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智库

捐赠·支持  ENGLISH 
  • 关于
  • 研究
  • 动态
  • 活动
  • 专家
  • 咨询委员会
  •  概况
     顾问
     咨询委员会
     专家
     国际顾问
     管理团队
  • 全球化
    全球治理 国际组织 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国际移民 国际人才政策 华人华侨 中国海归 留学生
    国际关系
    美国 加拿大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美 澳洲 中东
    国际贸易与投资
    中美贸易 国际贸易 来华投资 对外投资 数字贸易
    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来华留学 出国留学 国际学校
    国内政策
    中国开放指数 区域与城市 大湾区
    前瞻研究
    智库研究
    研究著作
    CCG每年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10余部研究专著, 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持,奠定了CCG在全球化,国际关系,全球治理,企业全球化,人才全球化等领域的权威地位。
    研究报告
    CCG持续以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在全球化相关研究领域开展领先研究,在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关键节点撰写和发布研究报告。
    建言献策
  • 新闻动态

    CCG每年发布研究著作和研究报告二十余个,主办系列圆桌研讨会、主题演讲、建言献策座谈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年度品牌论坛共计百余场 ;赴多国开展" 民间二轨外交 " ,出席国际重要论坛并参与研讨,同时作为唯一的中国社会智库举办多场官方边会。

    媒体报道

    CCG积极在国内外重大关键节点发声,针对当下国内国际议题贡献了丰硕智库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和专家观点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成为国内外主流媒体获取信息与研判的思想库。

  •  CCG品牌论坛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二轨外交  名家演讲  名家午餐会  智库圆桌会
    活动预告
    聚焦国内国际热点话题,CCG举办多场圆桌研讨会、名家演讲、年度论坛等智库活动,研判当下全球化发展新趋势。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高级研究员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研究员
     特邀研究员
  •  主席/理事长
     资深副主席
     副主席
     常务理事
     理事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
     成为理事

全球化智库

 EN

捐赠·支持

  • 关于 
  • 研究 
  • 动态 
  • 活动 
  • 专家 
  • 咨询委员会 

想获得最新活动资讯和
专家观点?

 
  • 关于

     概况  顾问  咨询委员会  专家  国际顾问  管理团队
  • 研究

    全球化
    全球治理
    国际组织
    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
    国际关系
    美国
    加拿大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美
    澳洲
    中东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国际移民
    国际人才政策
    华人华侨
    中国海归
    留学生
    国际贸易与投资
    中美贸易
    国际贸易
    来华投资
    对外投资
    数字贸易
    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来华留学
    出国留学
    国际学校
    国内政策
    中国开放指数
    区域与城市
    大湾区
    前瞻研究
    前瞻研究
    智库研究
    研究著作
    研究报告
    建言献策
  • 动态

    新闻动态

    CCG每年发布研究著作和研究报告二十余个,主办系列圆桌研讨会、主题演讲、建言献策座谈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年度品牌论坛共计百余场 ;赴多国开展" 民间二轨外交 " ,出席国际重要论坛并参与研讨,同时作为唯一的中国社会智库举办多场官方边会。

    媒体报道

    CCG积极在国内外重大关键节点发声,针对当下国内国际议题贡献了丰硕智库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和专家观点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成为国内外主流媒体获取信息与研判的思想库。

  • 活动

    CCG品牌论坛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二轨外交
    名家演讲
    名家午餐会
    智库圆桌会
  • 专家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高级研究员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研究员  特邀研究员
  • 咨询委员会

     主席/理事长  资深副主席  副主席  常务理事  理事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  成为理事
新闻动态
  • 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
  • 新闻动态
  • 巴黎和平论坛今闭幕—中国4项方案入围CCG占2项,王辉耀作为执委应邀出席论坛

