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穗生CCG演讲 | 解析中美贸易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努力避免“新冷战”
赵穗生教授从国际关系研究以及自己在美国35年的切身经历和观察出发,深入分析了特朗普上台后的中美关系、冲突的复杂性、美国国内鸽派和鹰派的分野等问题,并详细阐述了中美避免爆发“新冷战”的五个因素。
2019年8月21日 -
第14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成功举办
2019年8月17日,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第14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在京成功举行。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界、创投界、学术界等近50位创新创业精英和专家、学者围绕“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新时代留学人员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深入研讨,近800位留学人员和海归共襄盛会。 开幕式由人社部专技司副司长李金生与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CCG理事长王辉耀致辞,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兼秘书长王丕君,中央统战部五局副局长陈先和,中央统战部留学人员工作处处长王松涛,人社部专技司留学人员和回国专家处处长陈勇嘉出席。中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和金杜律师事务所全球主席、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发表主旨演讲。CCG秘书长,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秘书长苗绿主持开幕式。 人社部专技司副司长李金生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向为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归国人士表示感谢。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开展人的对外开放,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近年来人社部致力于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开展高层次留学人员归国就业创业支持项目,更好地服务留学人员回国发展,为新中国建设吸引源源不断的国际化人才。他表示,此次论坛为广大留学归国人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沟通平台,希望未来将有更多的海归人才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详细……】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欧美同学会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海归爱国团体和联谊组织,在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平台与桥梁作用。他指出,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广大留学人员有着殷切希冀,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在创新创造、促进对外交流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1847年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赴美留学至今,一代又一代的留学生前赴后继、上下求索,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推动中国走向全球。他们从思想、政治、科技、实业、教育、文化等各个层面革故鼎新,全面塑造和改变了近现代中国社会面貌,深刻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从拯救中国到建设中国到创新中国,从留学潮到海归潮,已经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世界级国际人才良性循环现象。如今,全球发展面临着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中国国内经济也进入新常态,希望广大留学人员肩负起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为祖国复兴做出更多贡献。【详细……】 中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结合自身的留学和归国工作经历,分享了自己所感受到的美国、中国以及世界的变化,认为世界变化的冲击还在进行,且程度在不断加大。他指出,留学生接触了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让他们更多地感受了到世界的巨大变化,但也容易在回国后遇到“水土不服”的思维冲击,因此留学生需要学会协调,社会也要形成开放、包容和国际化的环境。他表示,未来的竞争是民族的竞争,之前所有的竞争都会归结到这一点。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留学生应该认识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环境在改变,应该更直接、更主动、更积极、更深入地参与到民族的长远发展当中,促进民族创新,真正成为民族自立的支柱。【详细……】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院长薛澜认为,留学生需要努力提升“国际胜任力”,其内涵包括知识和认知层面,能深刻理解世界历史文化和全球议题;行为和人际层面,通过有效沟通增进理解,化解冲突;个性和品质层面,对民族文化有深刻认识和充分自信,对多元文化保持开放和尊重。就中国如何提高“国际胜任力”,他表示,中国高校要努力探索培养国际化人才,中国企业要吸纳更多了解当地文化、经济、社会的区域研究人才,国家要为国际组织输送更多植根中国文化、了解国际体系、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情怀和理想的中国人才。他强调,大学、研究机构、跨国公司和国家各部门都要帮助提高“国际胜任力”,真正让中国的发展促进全世界的和平发展,真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详细……】 金杜律师事务所全球主席王俊峰表示,虽然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危机和挑战,但这一转型更替的时代对中国人和海归来说还是最好的时代,孕育着无限繁荣生机。他从自己十多年出海和归国的经历出发,分享了四点感悟:第一,要不断地学习,通过学习充分了解自己,更好地把握、管理和引导自己;第二,无论从事何种创业,都要真正了解国内的国情和社情,把自己的事业和民族发展大局紧紧相连;第三,要有谦虚的心态,因为在校园生活中对国外的了解还远远不够;第四,要珍惜自己的海归身份,海归还是少数,是众望所“归”,所以更要有宽容和包容的心态。