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智库

捐赠·支持  ENGLISH 
  • 关于
  • 研究
  • 动态
  • 活动
  • 专家
  • 咨询委员会
  •  概况
     顾问
     咨询委员会
     专家
     国际顾问
     管理团队
  • 全球化
    全球治理 国际组织 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国际移民 国际人才政策 华人华侨 中国海归 留学生
    国际关系
    美国 加拿大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美 澳洲 中东
    国际贸易与投资
    中美贸易 国际贸易 来华投资 对外投资 数字贸易
    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来华留学 出国留学 国际学校
    国内政策
    中国开放指数 区域与城市 大湾区
    前瞻研究
    智库研究
    研究著作
    CCG每年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10余部研究专著, 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持,奠定了CCG在全球化,国际关系,全球治理,企业全球化,人才全球化等领域的权威地位。
    研究报告
    CCG持续以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在全球化相关研究领域开展领先研究,在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关键节点撰写和发布研究报告。
    建言献策
  • 新闻动态

    CCG每年发布研究著作和研究报告二十余个,主办系列圆桌研讨会、主题演讲、建言献策座谈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年度品牌论坛共计百余场 ;赴多国开展" 民间二轨外交 " ,出席国际重要论坛并参与研讨,同时作为唯一的中国社会智库举办多场官方边会。

    媒体报道

    CCG积极在国内外重大关键节点发声,针对当下国内国际议题贡献了丰硕智库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和专家观点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成为国内外主流媒体获取信息与研判的思想库。

  •  CCG品牌论坛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二轨外交  名家演讲  名家午餐会  智库圆桌会
    活动预告
    聚焦国内国际热点话题,CCG举办多场圆桌研讨会、名家演讲、年度论坛等智库活动,研判当下全球化发展新趋势。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高级研究员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研究员
     特邀研究员
  •  主席/理事长
     资深副主席
     副主席
     常务理事
     理事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
     成为理事

全球化智库

 EN

捐赠·支持

  • 关于 
  • 研究 
  • 动态 
  • 活动 
  • 专家 
  • 咨询委员会 

想获得最新活动资讯和
专家观点?

 
  • 关于

     概况  顾问  咨询委员会  专家  国际顾问  管理团队
  • 研究

    全球化
    全球治理
    国际组织
    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
    国际关系
    美国
    加拿大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美
    澳洲
    中东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国际移民
    国际人才政策
    华人华侨
    中国海归
    留学生
    国际贸易与投资
    中美贸易
    国际贸易
    来华投资
    对外投资
    数字贸易
    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来华留学
    出国留学
    国际学校
    国内政策
    中国开放指数
    区域与城市
    大湾区
    前瞻研究
    前瞻研究
    智库研究
    研究著作
    研究报告
    建言献策
  • 动态

    新闻动态

    CCG每年发布研究著作和研究报告二十余个,主办系列圆桌研讨会、主题演讲、建言献策座谈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年度品牌论坛共计百余场 ;赴多国开展" 民间二轨外交 " ,出席国际重要论坛并参与研讨,同时作为唯一的中国社会智库举办多场官方边会。

    媒体报道

    CCG积极在国内外重大关键节点发声,针对当下国内国际议题贡献了丰硕智库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和专家观点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成为国内外主流媒体获取信息与研判的思想库。

  • 活动

    CCG品牌论坛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二轨外交
    名家演讲
    名家午餐会
    智库圆桌会
  • 专家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高级研究员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研究员  特邀研究员
  • 咨询委员会

