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永图:明年经济形势平稳 不会断崖式下滑
前外经贸部副部长、CCG主席龙永图在2016全球川商年会上发表演讲“我是贵州人,俗话说得好,云贵川不分家,说的话吃的饭都差不多。来到四川,我感到很亲切。”说这句话的人是龙永图。这位73岁的老人有着傲人的头衔: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12月27日下午,2016全球川商年会在成都举行。龙永图受组委会委托,发表主题演讲。在他看来,2017年国内经济肯定会进一步稳定,并且在稳定中得到发展,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面对台下200多位企业家,他打气称,明年政府会想各种办法来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特别是民营企业,不能垮,也垮不了”。谈及企业机遇与文化时,他说,若企业想得到长久发展,就必须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同时还要重视环境保护,“一个企业,若因为发展把周围的环境搞坏了,金字招牌就砸了。”【谈经济】明年经济形势平稳政府会帮企业渡过难关作为一名经济学家,龙永图预测了明年我国的经济形势。“明年我国的经济形势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他说,2017年国内经济肯定会进一步稳定,并且在稳定中得到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经济形势都较为平稳,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经济稳定,企业如何增收?龙永图认为,未来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将加大,只有企业稳定了,经济才能稳定,社会才能稳定。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在税收方面,压力都比较大。他说,明年政府会想各种办法来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特别是民营企业,不能垮,也垮不了”。龙永图直言,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中国经济的转型正在加快,从今年后两个季度的发展来看,出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苗头,无论是企业利润、企业贷款还是投资增速等指标,都出现了回升,“虽然回升的幅度不大,但整个大趋势出现了”。经济转型后,市民会得到什么好处?他解释称,经济转型就是要把数量的扩张转移到质量的提高上,它的衡量标准就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是否得到了提高。“比如经济增长后,我们的社会是否更公正了?贫富悬殊是不是变小了?地区差距是否缩小了?”从市民对国家的发展期望、产品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上来看,国内经济转型必将继续进行。【谈机遇】好产品才有好机遇质量不好百姓不会“买账”当着200多位嘉宾的面,龙永图讲起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故事。它与产品质量有关。去年3月,赴日游火爆,国内游客“爆买”日本产品的新闻不绝于耳。马桶盖、电饭煲等家用产品,成为游客们“抢购”的产品。在一档电视节目中,龙永图和另一嘉宾董明珠看完短片后,主持人抛出疑问,让俩人给予评论。“我认为这没什么了不起。”他还记得,自己的回答是游客买电饭煲和马桶盖,不能说明什么,更不能否认国内的制造业,“我们的制造业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轮到董明珠发言时,她则表示,自己作为国内制造业的一员,心里很沉重,说明国内的企业没有做好,产品质量不如日本,未来还得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当俩人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主持人让现场观众进行投票。“当时我还蛮有信心,认为观众肯定同意我的观点。”让龙永图感到意外的是,那次投票自己仅获得了25%的支持率。“这说明什么?”龙永图直言,这说明国内的老百姓实在得很,若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好,就算吹到天上去,也不会“买账”,“百姓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这种要求还会提高。他建议企业,一定要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谁要做出好的产品和服务,谁就能抓住机遇,得到长久发展”。【谈企业】若因发展破坏环境企业的金字招牌会被砸由于会上企业家众多,龙永图还现场支招,破解让企业感到“头疼”的企业文化打造难题。在他看来,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龙永图表示,在企业文化里,最重要的就是法制文化。一个企业只有遵纪守法,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在他眼中,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企业,但最伟大的企业是华为,最伟大的企业家是任正非,“华为能有今天的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守法律法规”。他建议,企业要把“法”这一观念牢记在心,这样企业才能有尊严。除了法制,诚信也必不可少。“企业应把诚信当成自己的生命线。”龙永图说,任何一个企业,不管业务发展到哪个国家,都要讲诚信,因为它代表了国家的形象。“绿色发展也很重要。一个企业,若因为发展把周围的环境搞坏了,金字招牌就砸了。”他强调,保护环境一定要扎根在每个企业心中,环境得到了保护,企业才会得到市民的支持,“如果我们的环评不过关,那么宁可不搞”。除了上述三点,龙永图还提到双赢共赢的文化,“我们的‘一带一路’就是鼓励沿线所有国家和企业都参与进来,目的是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开放,意味着竞争加剧。对此,他表示企业间的竞争早已升级为产业链间的竞争,在此过程中,大企业要善待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企业。“川商的本事都很大,但抱团能力不如沿海浙商。”他建议,川商间要精诚团结,不相互杀价,不搞内斗内讧,走出国门后更要团结,“我们一定要提倡天下川商是一家,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形成企业共赢”。文章选自《华西都市报》,2016年12月28日
2016年12月30日 -
关新:全球视野下的创新教育