他强调,一国的竞争力是一代代人比拼的结果,海归是同代人中的精英,首先要了解、学习和融入,被社会接受,才能够有领导力和影响力。【详细……】 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不同时代海归共论个人梦想与报国蓝图 百舸争流,与国同梦。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以强大的人才磁场从改革开放后的“出海潮”迎来“海归潮”。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约达585万人。其中约365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约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5%,为社会各领域贡献大量高水平人才。海内外中华儿女,尤其是留学人员,作为中国人才库和智囊团的重要部分,拥有创新创业、联通中外的巨大潜力,在变革的新时代中迎来了逐梦与报国的宝贵机遇。 当前,世界政经格局动荡,科技革命开启数字时代,中国与世界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和共同的挑战。在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期,广大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把个人梦想融入实践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成为中国了现代化与全球化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 本届论坛聚焦留学人员如何在变化的格局中发挥“人才库”“智囊团”和“生力军”的作用,围绕海归如何抓住新兴的经济蓝海、留学人员如何突破海外人才政策收紧带来的挑战、青年海归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作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与留学人员的新机遇以及全球人才环流下如何延揽世界人才、提高中国的国际人才竞争力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 论坛共设立四场全体大会,分别聚焦“全球化新时代:海归如何引领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占据人才高地--海归就业政策与发展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人才新契机”和“融合与创新--青年海归如何为数字经济时代赋能”,旨在与各界海归总结和分享经验,促进深度交流与合作,共议创新发展之计。
2019年8月19日 -
CCG分享智库在对外传播中的10个方面作用
2019年8月16日 -
深度解析全球人才竞争与国际人才政策创新 CCG主任王辉耀应邀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骨干讲座
随着全球化三大浪潮的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已成为一个新的大趋势,人才流动也成为了我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建设人才强国、打造人才高地是时代号召,更是国家要求。 近期2019年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骨干培训班在云南昆明举行,该培训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管理司主办,来自人社部专技司领导和140多位全国各地人社系统专技人才工作负责人参加了讲座交流。 2019年8月1日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博士受邀参加并围绕“全球人才竞争与中国国际人才政策创新”主题进行分享。 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海外人才的不断重视,我国迎接了庞大的海归潮。根据人社部统计公报显示,改革开放至2018年底,我国累计有365.14万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同时,我国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351个,吸引近9万名留学人才入园创业。 王辉耀主任首先对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在全球人才竞争策略与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知识经济变得愈发重要、延揽人才是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 王辉耀主任指出,海归拥有先进的专业技术优势,在推动科教兴国事业中发挥着中坚作用。同时,海归开创和引领中国的创业大潮,带来大量的高精尖的技术和现代的企业管理。 为推动国际人才的进一步流动,王辉耀主任提出了进一步放宽永久居留申请条件、对优秀外籍人才提前发放“绿卡”、完善人才移民入籍的相关渠道、探索建立华裔卡制度和华侨身份证制度、完善移民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加大国际化教育资源的供给、建立与国际无缝衔接的外籍人才社会保障体系等八大建议。 全球化智库(CCG)是中国领先的国际化社会智库,致力于全球化、全球治理、国际关系、人才国际化和企业国际化等领域的研究。CCG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全国人才理论研究基地,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所在地。CCG每年完成多项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委托的人才课题,出版人才相关图书,发布研究报告,推动中国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2019年8月8日 -
多国驻华使节探讨中欧非三方对话与合作 CCG与欧盟驻华代表团举办圆桌会
