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汇中西 贯通古今 ——颜海平的治学之道
专家简介颜海平,清华大学外文系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专家委员会专家。【核心提示】从本科时代对中国古典精华中现代思想资源的叩问,到硕博时代远赴重洋、对西方现代思想源头和脉络的探求;从把握环大西洋—环太平洋世界格局时空之变的国外执教时期,到致力于“在阐释世界中叙述中国”的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归国时期;三十多年来,从常春藤到清华园,颜海平一直在思考着、实践着。 自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留校,赴康奈尔大学攻读欧洲现代文学与戏剧艺术、思想史和批判哲学,颜海平完成硕博学位后长期在美国高校执教、任常春藤盟校资深终身席位。近年,她又以上海首批“千人计划”国际专家的身份回到国内,自2014年秋起任职清华大学,探索新的人文学科建设。她的著述涉及中西文学、戏剧、电影与艺术、欧美思想史、批判哲学与跨文化理论等领域。在时空宽阔而又专业严谨的学术研究背后,“融汇中西、贯通古今”是她的治学理念。探寻“中西融汇”、“古今贯通”之路 对颜海平而言,“中西融汇”的路径和要义之一,是本着孕育于中国历史变迁中的人生关怀,去体认和审视欧美现代以来精神心智的主脉起伏,以拓展国际环境中可吸纳、可化用的世界性资源。这是她在硕博学习阶段中付诸实践而形成的思路。在由博士论文发展而来的《贝克特诗学:从“欧洲”到“西方”的时空之变》一文中,她选取并审视了《等待戈多》作者塞缪尔·贝克特作品经典化过程中的三位地标性的阐释者——源于拉丁欧洲的马丁·埃斯林、流亡美国的德裔学者西奥多·阿多诺、从美国回望和对话欧洲的茹比·科恩,从而揭示出一种可称为“环大西洋”的诗学构成,及其所蕴涵的二战后全球格局重心从欧洲到美国的“大迁移”。“西方”的观念正是生成于这样的历史性的大迁移,因此内在地充满了历史性的差异。贝克特作品由欧洲向北美延伸和阐释的过程,是二战后欧洲人文精神毁灭、涅槃、再呈现的过程,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霸权和精神意义高地由欧洲向美国大迁移的过程。由此,颜海平在研究中体现了欧洲文明在世界变局中的危机时刻,在跨越国族疆界的变革中延续、重生的案例,为巨变中的中国与人类文化不同传承之关系的命题,提供了文明史意义上来自“西方”的参照经验和思考空间。 “古今贯通”,在颜海平的学术探索中,旨在不同文明交汇的时空中重访中国古典传统,寻找其内在的指向现代的资源,通过对话古典而更新古典。这一思路和实践源于更早的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本科时代。其创作的获得全国优秀剧本一等奖的十幕现代历史剧《秦王李世民》是这一尝试的第一步;其中对中国历史的重访和对传统中民主性维度的叩问,在其之后的中英学术撰述中不断出现。发表于1993年的《现代中国与西方模式: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批评重建》中对“现代历史剧”理念的阐释,是这一思路的首次英文论述。收入剑桥大学2003年出版的欧美专业领域“六位代表性学者”论文集的《戏剧能:中国戏剧审美传统的重访》,以及2013年发表在欧美人文重要理论杂志《辨音符》(Diacritics)上的《我的梦:当代中国艺术的跨媒介转向》,则是这一思路延伸中更为厚重的论述。《戏剧能》探索了中国戏剧经典中“审美”与“伦理”的辩证互动关系如何超越了旧有的价值传统,并推动了身处二战人文危机中的布莱希特等西方戏剧家对“人之主体”的反思和再造,从而揭示出古典中国的审美伦理内在的更新驱动如何可能成为反思和创新现代认知的源泉,为现代主体危机重重的世界提供深刻的变革性能量和意义。《我的梦》则展示了身为“残疾人”的舞者、歌者是如何调用和再创造了千手观音、梁祝化蝶、敦煌飞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古典意象、古谚和古典舞美,使得“古典中国”在对“何为人性”这一普遍性命题的动态阐释中,释放出非同寻常的想象力。刊物“引言”评价,此文将中国古典文化意象、中国当代表演艺术和对人类迄今为止认知极限的审美挑战融合起来,对“什么是人和人性可能”的世界性命题进行了“原创性的理念再造和理论阐释”。 无论是对“中西融汇”的追求还是“古今贯通”的尝试,内核里活跃着的都是对“旧邦新命”这一命题的探究,即中华民族如何在现代世界的大变局中绵延、更新。颜海平认为,从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冷战封锁到改革开放,中华文明一直处在由国际秩序所结构、所限制的剧烈变革中;今天随着全球格局的移位,这种变革更是前所未有地剧烈和深远。面临变局的生存之路在于变革,但任何有意义的变革都不是被动地顺服于外部压力,而必须是主动的,因此也一定是创造性的,这就需要从过去、当下和未来中汲取所有可能的人类资源,化为最为深厚宽阔的想象和践行之力,以求中华文明在不同文明的交汇、交锋与交融中延伸,古老而常新、源远而流长。这是中华文明在全球变局中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历史赋予中华民族群体与个体的命运之路。致力于新的人文学科建设 在颜海平心目中,建立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先贤们,对此历史使命有着高远深邃的自觉,并进行了筚路蓝缕的实践。三十年前为她亲笔题赠苏轼的诗、勉励她“把别人做得好的东西学到手,来发展我们的事业”的复旦恩师朱东润先生,以及认为文科应走出自身国际化的道路、亲自把她硕博深造的申请材料带到美国的谢希德校长,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学术人生轨迹。立足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这一传统,颜海平在就职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之后,与同行师生们一起,开始了学科全面提升的具体改革,从工具性语言教学为主的建制转向教研综合的学术构架,建立了语言心理认识、语言教育应用、语言文化社会、欧美文学与批评理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东亚语言与文化、翻译学与跨文化研究、文学史思想史和文明史研究八个跨国别、跨语种的学科群;同时在学校和学科同行的支持下,建立了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并与密歇根大学合作成立了清华—密歇根研究员学会,为欧美优秀青年学者进驻世文院开授研讨课构建了制度基础。于2015年秋开设的本科“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由外文系和世文院共同培养,由清华外文和文史哲优秀青年和资深教授授课,由欧美一流高校重要学者定期讲课、开工作坊,以培养具有跨文明视野、多语种专业能力、中国学术发展和国家战略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这一具有跨学科性质、跨文化视野的教学研究体系为“世界区域研究”,其实践的重心是把中国放置在世界版图的结构性关系之中,对世界的变迁进行考察、研究、认知、教学,以落实“在阐释世界中叙述中国”的学理理念,开国内高校外文学科之先河。 将“区域研究”与构建“文化中国”相关联的学术实践与制度建设并非一时灵感,而是基于长期积累的思索。颜海平在美执教二十年,始终坚持在中西交融的跨文化视野下思考中国问题。她对美国的“区域研究”学科以中国为对象的知识生产制度及其局限性有着较为系统的看法,包括其以起源于欧洲的认知系统去组织中国研究的话语、受冷战思维影响的历史成因、携带着欧美族裔中心主义印记的研究方法等。如何在国际框架中认知和叙述中国,如何使“文化中国”成为意义生产的世界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始终是她的关切点。