▼关新,宽资本创始人及董事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席。 光明网深圳讯(记者 党文婷)宽资本创始人及董事长,宽路全球联合创新联盟发起人、TEDx Global全球董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席关新 11月5日在出席第3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的中国教育改革论坛时发表了题为“全球视野下的创新教育”的演讲。 创新需要与教育相结合 关新认为,创新需要跟教育结合,同时教育也非常需要创新。关新提到了最近投资的美国奇点大学,这所和Google一起创办的学校,花一个礼拜时间把全世界创新领域最好的知识和未来放进来。关新表示,投资这个学校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知道新的传播思想、新的传播知识的方法是什么。 “以前是靠文凭、靠学历的。但是,现在美国大学遇到很大的冲击,像哈佛、斯坦福大学,刚才听到了斯坦福大学校长的演讲,说是最成功的公司,比耶鲁还要难进。过去哈佛、耶鲁教你大企业管理方法,教你如何变成企业的领袖,今天基本上拿这个方法很难找到工作了。现在最吃香的职业是什么?短短十年已经变成学经济学、做投行。”关新说,创新、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对新的语言的追求改变教育,语言的教育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追求,是人和机器语言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形成,很多的事物创新,跟传统的经济完全没有关系。 关新表示,今天可以把学校办到公司里去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美国很多的大公司在和学校办联合的创新实验室,联合培养人才。他认为,学校依然存在,学校是长期培养人才,而做企业、投资人很短期。作为一个学校、一个培训机构或者作为一个国家支持的幸福指数的培训机构,不可能今天投资明天就有效,因此,只要中国的能够坚持创新,中国一定会走在世界的前面 。 到底什么是教育创新 谈到创新,关新认为,当前出现了一些在本地化闭门造车的现象,所有的资源、投资、政策都是为了把自己本地的企业、经济、学校搞好,但是不知道真正的科技在全世界是怎么发展的。 对此,关新表示,斯坦福大学和硅谷互动、社会的互动、科技互动、人才互动一直走在前列,这是斯坦福大学办得最成功的地方,而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最好的新移民城市, 将会成为办创新式的教育、创新式的大学最好的地方,而当前最需要的,是长久以来在不封闭、不束缚思想上自由创新的范围,因此提出中国与世界联合创新,把本土资源利用起来,把别的国家的新的思想、新的技术吸引过来和其一起创新。 “华为、华大基因等深圳很多公司不可能只是闭门造车的结果。我记得华为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是2006年西班牙开的,通过在一个欧洲小的国家有自己的联合实验室,就有机会去吸引那方面的人才,有机会从另外一个门知道全世界路由、全世界通讯未来发展怎么样。”关新举例说,“我们提出的联合创新是希望中国用自己的优势把别人最好的思想、把别人最好的经验、把别人创新的结果或者非结果带过来。” 对于创新的历程,关新表示,全世界的创新在真正技术上的大创新都是走在前人的铺垫上,“很少看到一个公司今天创一个新就会成功。例如引力波出现教授三十年带了这个团队失败了无数次才有今天的结果。把别人的结果拿到深圳,用我们的速度、我们的资源、我们的创新把这个事做好,再把它贡献给全人类。可以分享我们的智慧,分享我们的共鸣,在环保、疾病治疗、教育方面为世界做点贡献。”文章选自光明网,2016年11月9日
2016年12月29日 -
【Bloomberg】Trump Forms Trade Council Led by China Critic Peter Navarro
Peter Navarro,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 economics professor and a frequent critic of China’s trade practices, will lead a newly formed White House National Trade Council as an assistant to U.S.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The fresh set of personnel inside the White House was tasked to “advise the president on innovative strategies in trade negotiations, coordinate with other agencies to assess U.S.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and the defense industrial base, and help match unemployed workers with new opportunities in the skilled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 transition team announced in a statement Wednesday. Navarro would be “director of trade and industrial policy” and an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The announcement puts in place one of the final pieces of the incoming administration’s economic policy team. Navarro was one of the leading economists on the Trump campaign, co-authoring a report on growth plans in September with Trump’s pick for Commerce Department chief, Wilbur Ross. Steven Mnuchin, the co-founder of Dune Capital Management LP, was nominated to be Treasury secretary and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President Gary Cohn was picked to be 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 director.He Weiwen, deputy director of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This is a negative message, and we should be concerned” as the appointment will disturb China-U.S. trade