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张黎刚:创业最痛苦的是寻找商业模式
理事简介张黎刚,爱康国宾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编 语】 张黎刚的人生一直在放弃:复旦大学学位、搜狐网副总裁之位、e 龙网CEO 之位。他说过:“我不做英雄的陪衬,我要拥有自己的公司。”不甘心做配角的他,在创办爱康网时寄托了一颗雄心和满腔激情,对他而言,爱康网“是我将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的一次创业”,“是我希望做一辈子的事业”。 一个想法到商业模式间处处艰难 “这十年,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怎样把握好市场,找到商业模式。”2014 年,回溯自己十年创业历程时,张黎刚开门见山地总结道。 2003 年,受一本杂志启发,张黎刚意识到中国在健康管理产业上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于是次年就成立了爱康网,实行B2C 的商业模式,向消费者卖会员卡,但成果微乎其微,“卖了一个月只卖出去一张,我就知道这商业模式有问题”。根据自己之前在e 龙转变商业模式的经验,张黎刚将爱康网的商业模式调整为B2B,由卖卡给消费者变成卖给企业和团队,结果业务量大增,很多在各地设有分公司的外资企业,总部可以通过爱康网顺利地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 不过,问题又随之而来:虽然爱康网不愁订单了,但没有合适的医院来落单,线下的医院将其作为竞争对手,不愿意与之合作。为此,爱康网只能再次转变商业模式,从线上走到线下。2007 年,爱康网和上海的国宾体检合并,从一家互联网公司转型为跨越互联网与医疗实体的健康管理平台,“从鼠标公司(爱康网),变成鼠标加水泥的公司(爱康国宾),这是一个质的变化”。在这个商业模式的推动下,爱康国宾的收入在2011 年达到了行业第一,对此,张黎刚说:“我们花了四年,学会怎么管理体检中心,学会互联网思维和实体的结合,学会连锁化经营,从而做到行业第一。” 从B2B 到B2C,再到后来的线上线下相结合,商业模式的摸索期总算告一段落。“这三步路走完后,公司就没有发展障碍了,”张黎刚感叹,“对创业者来说,从一个想法到最终创立商业模式之前这段时间是最艰难的,要找到一个模式真正能够把你的公司发展下去,能够更快发展,能够造一个品牌。” 创业要学会妥协 在商业模式的寻找中,张黎刚经过很多的纠结和挣扎。他本人是做互联网出身,深具互联网情结,在创办爱康网时,他极不希望将其变得重型化,但这份心愿在医疗行业行不通,“我多多少少也是在互联网行业经手过上市公司的人啊,可在医疗行业,人家并不把你当回事。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不掌控实体资源,有一天会死无葬身之地”。 这与医疗行业的特点有关,互联网依靠的是大流量和资源过剩,但医疗行业是资源稀缺的。“我后来意识到,酒店、宾馆,包括商品都是过剩,因此它需要阿里巴巴、e 龙帮其分销。但医疗服务是供不应求的,不需要分销。”因此,如果按照互联网思维,仅提供平台服务,价值极为有限。为了创业成功,张黎刚不得不进行妥协:“创业要学会妥协,虽然我做人的原则、公司的价值观从不会妥协,但在商业模式上,可以向市场妥协。” 商业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张黎刚也开始注重发展B2C 的商业模式,他调整成立移动医疗公司,并将其视为继e 龙和爱康网之后的“第三次创业”。“我觉得大家的消费习惯已经改变了。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会,也是危机。当很多人开始把预约体检等服务从PC 端、电话端转到手机上的时候,如果爱康还不在,那就是问题了。所以,就我们的主营业务本身,也需要在移动端有属于自己的服务体系。”此外,张黎刚还谈到,目前的医疗行业不存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未来只有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以客户为导向,才可以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本文选自《世界这么大,我们创业吧》,主编: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执行秘书长苗绿、CCG主任王辉耀,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年4月25日 -
张亚勤:地图国际化是百度三大战略的极佳体现
▼张亚勤,百度公司总裁,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 2016年4月19日,百度地图在京召开国际化战略发布会。百度总裁张亚勤在发布会上介绍了百度地图国际化战略布局及愿景规划。张亚勤表示:“百度地图已在亚太18个国家和地区上线中文版海外地图服务,计划到2016年底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志于让百度地图成为世界地图,成为全球用户喜爱的品牌。” 百度地图国际化战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面向1亿中国出境游用户提供地图服务;第二阶段,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提供本地语言版本的地图服务,提升百度地图在当地的影响力;第三阶段,将百度地图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到2020年,百度地图50%的用户将来自海外,成为真正的“世界地图”。 百度总裁张亚勤表示,“百度的战略有三个要素: 移动化、服务化和国际化,百度国际地图是这三个战略的最佳体现! 是百度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百度很早就开始了国际化布局, 早在2006年就进军日本。近两年百度加快了在全球市场的布局, 先后在东南亚、巴西、印度和中东建立分公司, 国际化业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张亚勤透露:“目前百度的移动工具矩阵已经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用户数累计超过10亿,月活用户数接近3亿。” 2015年百度进行了战略升级,提出不仅要“连接人与信息”,而且要“连接人与服务”。地图成为百度“连接人与服务”战略中最重要的入口级产品之一。在过去一年,百度地图成功实现了从单一的出行工具,到生活服务平台的升级。除了路况、导航、定位服务之外,百度地图还向用户提供包括订票、酒店、用车、外卖、餐饮、团购、保险、加油等服务。百度地图也因此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具有极高知名度和极大影响力的品牌,受到5亿用户的喜爱。 “地图的国际化将为百度整体国际化提供重要的支撑和落地点。“张亚勤最后表示,“我相信随着百度一个个产品国际化扬帆起航,我们一定能将中国互联网的创新力和影响力覆盖到海外,为全球用户服务。”文章选自《法制晚报》,2016年4月21日
2016年4月25日 -
【China Daily】Overseas security to get upgrade
