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交流改善国际舆论 亚洲协会“了解中国”媒体代表团到访CCG
2019年12月9日,亚洲协会(Asia Society) “了解中国”媒体代表团到访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与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崔凡、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龚炯及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吕祥就中美经贸关系、对外投资及WTO改革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亚洲协会一直致力于增进美国与亚太地区的交流,此次到访中国,旨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加强中美间的沟通与交流。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亚洲协会媒体团成员包括,《商业内幕》主持人Charlie Herman、 《哈佛商业评论》编辑Maureen Hoch、彭博社“观点“专栏作家Shira Ovide以及《外交事务》杂志编辑Laura Secor等。本次会议由CCG副秘书长刘宇主持。 交流中,CCG专家学者特别指出,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中国将会继续扩大开放,与更多伙伴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与红利。亚洲协会媒体团感谢CCG提供与中国专家学者交流的平台,并提出希望双方未来有更多交流与合作机会。 亚洲协会是亚太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非营利、非政府、无党派的民间机构,由约翰.D.洛克菲勒于1956年创办。宗旨是促进美国与亚洲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加强美国与整个亚太地区的民间交流。亚洲协会的“了解中国”项目,旨在为美国记者们提供一个与中国专家学者沟通交流的平台以及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变化的机会,从而增进其对于中美关系的理解,以便日后更好地开展报道工作。 面对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的变化,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挑战,构建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是当下面临着严峻挑战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积极与国际媒体展开展交流对消解当前挑战引发的对抗意识,消除误解具有重要意义。CCG作为中国领先的国际化智库,致力于全球化、全球治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并积极为各界学者专家就国际议题研讨搭建有效交流平台,保持与国际媒体的顺畅而友好的交流与沟通,连续四年接受美国媒体团的访问。此次来访的媒体团成员均为美国知名国际媒体的资深媒体人,此次交流将有助于国际舆论客观地解读中国,树立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
2019年12月13日 -
竞争性举措塑造国际学生流动新模式 《全球人才竞争:吸引国际学生的国家战略比较》发布
2019年12月11日,全球化智库(CCG)、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 , 简称WISE)、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简称IIE)在CCG北京总部联合发布《全球人才竞争:吸引国际学生的国家战略比较》报告并举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圆桌研讨会。本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高校、教育协会等研究机构的教育专家,国际交流学者与CCG研究员,共同就报告所涉及的全球学生流动现状,及传统和新兴国际学生接受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展开对比并讨论,展望国际范围内学生流动性的趋势。
2019年12月13日 -
赋能时尚文化产业 助力可持续发展“CCG全球时尚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
2019年12月2日, 全球化智库(CCG)、汉帛集团、华意国际时尚文化集团在CCG北京总部共同举办了“CCG全球时尚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中国时尚产业创新发展座谈会。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汉帛集团总裁高敏, 华意国际时尚文化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WWD中国董事长刘炳森出席本次活动并发表讲话。全球化智库(CCG)副秘书长张伟主持本次活动。 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与中国消费市场的快速变化,中国时尚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需要发挥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资源集聚和产业协同优势,推进世界级先进纺织集群建设,建设现代化产业链。中国新消费群体的理念正在不断地升级,对中国与国际时尚产业提出新的需求,中国的时尚产业需要对他们的需求进行回应与引导,并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迫切需要加快推动品牌的高质量发展。在现阶段的全球变局与国内新消费模式的转变下,CCG、汉帛集团、华意国际时尚文化集团成立“CCG全球时尚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旨在助力正在进行新旧动能转换与全球化布局的中国时尚与服装产业,从全球风险、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公共政策等战略层面对中国时尚与服装产业进行创新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协助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与全球竞争力。
2019年12月4日 -
WTO副总干事Alan Wolff:中国有领导WTO改革的能力
【视频观看】 2019年11月20日,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Alan Wolff 来华参加第四次“1+6”圆桌对话会并到访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发表演讲,参加CCG圆桌研讨会,并与数位专家学者就如何在中美贸易摩擦下恢复世界多边经济体系活力展开了详尽的交流与深入的研讨。CCG理事长王辉耀主持本次会议。 近期,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世界经贸组织(WTO)上诉机构的合法性遭到了持续阻挠,而伴随着仍未解决的WTO改革问题,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机制发展前路不明。2020年6月,第12届WTO部长级会议(MC12)将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届时,MC 12 或会为重重阴影笼罩下的WTO找到前行方向。 