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网】影响中国的50位“海归” 鹿晗代表90后首次上榜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累计已达404.21万人,其中221.86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则预计,到2025年我国留学人员数量将突破千万。“海归”人数越来越多,这一群体的“含金量”“稀缺度”会像大众认为的那样越来越低么?答案是否定的。根据12月22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联合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榜单”,在过去的2016年中,这50位来自学术、科研、政界、商界、文艺、创业、投资、国际组织等多个领域的留学人员站在所属行业的前沿,具有开创性与前瞻性地推动了创新创业发展,在当下全球化时代,主导或参与了具有深刻影响力和重大突破性的事件或事业,不断开拓创新,富有创新精神,成为中国留学人员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创新创业大潮中的引领者和开创者。CCG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表示,中国留学人员在海外求学历练,拓展了广阔的国际视野,拥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商业经营模式,富有创新精神,饱含创业热情,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推动创新创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了解,“2016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体现了五大突出特点:积极探索,开创全新商业模式,其中包括蚂蚁金服CEO井贤栋、携程旅行网执行董事会主席梁建章、滴滴出行CEO柳青等;“80、90后”新锐力量表现突出,80后留学人员在各领域的表现更为突出,并且首次出现了90后,其中包括演员、歌手鹿晗等;多位入选人物同时有着学术、政界的经历,如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陈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吉宁,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等;多位入选人物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如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副总裁朱民等;在投资创业的同时,始终关注并致力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附:2016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名单(按姓氏音序排列) 陈 峰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陈 竺 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会长 陈吉宁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十一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崔维成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方洪波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郝景芳 80后科幻作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项目主任 黄 维 现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黄晓庆 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 黄亚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副院长 矫 勇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原水利部副部长 井贤栋 蚂蚁金服CEO 郎 平 中国女排主教练、世界女排名将 李彦宏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梁建章 携程旅行网执行董事会主席 林 东 杭州畅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 爽 凤凰网CEO 刘利民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 柳 青 滴滴出行CEO 龙永图 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逯高清 英国萨里大学校长 鹿 晗 演员、歌手 毛大庆 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兼董事长 潘建伟 中国科协第九届副主席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饶 毅 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 沈南鹏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 施一公 清华大学副校长、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 石 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 谭铁牛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汪潮涌 信中利国际控股公司创始人及总裁 王 兴 美团大众点评网CEO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王振耀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 徐小平 真格基金主管及创始合伙人 许 琳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汉办主任 薛 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院长 薛其坤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印 奇 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CEO 袁 明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燕京学堂院长 张 磊 高瓴资本集团董事长兼CEO 张 雷 远景能源创始人、CEO 张首晟 斯坦福大学J.G.Jackson和C.J.Wood讲座教授、丹华资本创始人 张懿宸 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云飞 云洲智能科技董事长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周 灏 量化派CEO 周成刚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 朱 嘉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 朱 民 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副总裁文章选自中国青年网,2016年12月22日
2016年12月23日 -
【京华时报】北京应尽快建立国际猎头平台
京华时报讯(记者赵鹏)记者19日从中国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上获悉,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刘敏华介绍,北京地区人才资源总量已达651万,人才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1.8%,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则建议,北京市应尽快设立国际化人才“一站式”服务机构,建立国际人才库和猎头平台。 在由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联合举办的这一论坛上,刘敏华透露,截至2015年底,北京地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51万,人才从业密度高达54.9%;拥有“两院”院士756名,约占全国1/2,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486名,约占全国1/4,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682名,占全国比重超过1/4;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15万件、9.4万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453亿元,占全国35%。他认为,下一步本市将破除束缚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服务保障,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聚焦高端顶尖,统筹推进国际国内人才队伍建设。 王辉耀提出,北京应设立国际化人才“一站式”服务机构、建立国际人才库和猎头平台、打造国际化人才社区、优化国际人才医疗服务等措施,以便建设一套成规模、系统化的高端国际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文章选自《京华时报》,2016年12月21日