2019年8月2日,由欧盟驻华代表团主办,全球化智库(CCG)、让·莫内网络(Jean Monnet Network)“全球化时代的欧盟、非洲和中国”项目、欧盟-亚洲中心和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联合举办的“让·莫内圆桌会在欧盟驻华代表处举行。会上,欧盟驻华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和CCG秘书长苗绿博士联合致辞。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协理副校长、欧盟-亚洲中心副主席沈伟主持会议。本次圆桌会以“区域间主义与合作:促进欧中非三方对话“为主题,十余位来自欧盟和非洲的驻华大使和公使等嘉宾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欧盟与中国共促非洲发展、“一带一路”第三方合作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数十位中欧非外交官员、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共同参会。 让·莫内圆桌会在欧盟驻华代表处举办 中国-欧盟第十一轮非洲事务磋商此前刚在北京举行。中国与欧盟的代表双方主要就非洲形势、热点问题、对非合作和涉非三方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的国际形势下,本次让·莫内圆桌会旨在进一步加强中非欧合作的交流与对话,推进国际合作,促进中非欧关系的和平与发展。 会议由“非洲经济一体化和欧盟与中国的作用”和“中非欧三边合作机遇与‘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两场圆桌会组成。会议受到了迪肯大学、斯普林格出版社、法国昂热高等商学院(ESSCA)和北京交通大学的支持。 “非洲有望成为世界下一个高增长市场,下一个世界经济引擎” 欧盟驻华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致辞 欧盟驻华大使郁白(NicolasChapuis)在致辞中首先对到场的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本次圆桌会议是探讨中非欧三方合作的高级别会议,旨在为三方展开进一步合作探索更多可实践方案。非洲发展迅速,有望成为世界下一个高增长市场和下一个世界经济引擎。他期待非洲在未来十年可以实现78%的经济增长。 郁白大使提出,欧中非三方合作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当前的问题是三方如何实现合作,并使三方均受益。他表示,目前无论是中国、非洲还是欧洲都通过不同方式展开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挑战。一方面,欧盟各成员国和非洲的关系存在着一些挑战。非洲本身也面临着贫困、性别不平等、透明度缺乏等问题。此外,非洲一体化,尤其是在治理和市场等方面还有待提升。他提出,欧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好典范,特别是在自由贸易、经济合作和高科技创新等方面,因此可以与非洲分享其实践经验。同时,郁白大使表示,欧盟自己也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次圆桌会就是想要通过促进欧中非三方对话,探索应对挑战措施,为三方合作寻找更多机遇。关于中非合作,他表示,中国为支持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中非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也发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期待欧中非未来能展开更多合作。 加强合作关系将有助于中欧非三方实现互惠共赢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致辞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欧盟与非洲关系密切。一方面,中欧均是非洲重要合作伙伴,通过在贸易、投资、人才培养和学生交流以及对外援助等多领域的合作,中国与欧盟为维护非洲的和平与社会稳定,促进其经济发展和人才流动做出了一定贡献。另一方面,随着快速发展和不断增长的市场,非洲正在成为中国和欧盟潜力巨大的重要合作伙伴。她指出,促进加强合作关系将有助于三方实现互惠共赢。 其次,苗绿博士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非洲人民的愿望,而非洲随着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加速,将吸引到更多的全球投资,加快非洲一体化进程。另外,遵循“欧盟-非洲共同战略”和其他合作框架,近年来欧盟为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将继续与非洲共同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她指出,近年来,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和合作倡议,中非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培训和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在非洲的工业园区为当地人民创造了数万个就业机会,也加速了当地的工业转型。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非洲也将在未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苗绿博士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为三边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与新形式,更好地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 在以“非洲经济一体化和欧盟与中国的作用”为主题的圆桌会上,卢旺达大学博士ElvisMbembe Binda,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欧盟-东非共同体(EU-EAC)让·莫内网络(欧盟-非洲-中国)负责人Jean-Marc Trouille和CCG高级研究员Andy Mok(莫天安)分别从非洲、欧盟和中国不同的角度就中非欧合作的现状、挑战与未来机遇展开了讨论与交流。本场圆桌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教席、欧盟-东非共同体(EU-EAC)布隆迪区让·莫内网络代表、布隆迪大学和平研究及培训中心(CERFOPAX)主任Léonidas Ndasiyaba主持。 随后,在第二场以“中非欧三边合作机遇与‘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圆桌会上,美国国际大学教授Moses Onyango,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孔子学院英方院长曾敬涵以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兼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高非易就中非欧在工业、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等多领域合作的机遇,“一带一路”的解读以及在“一带一路”上中非欧合作的具体实施措施等方面展开了探讨。本场圆桌会由法国昂日高等商学院(ESSCA)管理学院(上海校区)学术主任Maximilian Rech主持。 欧盟-东非共同体(EU-EAC)让·莫内网络(欧盟-非洲-中国)负责人Jean-Marc Trouille 在总结致辞环节,卢旺达艺术和社会科学新教研究所(PIASS)副校长Penine Uwimbabazi表示,非洲和欧盟以及中国都是长期的合作伙伴,期待未来能展开更多互相性的合作,非洲欢迎任何寻求合作共赢的国家。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欧盟-东非共同体(EU-EAC)让·莫内网络(欧盟-非洲-中国)负责人Jean-MarcTrouille则表示,为了应对中非洲三边合作中遇到的挑战,中非欧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并和全世界一起努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等众多全球性挑战。 