会上,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CCG高级研究员、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前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创建院长、中国前驻WTO观察员马晓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前高级顾问Tatiana Prazere等专家学者与Alan Wolff就多边贸易体制机制、WTO改革、多边合作以及中国在多边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等展开深入和热烈探讨。 CCG理事长王辉耀首先对Alan Wolff大使以及各位嘉宾和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面对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多重挑战,多边主义是世界各国在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共同应对这些挑战的最优方法。作为全球治理的多边合作机制,WTO改革也需要通过多边合作实现。王辉耀博士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中国在推动WTO改革方面能发挥更多作用,包括在电子商务、海洋微塑料污染治理等方面推动WTO改革多边合作,为全球经济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Alan Wolff以“促进改善多边贸易体制机制”为主题,从五个方面发表演讲。首先,关于世界贸易体系如何陷入当前危机,Alan Wolff表示,全球正处于 “极端气候”中。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WTO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受到质疑。对国家安全的考量逐渐成为一些国家用作采取如贸易限制等措施的借口。其次,针对双边协定是否为解决世界贸易问题的答案,Alan Wolff指出,尽管现阶段一些国家已经实现了更深层次的一体化发展,但另外的非协定参与方仍对多边贸易协定的对周边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存疑。 另外,谈及当前几乎所有国家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多边贸易体系是趋同还是共生,Alan Wolff表示目前WTO是以共生为基础发展。他认为,共生是可以被实现的。所有贸易国都表示高度重视多边贸易体制机制,并致力于维护和改革多边贸易体系。然而现在需要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些承诺。同时他指出,未来的世界将呈多极化发展,并且,有着广泛愿景的领导力在多边经济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发展中是必要的。此外,Alan Wolff还列举了WTO成员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努力,包括为数字经济制定规则,规范渔业补贴等。审视现行体制是现在WTO成员国的责任,这也是一个扩大多边贸易体系对效益的覆盖面以及解决潜在缺陷的机会。 关于中国在推进多边贸易体系方面发挥的作用,Alan Wolff表示,中国政府熟悉规划的概念。规划在多边环境中更具挑战性,但非常必要。他认为重新制定多边贸易体制宪章的时机已经成熟,并列举了一些对宪章的制定的要求。中国从入世中获益匪浅,也为全球贸易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显然,如果要取得多边进展,中国必须充分参与国际议题,包括近期关于缔结渔业补贴的协定。此外,他认为,2020年6月在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举行的WTO部长级会议将是检验WTO成员领导能力的一个时刻。到那时,很多问题应该会被成功解决。但此后,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帮助制定和实施《WTO 2025》议程。【详细……】 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中国WTO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表示,如今WTO正面临重大危机,WTO改革已迫在眉睫。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想法和利益诉求,如果这四方不能达成共识或者更好地互相理解,WTO改革就很难进行下去。他指出,WTO应发布一些清晰阐述改革方法的政策文件来助推WTO改革。他期待在明年于哈萨克斯坦举办的MC12上能够制定出WTO改革的计划。他建议WTO的改革可分为两步:一、首先需解决WTO改革中的原则问题,包括发展中经济体的地位、WTO上诉机构的僵局、透明度原则、非歧视性原则等;二、建立不同工作小组,针对不同问题制定不同规则,包括给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制定新规。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针对美国关于WTO改革的政策提出,一直以来美国都是WTO的重要成员,是多边主义的领导者,但近年来,美国政府开始认为美国作为其中领导者的成本已经大于收益,出现脱离WTO的倾向。但问题的关键是,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仍应是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领头羊。如何在如今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中平衡成本和受益,以及其他国家如何参与到说服美国继续留在多边体系中等是未来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创建院长、前中国驻WTO观察员马晓野指出,在WTO之外的双边谈判趋势正在改变着WTO的发展方向。他表示,WTO改革不仅要注重自由贸易原则, 还应注重改善涵盖管理贸易的框架。 CCG特邀高级研究、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员吕祥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指出,迄今为止,WTO无疑是处理和协调成员国的多边贸易关系的最有效的框架机制。但的确,中美贸易摩擦给WTO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他希望中美两国能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就贸易问题达成协议,推动WTO变得更健康强大,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机制。 CCG高级研究员、中国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前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表示,WTO改革固然重要,但当前更为迫切的是如何让WTO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在国际形势巨变的当下“生存”下来。他认为,所有WTO成员应该在MC12上做出努力。具体包括:首先,所有成员需要承诺保持克制,不再实施新的限制措施阻碍贸易往来;第二,所有成员需要重申对多边主义的支持,拥护WTO作为多边贸易体系的核心;第三,各方应在一个广泛的框架下对WTO改革提出倡议,因为各方可能很难在细节上达成共识;第四,针对具体问题的改革,WTO可以建立一些临时工作组,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步向更困难的问题扩展。 随后,在问答环节,Alan Wolff和与会嘉宾及媒体朋友们就WTO发展前景、WTO成员国在完善国际治理和维护多边体系的职责及经贸发展中的透明度等话题展开交流。他表示,尽管现在WTO遇到了一些发展与改革上的困难,但其仍对世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贸易规则的运转更多的是依靠参与国的自觉遵守,“闯红灯”是少数人的选择。 他指出,很多国家愿意支持多边主义,但很少有国家做出了有成效的实践。因此,他认为改革应该进行更具有可行性的尝试。现阶段WTO的成员国在促进WTO发挥作用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成员国应利用这次机会,推动WTO实现更全面更完善的改革。 