹德旺选择了自己去工地。 当时是立春过后,天气渐暖。到工地的第三天,发生了一件大事:民工营房失火,从下午三四点烧到晚上6点。两百人一下子无处安生:吵闹着要赔偿的,想开工没有板车的,板车坏了无处修理的…… 经历了白木耳被扣,来工地被烧,曹德旺突然感觉这似天在亡我,既然我要亡了,就帮他们渡过这个难关吧!他在路边搭了个简易修车棚,找人写上“高山修理所”五字,开始了修车生涯,免费修车,28天,曹德旺没有离开过修车棚一步。吃的喝的,都是经过的民工捎来。 有一天,营长、教导员盘点物资和赔偿金时,反复核对名单,发现少了一人,遂问通讯员:“曹德旺跑去哪里了,为什么没来领?”当他站到教导员面前时,人与乞丐无异。教导员震惊了,问清他来工地的来龙去脉,把剩下的赔偿款包括粮票、救济物等都给了营里“最后一个没有领到赔偿的人”,又替他出面从公社开出证明,索回被江西鹰潭火车站强扣的货款。 不吵不闹,得到一大笔赔偿。忘我工作,犹得神助索回了货款。当还清菇农的钱,曹德旺的心情是怎样一个雀跃?创业进行时 临危受任,缘定玻璃 曹德旺真正“发家”是结缘玻璃。 1976年春天,明溪下了几天瓢泼大雨。他和朋友老吴和小林一起品茶、喝酒间得出结论可以办一个玻璃厂。 当时,办工厂都是国家的事,他一个农业人口,想办工厂,谈何容易,便先找公社企业办去谈,设想是把平板玻璃钢化、打磨后制作成水表玻璃出售,赚取增值利润。同年10月,公社批复:同意成立高山异型玻璃厂筹建处。此前在莆田大洋农场做过果苗技术员、在琯头山兜农场做过销售人员的曹德旺很快融入筹建工场的角色中,从此彻底地和农业挥手告别,走上了工业的道路。 高山异型玻璃厂是乡镇企业。1976年到1979年,奠基、动工、打桩、起梁、封顶、买设备、安设备。1979年试生产、投产,开始需要大量的平板玻璃。从被厂里认命为采购员的那一天起,曹德旺大部分时间就都泡在福州,解决工厂拿不到计划内指标的难题。借由福州泡汤,他认识了福州城内的采购科长们,搭建起完整的采购网。 文革结束后,春天来到了中国。这是科学的春天,文艺的春天。曹德旺像饥饿已久的人面对食物一样,狼吞虎咽,大咬大嚼。福州水表厂会计科陈科长推荐他读会计学--“会计工作是厂长的参谋和助手,要做到比有对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帮有措施……”这段话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里。此后两年,他系统地学完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具备了看报表即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能力。回顾起这段经历,曹德旺觉得也许是冥冥之中,上天通过陈科长开示于己。 1977年到1982年,高山异型玻璃厂6年间换了6个厂长,公社投资的十几万几乎打了水漂。1983年初,如果工厂继续亏损下去,结局只有关门倒闭。 元旦过后,公社领导建议曹德旺承包工厂。中央文件刚刚出台,鼓励承包。最终达成的协议是:曹德旺与其他4人联合承包,完成承包任务后,超额返利的部分,其他4人各占10%,曹占60%。因长期从事推销产品的工作,曹德旺对于合同的重要性有深刻感悟,因此,凡能想到的、该说明的都写入了合同中,从而避免了后面的纷争。之后,曹德旺对工厂的管理进行了系列改革。首次在工厂推广管理会计制度,树立会计的权威性,并对工资结构实施改革,打破“大锅饭”体制,极大地调动了新老员工的生产热情。 1983年当年,高山异型玻璃厂首次实现盈利,赚了22万,扣除上交政府的6万,还剩16万。曹德旺分到6万多元,并被评为福州市劳动模范,当选为福清县政协常委和福州市工商联副主委。 1984年春节过后,镇政府领导希望曹德旺继续承包。但曹德旺认为承包制不是解决企业危机的彻底方法,只治标,不治本,容易使承包者进行掠夺式经营,追求短期效益,无视企业的存活及持续发展。 在探讨建立长效的机制的过程中,双方达成合资的意向。原先的4名合伙人坚持,1983年赚的钱,分到手即退出。曹德旺愿意合资,但手中钱不够。镇政府同意作担保人支持他向银行贷款,南平政府向他伸出援手出借3万。此后,又有其他合资人加入,曹德旺是合资方个人股东中占比最大的股东。 回顾这段经历,曹德旺从中悟到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真谛。用他的话说,“信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信任,不仅对自己要有自信,对他人也要有信任,这叫互信。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信,那肯定一事无成。正因为有对政府政策的坚定不移的信心,正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和相互之间的信任,才有了今天的福耀。” 日本能做的,为什么我就不能做 涉足汽车玻璃,完全是一个偶然。 1984年6月,曹德旺到南平出差,南平协作办派了部汽车送他去武夷山游玩。