Private firms will boost staff, intelligence and tools to better protect Chinese interests abroadChina will beef up its private security services overseas to protect life and property, with stronger manpower, better equipment and intelligence, and more effective operations, industry analysts and insiders said on Thursday.The country now has about 3,200 security professionals protecting Chinese companies overseas. That is far fewer than major global security service providers such as US-based Blackwater Worldwide, which has more than 23,500 employees around the world and has trained over 100,000 professionals, data from the China Overseas Security and Defense Research Center in Beijing show.Large companies, including China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Co and JAS Security Group, both based in Beijing, plan to recruit more professionals, as well as to establish an industry union to integrate resources of China’s 20 largest security service companies to gain more contracts.Tools including multifunctional safety rooms, armored vehicles, anti-bomb walls, police dogs and chemical defense equipment will help them upgrade their ability to protect such clients as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and China Road and Bridge Corp in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Liu Xinping, deputy director of the China Overseas Security and Defense Research Center, said members of the union will share intelligence, maritime- and land-based logistics networks, base facilities and defense equipment.As many Chinese businesses focus on expanding their global presence, a total of 847,000 Chinese now work in more than 16,000 compan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data released by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in Beijing show.However, many of these companies’ assets and staff, especially in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face threats from terrorism as well as geopolitical and tribal conflicts."Because China doesn’t have a strong military presence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most foreign governments prohibit security service companies from carrying guns, it is crucial for Chinese security companies to build clos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with local police stations and army bases, as well as Chinese communities in host countries," said Li Jiang, head of the overseas department of China Security and Protection.Yang Qian,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a Beijing think tank, said "enhanced intelligence coordination is needed for identifying terrorists, their movements and logistics and funding pipelines between and within governments in the region".Yang said China should establish a specialized government body to ensure that its companies’ overseas interests can be efficiently protected and to further reduce dependence on Western security service companies.The China Overseas Security and Defense Research Center estimated that Chinese companies pay more than $10 billion each year for protection services worldwide. However, it said, Chinese security companies hold less than 10 percent of the industry’s global market share.(By Zhong Nan)From China Daily, 2016-4-22
2016年4月25日 -
【深圳晚报】众说深圳人才新政:安居保障新规击中人才引进“痛点”