此后数十年间,她在进行现代欧美研究教学的同时,一直在另辟思路。十年三易其稿写下的英文专著《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便是方法上的一次尝试:把“文本”视为文本的社会生产,将“作家”视为文本生产者的社会行为,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域。在她的考察中,从秋瑾、冰心到萧红、丁玲等中国现代女性作家的文本,与她们在战乱流离中坚忍延伸的生命实践互为开启,氤氲生成了一种与现代中国革命互为隐喻的精神气质和生命状态,即,她们被近代以来的生物政治逻辑规定为“弱者”,但她们却以强韧的想象实践,通过变革被历史所规定的自身,超越了这一现代逻辑对“强弱”人生的定义和判决。 颜海平以厚重的史料、绵密的分析,将这种精神气质和生命状态予以呈现并理论化。她的著述溢出了 “海外汉学”的框架,在出版定位中进入了欧美人文学界主流的比较文学、性别研究、批判哲学的领域。这是对在世界编年史上未曾显形的“中国价值”的呼唤,是以此参与世界性命题和对话的努力。这份努力和呼唤,引导着她在90年代初与清华大学人文师生相遇,乃至15年后成为共同推动建制创新的同行同道。 从本科时代对中国古典精华中现代思想资源的叩问,到硕博时代远赴重洋、对西方现代思想源头和脉络的探求;从把握环大西洋—环太平洋世界格局时空之变的国外执教时期,到致力于“在阐释世界中叙述中国”的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归国时期;三十多年来,从常春藤到清华园,颜海平一直在思考着、实践着。她目前正在完成的《大迁移》一书,是对三十年中国艺术文化在世界版图中流动踪迹的回溯,也是对其中可触可感的另一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前瞻。三十年对于个体学者来说或许是漫长时光的流逝、斗转星移的沧桑;其中恒常不变的,是对古国文明新生的期待,是莘莘学子启航的梦想。文章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21日
2016年3月25日 -
2016 CCG理事上海新春交流会圆满举行
2016年2月25日,2016 CCG理事上海新春交流会在上海科学会堂健壹公馆圆满举行。三十余位上海地区的CCG理事和朋友,包括海归企业家、跨国公司高管、“千人计划”专家、知名学者等社会各界精英人士出席了本次交流。CCG秘书长苗绿博士向各位嘉宾介绍了CCG智库建设的历程和经验,CCG主任王辉耀博士与嘉宾就CCG未来在上海的发展进行了交流。 参加交流会的CCG理事和嘉宾们围绕“智库在中国的发展”、“上海的人才工作”、“中国企业国际化”、“智库的建言献策作用”、“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等与CCG研究、发展相关的领域展开了热烈讨论,同时就CCG未来在上海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并表示愿意帮助、支持CCG在上海开展工作,发挥智库作用,推动社会政策的改进完善。出席本场交流会的CCG理事和嘉宾有高盛高华证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成长青,远毅投资合伙人高毅,外联出国顾问集团董事长何梅,Powerark solar创始人兼董事长李震旦,CDP集团总经理吕威,东方文旅集团董事长廖建宁,印度infosys 首席运营官刘宏,法国欧升国际有限公司总裁罗小平,上海宇鸿科技集团董事长、国家千人专家邱健,欧美科技产业联盟主席邵青山,上海巨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国家千人专家沈憧棐,上海流利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王翌,上海政协常委、上海长三角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玉华,益科博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专家项晓东,弥亚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专家熊泉,芙赛氏国际贸易董事长徐文庆,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阎超,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专家姚力军,安派科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昌,心象艺术国际传播中心CEO、天津美院特聘教授俞建文,赛领资本董事总经理张锐,上海星可高纯溶剂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专家张群星,南京优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国家千人专家赵生捷,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敏,证大集团董事长助理朱钰,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朱伟卿等。
2016年2月29日 -
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成功发起举办 聚焦人才发展大战略
2016年1月17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百位国内人才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企业界人士共聚一堂,充分发挥资深人才专家智力密集的优势,深入交流“十三五”规划实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共同探讨如何尽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人才制度优势。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文件中指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中央在文件中把人才发展的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还有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提到了“十三五”人才规划建议中的突出的位置。 本次“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在这一背景下举办,旨在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神,研讨“十三五”建议的实施与落实,凝聚国内资深人才专家学者对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和集思广益,发挥智库服务决策的积极作用。 