relations, said He Weiwen, deputy director of the Beijing-based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and a former business attache in the Chinese consulates of New York and San Francisco. “If there’s a trade war breaking ou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both would be affected, but the U.S. side would lose more.”A trained economist with a doctorate from Harvard, Navarro has spent much of his career criticizing China. Over a span of more than 15 years, he has written books and directed a documentary on the U.S.-China trade relationship that helped form the backbone of the Trump campaign message on a pivotal election issue that played to globalization fears.“I read one of Peter’s books on America’s trade problems years ago and was impressed by the clarity of his arguments and thoroughness of his research,” Trump said in Wednesday’s statement. “He has presciently documented the harms inflicted by globalism on American workers, and laid out a path forward to restore our middle class. He will fulfill an essential role in my administration as a trade adviser.”Navarro has blamed Nafta and China’s 2001 entry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for much, if not all, of a 15-year economic slowdown in the U.S.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grew an average 1.8 percent during that span, down from 3.4 percent growth from 1986 through 2000.China’s transgress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phere have amounted to an undeclared trade war on the U.S., the Trump team has argued. Navarro frequently points to what he calls four major violations: illegal export subsidies, currency manipulation, intellectual-property theft, and lax worker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standards.The exact nature and process of trade deal renegotiation remains unclear at this point. Some of Trump’s campaign talking points focused on slapping tariffs on trading partners and scrapping trade deals deemed to be unfair. The executive branch of the U.S. government has the power to introduce short-term tariffs and narrowly focused duties without congressional approval.Asked about the appointment at a regular briefing in Beijing on Thursday, Chi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spokeswoman Hua Chunying said the country was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rump’s transition effort. “What I want to stress here is that China and the U.S. are two big countries and have a lot of common interests,” Hua said. “Cooperation is the only correct choice for both nations.”From Bloomberg,2016-12-22
2016年12月29日 -
【Business Recorder】China maps out its Trump strategy
When Donald Trump becomes U.S. president next month, one issue above all others could force his new administration to work closely with China and underscore why he and Beijing need each other - North Korea. A nuclear armed North Korea, developing missiles that could hit the U.S. west coast, is clearly bad news for Washington but also Pyongyang’s sometimes-reluctant ally Beijing, which fears one day those missiles could be aimed at them."There is enormous space for the two countries to cooperate on North Korea. The two must cooperate here. If they don’t, then there will be no resolution to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issue," said