游玩间,他顺便给母亲买了根竹根做的拐杖。拿着拐着上车时,司机吴锋提醒道:“老曹,上车时小心一点,车玻璃不要给我碰了。万一破了,你可赔不起。” 曹德旺很惊异,自己就是做玻璃的,还能赔不起?后来一打听:马自达汽车,换一块前挡玻璃,6000元,若急,8000元。太离谱了。日本就这么欺负中国人吗? 当年,汽车若玻璃破了,换起来很麻烦,因为没有国产的,进口的玻璃很贵,且等待的时间通常都要很长。于是,公路上跑的大大小小的车,车窗玻璃破了往往就用胶纸贴着,前挡也好,后挡也好,边窗也好,应付着用。不好看不说,安全首先是一个大问题。 为什么没有人做汽车玻璃?没有人做,我来做。我要为中国做一片自己的汽车玻璃,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用得上,用得开心,用得安心。曹德旺发誓。回过头看,做企业,目标很重要。只有方向正确了,企业才能走得远。 在上海耀华玻璃厂的帮助下,高山异型玻璃厂上了汽车玻璃,并花了1万多元开了5天产品鉴定会。汽车玻璃可不同于普通的玻璃,是跑在路上的房子,人在里面,安全自然是最重要的,安全性能必须通过检测。很快,高山生产出汽车玻璃的消息传开了。 至1986年年底,高山玻璃厂产值596万元,获利税101万元。 1987年春,县委书记陈元春参观高山厂,问:“你做得很好,有没有考虑把它做得更大?” “这个产业刚刚开始,如果说县里能够支持,让把工厂搬到宏路去,这个工厂能做得很大。”曹德旺诚恳地请求。 1987年5月29日,中外合资福建耀华玻璃工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1987年7月,在福清宏路镇动工兴建。1988年5月,第一期工程投产。随之遇到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招聘工程师难的问题。曹德旺一趟一趟跑福建省人事局,拜访局长、处长,谈改革,谈需求,谈人事档案的规定影响了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许多合资、独资企业。随后,福建省人事局率先成立全国第一个人才交流市场,即今天的中国海峡人才市场。 1989年春节,公司拥有了一百多号员工,曹德旺亲自参加并主持了福耀史上的第一次尾牙宴。尾牙的传统从那时起一直延续下来,成为福耀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 老子云:“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居其一”。曹德旺认为,企业是人做的,人是企业中最关键的要素,企业成功的核心之一就是坚持人本主义文化。 被逼出来的富豪 福耀做大做强之后,1991年春节过后,福建省体制改革委员会和人民银行来了一个工作组,专程前来讨论福耀上市的事宜。1991年6月22日,闽发证券发行福耀股票,第一批1600万股,每股1.5元,发了2400万元。两三个月后,有流言开始传播:福耀股票不能上市,曹德旺圈了钱想跑到国外去。那些持有福耀股票的人,不少打电话来要求退股。曹德旺只好要妹妹曹华帮忙筹钱,从外面高息借款,按照市价2.5元每股买回,不知不觉地收了400万股。 欠了一屁股的债,曹德旺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又不能说。想办法让股票上市,一则为自己解套,二则也要为当初购买股票的股东们着想。1993年6月10日福耀玻璃(600660)上市首日,收盘40.05元,创下福建首批上市公司股票的天价。这下子,曹德旺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竟然有近2亿元的进账。因此,曹德旺曾经开玩笑说过,自己这个富豪,是被“别人逼出来的”。 在股票获准在上交所交易后,曹德旺也被获准移民香港。1993年7月23日持单程证入香港,因为需在港办回乡证等,所以在香港住了两个月,这等于强制休息了两个月,所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未来。 当时,福耀涉足房地产、IT、玻璃、贸易、装饰,有很多公司,只差赚不到钱。将来的发展是混业经营还是专业经营?艾尔?赖兹(Al Ries)的《聚焦法规》(FOCUS)启发了曹德旺:企业经营跟聚焦是一样的道理,多元化是经济落后的一种产物,而专业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曹德旺已然清醒,决定选择制造汽车玻璃作为主业,并为之奋斗终身。 1994年,曹德旺在美国参观了福特博物馆,在那里看到美国经济发展的脉络,获得很多启示:100年前的美国在做什么?卡耐基钢铁。PPG玻璃。佳殿玻璃。现在它们仍发展得很好。为什么?他们都是传统工业,是基本建设所必须。在国家产业转型期,传统产业总是排头兵。福耀该做什么,已然明晰。玻璃。他还发现董事长不一定是大股东来当,应由有号召力的人来当。独立董事,人格首先是独立的,必须是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来当。