30多年来,深圳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勇于突破人才引进传统体制政策障碍,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时代景象。在新形势下,深圳又拿什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呢?深圳市近日出台的《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或许提供了一些答案。 《若干措施》提出通过加大对高精尖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博士后、国际化人才、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建立完善人才健康顺畅流动机制,深化人才举荐和评价制度改革,强化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扶持,加大各类人才安居保障,提升服务人才水平力度等措施,努力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土壤,提升深圳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政府部门推出的这些措施,专家、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才又是怎样看待的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专家观点 曲建图片来自综合开发研究院官网 人才安居保障覆盖面广普惠性强 【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曲建】 2015年以来,深圳房价一路飙涨,在高房价的背景下,深圳如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综观此次出台的人才新政,81条措施中有5条聚焦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力度建设人才公寓、完善高层次人才安居办法、加大中初级人才住房政策支持、提高新引进基础性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标准以及创新境外人才住房公积金政策等。 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认为,在《若干措施》中,“最大的亮点是对于原有人才安居保障政策的全方位突破。”曲建认为,经过2015年房价的新一轮上涨,深圳面临居住成本高、工作性价比低、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的积聚人才需求的隐忧。《若干措施》提出的人才安居保障“升级版”可谓直击深圳市人才引进的“痛点”。 曲建分析,从支持对象来说,新政人才安居保障方面的措施涵盖了新引进基础性人才、杰出人才、高层次人才以及海外人才,政策覆盖面广、普惠性强;从支持力度来说,对于各类人才的补助资金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对于新引进基础性人才的住房和生活补贴,提高至本科每人1.5万元、硕士每人2.5万元、博士每人3万元,均超过之前的两倍,政策力度较大。高校观点 李凤亮深圳晚报记者 冯明 摄 鼓励创业还需更多细则和配套措施 【深圳大学副校长 李凤亮】 此前,深圳就曾陆续出台《关于加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多个配套扶持创业。而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从创客人才培养、创业资金、制度等方面对如何扶持创业加以明确,提出实施创客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创客个人、创客团队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助,未来5年每年新增创客人才3万人左右;设立80亿元规模的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措施。 在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看来,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这一措施是人才措施宽松和进步的体现。李凤亮称,鼓励科研人员将自身的科研成果积极转化,做好“产学研”结合,加大企业的创新力度,但是未来仍需更多的细则和配套措施才能形成科技人员“万众创业”之势。 李凤亮称,目前,高校科研人员对离岗创业大多持谨慎态度,更多的人还在观望之中。“已经担任行政职务的科研人员顾虑多,3年后创业失败回来,职位没了。”李凤亮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包括科技创业难度大外,还与一些细则尚未明确有关,“科技人员办公司,单位要收管理费吗?专利之外的未确权的知识产权算谁的?校办企业与校方如何利益分配……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对此,李凤亮建议,相关部门在鼓励事业单位创新时,可借鉴硅谷的做法。以斯坦福大学为例,相关政策包括允许教师和研究人员每周有一天到公司兼职,从事开发和经营活动;教师在学校获得的科技成果,由发明者本人负责向公司转移的,学校与其签署许可合同,所获得的知识产权收益,学校只提取10%~15%;学校的应用性成果在一年之后仍未向企业转移的,发明者可自主向企业转移,学校一般不再收取回报等。企业观点李勇资料图片 深圳应建立人才评价权威专家库 【深圳市桥博设计研究院院长 李勇】 在《若干措施》中,有多条措施直接指向企业或企业家,尤其是在人才举荐和评价制度方面,明确提出“鼓励我市企事业单位、人才中介组织等引进和举荐人才”“在新型研发机构、大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职称自主评价试点”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桥博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勇强调,在人才评价方面,现行的评价标准基本可行,但评价结果往往弹性较大。“应该注重人才的硬指标,如科技成果、发明专利、专著、标准、论文以及在国际国内行业的影响等。”为此,李勇建议,深圳应该建立人才评价权威专家库,专家成员一般应由各专业在职的国家级领军人才担任,不能由水平低的专家去评价水平高的人才。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对于人才评价和认定方式方面,深圳于2015年发布了《深圳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选拔扶持实施方案》,创新人才认定方式,采用全新的“举荐制”方式,规定凡在深工作、学习或自主创业两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或者创业项目属于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具有发展潜能、并符合相关推荐条件的,可向举荐委员会委员自荐,举荐委员会委员也可自行决定举荐对象。其中,方案实施初期,举荐委员会由市政府聘任的首批20名举荐委员会成员由深圳市已认定国家级以上高层次专业人才、“孔雀计划”A类人才、知名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负责人组成。 人才代表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陈宁受访者供图 部分新政还需细化到可执行层面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CCG常务理事陈宁】 “新政让我们看到政府吸引、留住人才的魄力,但是一些政策还需要细化。”陈宁是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也是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入选了深圳“孔雀计划”A类人才。“去年7月我们在西安招了一个博士,谈了好几个月,到了年终,对方考虑到深圳的高房价,决定不来了。”