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人社部原副部长何宪,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社部原副部长王晓初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西南财经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辉耀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人社部原副部长何宪 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人社部原副部长何宪回顾了中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强调要准确理解五个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用新的发展理念来指导新时期的人才工作;要把建设人才强国总的要求和“十三五”期间及今后一个时期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要求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工作新的突破;要根据“十三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要求,进一步丰富人才优先的具体内涵,切实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他希望论坛充分发挥资深专家智力密集的优势,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观点和意见建议,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做出积极贡献。▼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社部原副部长王晓初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社部原副部长王晓初指出,中国的人才工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但是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不断破解。人才研究工作者需要对四个方面的问题给予特别关注:第一,人才工作如何更好适应新常态。第二,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是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三,进一步加强人才法制建设。第四,研究建立中国特色人才理论体系。中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才思想,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才工作实践,人才理论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建立起中国特色人才理论体系。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召集人王辉耀表示,“中国人才50人论坛”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响应中央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为国内对人才理论发展和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具有长期研究与思考的资深人才专家提供的交流平台。平台的最大特点是跨界交流,每次论坛交流既有人才理论的知名研究者,也有人才领域丰富的实践者,既有政策制定者,也有专家学者,还有来自企业界的佼佼者,旨在为关心和关注中国人才成长和发展知名专家搭建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论坛将作为国内人才研究领域和人才研究工作推广的长效机制平台,在“人才50人论坛”框架下逐步邀请相关人才专家加入,丰富平台建制。 本次圆桌论坛会议由“十三五规划与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如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四大议题组成。 第一场圆桌论坛“十三五规划与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主持。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江、中组部人才局原副巡视员胡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薄贵利、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林泽炎、中国石油大学原党委书记郑其绪等嘉宾,就新形势下人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与国家人才战略实施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嘉宾表示,中国的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强调人才工作的质量和效益,真正围绕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和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都要求全面发挥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既要创新体制,又要创造良好环境。【详细...】 第二场圆桌论坛中,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通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原院长曾湘泉、武汉工程大学原副校长桂昭明、中国海洋大学干部与人才研究基地主任薛永武、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马抗美、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中国区总裁陈新华等嘉宾,围绕“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的主题,就加快人才改革和创新的路径、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展开全面讨论。与会嘉宾表示,人才机制体制改革要重视大数据、智慧化、移动终端、云数据的时代变革背景,要把人才战略规划的评价实施机制放到一个重要角度来考虑,人才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破除四个脱节、实现四个对接。【详细...】 第三场圆桌论坛聚焦“如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北京师范大学人才办主任杨红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原院长杨河清等嘉宾,深入探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创新招才引智工作,不断提升中国人才制度的国际竞争力。与会嘉宾指出,人才工作前提是尊重人才,要做好产学研、体制内外、理论与实践三个打通;人才引进工作要做好硬条件和软环境两方面的建设,同时做好硬性引进和柔性引进;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合理确定人才价值,打破不合理的框架,同时建立合理的框架。【详细...】 第四场圆桌论坛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展开,法政集团董事长王广发、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原总经理王旭东、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刘敏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才研究所所长占德干、山东省青岛市外国专家局局长于炳波、中国继续教育协会副理事长贾忠杰、东莞市人才办专职副主任陈顺娇、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李卫峰等嘉宾广泛交流如何在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下,打造人才发展新空间、提升经济发展新动力。