     主席/理事长  资深副主席  副主席  常务理事  理事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  成为理事
新闻动态
  • 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
  • 新闻动态
  • CCG在“2019世界文化旅游大会峰会”上发布出入境游报告 助推新时代“来华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报告 报告抢先看 根据课题组定义规则计算,2018年我国入境游客数量较出境游客数量差额达5245万人次,2018年国际游客逆差较2017年增长22%。 报告指出,产生巨大的国际游客逆差主要反映了两个问题,其一是我国入境游客的统计包含了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而出境游客的目的地统计也包含了外国与港澳台地区,这使得出入境口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二,国际游客逆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数据上,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现已达到2395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国。 近年来美国对美中贸易的逆差一直表示不满。但美国在美中贸易计算中忽略了服务贸易,中美之间较大的服务贸易逆差为美国的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大量的就业岗位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课题组在国内和国外分别开展了针对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问卷调研,并对部分游客进行了深入访谈后通过分析表示,有82%的受访者在来华体验之后都产生了巨大的改观,包括对中国文化、中国美食和中国城市和地区的城市化建设的肯定,也有对于西藏、新疆等地区发展成效的认可。同时对科技创新在中国的发展也让来华外国游客发出了赞许。 报告指出,发达经济体普遍对签证便利化的措施采取互惠政策,这一点优于新兴经济体,也是我国可以借鉴的一点。签证便利化可以体现在免签、电子签证申领系统和通过区域合作发展加强跨国旅游联动这三个方面上。 大部分受访者对于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赞不绝口,也愿意尝试,但针对外国游客临时使用电子支付仍存在一些挑战。一方面我国电子支付只依托微信、支付宝、银联等支付平台,但这些平台外国游客并不常用;另一方面中国电子支付普遍需要内地银行办理的银行卡进行操作,对于仅是来旅游的外国游客来说并不划算也不方便,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尝试的意愿。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滴滴打车可以使用外币卡进行手机支付,在受访者中具有不错的口碑。 2019年10月23日,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于西安“2019世界文化旅游大会峰会”上发布《从出入境旅游看中国全球化发展》系列报告之四《推动新时代“来华旅游”高质量开放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在出境旅游方面发展迅速,但在入境游客的吸引力上还有待提升,外国人来华旅游发展相对缓慢。报告表示,我国国际游客逆差年增长近千万,服务贸易逆差现达两千多亿美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国。此外,报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可以从签证便利化和行业创新发展两个方面着手提升来华旅游吸引力。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国际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建议我国政府研究制定“来华旅游2025”全面发展规划,统筹各方力量提升来华旅游吸引力,并具体提出七项政策建议,旨在更好地促进来华旅游发展,展现更真实的中国新时代风貌,并将中国全球化发展的成果与世界各国分享。 本次峰会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西安市人民政府、携程集团主办,CCG为本次大会特邀合作单位。大会邀请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方光华,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远,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宝春,世界旅游及与旅行业理事会大中华区总监郝霄虹,哥伦比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大使路易斯·迭戈·蒙萨尔韦,加纳驻华大使爱德华.博阿滕,匈牙利科技创新部副部长迈哈里.巴拉尼,印度尼西亚旅游部国际市场营销部助理副部长文森修斯· 杰马度,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等1000多位国内外官产学研精英集聚一堂,共同探索入境旅游和目的地景区的营销新策略,旨在以发展新时代全球旅游为使命,推动东西方文化思想的进一步融合。 国际旅游对于国家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国家的外汇收入,就业及创业情况,国家国际印象和文化发展、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都有着深刻的推动作用。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数据,2018 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达数量达到 14亿人次,同比增长 5.4%。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含交通)出口额达到 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4%,跑赢全球GDP 增速3.6%,是仅次于化工和石油行业的世界第三大出口行业。