新的产品一旦被市场认可,发展速度会像流星一样快。不一而足。 从1985年涉足汽车玻璃,到1995年,曹德旺已将科学管理方法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取得卓著的成效。 1994年7月,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在福清注册成立,以助力福耀在1996年前实现产能翻倍计划。 1995年,组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9月,福耀集团长春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为在中国建立全国性跨省区生产网络迈出第一步。截至2015年,福耀还在吉林双辽、上海、重庆、北京、广东广州、湖北荆门、河南郑州、内蒙通辽、海南文昌等地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基地,从而形成贯穿全国的产销网络体系。如今,福耀在15个省有企业,工厂占地面积超过6平方公里。 福耀是曹德旺亲手组建的,是从非常小的阶段发展过来的。它,就像曹德旺本人一样,秉持着勤劳、学习、朴实、创新的价值观,一步步长大。 福耀全球 曹德旺是一个具备国际视野的人。1987年11月,他首次带队出国,去芬兰泰姆格拉斯公司接受培训。去之前,省外办给他们上了一堂外事纪律课。当时,走出国门不光开了眼界,还可以省下国家每天补助的90美元,攒下来买个电器“大件”回来。曹德旺建议这次出国费用集中管理,吃完用完,若有剩下,全部上交。用他的话说,“一个人要有人格,一个国家同样需要有国格!没有人格,没有国格,带多少东西回国都没用!” 这次培训兼考察回来,他脑子里挥之不去“HTPS每40秒钟流出一片边窗玻璃,转而变成几百元钱”的画面。1988年6月,他正式向芬兰方发出报价,以108万美元买下HTPS设备,成为全球的第一个买家。 1989年5月,福耀开始向香港配件市场出口汽车玻璃。至1993年,福耀玻璃已经在香港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4年,加拿大的TCG公司代理销售福耀玻璃,进价为25~30美元/平方,批发给二级经销店的价格为50~60美元/平方。看着很能赚钱。 1994年下半年,福耀在美国的南卡罗莱纳州购地,设立福耀安全用汽车玻璃批发中心(GGI),1995年建成仓库,1996年投入使用。可一年下来,GGI亏损。曹德旺飞往美国进行专题调研,聘请了当地的市调专家,发现玻璃从中国运到美国,从码头到仓库,拆卸、分包、装运、卸载,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工费用、运输费用的发生。当体量大、网点才能赚钱,做独立经销商,分摊人工、运费等,显然会亏损。结论是“改分销模式为直销模式”。GGI被关闭。 2002年8月,加拿大贸易法庭裁定,福耀玻璃在加拿大的销售不构成倾销,福耀赢得了中国入世后第一起反倾销案,载入中国商业史册。 2006年至2008年,福耀在德国、韩国、日本及美国成立子公司,为这些市场的配套客户提供销售及客户支援服务。 2011年6月,在时任主席胡锦涛和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支持下,福耀签署在俄罗斯建立汽车玻璃生产项目。2013年9月,生产基地一期建成。 2014年7月,福耀从PPG收购了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浮法玻璃生产基地。 截至2015年,福耀在9个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等均设立了子公司和商务机构。福耀的国际合作历史也达到26年,玻璃装在宾利、宝马、奔驰、奥迪、大众、丰田、本田等全球著名的汽车品牌上,名副其实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谈起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曹德旺说,“改革开放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企业必须坚持走出去才能够做大做强。”可真正想“走出去”,第一要树立风险意识,没有弄清风险,千万别动。第二要有责任意识,分清小事和大事,出去赚不赚钱是小事,大事是不能把国家的声誉搞坏。第三要有使命意识,有机会接触外面,要能者尽能、智者尽智,担当起改变国家现状、调结构促转型等责任。 经验告诉曹德旺,走出去投资,应本着一颗有爱的心--爱对方的国家和人民,本色做事,以特色来定位,凭角色做人,努力地让大多数人喜欢我们。 走出去,福耀的每一步都很谨慎,前期以小资本去做,通过销售打开市场,打开品牌知名度,再进行设厂,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稳打稳扎。 “上善若水,大成靠德”用来形容曹德旺最合适了,他是少有的将修身养性和建功立业结合起来的企业家,成功只是他人生哲学和智慧的一个副产品,在创业成功的原因上,曹德旺是真正的大道至简。 曹德旺给自己的自传取名《心若菩提》,他解释“心若菩提”就是外表非常强大,内心却充满了仁慈和仁爱,这才是最强大的人。这也是曹德旺的行事理念,当初带有民族义愤色彩的选择汽车玻璃的方向,以及打赢了美国反倾销案的事例,都体现了他的强硬和不服输,另一方面,他个人累计接近60亿的捐款,又表现了他的慈悲心。 曹德旺将儒家思想“成功5字真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仁、义、礼、智、勇。仁是仁慈善良,是健康包容的心态;义,是道义责任,是敢于承受勇于担当的胸襟气度;礼,是礼仪,做人的分寸和对人对事应有的尊重;智,是智慧、眼界和看事情要有穿透力和前瞻性;勇,是敢于挑战未来,挑战自身极限的勇气。事实上,这5字真经里,已经包含了敢于承担、高瞻远瞩、勇于挑战的企业家精神。 对曹德旺来说,“佛教是我的灵魂”,这尤其影响了他豁达好施的财富观。对他来说,“财富只是我在马路边捡到的东西,按照佛教提倡的精神,跟大家共享一下”,“人活一世,就是为了给他人带来幸福”。大佬创业谈 创业需要一种真正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对市场有了解,还能有足够的勇气,敢于承担这个责任和挑战自我。我在创业初期,20多年里面,没有礼拜天,没有礼拜六,每天工作到晚上12点,一天工作16个小时,是这样过来的。本文选自《那些年,我们怎样创业》,主编:苗绿、王辉耀,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2月23日 -
【人民网】CCG报告建议放宽中国“绿卡”申请引进国际人才
人民网北京2月22日电 今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举办中美国际人才新政研讨会并发布《抓住美国移民收紧机遇 更加开放国际人才政策》研究报告。报告提出进一步放宽永久居留申请条件等十项建议,以建立更加开放、包容和灵活的国际揽才机制。 报告在梳理分析中美的移民政策、体系及现状后认为,当前美国移民政策的收紧对于正面向世界建立开放、包容和灵活揽才机制的中国而言是一个重大机遇。但中国目前存在 “绿卡”申请条件过严、相应法律法规和管理、服务机构缺失等问题,相对又削弱了中国的国际人才竞争优势。 对此,报告从签证、永居、移民法、移民局等八方面提出了十项建议。其中包括进一步放宽在华永久居留申请条件、进一步提前“绿卡”发放时间、建立永久居留转入籍制度等;针对留学生,报告建议放宽其在华的工作和实习限制并加大留学生工作签证的发放力度。此外,报告建议制定移民法、建立移民局,使国际人才引进、人才移民和管理在具体操作上有法可依、优化服务与管理。 发布会上,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陈全生、胡本钢,CCG高级研究员、中组部原副巡视员胡建华,CCG特邀高级研究员黄文政等就中国建立开放、包容和灵活的国际揽才机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分享了观点。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中国的全球化战略、人才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等领域的研究,已出版《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中国海归发展报告》、《中国国际移民报告》、《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士报告》等多部蓝皮书,曾参与推动中国村人才新政21条等多个国际人才政策和推动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江婧婍)文章选自人民网,2017年2月22日
2017年2月23日 -
王辉耀:中国可积极考虑加入TPP