陈宁认为,政府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安居保障,尤其是对中初级人才的住房政策支持,有利于为企业吸引、留住人才。 作为一名科技型企业的创业者,陈宁也非常关注创业后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一次政策还提到要‘强化人才知识产权保护’,提到要‘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陈宁认为,此次政策,例如对侵犯知识产权的失信行为进行曝光,严加处罚,为科技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但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服务上来,要细化到可执行层面。 据悉,在《若干措施》“提升服务人才水平”部分,除了提出要强化人才知识产权保护,还明确“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至少一名专家,通过与专家结对子、交朋友,经常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掌握专家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对此,陈宁以其团队举例道,“我们经过几轮专家筛选、论证,入选了‘孔雀计划’,本身就说明得到了一些专家的认可。如果政府领导与专家结对子,了解专家的动态,进而也会了解到业界最新动态,有利于我们科技企业与政府的沟通”。 同时,陈宁认为,对于一些科技型创业团队来说,技术储备充足,但是有时也会处于“酒香巷子深”的状态,盲目自信技术,市场化的营销和宣传手段不足,而其中政府信息化和宣传部门也是企业需要重视和合作的渠道。(记者 胡琼兰)文章刊于《深圳晚报》,2016年4月15日
2016年4月25日 -
薛澜:国家治理框架下的社会治理——问题、挑战与机遇
专家简介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这个新常态也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特征。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使得中国在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时,也出现了新的情况,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是社会利益分化,价值观念多元。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现实是高度统一的社会。现在中国的社会利益分化得很厉害,价值观念也更加多元。其次,中国的社会组织在快速多元地发展。 从总体来看,社会组织虽然数量增加很快,但能力提升还比较缓慢。现代社会更具创新活力,公众公平参与的意识也更强。但与此同时,社会阶层结构的两极化、碎片化的现象比较突出,社会心理失衡也比较严重,个体暴力冲突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多发。 传统的社会资本不断消耗,而新的社会资本补充乏力。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失灵,新的社会管理方式正在构建过程中。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中国社会发展新常态。 正因为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特别提到要创新社会治理,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使国家安全有序。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分析框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但什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前一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个分析,建立了一个初步的框架,从四个方面来认识: (一)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治理权力的产生方式和运行模式,在中国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特别提到,总目标实际上讲的是两句话,是两位一体的,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三个最核心的要素,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这是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治理价值体系 治理价值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没有明确提,但始终贯穿在整个改革文件中,其实质就是在特定政治制度下的基本执政理念。任何一个国家治理体系都有主导性的价值理念,对政府的行为、规范、结构确定了基调和方向。如效率、公平、正义、法治、参与,等等,其背后隐含着主流价值观。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的转型,也促使国家主导的治理价值体系不断调整。改革开放之初,注重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公平问题愈加关注,把公平放到了更高的地位。当前,要构建稳定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中国社会的顺利转型,必须要梳理重构国家治理的价值体系。 (三)治理体系 治理体系是指各类国家治理机构的结构设计、功能定位、相互关联及运行机制的集合。 国家治理体系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应当包括各类群体组织和社会组织,一些特定的市场主体也有可能参与到国家治理的事务当中。这些主体之间的功能定位和相互关系需要在治理体系中梳理清楚。例如,治理主体中相关机构的职能定位和组织模式,中央地方不同层级之间的关系,横向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政府跟行业协会的关系等,都属于治理体系的问题。 (四)治理能力 治理能力是指国家拥有的各种知识信息资源、财力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等,其配置方式和有效使用能力的总和。资源的多少很重要,同时这些资源的配置方式同样重要。 目前,我国比较突出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中央和地方财权可能各占一半,但是事权百分之七八十在地方,所以中央就需要通过转移支付来解决这种不匹配问题,而转移支付可能存在效率损失。 此外,紧急状态下如何有效动员和使用各种资源的能力,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政府是否能够调动各种资源来有效应对,甚至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基本政治制度、价值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四个要素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基本分析框架。