同时据UNWTO数据显示,亚太地区和非洲地区国际游客到达数量增长最快。 在此背景下,于本次峰会的“发展入境旅游的契机和挑战”主题论坛上,苗绿博士发布了《推动新时代“来华旅游”高质量开放发展》报告。本报告由全球化智库(CCG)与携程旅行网(Ctrip)联合发布。报告分析了国际旅游动态,探索了中国国际旅游发展,并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探究了来华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来华旅游吸引力、推动中国国际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出境游快速发展,国人脚步走得更远,但入境游发展空间还较大 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国游占出境游比例发展迅速,从2012年到2018年,内地居民出国游人数占同期出境游人数的比例从34%增长至51%,走出国门代替港澳台游成为出境游的主要特征。报告进一步解释,出国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持续开放创新的政策和科技、经济及全球化等全方面的整体发展。此外,我国外交部门一直致力于持续提升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而自2018 年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以来,相继出台的诸多便利化政策,包括中国公民入境通关不超过30分钟、电子证件自助通关和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等等,也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出行的便利度和享受全球化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入境游客数量为 1.41亿人次,同比增长 1%;外国游客入境数量为 3054万人次,占入境游客总量的22%,同比增长 5%,较2017年有所提升。但当前入境外国游客增速低于多项区域平均指标,也低于邻国日本、泰国的增速。2018年日本、泰国接待国际游客分别为3119万人次和3828万人次,增速分别为9%和8%。我国入境游发展还有待提升。  国际游客逆差年增长近千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国   根据课题组定义规则计算,2018年我国入境游客数量较出境游客数量差额达5245万人次,2018年国际游客逆差较2017年增长22%。报告指出,产生巨大的国际游客逆差主要反映了两个问题,其一是我国入境游客的统计包含了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而出境游客的目的地统计也包含了外国与港澳台地区,这使得出入境口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二,国际游客逆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数据上,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现已达到2395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国。对此,报告指出,形成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我国出国旅游人数基数大,且从数据上来看仍然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也包括我国游客的购物能力较强,特别是在具有免税政策的区域购物,如奢侈品、生活用品、母婴用品和其他旅游购物等,还包括来华旅游发展相对缓慢等问题。2019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18年旅游统计数据,外国人在华花费为731亿美元,同比增长5.1%。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消减旅游贸易逆差的局面。如果旅游贸易逆差继续扩大,我国在货物贸易方面的顺差将被逐渐抵消。UNWTO研究指出,2018年中国以2770亿美元继续成为全球国际旅游最大的消费国,该数据是美国游客在国际旅游方面消费额的近两倍(1440亿美元)。报告显示,如果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我国在货物贸易方面的顺差将会被逐渐抵消。此外,近年来美国对美中贸易的逆差一直表示不满。但美国在美中贸易计算中忽略了服务贸易,中美之间较大的服务贸易逆差为美国的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大量的就业岗位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82%受访国际人士来华后对中国的印象完全改观,电子支付获赞许但仍需提升对外国游客便利性   报告中,课题组在国内和国外分别开展了针对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问卷调研,并对部分游客进行了深入访谈后通过分析表示,有82%的受访者在来华体验之后都产生了巨大的改观,包括对中国文化、中国美食和中国城市和地区的城市化建设的肯定,也有对于西藏、新疆等地区发展成效的认可。同时对科技创新在中国的发展也让来华外国游客发出了赞许。报告指出,来华旅游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是,部分受访者表示电子支付的普及给其在华旅游带来了不便,例如很多小地方的商店或者摊位已经无法找零。事实上,大部分受访者对于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赞不绝口,也愿意尝试,但针对外国游客临时使用电子支付仍存在一些挑战。一方面我国电子支付只依托微信、支付宝、银联等支付平台,但这些平台外国游客并不常用;另一方面中国电子支付普遍需要内地银行办理的银行卡进行操作,对于仅是来旅游的外国游客来说并不划算也不方便,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尝试的意愿。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滴滴打车可以使用外币卡进行手机支付,在受访者中具有不错的口碑。