本次让·莫内圆桌会是让·蒙内特网络“欧盟,非洲和中国在全球时代-通过三方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欧盟-东非共同体(EU-EAC)”活动的一部分。该研究和培训项目是欧盟委员会支持的让·蒙内系列活动的主要活动,汇集了来自EAC国家,欧洲和中国的学术合作伙伴和机构,旨在加强欧盟、非洲和中国学者、决策者等各界精英的对话,建立欧盟-非洲-中国三方对话和协调,改善中非欧三边合作。 参加本次会议的各国大使馆的嘉宾还有奥地利驻华大使石迪福(Friedrich Stift),肯尼亚驻华大使Sarah J.C.Serem,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Ahcene Boukhelfa,立陶宛驻华大使馆公使Irena Skardziuviene,欧盟驻中国代表团副团长Tim Harrington,葡萄牙驻华大使馆代表团副团长Joao Martins de Carvalho,纳米比亚驻华大使馆代表团副团长HermanPule Diamonds,冈比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副大使Fatou Kinneh Jobe,欧盟驻亚的斯亚贝巴前大使、前代表团Tim Clarke,法国驻华使馆政务参赞荣怡霞(Isis Jaraud-Darnault),拉脱维亚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参赞、外交官Inguna Viksne,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Asaye Alemayehu,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参赞Eric Z.Josoa和Manitra Rakotoarivony,津巴布韦驻华大使馆参赞Rangarirai Muzapu,塞内加尔驻华大使馆第一参赞Amadou Ndiaye,欧盟驻华使馆一等秘书Dirk Jan Wierenga,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Victoria Kellett,芬兰驻华大使一等秘书Mikko Karppinen,比利时驻华大使馆政治处一等秘书康莉(Florence Caillol),多哥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Mazamesso Kadjenda,马拉维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Macdonald Matsiriza,英国驻华大使馆外交与安全政策政务处二等秘书LukeBailey,德国驻华大使馆经济总处二等秘书曾玉兰(Natalie Zange),欧盟驻华代表团合作处随员Sakura Moretto,丹麦驻华大使馆外交和国内事务官员Merve Yalcin,克罗地亚驻华使馆官员Dalija Budisa,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馆新闻和公共外交处随员Ruxandra Cioaca,埃及驻华大使馆官员Tamer Elkambashawy,喀麦隆驻华大使馆第一顾问Eugin Defang等。 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还有,欧盟-亚洲中心中国区首席代表颜瑞,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语言与国际研究学院高级讲师、中国企业管理课程负责人Sunny Xin Liu,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对外事务主管肖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宏禹,ESSCA上海校区课程主任Maximilian Rech,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金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国书,法国军事学院战略研究所研究员Juliette Genevaz,非洲联盟委员会人力资源科学部门与技术部门专员SarahMbi Enow Anyang Agbor,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院长徐秀丽,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贾文山,约翰内斯堡大学Eric Nityitunga博士,欧盟-东非共同体让·莫内网络成员、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非洲领导力中心研究员、肯尼亚内罗毕美国国际大学-非洲(USIU-A)国际关系讲师Moses Onyango与华为技术公共事务与传播总监Jessie Pan等。 关于让·莫内网络(Jean Monnet Network)“全球化时代的欧盟、非洲和中国”项目 让·莫内网络(Jean Monnet Network)“全球化时代的欧盟、非洲和中国”项目是由来自欧洲、非洲和中国的学者、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致力于欧盟研究、非洲研究、中非欧关系、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分析、贸易、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比较区域经济一体化、政治研究、和平与安全等多方面、多领域的研究。它包含三位欧盟让·莫内讲习教授(Jean Monnet Chair),以及每个东非共同体(EAC)国家的非洲高等教育合作伙伴。该网络还包括最近被列为非洲最有影响力100人的世界银行前副行长、世界银行学院院长、非洲能力建设基金会Mkoba私募股权投资前合伙人、阿比让非洲发展银行集团高级副总裁Frannie Léautier。此外,网络还包含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UNECA)驻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区域顾问Hany Besada教授,他也是“2015年后联合国发展议程高级别名人小组”秘书处研究专家。
2019年8月8日 -
寻找更加开放的人生,CCG主任受邀为中国(传媒)梦工坊学生授课