文 |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 自美国退出TPP后,其余11个TPP成员国计划于3月在智利召开会议,同时邀请中国、韩国参加,共商下一步应对。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也公开对中国加入TPP表示欢迎。 面对这一新情况和特朗普“新政”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应重视亚太国家对中国引领作用的期待,积极评估加入TPP的可行性。 首先,如果积极作为,加入TPP可能为中国经济带来新一轮红利。中国货物贸易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很多以货物贸易为主的制造业已转移到其他国家,对外投资和服务贸易的作用日趋重要。目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来华投资,预计202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60%。我们需要将发展服务贸易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TPP成员国遍布环太平洋沿岸的北美、南美、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同时包括制造业导向的国家和资源型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TPP协定除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等传统内容外,还包括知识产权、劳工、环境、临时入境、国企改革、政府采购、金融、发展、能力建设、监管一致性、透明度和反腐败等条款,是WTO和其他FTA条款难以突破的升级版。 加入TPP可推动我国通信、软件、银行、保险、咨询、旅游、航空、货运等产业更好地“走出去”,更好地保护我国技术产品的知识产权,进一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其次,TPP协议框架已达成,在这方面较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有一定优势。TPP协议经12国五年多一对一的谈判正式签署,经过艰辛努力完成的几千页法文和达成一致的条款已相对成熟。TPP生效的条件之一是得到占成员国85%以上GDP的至少6个国家批准,占整体GDP约60%的美国若退出,TPP将无法生效。中国若加入其中,可在现有条款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改造TPP,促成TPP生效,激活TPP带来新一轮的全球化红利。 反观RCEP由东盟十国于2011年发起,仍在谈判过程中。东盟作为主导力量,其内部还面临许多现实挑战,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也不够积极。同时,RCEP建立在开放水平差异较大的五个“10+1”自贸区基础之上,主要针对的是市场准入和供应链融合问题,涉及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和相关标准水平较低,是较低版本的区域贸易安排。 再次,中国加入TPP有助于使其真正发挥多边经济治理机制的协调作用,通过经济外交改善周边地缘政治,推动“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中国是TPP成员国的重要经贸伙伴,共同利益广泛。面对美国的退出,TPP其他成员国在仍对其抱有期望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国在亚太经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文莱等TPP成员国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国家。 中国加入TPP,还有助推动TPP与RCEP所有成员国间的对话与合作,使TPP与RCEP的实质内容相衔接,进而吸引美国共同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让所有亚太地区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实现包容性发展,进而更好地应对世界经济挑战。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7年2月22日
2017年2月23日 -
张亚勤:人工智能是互联网下半场的爆发点
理事简介张亚勤,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百度公司总裁。人工智能的突破发展有赖于大数据的整合推动站在2016的终点,回首望去,你会看到中国经济这一年间的美好与困惑。它美好:经济增长率实现6.7%,总体稳中有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一周年,“三去一降一补”初显成效;新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喷涌而现,共享、数据、智能等概念颠覆着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它也困惑,改革中总有难啃的硬骨头;房价高起不落,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隐忧;国际形势波诡云谲,“黑天鹅”们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变数,谁也说不清;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我们的钱袋子还安全吗?