Ruan Zongze, a former Chinese diplomat now with the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 think-tank affiliated with the Foreign Ministry."It’s no good the United States saying China has to do more. Both have common interests they need to pursue, and both can do more," he added.North Korea is a tricky proposition even at the best of times for China, and simply easing up on U.N. sanctions as a way to express displeasure at Trump’s foreign policies could backfire badly for China, said one China-based Asian diplomat."They can’t really do that without causing themselves problems," the diplomat added, pointing to China’s desire to denuclearize the Korean peninsula.From North Korea to Iran to a closely entwined business relationship worth $598 billion in 2015, the two countries have broad common interests, and China expects Trump to understand that.While China was angered by Trump’s call this month with Taiwan President Tsai Ing-wen, and then casting doubt over the future of the "one China" policy under which the U.S. recognises Taiwan as being part of China, it was also quite restrained, said a senior Beijing-based Western diplomat"China’s game now is to influence him and not antagonise him," he said, speaking on condition of anonymity.China believes the two countries need each other, and as Trump is a businessman he understands that, the People’s Daily’s wrote last month."The importance of the China-U.S. relationship goes without saying, and can be said to be too big to fail," the communist party mouthpiece wrote in a commentary.China also expects a transactio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al-making Trump, especially on trade, even if for Beijing Taiwan is completely off limits for negotiation."Trump is a businessman. He wants a deal," a source with ties to the Chinese leadership told Reuters, requesting anonymity. "He wants the biggest benefit at the smallest cost."On the campaign trail, Trump threatened punitive tariffs on China, and has recently repeated his criticism of Chinese trade policy, dovetailing with his Taiwan comments."This is provocation, but war is unlikely," a second Chinese source with leadership ties said of Trump’s Taiwan moves."The Chinese side will not easily yield," the source said. "We expect tensions."Wang Huiyao, head of the Centre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and a government adviser, said China should invite the United States to join the Beijing-lead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He will pursue U.S. interests and to do so he cannot ignore the huge benefits that come from China-U.S. trade relations," Wang said.The Asian diplomat said some Chinese officials had expressed "euphoria" at Trump’s election, believing it marked the end of U.S. dominance in the world and represented China’s chance to seized the initiative.But Trump’s unexpected move to put the Taiwan issue center stage in relations with China had put an end to that."They’re not as happy now," he said.To be sure, there are voices in China seeing opportunity in a Trump presidency.Huo Jianguo, former head a trade policy body under China’s Commerce Ministry and a senior research fellow of CCG, said Trump is likely to reduce the United States’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presenting an opening for China."Under