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懂中国·湾区对话”开幕:保持国际合作和对话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
4月羊城,喜迎盛会。19日上午,“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在广州开幕。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为主题,邀请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驻华代表以及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负责人、学者、企业家与会,一同读懂中国、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以及中国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新机遇。
2023年4月19日 -
马丁·雅克:美国必须改变“只有自己才是老大”的思维
冷战后,欧洲和美国的关系逐渐疏远,因为欧洲寻求建立更加独立自主的地位,伊拉克战争加速了这一进程。这在欧中关系上也得到体现,欧中关系总体上比美中关系更为密切。
2023年4月19日 -
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国际沟通素养是国际化人才的核心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国际沟通素养框架包括情感内核、认知基础、行为要素三个层次。
2023年4月19日 -
欧盟外长博雷利拟在CCG发表的演讲:我们并不害怕中国的崛起,未来世界的历史将取决于中国如何运用其权力
4月13日,博雷利在欧盟官方网站上发表了他原计划全球化智库(CCG)发表的演讲全文,题为《我对中国和欧中关系的看法》。在文中,他结合自己多次访华的亲身经历,从世界和中国的变化、欧盟眼中的中国、努力增进共同利益等多个维度论述,展现欧洲视角的中国印象,强调中国对解决世界性问题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发展中欧关系需要管理分歧,携手合作符合双方和世界期望。
2023年4月19日 -
吴士存:我在马尼拉感受中菲关系之“变”
中菲双边贸易额翻了一番,中国已稳居菲律宾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为了防止“美国因素”和“南海因素”的干扰,中菲两国除应采取措施避免分歧扩大和争端升级、管控可能出现的危机之外,还应继续深化在农业、基建、能源、人文四大重点领域合作,以确保中菲关系在不倒退的前提下行稳致远。
2023年4月18日 -
潘庆中: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三个观点
2013年4月21号成立了苏世民书院,奥巴马总统为此向习总书记写了贺信。2016年我们第一次开学典礼习主席和奥巴马又写了贺信,两个大国的元首为了一个学院写了两封贺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什么这么重视?因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很重要,国家要聚天下英才为发展服务。
2023年4月18日 -
吴江:抓住国际人才培养的三个高地与五个载体
未来人才发展路径在政策扶持力度上是有目标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第三次学习会上强调的开放共享的环境。有些人强调对抗性的竞争,但总书记在这里强调的是开放共享。所以,这给了我们一个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我们必须要告知全世界,中国拥有一个开放共享的,互利互赢的,且充分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政策和制度。
2023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