…..而这一切的答案,或许就在渐行渐近的2017。百度总裁张亚勤表示中国互联网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在他眼里,人工智能是百度的未来,更是互联网的下一幕。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入百度的金融、无人车等各个业务线中。谈到出行和智能交通,张亚勤简单介绍了百度的无人车业务,他认为这种模式也是共享经济,对社会生产力和城市的交通架构有很大的提升,而人工智能的突破发展有赖于大数据的整合推动。人工智能还有巨大的创新空间和商业机会现在看移动互联网,中国已经有七亿人上网,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在使用智能手机,所以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在慢慢消失。以后还会有更多人上网,还会有更多智能手机,但是移动互联网已经不是快速增长期了,现在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期。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搜集了海量的数据,包括电商、社交、搜索。这些数据过去其实并没有完全地利用起来,人工智能其实是可以用数据挖掘,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好的知识图谱,然后把这些智能应用赋予到每个行业里面去。另外比如语音识别、图象识别,机器翻译等其实到了一个可以使用的阶段,像语音识别,目前已经在安静环境下达到97%的准确率,百度已经领先达到。那么这其实和人类识别语音的准确率已经很相像了,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人还要更准确,比如说在识别方言的发音上,我们的图象识别、人脸识别同样很准确,这些东西其实做了很多年了,到现在处于一种实用的阶段。这些应用真正要变成为主流,完全产业化是需要一定过程的,目前已经在使用了。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的潜力还很大,后面还有巨大的创新空间和商业机会。没有大数据,人工智能不可能有突破目前百度的重点布局是把人工智能用到交通这个行业,即无人车。在“智能+出行”领域,百度有两套方案,一套方案是渐行式的,使用高度无人驾驶的L3级驾驶技术,另外一套是跳跃式的,使用全程无人工干预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在相对比较复杂的路况,包括各种不同的天气环境它都可以实现自动的驾驶。跑完之后进行数据搜集,然后数据又会反馈到无人车,对路况的判断,道路的规划、智能决策做更多的优化升级,无人车跑得越多它越聪明。未来的生活中一定有各种不同的车,智能车、无人车,也会有有人驾驶车。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时50%的无人车会是L3或者L4级的,我想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有技术因素、价格因素,政策法规的因素,也有个人习惯的因素。但我想我们要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不仅仅是增加大量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效率,让人驾驶和乘车的体验更加轻松愉快,另外这种模式其实也是共享经济,可以把很多闲置的资源调动起来,会对社会生产力和城市的交通架构有很大的提升。如果没有大数据的话,人工智能不会到今天这个程度。为什么最近几年人工智能开始处于一个实用的阶段,就是由于出行压力越来越大,数据再整合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重塑我们的架构和经济形态。它会让社会变得效率更高,会改变一些供求关系,这些技术使人的工作时间会更少,工作的质量会更高,进而更有创意地去工作。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会彻底走进老百姓的家庭,所以2017年以及将来的5年,人工智能仍将是百度业务的新增长点。文章选自2005委员会,2016年12月23日
2017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