    前排自左向右分别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加拿大总理特鲁多

    2018年11月13日
  • CCG主任王辉耀受邀向瑞士联邦议会代表团讲述“一带一路”倡议

      2018年10月22日,在瑞士联邦议会代表团访华期间,CCG主任王辉耀博士受瑞士驻华大使Jean-Jacques de Dardel(戴尚贤)先生邀请,作为主讲嘉宾在其官邸向瑞士联邦议会代表团十余人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并回顾了中国全球化发展历程。代表团由瑞士联邦议会国民院议员、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Elisabeth Schneider-Schneiter女士带领,瑞士驻华大使馆参赞兼经济、金融与商务处主任Yves Dominique Reymond(雷毅夫),瑞士驻华大使馆公使、代表团副团长Alain Gaschen (高晟安),政治处副主任Christoph Carpender(高朋德)和政治官Aurèle Aquillon(戴飞)等官员共同交流。   王辉耀主任作为主讲人在发言中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参与全球化、融入世界体系的进程,并介绍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王辉耀表示,中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为自身以及世界都创造了全球化发展的红利。“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但它属于全世界,是一个全球开放包容合作的平台,是全球发展的新动能。   王辉耀讲述到,“一带一路”提出五年来,通过倡建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出资设立丝路基金等,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教育、文化等民间交流与合作也日渐频繁,但他注意到工商界的参与还有很大空间,期待发挥更积极的促进作用。他比喻到,“一带一路”就像风险投资,可以有天使轮、A轮、B轮、C轮融资,非常欢迎与瑞士公司的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为了更好推动国际合作,王辉耀还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设立一个常设机制,如国际委员会或秘书处,以便利全球各国的咨询、参与以及“一带一路”工作循序、有效地推进。   在随后由瑞士联邦议会国民院议员、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Elisabeth Schneider-Schneiter女士邀请的午宴上,CCG主任王辉耀继续与代表团、使馆官员、国内外经贸领域专家学者等三十余人进一步交流。   近年来,中瑞关系发展驶入“快车道”。习近平主席今年1月对瑞士的国事访问为进一步发展中瑞关系注入了强劲动力。此次瑞士大使馆举办的闭门会议专门邀请国内全球化与“一带一路”资深专家、学者,为瑞士联邦议会代表团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加强瑞士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寻找更多中瑞经贸、人文合作的机遇,积极推进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在本次讲座邀请方瑞士大使馆寄来的感谢信中,瑞士大使Amb. Jean-Jacques de Dardel(戴尚贤)先生表示,代表瑞士议会国民院外事委员会主席Elisabeth Schneider-Schneiter女士感谢王辉耀博士在“一带一路”倡议介绍会中富有启发的见解。王博士在回答代表团问题中所体现出的专业与热忱,对于更好理解中国及其对世界的承诺都非常有益。这样具有实践性的分享对于促进外国在华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对中国更加开放型发展的切实支持。戴尚贤先生在信中表示,正如瑞士非常重视相互接触的价值,他相信这次“一带一路”讲座的成功将会带来进一步的合作,期待未来与王辉耀博士展开更深入的讨论。

    2018年11月13日
  • 凤凰卫视《问答神州》专访CCG理事长王辉耀

    【视频观看】 2018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在全球化的浪潮里,中国既与世界形成了资源互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来自于贸易壁垒的挑战。 回顾过去的这两年,在一连串的小概率事件成为了现实之际,有评论就认为,“黑天鹅”乱舞的背后反映出的当前全球化动力从强转弱,进入了阶段性的调整期的现实。 在“逆全球化”之声愈演愈烈之际,全球经济经何去何从?开放的中国又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凤凰卫视《问答神州》与您相约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

    2018年11月12日
  • CCG“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倡议入选巴黎和平论坛 创新全球人才流动与合作机制

    2018年11月11日-13日,在由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起的首届巴黎和平论坛上,全球化智库(CCG)提出的两大倡议——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和国际电商联盟D50共同入选论坛项目,获得了主办方高度认可。其中CCG倡议的“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有坚实的中央政策支持,北京市政府亦对成立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表示高度认可和支持。同时,CCG理事长王辉耀入选巴黎和平论坛执委会,作为执委会成员参与并指导论坛的筹备和开展工作。

