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是CCG全球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最早以全球化命名的智库,CCG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设置全球化相关国际议题;在海内外举办了“WTO改革”、“多边治理”、“一带一路”等专题研讨会,把“一带一路”这一主题首次带到国际安全与治理领域的世界高规格会议——慕尼黑安全会议。基于多年对全球化领域的全面研究,CCG发布出版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共赢方案及实现路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全球化向何处去:大变局与中国策》等研究报告和图书,其中Edward Elgar 出版社出版的Handbook on China and Globalization是为数不多的由智库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全英文书籍。CCG提出的两项倡议入选首届巴黎和平论坛,为中国智库更充分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开拓了崭新模式。此外,CCG与WTO、UN 、经济合作国家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众多国际组织、国际智库和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
-
境外投资13年宽与紧:监管层鼓励什么?担心什么?
这是一次酝酿了半年的“刹车”行动。
2017年8月29日 -
崔凡:金砖国家是持续推进全球投资便利化的重要力量
崔凡,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
2017年8月24日 -
陈健:海外中企已达3万多家
2017年7月13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中国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2017年会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在致辞中从四个角度阐述了中企“走出去”取得的早期成果和潜在不足。
2017年7月18日 -
卢进勇:中国对美投资仍处于初期阶段
卢进勇,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
2017年6月28日 -
于洪君: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具备风险意识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重要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是当前中国的外交的总体布局 专家简介 于洪君,全球化智库(CCG)顾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 首先,于洪君从中国对世界形势与时代潮流的科学判断、中国提出并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布局等方面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国际关系理论与对外政策。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的时代潮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世界发展局势的判断。”于洪君表示,当今世界各种冲突依然存在,但是国际力量对比正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习近平同志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享共赢,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解决方案。” “‘一带一路’倡议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密切相关的世纪性的倡议。”于洪君表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要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是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五通”,开辟出一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引领国际社会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重要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是当前中国的外交的总体布局。”在讲座中,于洪君详细阐释了当前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欧“四大伙伴关系”、我国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等,剖析了当今中国所处的纷繁复杂的外交环境。 于洪君表示,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神圣情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行进,牵动世界格局和秩序构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中华民族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已经开启。 文章选自中国高校之窗,2017年6月21日
2017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