这四个核心要素密切相关,又各有特点。首先,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传统、历史和人民的意愿所决定的,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选择。其次,国家治理的价值理念与政治制度的选择有密切关系。政治制度的选择往往确定了治理价值的选择范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核心要素,有一定的工具理性特征,即便在不同的政治体系下仍然有一定的可比性,如不同的国家都要有政府机构、军队、警察等。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这些方面是可以互相学习、借鉴的。 中国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在保持政治制度渐进改革的前提下理清治理价值,尽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一)对市场、社会、政府的相对功能和定位把握不准 对于哪些公共事务属于社会治理范畴,哪些是市场可以解决的,哪些是属于政府管理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梳理清楚。从传统公共管理的理论视角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都依靠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作用。但当出现市场失灵时,就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政策的手段来解决。像公共产品、外部性、资源垄断、信息不对称等情况,都需要政府通过不同政策手段来矫正。然而,政府也不是万能的,也会出现政府失灵,有时可能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同时存在。在这些情况下,社会往往可以发挥一些作用。这里的社会是广义的,包括范围不同的特定群体或社区。 一般而言,特定群体对一些基于共同信仰、兴趣及需求的“共益型”产品有较强的需求。而这种局部性的“共益型”产品由政府来提供可能成本很高,通过社会机制来提供更为合适。因此,社会机制在一个价值多元,需求多样的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社会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社会失灵同时并存怎么办?这个时候到底先由政府来做,先由市场来做还是先由社会来做?按照正当性原则,如何确定优先顺序?谁的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也应纳入优先顺序的考虑,如此等等。所以,对于市场、社会、政府相对的功能定位,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梳理清楚。 (二)对社会机制运行的规律掌握不够 如果我们希望社会机制像市场或政府一样能够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社会挑战,那么就需要明确目前社会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什么,哪些是发展中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或者还有一些可能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又或者还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中国目前很多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能力不够,需要大大加强。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制度环境,这些组织今后的发展就会比较顺利。或许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还有一些问题是社会机制内在的问题,可能经过很长时间,做出很多努力,都难以解决。前者是社会机制发育不成熟,后者是社会失灵。关于社会机制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相关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如何纳入公共治理的框架,还需要相关学者的共同努力。 (三)对良性社会运行及发展的基础条件认识不清 如前所述,国家治理的核心是要梳理清楚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和谐共治的关系。在这种和谐共治的关系中,政府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市场和社会机制的运行提供良性发展的制度环境。这种制度环境是社会机制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的基础。 首先,要建立社会机制运行的基本法律体系,也就是确定各类社会机制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能的法律法规。近年来,这个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中国在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方面,与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进步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例如,早在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并在2000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修改通过),为国外企业到中国投资经营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然而,直到201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才开始审议《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比《外资企业法》晚了28年。这个草案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各方的激烈争议,但这种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尽管这个进步来得太迟。 其次,保证社会良性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相对稳定的社会主流价值体系。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经受了巨大的冲击。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价值体系被摒弃之后,为全社会所接受的新的主流社会价值体系仍在形成过程中。 再次,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方面还有很多基本制度需明晰。