    2018年11月11日
  • 《2018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发布:中国国际学校“国际教育本土化”进入“新时代”

      2018年11月3日,全球化智库(CCG)与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联合在大连举办的2018第三届新聚合国际教育高峰论坛上发布了《2018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该报告对中国国际学校教师以及服务对象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国际教育本土化”这一理念的内涵及其在践行这一理念时面临的挑战,并对中国国际学校未来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教育提出建议。这是CCG连续第三年发布该报告。   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院长王晓阳,CCG执行秘书长李卫锋在论坛上对报告做了详细解读。 李卫锋,CCG秘书长 王晓阳,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院长   报告对“国际教育本土化”理念的内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学校与国际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在中国北方某地国际学校工作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基于访谈内容、研究兴趣和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小组设计了针对中国国际学校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总结了中国国际学校“国际教育本土化”培养目标、课程实践、学校管理这三大主题下的发展状况。从而揭示了中国国际学校在践行“国际教育本土化”这一理念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为国际学校发展提供了意见和建议。此外,报告提供了以美国、加拿大为例的英语国家“国际教育本土化”情况和以土耳其为例的非英语国家“国际教育本土化”的历程,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应对世界变革,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是关键 报告调查显示,就“国际教育本土化”理念下的培养目标,78.57%的家长最希望孩子能够获得的素养是“应对世界变革与变化的终身学习能力”;58.53%的家长注重“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能力”;而37.5%的家长希望能够培育子女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性”;36.7%的家长希望国际学校能够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另外,受访的国际学校教师也提到“批判性思维”或“判断能力”的重要性。大部分家长对于“国际教育本土化是否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振兴,实现中国梦”和“国际教育本土化应当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这两种说法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收入越高的家长越重视强调中国本土知识 报告结果表明,就“国际教育本土化”理念下的课程实践,67.46%的家长表示应当在课程上更加强调中国本土知识,同时也有21.42%的家长对此持模糊态度,以及近10%的家长认为国际教育本土化并不意味着要强调本土知识,收入越高的家长,也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超过一半的家长认为国际教育的教材应当符合中国的政策法律。33.13%的家长认为国际教育本土化应当增加中文课,而32.32%的家长反对, 34.52%的家长则持中立态度,其中,低年龄组和学历越低的家长越倾向于支持的态度。此外,26.39%和43.25%的家长认为国际教育应该采取更适合中国孩子的教学方法,而7.14%与4.37%的家长表达了对该问题不同程度的忧虑。 国际学校外籍教师多方面受肯定,部分家长担心外籍教师影响民族认同感 据报告显示,就“国际教育本土化”理念下的学校管理,25.99%和56.35%的家长不同程度的认为外籍教师能够给孩子带来更优质的学生教育,只有1.98%的家长对外籍教师能够起到作用感到一些质疑。其中,中等收入组的家长们比高收入或低收入的家长更赞同外籍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超过90%的家长认可外籍教师在拓宽国际视野方面的作用,并对外籍教师培养孩子的文化适应力予以了厚望。此外,绝大多数家长对外籍教师在提高外语能力方面表示认可。40.28%的家长非常认可外籍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式,53.37%的家长也支持外籍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仅有0.8%的家长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质疑。 受访中籍教师对于国际学校外籍教师评价很高。但中籍教师也提到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效率和对于学生学习专注度、坚持的品格、战胜挫折能力和知识基础扎实度的培养上更适合低幼学段的学生。同时,超过60%的家长表示外籍教师会影响孩子的国家与民族认同感,较低年龄和学历越低的家长对此担忧越大。43.25%的家长认为外籍教工流动性高,不利于学习的连贯性, 28.37%的家长对此观点表现了强烈的看法,仅有7.35%的家长认为外籍教师的流动对于孩子的学习不会产生具体的影响。 超五成家长认为教改将提升教学质量,超六成家长认为多元文化内容将受到影响 另外,对于近期《民促法实施条例草案》(送审稿)中家长关于境外教材的规定和近期开展的中小学教材排查的看法, 55.96%的家长认为教材改革后会提升教材质量, 27.98%的家长对此问题持观望态度, 7.34%和8.73%的家长对此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担忧,收入越高的家长表现出了更加乐观的态度。同时,52.58%的家长认为国际教材审查会让国际教育更加符合教育理念,但超过60%的家长认为教材审查后,其中的多元文化内容可能会受到影响。约一半的家长认为教师需要时间才能够适应教材改革,仅有7.34%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够适应教材改革带来的影响。 对于《民促法实施条例草案》(送审稿)中关于境外教材的规定和近期开展的中小学教材排查将对学校管理产生的影响,67.86%的家长认为,国际学校的教材改革会使得民办教育行业更加规范。但56.35%的家长认为国际教材改革将对国外大学的申请产生消极影响,且58.73%的家长表示国际教材改革会降低国际学校的性价比。在国际学校课程教材改革后家长对于孩子未来规划的打算,39.29%的人选择继续让孩子完成学业;而33.53%的人表示对改革的影响不清楚,而12.3%的人没有具体想法。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2018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针对中国国际学校未来如何走好“国际教育本土化”之路提出了以下建议: 1. 