Obama, China-U.S. relations had already deteriorated to their worst possible level. Trump will not continue to ratchet up what were clearly ideological attempts to suppress China," Huo said."China should not seek to immediately take the lead in global governance. They should first lead RCEP to become successful, then from here China’s global influence can take root," Huo said, referring to a Southeast Asian-backed free trade deal China has championed.Even the Global Times, an influential and normally stridently nationalistic tabloid, has sought to temper expectations on how China could use a Trump presidency to its advantage."China still cannot match the U.S. in terms of comprehensive strength," it said in an editorial. "It has no ability to lead the world in an overall way, plus, neither the world nor China is psychologically ready for it. It’s beyond imagination to think that China could replace the U.S. to lead the world."From Business Recorder,2016-12-26
2016年12月29日 -
【国际商报】共推FTAAP 中美可以做得更多
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其胜选后的“百日新政”纲领中明确表示,入主白宫第一天,美国将退出与其他11国签署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日前发布的《亚太自贸协定:后TPP时代的最佳选择?》报告指出,美国缺席的TPP将不再具备成为“21世纪贸易规则”的潜力,FTAAP将是后“TPP时期”的最佳选择。 美国爽约TPP TPP被认为具有广覆盖、宽领域、高标准的特点,其12个创始成员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涵盖了制造业大国和资源大国。TPP协定的30章文本内容包括了多个“边境后”规则和“21世纪议题”,同时在货物贸易领域设定了零关税最终目标。 有学者指出,特朗普声言选择放弃TPP,并非仅仅是选举政治中的投人所好,至少还有五方面的原因:其一,奥巴马政府在对内“推销”时,中国成为美国的对抗目标而非出口市场,反复指出TPP使得美国占有制定规则的优势,但仅从地缘政治而非经济利益角度推动贸易自由化,难以获得政治支持;其二,TPP谈判过程高度保密,造成国会的不满;其三,TPP所包含的“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引发了司法权让渡的争议;其四,根据彼得森经济研究所(PIIE)的量化分析,TPP启动后越南将成为受益最大的经济体,而虽然美国服务业将受益,但制造业可能遭受打击,这是依靠制造业支持赢得竞选的特朗普无法承受的;其五,TPP中设立了高水平的规则来防止“搭顺风车”行为,但是对于达标有困难的国家,基本给予了灵活政策或相当长的过渡期,这在美国国会看来有违互惠原则。 “在‘后TPP时代’,因为美国的缺席,TPP不再具备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规则’的潜力。”报告主撰稿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如是指出。 RCEP聊胜于无? “TPP的‘搁浅’将使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短期内成为亚太地区的首选超级自贸区,但RCEP并不足以取代TPP,而且没有美国参与的RCEP也是不完善的。”王辉耀认为。 RCEP建立在5个“10+1”自贸协定的基础上,强调东盟在区域一体化安排中发挥中心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东亚生产网络和本区域参与全球价值链,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循序渐进和照顾各方舒适度的特征,通过开放发展、综合安排和逐步推进等制度满足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需要,并照顾到发展中经济体关注的经济技术合作安排。但是RCEP包括的自贸议题较为传统,并未涵盖更多的“边境后”规则。 王辉耀表示,鉴于TPP在刺激日本等国农业改革中的作用、对促进各国经济中占比日渐上升的服务业的作用,以及RCEP作为基础的5个“10+1”自贸协定之间的巨大差异,和缺少大国领导力、东盟为中心的“车轴-辐条”结构等因素,使得RCEP无法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规则”的替代方案。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世界各地的企业通过“贸易-投资-服务-知识产权纽带”被编织在一起,通过货物、人员、创意和投资的不间断双向流动,将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适时地带到顾客家门口。21世纪的经济政策应通过设定共同规则和普遍标准,减少对各种流动的干扰并增加供应链的稳定性,从而使全球价值链的每个参与者受益。 FTAAP或成上选 “亚太自贸区(FTAAP)的建成将通过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合作升级,为亚太及全球经济释放巨大红利。”CCG报告认为。 在近年的APEC峰会中,中方多次倡议建设FTAAP。过去几年,亚太地区寻求经济合作升级和供应链整合的国家逐渐转向两个“超级区域自贸区”谈判:由美国主导的TPP和以东盟为中心的RCEP。两大区域自贸安排既存在竞争,又具有一定互补性:两边的谈判都在近年中加速,但二者都与FTAAP的实现路径多存兼容性。 王辉耀建议,FTAAP代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当前的RCEP谈判应注重未来“扩容”并作为FTAAP发展路径的可能性和兼容性;在未来“RCEP先行”的情境下,可以通过RCEP升级谈判的方式,从规则、范围、成员角度考虑对TPP进行融合。“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的美国和中国,在全球经贸治理领域的合作与否,将直接决定世界经济是转向更开放、更一体化的未来,还是走向以邻为壑的孤立主义。”CCG报告强调,在中国寻求经济结构转型和新一届美国政府重新布局经济战略的历史性时期,只有中美就未来全球经济规则达成一致,共同推动建立FTAAP,才能为亚太地区全球价值链的整合进一步释放红利,从而为区域和全球经济提供更大福祉,FTAAP将是后“TPP时期”的最佳选择。文章选自《国际商报》,2016年12月27日