他认为增加透明度会对经贸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现行的投资与贸易往来无法做到完全透明。此外,他表示,中国具有领导WTO改革的能力。WTO要想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就应尝试更多的发展可能性,而这个过程离不开中国的协助。 CCG作为领先中国的国际社会智库,致力于国际治理、多边贸易体制机制、WTO改革等国际事务的完善与发展,并提供多边对话的交流平台。CCG举办过多次关于WTO改革的研讨会及其他活动。10月30日,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国际经济关系协调人、加拿大总理G20峰会个人代表Jonathan T. Fried出席CCG圆桌研讨会,为推动全球化进程及WTO改革与发展以及现阶段国际经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建言献策。本次圆桌研讨会,CCG再次促成了相关专家学者就WTO相关话题展开探讨,为促进WTO改革和多边合作发挥了积极的智库作用。 参加本次圆桌研讨会的嘉宾还包括,牙买加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各专门机构代表Wayne McCook,法国驻华大使馆贸易和投资专员Camille Bortolini,荷兰大使馆二等秘书Kavish Bisseswar,古巴大使馆商务专员Andro Vazquez Perez,以色列大使馆文化学术及省级事务处主任Michael Schwartz,以色列大使馆文化学术及省级事务处副主任Efrat Shitenberg,古巴大使馆一等秘书William Silva和北京富爱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CCG常务理事唐浩轩等。 Ambassador Alan Wolff Ambassador Alan Wolff, Deputy Director-General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mbassador Wolff began his four-year term as WTO Deputy Director-General on 1 October 2017. Formerly Senior Counsel at the global law firm Dentons, he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international trade lawyers. He has been engaged to resolve some of the largest international trade disputes on record. For the last six years, he has served as the Chairman of the 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 (NFTC) which today represents hundreds of American companies who employ millions of workers. He is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the Institute for Trade and Commercial Diplomacy (ITCD). Ambassador Wolff served as United States Deputy Special Representative for Trade Negotiations in the Carter Administration, General Counsel of the Office in the Ford Administration, and Acting Head of the U.S. Delegation for the Tokyo Round. He was a senior trade negotiator in, and advisor, to both Republican and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s. Prior to his service at USTR, he served in the U.S. Treasury as staff attorney for the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Policy, participating in the work of the OECD 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mmittee, reviewing lending policies in the IMF and the World Bank,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drafting of the Articles of Agreement of the African Development Fund. He was director of the Treasury’s Office of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He has lectured and written extensively on trade topics including the need for a strong, open rules-based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He holds a J.D. degree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an A.B. degree from Harvard College.”
2019年11月25日 -
蒙古民主党代表团到访CCG 就中蒙合作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展开交流
2019年11月18日,蒙古前政府总理、民主党副主席阿玛尔扎尔格勒率蒙古民主党代表团到访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与CCG主任王辉耀等CCG专家学者就中蒙关系与中蒙合作前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美贸易摩擦以及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成果等话题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2020年蒙古国将进行大选,此次是蒙古国民主党代表团与邻国交流的重要一站。参会本次会议的蒙古国民主党代表团有蒙古前驻华大使,民主党外事、培训事务书记、苏赫巴特尔,民主党巴彦朱日赫区委员会主席普日布达瓦,民主党办公厅副主任巴特图勒嘎,民主党国家政策委员会委员阿伦包勒德,乌兰巴托市巴彦郭勒区议长恩赫包勒德,民主党鄂尔浑省委员会主席巴特呼雅格,民主党全国政策委员会委员彭萨勒玛,民主党财务处处长塔米尔以及蒙古TV2电视台台长恩赫图雅。 蒙古国民主党代表团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2008年到200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期间,中国助力全球经济恢复活力,体现了中国富有国际责任心的一面。 阿玛尔扎尔格勒表示,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与蒙古国可进一步加深官方与非官方不同形式的沟通与对话,推动中蒙双边关系发展。此外,中蒙双方在 “一带一路”上的合作仍有沟通与发展的空间,双方可联合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中蒙俄三边经贸关系对发展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经贸至关重要,而蒙古国是中俄经济发展的重要连通环节,对于自由贸易协议,双方也可联合开展研究。 CCG主任王辉耀表示,中国不仅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如中国持续保持6%的GDP增速,缓解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从智库角度看,中美贸易摩擦将长期存在,对周边国家可能反而是机会。