本场议题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执行秘书长、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苗绿主持。与会嘉宾表示,创新创业涉及环境、机制、人才等诸多因素,人才的发现、激励、爱护、培养非常关键;创新创业需要营造多中心的创新驱动格局,要创业创新并举、创新广于创业;优秀创业者在关键决策方面能够把握住整体的趋势,不断转型、不断创新。【详细...】 据悉,“中国人才50人论坛”将坚持深入优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焦中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架设起学术研究、企业人才与公共政策之间的沟通桥梁。每届参与研讨的50人均为来自官、产、学人才工作相关的高端人士,为提升中国人才理论发展、推动中国人才学的建设,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为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建言献策。 出席本次“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的嘉宾还有中国组织人事报社长张宝忠等人才研究专家代表,来自处长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四川、青岛、东莞、宁波等地组织与人才部门代表,以及来自新华社、中新社、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广东卫视等媒体的代表。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是人才研究领域最为领先的国际化智库,也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设立的“人才理论研究基地”,并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质。CCG曾参与中组部、人社部、统战部、国务院侨办、国家外专局等多个部委的人才方面的课题研究,包括参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在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编著出版了《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中国海归发展报告》、《中国国际移民报告》及《中国区域人才发展报告》等人才蓝皮书系列。公安部近日公布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新政,CCG全程参与了该项课题的研究,所提出的多项建议被采纳。嘉宾发言 王晓初:人才研究领域需特别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 吴江: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作为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示范 于炳波:在公共管理领域探索实施外籍雇员制 曾湘泉:推进人才战略规划评价机制 薛澜:列出人才发展障碍清单 桂昭明:人才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破除四个脱节,实现四个对接 马抗美:推动人才法制建设发展 何宪:切实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王通讯:用大数据解决人才发现问题 边慧敏:高校人才改革与吸引人才举措 沈荣华: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 推进中国国际人才中心建设 王振:全球科创中心战略愿景下如何建设上海人才生态系统 陈顺娇:二线城市如何吸引人才 张冠梓:人才工作要打通、要落地、要尊重 刘敏华:人才发展过程要处理好五个问题 王旭东:创业、创新环境下如何用好人才 王广发:成功的创业者要具备战略思维,不断创新、转型 【相关活动】CCG承办“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论坛” 建言京津冀人才生态系统
2016年1月19日 -
【2015中国海归50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
为表彰2015年在学术、科技、商业、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留学人员精英,进一步引领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风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评选“2015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并于12月22日在第17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发布。2015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人才国际化研究课题组以数据调研、实际走访留学人员和举办研讨会等方式,收集了近200位正在从事创新创业的留学人员案例并进行研究。通过收集和研究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相关资料,经由智库研究和专家评审,综合考虑创新性、影响力、代表性、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甄选出“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推动者,在所属行业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在过去2015年中主导或参与了在全球化时代有影响力、突破性和创新性的事件或事业,是中国留学人员的杰出代表,是创新创业新时代的先锋力量。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推荐词】 生于1959年,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2015年11月,国家公布了“十三五规划”,薛澜是规划专家委员会的55位专家之一,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他十分关注时下的创新创业大潮,在2015年8月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提出“社会企业创新是海归创业的未来”。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他率领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前瞻性、创新性的探索,多次参与国家重要文件的政策咨询与文件起草工作,截止2015年底,获得教育部、交通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10余项奖励。 