此外,报告显示,外国游客对来中国旅游的担忧主要在于距离远、费用高、语言问题、食品安全和空气污染等方面。另一方面,外国游客在来中国旅行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签证申请、语言交流、网络使用和基础设施配套等。受访者也表示,周围人及传播媒体对旅游经历的评价和宣传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旅游口碑的塑造,而旅游口碑深深地影响者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  加强签证便利化和发展行业创新将能进一步提升来华旅游吸引力   课题组提出,签证便利化、行业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政策可以提升来华旅游吸引力。一方面,签证政策的开放创新是促进国家深入参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报告指出,发达经济体普遍对签证便利化的措施采取互惠政策,这一点优于新兴经济体,也是我国可以借鉴的一点。签证便利化可以体现在免签、电子签证申领系统和通过区域合作发展加强跨国旅游联动这三个方面上。首先,免签计划的实施可以对出入境游客的时间消耗进行大幅度缩短,也可以增加实施国的旅游吸引力,但当前我国还未形成范围广泛的免签体系。其次,在无纸化办公趋势下兴起的电子签证发展火热,完善的电子签证系统不仅可以简化外国公民申请入境的过程,缩短申请时间,还可以使签发国省去大量人力成本,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才与资本的流动。此外,跨区域旅游业发展合作也为签证便利化的措施发展提供新思路。加强跨国旅游联动成为各国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方式。课题组通过分析如欧盟申根签证的申根区的跨境旅游联动,以智利与阿根廷则面向中国公民推出“阿智”单一签证为主要例子的跨境旅游联动的区域新探索,给中国如何借鉴别国旅游业发展提供经验。在行业创新发展方面,报告从旅游产品供给多元化、增加人文交互项目以及发展文化旅游三个方面分享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发展国际旅游的经验,为中国国际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具体提出,用创新内容来促进旅游产品供给多元化,打造品牌从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以及以变革方式增加体验性更强的人文互动。  7项建议助力 “来华旅游2025”全面发展 报告指出,无论是国际游客赤字,还是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中国人更多更快地走出去,并且在去了解世界的同时,将中国全球化发展的成果与世界各国分享。但值得注意的是,隐藏在国际游客赤字和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背后的,是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程度增速缓慢。为了更好地促进来华旅游发展,展现更真实的中国新时代风貌,减少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误会,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更好地融入全球,建议我国政府研究制定“来华旅游2025”全面发展规划,统筹各方力量提升来华旅游吸引力,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够更加便利地来中国旅游,领略中国风光,体验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故事。建议就促进来华旅游发展建立中央领导小组,由分管文化旅游的国家领导人担任组长,各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统筹建立来华旅游发展规划与落实机制,争取到2025年实现来华旅游管理与服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外国游客数量增长50%。1.    创新签证体系,建立签证政策评估体系与电子签证申领平台报告建议,在签证申请中心现有的平台基础上,依托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建立中国完整的电子签证在线申领平台。引导外国人全流程在线办理来华签证,实现 在线填写、资料上传、网上缴费和签证领取的现代化签证申请流程,减少海外人工成本,提升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国际声誉。报告还建议由有关部门统筹建立国家签证政策评估体系,通过对与各个国家的合作情况、人口流动情况、违法犯罪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国家签证发展战略,结合外交机制,推动签证便利化发展。此外,报告建议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签证类别,如设立大湾区人才自由通关政策;依托已获得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厦门、青岛、武汉、成都、昆明等城市,根据区域特点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形成如同京津冀和江浙沪区域的过境免签区域联动机制;倡导并推动类似“APEC商务旅行卡”功能的“丝路旅行卡”;增加家庭旅游签等细化的签证类型以及根据经济需要,补充短期工作签、工作打工签等签证类别等。2.    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跨境联动合作报告建议应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跨境联动合作,具体包括鼓励深化省市一级中外旅游结对合作;充分利用现有过境免签政策,打造“类单一签证”并对于陆路接壤跨境旅游区域优化交通整合等。3.    