中美不太可能“脱钩”,接下来的国际局势将会是摩擦、合作与多元化并存。 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和东盟共同维护国际多边经贸体系的发展。今年上半年,东盟作为新兴经济体超过美国和日本,已跃升为中国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同时,CCG专家也表示,期待蒙古国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也期待双方智库及研究机构开展更多交流与合作。 自2014年以来,中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是蒙古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与援助提供国。同时,蒙古国是首批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中蒙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在一带一路新合作的实际推进中,还存在一些项目进展缓慢等问题,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本次圆桌研讨会的举办旨在加强中蒙沟通,为中蒙关系以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视角,为中蒙双边关系及亚太地区多边合作建言献策。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中联部日蒙处副处长黄君、中联部日蒙处四级主任科员焦含章、CCG副秘书长刘宇、CCG副秘书长许海玉、CCG副秘书长张伟和CCG人才研究组总监李庆等。
2019年11月20日 -
加拿大商务委员会代表团到访CCG
如今民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世界经济格局巨变,中加贸易关系遭遇波折。然而,中国一直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11月6日,中方宣布恢复进口加方肉产品,这一举措放缓了中加紧张的经贸关系,中加经贸合作前景仍广阔。 2019年11月13日,加拿大商务委员会首席执行官Goldy Hyder、国际政策副主席Brian Kingston等一行到访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参加“中加商业发展前景圆桌闭门研讨会”,与CCG副主任高志凯和副秘书长刘宇等专家学者就中加贸易与投资关系,行业发展机遇及商业对商业(B2B)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讨论,为中加双边经贸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与方向。 CCG专家学者指出,中加经贸关系相辅相成。尽管双方关系面临挫折,但在未来的商业发展的道路上,中加企业之间仍存在着光明的前景。中国市场蕴含巨大商机,中产阶级群体规模快速增长,商业发展资源丰富,外资及外企在华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中加经贸关系的改善将会促进双方的经济繁荣发展。 加拿大代表团指出,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国际商业发展面临挑战和阻碍,但商业的往来不应受政治因素影响。加拿大需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促进多边合作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加,中加企业应展开更多多元化合作。此外,中国或许需要加强对外传播影响力,减少因不实报道对中方在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活动时产生不良影响。 本次圆桌研讨会就中加经贸关系的挑战与机遇、加拿大企业转型、中加商业合作前景和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加关系的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双方就中加应展开更多民间交流达成一致。 作为中国领先的国际化智库,CCG致力于全球化、全球治理和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探究,并积极参与并促进各界人士就相关领域的交流探讨。本次研讨会,CCG再次为中加双边经贸合作构建交流平台,助力中国发展双边及多边经贸关系。
2019年11月15日 -
加拿大总理G20峰会个人代表CCG圆桌研讨 全球经贸治理中的WTO改革与G20发展
作为多边贸易机制的支柱,WTO一直维护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运行25年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近期正因无法跟上时代需求而饱受争议和挑战,其上诉机构或在12月陷入瘫痪危机。与此同时,智利总统宣布智利放弃将于今年十一月举办的APEC峰会的主办权;中美贸易协定的签署地又成问题。面对接踵而来的种种挑战,以G20为例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对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WTO改革已成为国际热议话题。近日,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国际经济关系协调人、加拿大总理G20峰会个人代表Jonathan T. Fried出席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总部举办的圆桌研讨会。加方全球化及国际经济发展专家学者与中方经济金融专家就中美贸易关系,全球经贸发展现状,高新科技发展, WTO改革发展,及G20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讨论,旨在为推动全球化进程及WTO改革与发展提供对话与交流的平台,并为现阶段国际经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建言献策。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原司长江山主持本次研讨会。 Jonathan T.Fried就中国与美国贸易议程的内容,贸易议程的方向和经济发展所需的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关税的特性及非关税措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他指出,现阶段WTO成员国仍在寻找WTO改革的解决方案。现有的WTO运行条例已无法满足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需求,因此WTO需要在各国共同利益、经济发展共识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国际贸易中,利用合法规范与约束对知识产权会更好地推动全球化发展。此外, G20作为跨国政府组织的补充形式,对推动WTO改革贡献了积极的作用。最后,他表示 CCG和CCG的合作伙伴对公共政策及WTO改革进程的推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CCG顾问、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崇泉指出,中国既是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化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中国会坚定地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化进程。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中国也会顺应这一趋势,同时也需要多边贸易体系。
2019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