近年来,大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就业创业压力。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834万,再创新高。在庆贺毕业的欣喜之余,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顺利转变是许多大学生正在思考的问题。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寻找职业发展方向,2019年7月31日,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博士受邀在第十一届中国(传媒)梦工坊为来自全世界多所顶级大学的150名优秀学生授课。 第十一届中国(传媒)梦工坊在北京举行 第十一届中国(传媒)梦工坊由全球人才流动中心、全球化智库(CCG)、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支持,梦工坊青年人发展中心、北京东宇全球化智库基金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筑梦书院编辑室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题组主办,2019年7月24日在北京顺利开班。来自全球高校的150名优秀学生开启了为期11天的逐梦第一步。 CCG主任受邀为150名梦工坊学员授课 2019年7月31日,CCG主任王辉耀博士为第十一届梦工坊学生讲课。他以“开放你的人生”为主题,从全球化大趋势、中国未来参与全球化的角色和个人实现开放人生三方面,为在场学生讲解了怎样把握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全球化浪潮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他指出,全球化分为四个阶段,从货物流动,到资本流动,再到人才和信息的国际流动,如今全球化发展已进入新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增强,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推动者成长为全球化的引领者。在此过程中,中国面临着更多的新挑战。他认为,改革开放是使中国真正融入全球化的伟大政策。中国只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扭转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消除误解并进一步通过全球化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王辉耀博士还讲解了他在《开放你的人生》一书中提出的开放人生的十大现象与实现开放人生的十大要素。他认为,一个人需要心态开放、视野开阔、充满自信、富有胆略、有效策划、高效行动、不断行动、整合平台、构建人脉、打造品牌,才能不断实现人生突围,最终一步一步向理想靠近。 在场同学向王辉耀博士提问 授课结束后,王辉耀博士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对在场同学们的踊跃提问作出详细解答。 下课后同学们与王辉耀博士合影留念 梦工坊青年成长与发展系列活动起源于金融危机全球肆虐的2009年,着眼于青年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及其自身的发展。活动以“中国角度、全球视野、主流价值、精神家园”为宗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全球化智库(CCG)、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下,由梦工坊青年人才发展中心、北京东宇全球化智库基金会联手全球百所知名高校和一流媒体及企业,为优秀青年学生搭建成长与发展的舞台。 全球化智库(CCG)在人才全球化领域进行长期研究,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我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举办论坛、开展调查和组织对话等方式,为留学人员搭建平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留学人员在民间外交方面的作用。CCG曾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连续多年出版《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积极促进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国家建言献策,推动我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9年8月7日 -
日本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一行访问CCG,就“一带一路”共建与中日合作进行探讨
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举办期间,日本最大综合商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一行到访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八井琢磨先生、三井物产北京事务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岸田英明先生和研究员王月女士与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肖慧琳、CCG副秘书长刘宇和CCG副秘书长秦刚等就“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日合作的发展前景等议题展开交流。 三井物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商社 ,与CCG的访问旨在更好了解“一带一路”发展状况,加强第三方市场共建和智库交流,共同开拓中日两国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领域的新机遇。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一行首先称赞了CCG 在智库领域取得的成就,并介绍了三井物产在中国的经营范围和发展方向。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八井琢磨先生表示,三井物产作为日本企业,十分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态,如何充分利用该倡议扩大第三方市场投资与合作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三井物产北京事务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岸田英明先生强调了三井物产在钢铁、机械、化工、能源、粮油食品、医疗健康等方面的优势以及相关领域,表达了与中方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进一步合作的意愿。三井物产北京事务所经济研究室研究员王月则介绍了三井物产在中国的架构,表示无论是从智库还是运营业务方面都愿与中国开展合作。 在交流中,CCG首先介绍了自成立以来所做的推动“一带一路”和“中日关系”发展的一系列工作,并向来访人员介绍了“一带一路”概况、近期发展情况以及CCG相关研究成果,回应了三井物产的研究员们关注的“一带一路”资金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欧班列的发展情况等问题。双方还交流了各国对“一带一路”态度的变化以及日本企业对CPTPP与RCEP的看法等。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成功举办并取得丰硕务实成果。CCG作为中国的民间智库,期待在“一带一路”倡议新起点、新愿景下,通过加强中日智库的沟通,加深两国的相互理解与友好合作,促进两国在贸易、投资和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潜力,为中日关系发展创造更多信任和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2019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