创新旅游内涵,打造具有中国文化与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报告建议创新旅游内涵,打造具有中国文化与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具体包括鼓励创新,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丰富旅游产品供给;设计体验性旅游项目,激发当地居民参与热情,实现人文交互以及深挖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创立标志性节庆,打造中国旅游品牌。4.    加大旅游宣传,用更加市场化、本地化的方式吸引游客到来报告建议,政府层面应重点加强中国签证政策的宣传工作,打造中国入境便利化发展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中国旅游。旅游企业常年根植并贡献于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入境游游客的把握更加准确,其专业化的旅游宣传团队,能用国际化的语言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并以专业化的营销思路进行海外推广,可以提高旅游宣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此外,欧美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传统媒体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宣传渠道,包括电视、·都具有良好的宣传效应。此外,还可以进一步使用社交媒体,邀请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国际知名人士或关键意见领袖(KeyOpinion Leader,KOL)来华旅游,通过其名人效应,吸引更多国际游客的关注。5.    提升社会融入,优化外国游客在中国的社会体验报告建议,进一步协同创新,深化改革,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上逐一解决,将中国发展的成果展示出来,有效提升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真实体验。6.    加强市场监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标准报告建议,统筹协调社会各个层面,建立与旅游相关的不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常态化的协调机制,推动建立诚信制度,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严肃查处不法行为,提高旅游管理水平,维护市场公平,实现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7.    促进人才供给,培养和吸引国际旅游专业人才创新发展报告建议,解决旅游人才,特别是专业化、国际化旅游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一方面社会和高等院校需要更好地发展需求,培养更多有旅游管理专业背景且外语能力突出的国际化旅游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参与,如海归人才、外籍人才等。 为探寻中国入境旅游持续发展缓慢的根结所在,全球化智库(CCG)与携程旅行网(Ctrip)联合开展调研,发布《从出入境旅游看中国全球化发展》系列报告。系列报告一《入境游增长乏力,中国旅游赤字明显》通过详实数据和分析展现了全球旅游业现状、中国游客出境游情况和外国游客入境游情况。报告指出,与出境游的持续高热相比,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并不理想,在游客数量方面与大陆居民出国旅游存在明显逆差。系列报告二《推动中国入境旅游快速发展促进全域效应提升惠及全国》在对国际游客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系列报告三《出入境游赤字加大,签证改革大有可为》通过指出中国出入境旅游的发展问题,发现影响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剖析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推动旅游业相关政策协调,促进中国全球化发展。本次发布的报告为系列报告四。该系列报告的发布,意在通过指出中国出入境旅游的发展问题,发现影响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剖析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推动旅游业相关政策协调,促进中国全球化发展。游客到一个地区或国家旅游,体验的不仅仅是景点的自然风光、景区内的食品和服务,还包括交通、住宿、社会治安管理、基础设施配套,以及与当地居民的相处,因此,旅游体验更是一个区域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结合。通过发展入境旅游,既可以增加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增加就业、增加入境旅游的创业机会,同时也可以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我国的了解,增加文化的交流互鉴,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基础设施的人性化发展,促进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升人民的国际化素质和文化的包容。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交往的新中心,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亚运会也将在杭州举行,我国入境旅游发展将迎来新的更大的契机,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统筹谋划、提前布局、协同创新,共同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发展,推动中国更高质量的开放发展。   《从出入境旅游看中国全球化发展》系列报告 1. 《入境游增长乏力,中国旅游赤字明显》   2. 《推动中国入境旅游快速发展,促进全域效应提升惠及全国》 3.  《出入境游赤字加大,签证改革大有可为》