2016年12月22日 -
【中国新闻网】调查显示海归加入政府部门意愿增强 选择趋多元化
【图片来源网络】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孙翔)“流利的外语、更开阔的眼界,使我在与外籍人士打交道时更加自如。”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后,陈平(化名)选择回国就业。经过多轮考试,陈平成为商务部的一名公务员,她认为留英经历为现在的工作增加了几分“底气”。 像陈平一样学成归国,日渐成为留学人员的主要选择。教育部统计显示,1978至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404.21万人,完成学业人员中221.86万人选择回国就业。 相比于原先大多选择进入外资企业工作,海归们“从政”的意愿有所增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近日一项针对海归就业的调查显示,1328份有效问卷中,32%受访者计划或曾经报考过公务员。值得注意的是,有1.5%的留学生回国后成为公务员。 CCG秘书长苗绿认为,政府部门很需要海归人才,“中国的对外开放逐渐深入,政府的管理能力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国际化转型和与世界接轨的速度与质量”。 据陈平介绍,去年与她同届考入商务部的同事,近半数都有海外留学经历,专业集中于法律和经济。她认为留学生在政府及事业单位中“有外事需求或者对外语要求高的岗位”中优势明显,而且“更容易适应之后的驻外工作”。 除了语言优势和国际化思维,海归们更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掌握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认为,如果留学生所学专业与政府岗位“对口”,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优势。这点对于“技术型”人才尤其突出,留学生回国加入政府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能与国家重大需求对接。 “德国留学期间形成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方法,使我能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工作更加有效率。”在山西省一家派出所工作的赵昭(化名)认为,德国的工作理念对自己从事政府基层工作有很大助益,“走出去的经历让我能踏踏实实进步,而不好高骛远,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随着各级政府对海外人才的重视,海归们发挥优势的空间也不断加大,如通过人大、政协等平台参政议政,通过高层次人才联系制度与政府实现常态化联系等。海归人才为政府“献智”,还可以通过加入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海归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参加智库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等途径实现。 苗绿认为,留学生既接中国地气,又熟悉国际规则,海归们还可以寻求去相关国际组织就业,“在了解别国需求及国际形势的情况下,更好地为中国发声”。(完)文章选自中国新闻网,2016年12月19日
2016年12月22日 -
大学毕业生最想去哪些城市就业?京深沪非物质吸引力排名前三
基于经济学效用理论而统计研究的“2015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热门城市非物质吸引力榜单”发布,北京、深圳、上海位列前三甲。 大学生毕业后想在哪个城市工作?为了在这个城市工作愿意放弃多少物质消费?基于经济学效用理论而调查研究的“2015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热门城市非物质吸引力榜单”今天发布,北京、深圳、上海位列前三甲。 为到这三个城市就业,大学生愿意每月放弃1120元、1070元和1003元物质消费水平,来享受这三个城市为其工作和生活带来的非物质享受。 广州、杭州、厦门、南京分别位列榜单第四到第七位,大学毕业生为到这些城市就业,愿意每月放弃441元—133元的物质消费。 这个全新思路的榜单发布者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麦可思研究院。研究人员介绍,虽然京沪深等城市有买不起房子、交通拥堵、甚至还有雾霾等多种困扰,但实际上仍有更多大学毕业生愿意为在一线城市及其它热点城市工作而放弃一定物质收益。因为这些城市的社会环境、城市文明、基础设施配套、个人发展机会甚至消费习惯等非物质因素,都构成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这是一种权衡的结果。 那么如何量化这些城市的吸引力?研究人员基于经济学效用理论基本假设,提出人的效用来源于消费,包括私有品消费和公共品消费,前者是物质消费,如房子、汽车、食品等;后者是非物质消费,如义务教育、自然环境、城市文明、发展机会等。当某个城市非物质消费足够大时,大学生就愿意放弃一定的物质消费,而放弃的物质消费可以用钱来衡量。大学生愿意放弃的物质消费的钱数越高,意味着这个城市的吸引力越大。据介绍,该项研究选取了16个热门城市,统计了就业的10万大学生和10万高职生的调查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榜单还显示,上海从2010年的第9位上升到第3位,升了6位。专家表示,上海快速跃升前三名,主要原因是这几年人才政策大胆突破,国际化发展更具吸引力,区域内公路、高铁网络不断完善,使上海的非物质吸引力被释放出来。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和积分落户政策也为上海的非物质吸引力加分。广州、天津、郑州、武汉的位次也升得较快。 这项研究同时指出,一线城市依靠其城市发展的绝对优势,在非物质吸引力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但一线城市有产业转移与人口疏解的迫切需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条件苛刻,使得大学生逃离一线城市,回流到准一线、甚至二三线城市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就提醒其它城市:可以通过提升自身非物质吸引力,来吸引大学生到该城市就业和创业。 麦可思公司创始人、总裁王伯庆就此评价:“从麦可思掌握的数据来看,我国地级城市在吸引大学生前来就业方面总体上已经连续三年小幅下降,但是,大学生总爱挤在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就业,一定程度上大城市病就难治,而且大家也不喜欢大城市病。我们当然希望中国城市之间通过发展渐渐趋向平衡。” 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说,发布这个榜单,除了给大学生就业去向有个参考外,很重要的是想提醒城市管理者在如何吸引大学生或者留住大学生上多做些文章,因为最重要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现在海归也越来越多,他们更注重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你那城市吸引人才的‘三通一平’做好了吗?”文章选自上观,2016年12月20日
2016年12月22日 -
【新华社】俄大使被杀 普京接下来会出什么牌
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在一个展览开幕式上被一名警察近距离射杀,全世界震惊、哗然。 行凶者阿尔滕塔什在案发现场用土耳其语喊道:“不要忘记阿勒颇,不要忘记叙利亚。”这句口号似乎透露行凶动机与俄罗斯对叙利亚政策有关。 刺杀事件之后,普京将会出什么牌应对?12月19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普京和外长拉夫罗夫等在俄驻土大使遇刺几小时后举行会议。新华社/法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接收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俄方首先将查明真相,组织力量积极侦破这起刺杀事件。 普京已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电话,双方商定俄方将向安卡拉派出调查小组,双方还将加强对彼此外交使团的保护。普京在电视讲话中也这样表态:“我们必须知道谁是这个案件的幕后真凶。” 阮宗泽认为,在叙利亚问题上普京不会退缩。叙利亚政府军前些天收复阿勒颇,当地局势刚刚趋于明朗。普京将进一步寻求与土耳其方面的共识,并有可能在叙利亚战场上增派军力,以稳定叙利亚局势。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储殷也认为,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方面的立场不会退缩。日前,大批反政府武装撤出了阿勒颇,这其实是普京在叙利亚局势上“恩威并施”,对反政府分子“妥协”的结果。俄大使遇刺事件发生后,普京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反而会更加坚定。 储殷还说到,虽然俄土在叙利亚问题上就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去留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普京将借大使遇刺一事向土耳其方面施压,寻求更多合作,而土耳其方面为了拥有与美国谈判的筹码,也不会拒俄罗斯于千里之外。(记者杜健、朱瑞卿,编辑林晶,视频编辑沈浩洋,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文章选自新华社,2016年12月20日
2016年12月22日 -
【CHINA DAILY】Chu Yin:Will initiative help build a fairer world order?
