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主席:学术自由受威胁,国际人才合作需共同守护
我们仍抱有希望。我们正在设想具体的解决方案,以保护那些面临困境的留学生,无论他们来自美国、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我们希望能够保障知识的自由流动、学术交流的延续。这一点非常关键。
2025年8月8日 -
张黎刚:全面拥抱人工智能 开启健康管理新纪元
爱康致力于引进业内顶尖的合作伙伴,在这个方面我很有信心。当然,看到很多同行都在用AI工具,我认为是好事,这会推动整个健康行业的技术进步。凭借十年数字化积累和对医疗本质的深刻理解,我们有信心在这个行业里面始终保持前沿地位,也将继续引领健康管理行业的技术革命。
2025年8月7日 -
石磊:全球人才流动不应因地缘紧张而止步
过去百年间,全球人才流动往往呈碎片化分布,但它对科学发展与创新格局的塑造意义重大。从欧洲到北美,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都从人才引进中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些经验告诉我们,跨境人才流动有助于重构科学与学术中心,也能惠及人才来源国与目的地国,实现双赢。
2025年8月7日 -
全文 | 丹佛大学教授赵穗生CCG演讲:中美关系为何并非“新冷战”,而是一场“长危机”?
中美关系为何并非“新冷战”,而是一场“长危机”?——丹佛大学教授赵穗生CCG演讲
2025年8月7日 -
吴婷:以反思为刃
从民营经济座谈会的一张圆桌,到“三大工程”的一片工地,从DeepSeek的一行代码,到每个企业家的一个决策,我们既是国运的见证者,更是缔造者。唯有以反思为刃,以学习为盾,方能在时代的潮涌中,锚定下一个黄金十年。那么从此刻开始,让我们仗剑走天涯、携手顶峰见。
2025年8月6日 -
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人才教育需要新的视角与方法
我们面对的是18到20岁的一代,他们成长于技术变革与全球变动交织的时代。许多年轻人把清华作为梦想,我们也欢迎更多有志于人才培养的朋友加入苏世民书院,与我们一起思考并塑造未来人才的教育路径。
2025年8月6日 -
神州学人杂志卷首语:在强国建设征程中续写留学报国新华章
架起文明互鉴之桥,筑牢公共外交根基。公共外交大发展时代,广大留学人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国家形象的载体,天然具备“文化使者”的独特优势。他们既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摆渡人”,也要成为当代中国经验与发展模式的“解读者”,用国际化语言帮助国际公众消除对中国的误解,在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25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