2016年12月29日 -
【文汇报】城市如何留住大学毕业生?“城市非物质吸引力”受关注
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在哪个城市工作?为了在这个城市工作愿意放弃多少物质消费?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北京、深圳、上海三大城市非物质吸引力远高于其他主要城市,受访毕业生分别愿意每月放弃1120元、1070元和1003元物质回报,来享受这三个城市为其工作和生活带来的非物质回报。 调查揭示的就业热门城市的非物质吸引力,既为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城市提供更多参考,也为城市管理者了解和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提供新思路———“城市拿什么留住大学生?” “城市非物质吸引力”受关注 由国务院参事王辉耀教授、王伯庆博士等率领的课题组从147个百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中选取了16个热门城市,统计了10万名大学生和10万名高职生就业调查数据,提出了衡量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城市的新指标“城市非物质吸引力”,具体为城市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城市文明、基础设施配套、国际化发展环境、个人成长机会甚至消费习惯等给就业者带来的非物质回报。 该调查指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实:毕业生选择就业城市时不再仅仅考虑薪酬、行业、职位等传统影响因素,而是更多地考虑城市自身的建设情况与未来发展潜力等非物质因素。 该项研究基于经济学效用理论基本假设,提出人的“幸福感”来源于消费,包括私有品消费和公共品消费,前者是物质消费,如房子、汽车等;后者是非物质消费,如义务教育、城市文明、发展机会等。 “城市非物质吸引力”如何量化? 报告指出,当某个城市非物质消费足够大时,毕业生就愿意放弃一定的物质消费,而放弃的物质消费可用钱来衡量,愿意放弃的数额越高,意味着这个城市的吸引力越大。 城市最重要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795万人,较2016年增长近30万人。每一次大学毕业生就业都是一次全国人才资源的“再配置”,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文素质将受此影响。 报告进一步指出,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的引领带动下,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创新集聚区域得到快速发展,其核心城市和区域整体的非物质吸引力水平获得大幅提升。 课题组数据显示,广州、天津、郑州、上海的非物质吸引力排名较2010年均有大幅提升,其中上海排名上升6位。研究人员指出,作为传统一线城市,上海在人才政策方面大胆突破,国际化发展更具吸引力;在区域内公路、高铁网络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上海的非物质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被释放;上海自贸区发展和积分落户政策也是吸引大学毕业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辉耀表示,课题组研究报告的发布除了给大学生就业去向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提醒城市管理者思考“拿什么留住大学生”,因为城市最重要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文汇报驻京记者 周渊)文章选自《文汇报》,2016年12月27日
2016年12月29日 -
郑永年:与经济相比,中国文化更加危险!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当今中国文化的现状所谓文化,其核心的东西就是其价值观和道德体系。无论是西方的民主、自由,还是东方的儒家文化,其本质都体现了一定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如果从这个标准来看的话,我们当代文化是很苍白的。我们有什么呢?与当代中国的巨大转型形成对照的是,我们对此缺少体现和解释自己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的知识体系。当然这里也包括缺少解释道德和价值转型的知识体系。不用说1949年之前,更不用说晚清以来的转型,单是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转型,这是多么巨大的历史转型,其内容十分丰富。我们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吗?经济社会的转型、社会道德的转型,有人去解释吗?没有解释。现在流行的,要么是对传统儒家的再解释,要么是贩卖西方的概念和理论。但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并不属于我们自己的当代文化。对儒家的再解释,其典型是新儒家。但什么是新儒家?只是存在于几个人的脑袋里而已。新在哪里?没有人搞得清楚。儒家是农业社会的产物,逝去了的东西很难复生,更难创新。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儒家自五四运动之后从来就没有出现生机过。到了工业社会,儒家已经无法与工业社会和商业社会结合起来。但是,儒家文化作为人们个人或者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没有问题,即便在新加坡、日本、韩国、越南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儒家的意义也仍然体现在私人和社会生活中。面对伟大的经济社会转型,试图用儒家去解释是行不通的。同时,如果你拿别人的东西来解释你自己,比如西方的概念和知识体系,那也不能说那是你自己的文化。用他人的东西可以“包装”自己,但不能解释自己。现在的文化界,喜欢贩卖西方的知识,这在本质上跟中国的加工业很类似。你用人家的技术加工中国的原材料,这样的产品对他们有吸引力吗?我认为,没有。一种文化要有吸引力,首先能解释这个时代和社会,不能解释这个时代的话就不能说是你自己的文化。你去看,欧洲文化为什么吸引你?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马克思和雨果的作品,其魅力都来自对社会转型的解释。中国模式就是当代文化的贡献吗?我们的转型实践与西方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没有把它概念化和理论化。