例如,各种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方面都需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 三、推进以完善现代社会组织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核心要素是社会组织。完善社会机制运行良性发展的制度环境中,当前一个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推动中国现有各类社会组织的改革和转型。 中国的社会组织中,除了改革开放之后成立的各类草根型的社会组织,还有很多具有悠久传统或带有特定历史痕迹的社会组织,如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以及公立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虽然这些组织千差万别,但其改革方向都是要建立一个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一致的现代社会组织治理的制度安排。这样的制度安排有三个核心要素:组织的使命定位、组织的运行模式和组织的治理结构。 组织的使命定位明确了组织的核心发展目标和方向,是组织机构的根本存在价值。使命定位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组织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不断调整。运行模式是一个组织有效组合各种资源(或生产要素),创造经济或社会价值,从而实现其使命定位的具体方式。治理结构是指一个组织的控制/权力机构的功能、结构及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一个社会组织的良好运行需要确保使命定位、运行定位和治理体系之间的有机契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职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这个要求体现了国家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形势下对社会组织的期待,也为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方面的功能定位拓展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从中国各类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来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各类组织的使命定位、运行模式和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错位。因此,当前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推进现代社会组织治理制度的建立。 很多草根型的社会组织,其创建的缘由往往就是看到了某种社会需求,这样使命定位会比较清楚,但其运行模式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包括这类组织的资金来源,人力资源等都很不稳定,治理结构上也存在很多缺陷。很多组织没有理事会或相应的机构,基本上就是创始人说了算。对于这类组织来说,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组织成长的环境是未来努力的方向。例如,政府可以推出一系列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但应对申请的社会组织设立制度建设门槛。没有明确的运作模式,没有合理的治理结构,就不能享受这些特殊政策。 对于事业单位类的社会组织来说,这些组织在成立时的很多使命定位现在已经发生变化,需要在新的形势下重新思考组织的使命定位。这些组织的运行模式问题尤其突出。虽然是公立机构,但改革开放之后,多次的各种改革和精简,政府都大大削减了对这些机构的财政性拨款,因此这些机构都不得不另辟财源,以谋生计。很多机构只要有利可图就去挣钱维持生存,与国家所确定的职能往往相距甚远。这些机构的公共组织定性使其无法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因此,最后形成了“行政商业化”的一类怪胎。此外,这些机构的治理结构基本上是完全缺失的。这些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综合性的改革,建立与其社会分工及职能转变相适应的现代社会组织治理制度。 对于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性组织,最大的挑战是使命定位问题。这些组织机构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清晰的治理结构,有比较充足的各类资源。但其使命定位在新的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需要重新思考。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有明确表述:“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如果上述这几类主要的社会组织能够在“使命定位-运行模式-治理结构”这个框架下,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建立健全新型社会组织的现代化治理制度,中国的社会治理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快的进步,出现更新的局面。文章刊于《社会治理》,仅代表专家观点,不代表机构立场
2016年4月25日 -
【环球网】陈启宗:中国会形成全球最大的公益市场
理事简介陈启宗,恒隆地产董事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席主席。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魏莱】香港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20日表示,中国新兴的富豪阶层正在快速成长,他们乐于施善,中国会形成全球最大的公益市场。中国企业家要积极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才会赢得社会的尊重。 陈启宗先生是在耶鲁北京中心发表题为“我的家庭教育理念:家族精神财富的世代传承”的演讲时做出以上表述的。 面对中国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社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的宏观环境,陈启宗先生表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财富,使这些财富发挥最大的价值,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关系到企业家群体能否被社会广泛尊重,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陈启宗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民营经济的活跃分不开。民营经济为中国经济贡献了一半以上的的增长、就业和利润。