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君舒:充分发挥北京“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试验田作用
作为服贸会的举办城市,北京积极推进“两区”建设,充分发挥“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试验田作用,深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2023年9月4日 -
傅关汉:能源转型和数字化为贸易合作提供了积极平台
今天,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程度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更高,数字技术与创新正在帮助企业获取新的数据,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并且支持新产品和服务的创造。
2023年9月4日 -
海博:中国对全球服务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会越来越大
中国和OECD之间的对话也推动了服务贸易和投资之间的全球对话。我们现在正在与中国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市政府一起合作沟通,商讨如何将OECD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标融入到中国。同时也采取更好的措施进一步的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2023年9月4日 -
丁勇:营造北京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国际环境纷繁复杂,新挑战、新技术不断涌现,需要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合作,共同把握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浪潮。本次论坛围绕科技创新、投资兴业、绿色转型等领域设置了3个分论坛,目的是通过群策群智为行业和企业转型发展寻找出口,为北京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智慧。
2023年9月4日 -
张黎刚:预防医疗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市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一家健康管理机构,爱康国宾近年来在业务收入方面取得了稳步增长,从2019年的40多亿元人民币,发展至2022年趋近于60亿元人民币。因此对于医疗行业而言,老龄化既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机遇。
2023年9月4日 -
大国崛起背后的智库力量
作者序 |《大国智库 2.0》 光阴荏苒,不觉《大国智库》已出版9年有余,我们创办全球化智库(CCG)也近15载。记得当年,国人对于“智库”的概念还很陌生,中国社会甚至业内,对智库的认识和理解也比较滞后,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的中国智库更是凤毛麟角。为了办好智库,我们在几年间实地考察了几十家国际知名智库,我们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做访问研究员,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高级研究员,潜心研究国际新型智库的建设。2014 年,基于这些研究与考察,我们在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了《大国智库》,该书开创性的研究和分析了全球智库的发展概况以及中国智库发展所处的地位,对如何在中国建设智库提出了可操作的思路和方案。图书的出版极大拓展了“智库”在中国的知名度,为所有关心中国智库发展的读者提供了宝贵材料,成为近年来中国智库研究界和智库建设发展的重要参考文献,也进一步酝酿了重视和支持智库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出台,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掀起了智库建设的热潮,进入了历史最好机遇期。 回首过去的几年,大国博弈空前激烈,国际体系面临深度调整,一场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引发了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各领域的震荡,这一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剧了世界格局的不确定性。当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人类社会实现共同与长远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科学决策的难度空前加大。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国际新舞台上,如何把握新机遇,如何应对新挑战,如何提升中国的全球话语权,如何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这些都需要科学、专业、系统的研究作为决策的支撑,智库的作用与价值在这个新的全球化时代愈发凸显。 应广大读者的强烈要求和出版社的盛情邀请,我们决定出版《大国智库 2.0》。 其一,考虑到智库对于今天的中国尤其重要。在时代大变局下,中国国家管理、社会治理、国际关系与全球合作等都进入了新阶段,各级政府决策对更多细分领域更加专业化政策咨询的需求大幅提升。智库的发展可以为各级政府各领域政策研究及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对提升决策科学性、民主性发挥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全球智库的发展现状、运营模式、研究内容等,借鉴全球智库的创新发展经验,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其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需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把握社会前进的大局与大势,才能更好地提出新对策,新方案,真正发挥出智库应有的积极作用。中国智库在经历了近十年的飞速发展,在数量、规模、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变化,适时对其进行梳理总结,对于未来进一步推动中国智库的良性健康发展不无裨益,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非常有必要。 其三,这些年奔走于国际社会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智库可以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政治、外交、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力量,智库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等事业上都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尤其是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智库“二轨外交”可与国家官方外交形成有效互补,为提升国际形象、维护国家利益、增进人文交流等作出重要贡献,通过更多领域更广范围的中外民间往来,构建多元立体高效的国际传播体系,更好形塑与丰满中国的国际形象。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智库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事业上具有天然优势,也必将成为未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力量。 这些年来,CCG通过国际互访、参与国际会议、举办论坛和线上对话等方式与更多国际一流智库有了更深、更广的交流与合作,对全球智库的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积累了大量智库外交、参与构建全球治理新模式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经验。我们还于2016年发起创办了“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7年,集聚了全球数十个国家、国际组织,上百家智库,数百名海内外战略、经济、商业领域的研究机构,聚焦大国竞争背景下智库面临的挑战和可发挥的作用,就智库遇到的最紧迫问题展开思想碰撞,探求前瞻性、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深入探讨实现智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创新模式,促进全球智库与中国智库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承担当代智库的历史使命。几年间,我们相继出版了《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与《全球智库》两本智库研究专著,通过持续的研究,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方面不断贡献力量。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出版《大国智库 2.0》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带来了新鲜的思考。 我们即将在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大国智库 2.0》,对全球各国智库进行了更为系统与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具体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补充: 第一,结合国内外智库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对全球智库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度分析;第二,全面介绍了国外一流智库的最新情况,从最近几年表现活跃的美国、欧洲、亚洲等全球智库中精选了近五十家代表性案例进行了详尽剖析,对国际知名智库新的发展经验做了总结提炼;第三,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新情况,面临的新挑战等进行系统梳理,并针对新形势提出了推动智库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第四,增添了全球化智库(CCG)近年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经验,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参考。 作为专门影响政府公共政策决策与制定的思想工厂和研究机构,智库在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建构新的国际叙事体系、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大国崛起,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中国的发展需要中国智库的快速发展,需要中国智库建设者们的奋起直追。中国智库理应站在时代前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声,提供智慧动力。希望《大国智库 2.0》可以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成果提供给国内官、产、学、研各界从事外交、公共政策和智库研究的同仁,为国家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中国社会对智库研究提供经验素材,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从业者提供新的视角,增进全社会对于智库的了解,为所有关心中国智库发展的读者带来新的启迪。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博士 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苗绿博士 2023年4月
2023年9月4日 -
大国崛起背后的智库力量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科学决策的难度空前加大。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国际新舞台上,如何把握新机遇,如何应对新挑战,如何提升中国的全球话语权,如何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这些都需要科学、专业、系统的研究作为决策的支撑,智库的作用与价值在这个新的全球化时代愈发凸显。
2023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