中国的转型,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和方向,向人们展示除西方之外,也可以有不同的工业化道路。事实已经证明西方那条路,也会经常出问题。即便是发达国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也发现中国的经验可以有参考之处。他们发现,中国的宏观调控方式有可借鉴之处,在把握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上如何增强政府的调控手段。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迫切地想认识中国所发生的一切。可是我们的文化界,不能提供丰富的有信服力的解释。因此,我认为,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实践是有其成功的方面,但作为一个文化上的概念还是远远不够的,就是说还没有提到一个文化的层面。中国和19世纪末的美国一样,发展迅速,也产生过很多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正常的,没有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是完美的。中国模式不管怎么样,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它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客观存在,这个模式本身是没问题的,它的存在具有它的历史合理性。比如,中国人对教育投资的重视,一家人为了子女的教育,有时候甚至可以做到倾家荡产。此类现象和中国当代的发展有关,都是文化的表现。但现在人们都不这么看,也不去总结这些东西。有很多东西需要人们去总结,就像当年日本和四小龙总结亚洲模式一样。至于说国内的争论,很多人已经把中国模式的概念意识形态化了。一群人认为它好得不得了,另一群人则很讨厌它。本来是好端端的一个概念,让他们弄得很糟糕。当务之急,不是去争论中国模式的好坏,不是简单地加上一个价值判断,而是去研究中国模式的来龙去脉,去解释中国的转型。文化创新要完成三个解放要实现文化创新,我认为要改变三种文化思维方式。首先,要从被殖民地的状态解放出来。自五四之后,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各种主义,即便是当代新儒家也大都是从西方出口转内销舶来的。但是你会发现,所有拿来的主义,没有一个是可以解释中国的。现在很多学者,依然拿着西方的东西去解释中国,思维被高度殖民化了。其次,从对权力的迷恋中解放出来。中国的文化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拥护权力,依附于权力,另一种是反权力,通过反权力来获取权力。从本质上来看,这两类人都是权力的迷恋者。我认为,知识分子的权力和使命首要是解释事物,而不是改变事情。但是五四之后,中国的不少知识分子都跟抢政治家的饭碗,要改造世界。问题在于,世界都没解释清楚,你怎么去改造世界呢?结果是,只能把社会改得一塌糊涂。这是文化人与政治家角色的错位的恶果。最后,还要从利益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传统的中国文化人,从始皇帝的焚书坑儒到当代的反右运动,很多还是比较有骨气的。但现在商业革命汹涌而来,一大批知识分子都投降了。到处都可以看到利益腐蚀文化人的现象。温家宝总理曾经问,为什么没有穷人经济学家?很简单,为穷人说话没有利益,但为外国大公司说话,为国企代言时,则有利可图。如果没有上述三个解放,我认为谈文化崛起很难实现。政府是掌权者,跟文化创造者是两类不同的群体。所以政府跟文化领域之间一定要有边界,政府要尽可能减少对文化的直接的干预。否则,文化领域就会经常挑战政府,而政府则要去控制后者,这样就容易导致恶性循环。文化的产生大都是自下而上的,很少有自上而下的尝试是成功的。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是政府创造的。你说欧洲的文艺复兴跟国家有什么关系?它是一种社会自觉和道德自觉。中国的历史也证明这一点。历代文化昌盛之时,当时的中央集权大都处于相对消解状态,比如春秋张国、三国、五代十国和清末。反观现在,政府控制的文化体系和符号,老百姓往往看不懂。更不用说出国了,这些东西怎么走出去?孔子学院算走出去的典型吗?不算,它推广的只是一种语言,而不是某种核心价值观。表面上看,中国的文化界是百花齐放,但实际上很贫穷,相互之间也缺少认同。这和我对当代文化的整体感知有关。在我看来,文化界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关照中国的现实。如果大家都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那么就比较容易形成文化共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奉之为真理的东西,都是从西方拿过来的,人们总想着拿西方的真理去改造中国自己的世界,而不是去着力解释中国的现实,怎么能形成共识和认同呢?我这么说,很多人肯定觉得很受伤,觉得一棒子打死一群人。但事实就是如此。之前,费孝通他们那一代人,比如梁漱溟、晏阳初等,他们在解释中国上用力颇深,做了很大贡献,但他们走了就走了,没有人传承这个传统了。中国数千年的传统上,从来就没有按照种族或者民族的原则(就是西方的民族主义原则)来组织过国家。民族、种族等因素在中国是存在的,但中国并不把它们作为组织国家的原则。组织中国传统国家的是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儒家。近代民族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也发生了演变。例如,在孙中山先生那里,民族主义也只有工具价值。因此,在推翻满清皇朝之后,他就主张要“五族共和”。实际上,现在继续提民族国家在国际政治上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民族国家的发源地,欧洲已经逐步告别民族国家,走向一体化的欧盟了。美国也从来不是一个民族国家。美国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宗族和民族概念。所以,从长远看,中国要建立的应当是一个非民族国家,而非民族国家。但我并不很认同,甘阳先生提的文明国家。文明国家强调的文化的聚合力,哪个国家没有呢?哪个国家不是文明国家呢?凭什么说人家不是文明国家?如果说中国的文明绵延时间很长的话,那也只是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已,并不能说明其特质。我自己也在尝试,从非民族国家的角度,构建一个非西方的理论去解释中国。我的初步想法是提倡“共和国家”,强调公民权和国家认同。公民权面前,人人平等。在这里,不对一个种族有特殊的优待政策,也不对另一个种族有特殊的歧视政策,人为地将人与人是分开来,人为地创造等级和偏见。相反,一个国家的公民应该都平等地享有权利。节选自郑永年《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文章选自凤凰国际智库,2016年12月27日
2016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