薛澜专注公共政策与管理、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危机管理研究,曾为世界银行、美国商业部、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院、玻利维亚政府、斯坦福国际研究所、亚太经合组织技术预测中心、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或研究机构担任咨询顾问。2015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名单(按姓氏音序排列)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长蔡崇信⇥⇥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陈 欧⇥⇥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十一⇥⇥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邓兴旺⇥⇥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浙江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郭 盛⇥⇥智联招聘CEO黄洁夫⇥⇥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黄军就⇥⇥中山大学副教授金立群⇥⇥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候任行长郎 朗⇥⇥国际著名钢琴家李稻葵⇥⇥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李东升⇥⇥中国商飞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彦宏⇥⇥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梁建章⇥⇥携程旅行网董事会主席兼CEO刘 科⇥⇥托普索公司副总裁柳 青⇥⇥滴滴公司总裁逯高清⇥⇥英国萨里大学校长陆盈盈⇥⇥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莫天全⇥⇥搜房控股董事长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量子科学实验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秦玥飞⇥⇥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饶 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沈南鹏⇥⇥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施一公⇥⇥清华大学副校长汤 敏⇥⇥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田溯宁⇥⇥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汪潮涌⇥⇥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王 石⇥⇥万科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王伯庆⇥⇥麦可思公司创始人王俊峰⇥⇥金杜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席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薛 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严望佳⇥⇥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杨 澜⇥⇥阳光媒体集团创始人杨浩涌⇥⇥赶集网联合创始人兼CEO易 珉⇥⇥香港铁路中国首席执行官张 磊⇥⇥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 涛⇥⇥大众点评网创始人兼CEO张 忠⇥⇥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终身教授张红力⇥⇥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剑炜⇥⇥庞巴迪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张亚勤⇥⇥百度公司总裁张懿宸⇥⇥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厚麟⇥⇥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周成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朱 敏⇥⇥赛伯乐(中国)投资集团董事长
2016年1月18日 -
【凤凰卫视】中国透视:中企走出去 高附加值成果带回来
新年伊始,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及整点新闻连续八期对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进行专题报道。在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战略当中,走出去只是中国企业发展思路的一部分,走出去引进来才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完整要义。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够带些什么回来?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计划和强化呢?凤凰卫视记者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就以上问题采访了本次论坛的嘉宾。
2016年1月14日 -
【凤凰卫视】中国透视:中国企业走出去如何应对各类风险
新年伊始,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及整点新闻连续八期对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进行专题报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大。恐怖主义、排华情绪以及投资国政府人员的更迭而带来的和毁约,都会使在这一些地区发展的企业受到严重影响 ,而每一次影响都是重大打击,这为海外企业的安全保护敲响警钟。而随着投资国面临的政治风险变化,作为走出去的企业该如何面对这些风险呢?另外企业决定到海外发展之前应该做哪些功课呢?凤凰卫视记者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就以上问题采访了本次论坛的嘉宾。
2016年1月13日 -
【2015中国海归50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饶毅
