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布莱尔:美联储须以更大魄力对抗高通胀
美国没有任何这样软着陆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在当前这种通胀水平下实现软着陆,没有先例。即使在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早期严重通胀期间,乃至今日,唯一一次美联储轻微地对抗通胀、并且实现了所谓的软着陆是在1990年和1991年。当时的通胀率上升到6%左右。为了将通胀降到3%,美联储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引发了短暂衰退。但与今天的情况相比,那是非常温和的通胀。
2022年9月23日 -
全球化智库创始人王辉耀:华人华侨是中国最大的国际人力资源
对于华人华侨如何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王辉耀给出十点建议:一是增进与华人社团、海外华商的联系联络;二是发挥华商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对外开放积极作用;三是凝聚华人华侨科技力量,减少科技脱钩带来的风险;四是推动华人永居政策推广落地;五是发挥归侨、新侨等在跨东西方文化中的作用;六是引导海外华文教育机构等讲中国故事;七是“以侨为桥”,构建“一带一路”政策沟通交流机制;八是筑牢海外新生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九是向海外华人推出“华裔卡”;十是发挥中国香港、新加坡在中外交流中超级联络人作用。
2022年9月16日 -
国际组织中的“中国面孔” | CCG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体量不断上升,2010年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向各大国际组织缴纳的会费大幅增加,这也为更多中国人到国际组织任职创造了有利条件。从 2003年开始,中国人当选国际组织高级官员的消息接连不断,以“海归”群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面孔”也开始活跃在几乎所有的重量级国际组织中。
2022年9月16日 -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多重视角解读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交融过程,我们尝试将全球化界定为:由人、企业、国家、国际组织等多维度行为体构成的人类社会,在知识与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通过全球贸易、全球投资、全球移民、全球治理等多元表现形式,所形成的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经济、文化、社会等现象与秩序。
2022年9月2日 -
CCG研究:中美关系走向何处
中美关系已出现结构性变化,20世纪80年代双边的“准盟友”关系,在90年代演变成了为经贸关系奠定基础、多领域合作的“双赢”关系。这种关系在经历了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以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兴起之后,其根基(即经贸关系)已经被侵蚀。在未来一段时间,中美既相互竞争,又存在彼此合作的可能。当前,由于中美综合国力的差距不断缩小,中美竞争的现实已不容回避,两国间的竞争或博弈不断向纵深发展是一个长期趋势。但同时,在维持联合国和WTO 体制上,在核不扩散领域、公共卫生领域以及气候变化领域,双方具有共识的基础;在网络安全和打击海外避税行为上,中美仍存较多合作可能。
2022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