过去20年,大批的财富新贵从中国大陆诞生,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这批私人财富是中国企业家迫切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那种指望把物质财富留给下一代子女继承的企业家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精神教育的培养,过多的物质财富往往不是带给下一代幸福和繁荣,而是事与愿违。 “事实上,在子女18岁成人以前,企业家就应当明确告诉下一代,他们需要依靠自己打拼,而不是依靠财富继承。当然作为父母,为子女在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提供一些商业运营的本钱,购置住房的支持,那是人之常情,不必过多挑剔,”陈启宗非常明确地说出了他的经验与看法,“企业家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必须积极投入到社会事业,公益事业中去,多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才会真正为这个群体赢得尊重。捐款有时候赢得尊重,有时候捐款了,自己却不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依然无法赢得尊重。如果企业家这个群体不能得到社会尊重,那么,市场经济的道路也会越走越难。” 那么,成功的财富新贵究竟如何对待下一代才是智慧之举呢?陈启宗认为,成功的企业家知道赚钱不易。最明智的给予下一代的东西有三样是真正有价值的:第一,一个有爱的家庭,第二,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第三,一个好的学业教育。其中,最关键的是家庭教育,也是最难做到的,因为那要求企业家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才有说服力,如果企业家自己不能给下一代做出榜样,下一代就未必会真正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有效的熏陶。 此外,在做慈善公益事业的具体经验方面,陈启宗表示,他们家族内部的规矩就是,“没有赚钱的不能参与捐钱,一定要有正确的金钱观,自己去赚钱才懂得赚钱的辛苦。”另外,做了企业家内心认为是对社会有益的善事,就不要太计较名利,比如,树个铜像一类的,因为企业家毕竟不是“乾隆皇帝”,不要太在意表面的东西。善事终归会有人记住的。 耶鲁大学北京中心负责人李恩佑20日对《环球时报》表示,陈启宗先生是香港企业家前辈,在国内外享有名望。期待陈先生的影响力能为中国企业家的财富观,以及如何培养富二代的教育带来积极有益的启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耶鲁大学北京校友会主席Benjamin Cheng等参与了讨论和发言。文章选自《环球时报》,记者:魏莱
2016年4月25日 -
【经济日报】让人才分享创新成果
为破解人才激励难题,近日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并从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创新人才激励力度、鼓励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等方面作出具体的改革部署。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明明做出了“蛋糕”却只能吃“蛋糕屑”,这样的现状寒了不少职务发明人的心。虽然我国已有法律规定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归单位,发明人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励(报酬)的基本权利,但在实施中主要还是依靠单位“自觉”。 “《意见》提出加快出台职务发明条例,这将为合理划分单位和创新人才之间的权益,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创新积极性提供法律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司长王岚涛表示。 在对人才权益进行保护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产权风险的防控。曾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对科研与产业化活动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认识不足,有的引进人才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有的因商业秘密保护等问题处理不当引发法律纠纷,导致部分科研项目出现失误。 针对这些现象,《意见》提出建立人才引进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鉴定机制。王岚涛说,这一机制的建立既能减少人才引进和使用中的资源浪费,也有利于防控知识产权风险,让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成果转化率偏低、人才创新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意见》重申赋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自主权,并允许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转让转化。 “这反映出政府在减少行政干预、下放自主权上一以贯之的决心,有利于打通人才、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将更有效地调动科研单位和人才的创新积极性。”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才50人论坛专家委员会专家赵永乐说。 股权期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手段,让科研人员能够合理分享创新财富,已在现代企业中普遍推广。目前,不少地方也已开始试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赵永乐认为,《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股权期权激励政策,正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激励机制的短板提出的改革举措。 赵永乐说,股权期权激励是一种有效手段,但同时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造成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空心化”等问题。《意见》规定“对不适宜实行股权期权激励的采取其他激励措施”,体现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近年来,不少地方出台规定,允许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或保留身份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但一些科研人员离岗创业仍存在人事关系、社会保障等顾虑,特别是省区市出台的政策文件对部属高校院所的约束力不大。(记者:韩秉志)文章选自《经济日报》,2016年3月26日
2016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