从粗放发展到精耕细作:中国国际学校发展进入“新时代”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教师和学生们认为国际学校培养了一大批能力出众、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国际化人才,满足了一些家长在子女教育上个性化的需求;在引进国外教材的同时,积极接纳、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教材、校本教材,并不断探索中国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教育经验、敢于开拓的本土和国外教师,为他们提供了交流和实验的平台;还为国内教育同行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经验。 随着“全球化”发展,走在“国际教育本土化”前线的中国国际学校呈现“粗放型发展”态势。从调查来看,《民促法实施条例草案》(送审稿)的出台和近期开展的中小学教材排查得到了多数家长的理解。研究团队相信接下来的改革,将是促进中国国际学校转向“精耕细作”模式的催化剂。对于中国国际学校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大浪淘沙、整体质量全面提升的时代。 2. 兼顾“国际性”与“本土性” 调查结果表明,子女“国际性”的养成仍是家长的主要期望和选择国际学校的首要动机。文化自信对 “国际性”与“本土性”素养的兼顾具有重要意义。包容国外事物固然重要,但正如受访教师所述,最关键的当属“判断的能力”或“批判性思维”。但是,如受访教师所建议的那样,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人发展情况,将批判性思维的锻炼作为高年级学段的重点教学任务。 3. 加大力度开发“中外结合”的课程组合,构建更有针对性的课程评审方案 针对《民促法实施条例草案》(送审稿)的发布和近期开展的中小学教材排查,获得一大部分学生家长的支持。但必须指出的是,家长们对于改革的效果还存在很多担忧,据被访教师反映,很多国际学校一直在做“中西结合”课程的尝试,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中西结合”课程组合这一目的,一方面,一线教师与教育研究者应加强国家课程标准与国际课程标准的对标研究,开发符合学生需求和国家需求的衍生课程。另一方面,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为国家课程标准设立多样化的实施方案,特别是针对有国际教育需求的学生设立实施方案,以使课程评审更有针对性。 4. 促进中外籍教师间的交流,出台中国国际学校教师资格认证机制 本次调查显示,家长认为中籍教师与外籍教师对于国际学校“国际教育本土化”之路同样重要,纯外籍教师或高外籍教师的配比不一定符合家长期待。因此,报告建议学校管理者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促进中外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打磨出一套更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教育教学方法。 当前,对于国际学校教师资格的认定通常以是否具备国外某项证书为准,为提高中国国际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保证“国际教育本土化”道路的顺利进行,报告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出台中国国际学校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作为现行国际学校教师资质证明的补充。为保证国家标准的顺利推行,教育主管部门可与国际学校联合,对达到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双重资质的教师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职级评定或物质奖励。 5. 设置试验区,逐步推进各项改革 针对《民促法实施条例草案》(送审稿)的发布和近期开展的中小学教材排查引起了一些家长的担忧,以及研究团队在出入境管理相关研究中发现,外籍教师流动问题常常牵涉多个管理部门,因此,国际学校课程改革可能是一项牵一发动全身的过程。鉴于这些顾虑,建议循序渐进的推动国际学校课程改革。如可考虑将某个地区设为试验区,尝试进行各项改革,观测其成效与挑战,加强针对相关挑战的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推广过程中,各地区也应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进行调整。    全球化智库(CCG)长期致力于人才国际化等领域的研究,早在2012年,CCG就开始持续关注、研究国际学校,这已经是CCG连续第三年发布《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2017年, CCG与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2017):“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战略报告》,研究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对中国国际学校的需求,西方主要国家国际学校走出去的战略与经验,“一带一路”沿线典型国家国际学校运营与市场结构,并对中国国际学校如何“走出去”提出了政策建议。2016年, CCG与北京王府学校联合在北京举办的2016“新聚合”首届国际教育高峰论坛上发布《中国国际学校报告蓝皮书(2016)》,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国际学校发展现状及其学生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中国国际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理论指导。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面对越来越多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议题,使得人类已经进入一个互相联通、互相依存的时代,人力、资本和信息的跨国流动日益广泛,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紧迫,国际学校通过提供国际化课程,为本土学生获得进入全球领先学府的国际资格,对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有着重大意义。而该报告的持续研究和发布,为中国国际学校发展、国际人才的本土化培养提供了全球视野和实践指导。 2018第三届新聚合国际教育高峰论坛由国家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指导,法政集团主办,CCG和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联合主办。以“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为主题,秉承“跨界·融合·创新·共享”的理念,集结来自中、美、英、加、澳、法、奥、阿联酋等10余国家的政、教、商等行业精英与管理领袖,共商新时代教育创新改革发展。600余位教育主管机构及部门、教育企业管理者、国际学校校长及教师、国际教育行业从业者、关注国际教育的家长及个人出席了本届论坛。 《《2018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发布》 《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2017)》发布 《中国国际学校报告蓝皮书(2016)》发布