为表彰2015年在学术、科技、商业、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留学人员精英,进一步引领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风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评选“2015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并于12月22日在第17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发布。2015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人才国际化研究课题组以数据调研、实际走访留学人员和举办研讨会等方式,收集了近200位正在从事创新创业的留学人员案例并进行研究。通过收集和研究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相关资料,经由智库研究和专家评审,综合考虑创新性、影响力、代表性、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甄选出“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推动者,在所属行业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在过去2015年中主导或参与了在全球化时代有影响力、突破性和创新性的事件或事业,是中国留学人员的杰出代表,是创新创业新时代的先锋力量。饶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推荐词】 生于1962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博士、哈佛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千人计划”专家。 2015年9月,饶毅与鲁白、谢宇共同创办了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坚持独立立场和批判意识,希望在文化上带来改变,让科学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2015年7月,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饶毅发表了堪称“中国最高学府的最短毕业典礼致辞”,文章含标点535字,赢得9次满场热烈掌声,更获得网友转发评论超过10万次。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饶毅可谓幕后支持者之一,他曾多次力荐并称其研究成果是“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推崇她的工作、肯定她的成果。 饶毅在生物科学方面取得重要成就,曾为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终身教授,2007年归国后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在《自然》和《细胞》等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报告Slit对轴突生长的调控,成为科学界的一项重大突破。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与科研体制永远的“谏言者”,海归学者饶毅身上保持了中国传统士人的风骨和西方知识分子精神,力图在新媒体时代向大众分享理念、启迪民智。2015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名单(按姓氏音序排列)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长蔡崇信⇥⇥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陈 欧⇥⇥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十一⇥⇥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邓兴旺⇥⇥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浙江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郭 盛⇥⇥智联招聘CEO黄洁夫⇥⇥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黄军就⇥⇥中山大学副教授金立群⇥⇥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候任行长郎 朗⇥⇥国际著名钢琴家李稻葵⇥⇥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李东升⇥⇥中国商飞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彦宏⇥⇥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梁建章⇥⇥携程旅行网董事会主席兼CEO刘 科⇥⇥托普索公司副总裁柳 青⇥⇥滴滴公司总裁逯高清⇥⇥英国萨里大学校长陆盈盈⇥⇥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莫天全⇥⇥搜房控股董事长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量子科学实验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秦玥飞⇥⇥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饶 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沈南鹏⇥⇥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施一公⇥⇥清华大学副校长汤 敏⇥⇥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田溯宁⇥⇥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汪潮涌⇥⇥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王 石⇥⇥万科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王伯庆⇥⇥麦可思公司创始人王俊峰⇥⇥金杜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席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薛 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严望佳⇥⇥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杨 澜⇥⇥阳光媒体集团创始人杨浩涌⇥⇥赶集网联合创始人兼CEO易 珉⇥⇥香港铁路中国首席执行官张 磊⇥⇥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 涛⇥⇥大众点评网创始人兼CEO张 忠⇥⇥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终身教授张红力⇥⇥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剑炜⇥⇥庞巴迪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张亚勤⇥⇥百度公司总裁张懿宸⇥⇥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厚麟⇥⇥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周成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朱 敏⇥⇥赛伯乐(中国)投资集团董事长
2016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