CAI MENG/CHINA DAILYIn the three years since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proposed i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has attracted many countries aspiring for true win-win cooperation, as opposed to the West-centric globalization.The rise of trade protectionism in some Western countries has cast a shadow over the already weakening global economic growth. The Beijing-led initiative, however, is gaining fresh support to serve as an apt alternative and cover areas long neglected by the West-centric globalization and help embattled economies tide over the continuing fallou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This year has seen major Belt and Road projects making huge progress and beginning to generate decent dividends for countries along the two routes. With a capacity of 50 megawatts and an annual average power generation of about 317 gigawatt hours, the Upper Marsyangdi A Hydropower Station, the first hydroelectric project built in Nepal by a Chinese enterprise (the Power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of China), has been put into operation.The Addis Ababa-Djibouti Railway, which connects the capital cities of Ethiopia and Djibouti and was inaugurated two months ago, is Africa’s first cross-border standard gauge rail line as well as the first railway built completely on Chinese standard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utside China. Such projects, completed or under construction, are a boon for countries with underdeveloped infrastructure and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increase local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growth.Moreove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cluding private ones, are willing to explore overseas markets covered by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Non-State capital has played a key role in advancing big multinational projects. On the one hand, many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felt a strong urge to relocate their excessive capacity in apt overseas markets in their pursuit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sensing untappe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embedded in some countries along the two routes, they have sought to follow and work with their State-owned counterparts there.Private enterprises’ increasingly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such projects further promote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s a result, mor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s are now willing to cooperate with Chinese companies, adding more weight to China’s capability to be a leader in global governance.The new Addis Ababa-Djibouti Railway, for instance, is a game-changer in the eyes of some local officials, because it can reinforc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ark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other industrial chains along the way. The same changes have also been felt by countries like Cambodia, Laos and Myanmar after three years of cooperation.As China strives to have a bigger say in global affairs through major international events such as the G20 Leaders Summit in Hangzhou, East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8th BRICS Summit in Goa, India, it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expected to serve as a leading platform for more countries to cooperate on an equal footing.That the country is scheduled to hold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ummit forum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next year may help transform more interested observers into participants. Once a proposal, the initiative will produce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fruits to safeguard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recalibrate the world order in a fairer, more reasonable direction.About AuthorChu Yin is a research fellow at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FROM CHINA DAILY,2016-12-21
2016年12月22日 -
【人民网】中国毕业生选择就业城市更加关注“非物质吸引力”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 以“城市非物质吸引力”作为就业衡量标准的榜单,对大学生在热门城市就业有了新解释。今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麦可思研究院共同发布“大学毕业生就业热门城市非物质吸引力榜单(2016)”提出了新衡量指标和研究方法,是国内唯一以“城市非物质吸引力”作为就业衡量标准的榜单。 榜单显示,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城市越来越关注城市非物质吸引力。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麦可思研究院联合研究显示,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城市时不再仅仅考虑薪酬、行业、职位等传统影响因素,而是更多地考虑城市自身的建设情况与未来发展潜力等非物质因素。包括城市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城市文明、基础设施配套、国际化发展环境、个人成长机会甚至消费习惯等给就业者带来的非物质回报。 榜单表示,2015年,北京、深圳、上海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非物质吸引力位列前三。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麦可思研究院联合研究认为,这三大城市非物质吸引力远高于其他主要城市,在被调查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在同等效用下,愿意每月放弃1120元、1070元和1003元物质回报,来享受这三个城市为其工作和生活带来的非物质回报。 榜单分析称,随着一线城市人才政策突破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持续发展,在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争夺上仍掌握主动权。 但同时,榜单也指出,一线城市仍有产业转移与人口疏解的迫切需求,加之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条件苛刻,大学毕业生逃离一线城市,回流到准一线,甚至二三线城市的情况仍然存在。对此,榜单建议,其他城市可以通过提升自身非物质吸引力,为吸引大学毕业生流向该城市就业和创业提供必要支持。文章选自人民网,2016年12月20日
2016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