    2019年10月24日
  • 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受邀出席70周年国庆盛典观礼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随后,大会还举行了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2019年10月21日
  • CCG主任王辉耀获世界华人智库领袖奖

    2019年10月17日,由世界华商组织联盟,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三亚公共外交研究院,马来西亚Kingsley Strategic Institute for Asia Pacific(KSI),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联合举办的2019世界华人商业与经济峰会(World Chinese Business and Economic Summit,WCBES)在中国澳门成功召开。CCG主任王辉耀受邀出席本次峰会并被峰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世界华人智库领袖奖(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World Chinese Think Tank Leader Award),由马来西亚第一产业部部长Teresa Kok和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联合颁奖,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为大会发来贺电。

    2019年10月21日
  •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首次举办对外开放日活动

    2019年10月14日,中国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举行对外开放日活动,逾百位外国驻华使节、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民主党派代表、研究机构学者、中外媒体记者受邀出席。图为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王仲伟致辞。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14日在北京举行首次对外开放日活动。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王仲伟表示,政府参事工作、文史馆工作是中共统一战线的重要方面,是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   当天,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侧的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办公区内,逾百位外国驻华使节、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民主党派代表、研究机构学者、中外媒体记者受邀出席开放日。工作人员向嘉宾介绍机构近70年发展历程。   国务院参事室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于1949年11月设立,约两年后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两者目前合署办公。机构官网资料显示,根据《政府参事工作条例》,参事室的主要职责是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民主监督、统战联谊,文史馆则负责敬老崇文、存史资政、文化建设、统战联谊工作。   10月14日,中国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举行对外开放日活动,逾百位外国驻华使节、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民主党派代表、研究机构学者、中外媒体记者受邀出席。图为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赵冰介绍参事工作。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政府参事制度、馆员制度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统一战线理论运用于人民政权建设的一个创举。”王仲伟致辞时说,70年来,国务院参事室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为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中央文史研究馆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有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国务院参事和馆员目前皆由国务院总理聘任,历任总理先后聘任参事200余名、馆员300余名,现任参事、馆员保持在各50人之内,民主党派及无党派参事、馆员占总人数的七成。

    2019年10月16日
  • CCG主任在罗德岛论坛与50余国政要、学者展开思想激荡

    前言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冷战结束时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历史的终结》,或许现在已备受争议,因为文章把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视为历史的终结。在柏林墙倒塌的三十年后,如今民粹主义情绪的高涨再次否定了“历史终结论”,冷战后盛行的西方自由民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人类又该如何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继续前行?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1日至12日,由文明对话研究所(Dialogue of Civiliz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OC)主办的罗德岛论坛(Rhodes Forum)在希腊成功召开,超过50个国家的300余名的政商学界人士共襄盛会,围绕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开展对话交流。开幕式上,DOC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长Jean-Christophe Bas,希腊共和国外交部长John Chrysoulakis,罗德岛市市长Andonis Cambourakis分别致欢迎辞。DOC监事会主席Vladimir Yakunin致论坛开幕辞。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博士作为唯一中国智库代表参加11日的开幕式主题论坛研讨,并于12日参加地缘政治分论坛研讨。   开幕式研讨论坛以“柏林墙倒塌后的30年:寻找路线和方向”为主题。作为开幕式唯一受邀中方嘉宾,王辉耀博士参加研讨会与研讨嘉宾围绕全球化时代的改革和未来各抒己见。研讨会的发言嘉宾还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G20特使Gabriela Ramos,欧洲议会前议长Martin Schulz,莫斯科国立大学公共行政学院院长、俄罗斯联邦议会下议院议员Vyacheslav Nikonov,欧洲之友(Friends of Europe)欧洲及地缘政治事务主管Shada Islam以及印度议会议员、前部长Alphons Joseph Kannantham。开幕式由国际时事记者Ali Aslan担任主持。Ali Aslan曾主持过多场高端国际领袖研讨会,与会者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理马克龙,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政要。   在开幕式研讨论坛上,王辉耀博士表示,如今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的抬头,中美贸易摩擦给世界经济走向带来的不确定性等让在过去三十年中建立起的全球治理体系和多边主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全人类的当务之急。他指出,中国刚刚庆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的迅速发展也展示出了中国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例如,中国目前已让8亿人摆脱贫困,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超过70%。中国的人口平均寿命也翻了一番,从35岁到了75岁。此外,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30%,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并积极维护和完善全球体系。中国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化进程,维护多边主义。迄今为止中国主导的亚投行(AIIB)已有100个成员国,展示出了中国为扩大进一步的多边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辉耀博士认为,未来人类应该通过共同努力来解决新纪元给我们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一系列挑战。对此,他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加强贸易联系。无论东西方,无论亚洲、欧洲还是美洲,世界各板块正因为紧密的贸易联系变得更加密不可分。因此,为实现人类社会持久和平、发展与繁荣,应尽量避免“贸易战”的发生;第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基建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发展,可以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实现其更快更好的全面发展。第三、建立对话,提升共识,鼓励大家多用共同语言。王辉耀博士表示,罗德岛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对话平台,只有通过持续对话、共同努力才能找到对策应对当前的挑战。   此外,王辉耀博士还受邀参加了论坛于12日举办的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亚洲与中东研究专家、资深财经记者Martina Fuchs担任主持。参会嘉宾还包括奥地利前总理阿尔弗雷德·古森鲍尔,葡萄牙欧洲事务部前部长Bruno Maçães,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研究所欧洲-大西洋安全中心首席研究员Sergey Markedonov,印度基金会(India Foundation)主管Dhruv C. Katoch以及哥廷根大学教授、DOC联合创始人Peter Schulze。