    2018年11月9日
  • CCG理事长王辉耀应邀出席新加坡2018创新经济论坛

      2018年11月7日,为期两天的首届彭博“创新经济论坛”(New Economy Forum)在新加坡闭幕。全球400多名政界领袖、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家在论坛上围绕全球贸易体系、科技与金融、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融资、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人工智能、超级城市以及美国中期选举等议题充分研讨。论坛开幕式由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致辞,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发表主旨演讲。CCG理事长王辉耀作为唯一中国社会智库代表应邀作为研讨嘉宾发言。

    2018年11月9日
  • CCG联合主办2018年中关村论坛:吸引国际性人才,打造创新型城市

      2018年11月2-3日, 2018年度中关村论坛之创新人才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关村发展集团、盛景嘉成主办,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关村企业家顾问委员会、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联合主办。以“全球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等分享了全球科技创新的经验和智慧,探讨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

    2018年11月7日
  • 
  • 225
  • 226
  • 227
  • 228
  • 229
  • 
  • 共【 347 】页
  • 到 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日历检索

推荐阅读

  • 王辉耀接受BBC,彭博社、美联社、半岛和TRT等国际媒体采访谈特朗普关税战

    CCG | 2025年4月14日

  • CCG 1-3月动态 | 2025繁忙开年,多场高端论坛直击国际前沿

    CCG | 2025年4月8日

  • CCG 7月动态 | 盛夏交流 热情互动 深化国际合作

    CCG | 2024年8月1日

智库logo
智库
    
分享二维码
 

联系我们

 研究合作
 媒体采访
 建言献策
 工作机会
 国际合作
 捐赠支持
联系电话
010-65611038 010-65611039
联系传真
010-65611040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7号汉威大厦西区12层12B10室
邮政编码
100004
    
分享二维码
 
© Copyright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2008 — 2025 京ICP备0903046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7417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