    2019年10月15日
  • 首届全球数字经济联盟峰会(D50)暨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单发布盛典在石家庄举办

    2019年10月11日,我国唯一以数字经济冠名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开幕,由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电子商会(CECC)、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首届全球数字经济联盟峰会(D50)暨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单发布盛典顺利举行。峰会以“共建全球数字经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层次高,形式新,规模大,峰会邀请了众多国际数字经济领域权威专家、知名企业家、智库专家、学者等国内外嘉宾参与,探讨了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问题及发展机遇与挑战,发布了全球数字经济联盟未来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由福布斯中国主办、《消费电子》杂志社协办的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单,搭建起国际官产学界共商数字经济全球治理的高端平台,超过1500名各界人士出席此次峰会。 东西方权威领袖云集,国际视角权威定格 峰会邀请了波兰前第一副总理格列格尔茨•W•科洛多科、原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中国电子商会原会长曲维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夏延军、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福布斯中国首席执行官李思卫、剑桥电子商会主席西蒙•米德、英国信息技术电信和电子协会副会长西蒙•斯皮尔、加中贸易理事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范诺亚、浙江大学教授、数字经济专家张为志等国际前政要、政府领导、国际数字经济领域权威专家、院士、学者参与演讲对话。峰会由中国电子商会秘书长彭李辉和卡特总统前法律顾问哈维•佐丁共同主持。  首届全球数字经济联盟峰会现场 夏延军指出,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新高地。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瞄准主攻方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数字经济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河北正处在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希望参会企业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怀畅谈,深入研讨,一如既往地关注河北、支持河北、投资河北。河北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精神、更加务实高效的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各界朋友携手开启“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夏延军致辞 原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中国电子商会原会长曲维枝在致辞时强调,当前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形态,更易实现规模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全球数字经济联盟峰会”举办是践行全球发展共识促进互利共赢的重要举措,只有形成发展合力,坚持开放互助,新经济发展才有强有力依托。同时她认为发展数字经济要强化信任机制,形成共识,这是发展基石,其次要加强创新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的效益落到实处,真正将数字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资源,最后要发挥国际产业联盟组织作用,健全国际平台融合发展机制。她认为,全球数字经济联盟(D50)诞生恰到及时,国际联盟组织要承担起纽带责任,团结全球各国有共识的数字经济精英,加强各国数字经济合作,只有开放才能加速融合,形成强有力的依托,对经济全球化才有实效推动。  原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中国电子商会原会长曲维枝致辞 福布斯环球媒体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福布斯中国首席执行官李思卫在致辞中表示,数字经济以迅速跨越时空和产业边界,打破传统企业局限和成长规律,颠覆传统商业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特点,不断向商业社会各环节及各领域渗透,促使经济活动效率大幅提升,经济结构加速优化。而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对自身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将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全球数字化进程。他表示,福布斯中国将通过高端对话协助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保持在国际前列。

    2019年10月14日
  • CCG主任雅典论坛上发出中国智库声音

    2019年10月14日
  • 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
  • 共【 348 】页
  • 到 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日历检索

推荐阅读

  • CCG 4-6月动态 | 全球出访、智汇四方,CCG春夏交汇期精彩回顾

    CCG | 2025年7月11日

  • 王辉耀接受BBC,彭博社、美联社、半岛和TRT等国际媒体采访谈特朗普关税战

    CCG | 2025年4月14日

  • CCG 1-3月动态 | 2025繁忙开年,多场高端论坛直击国际前沿

    CCG | 2025年4月8日

智库logo
智库
    
分享二维码
 

联系我们

 研究合作
 媒体采访
 建言献策
 工作机会
 国际合作
 捐赠支持
联系电话
010-65611038 010-65611039
联系传真
010-65611040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7号汉威大厦西区12层12B10室
邮政编码
100004
    
分享二维码
 
© Copyright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2008 — 2025 京ICP备0903046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7417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