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是CCG全球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最早以全球化命名的智库,CCG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设置全球化相关国际议题;在海内外举办了“WTO改革”、“多边治理”、“一带一路”等专题研讨会,把“一带一路”这一主题首次带到国际安全与治理领域的世界高规格会议——慕尼黑安全会议。基于多年对全球化领域的全面研究,CCG发布出版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共赢方案及实现路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全球化向何处去:大变局与中国策》等研究报告和图书,其中Edward Elgar 出版社出版的Handbook on China and Globalization是为数不多的由智库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全英文书籍。CCG提出的两项倡议入选首届巴黎和平论坛,为中国智库更充分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开拓了崭新模式。此外,CCG与WTO、UN 、经济合作国家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众多国际组织、国际智库和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
-
“再思香港论坛”开启,王辉耀致辞聚焦香港角色与机遇
2024年12月2日,由团结香港基金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举办的“再思香港论坛:拥抱中西迈向南北”在香港举行。论坛吸引了超过500名与会者,旨在探讨如何在复杂环境中突破重围,继续推动中外交流与合作,并积极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倡议,开辟新机遇。团结香港基金主席陈智思首先在开幕式上致辞。CCG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4年12月2日 -
郑永年:大湾区推动内部规则统一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
大湾区想要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国际学校的数量就是衡量的标准之一。现在大家都重视大学阶段的高等教育,但我认为从幼儿园到高中这个阶段更为重要,这个将会为落户的高端人才解决子女教育后顾之忧。
2021年2月19日 -
郑永年:特区之“特”,是责任不是特权
一个城市要进步,需要强大的信心和领导力,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知道自己的短板不足在哪,如何让强的地方更强、薄弱环节变强。深圳下一步面临新的挑战,外部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发展新要求都向深圳提出了新使命。
2020年10月26日 -
CCG在2020服贸会“服务业扩大开放暨企业全球化论坛”上发起创建国际商会合作网络倡议
北京市作为首都,集聚了各国商会,为更好地发挥各国商会的积极作用,CCG倡议创建“国际商会合作网络”,希望籍此为北京市国际商务领域的发展搭建一个可以实现有效交流的常态机制和平台,助力各国商会、外资企业更好在京发展,助力北京市的对外开放。
2020年9月9日 -
刘世锦:“结构性潜能”是经济复苏下半场主角!
中国不仅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更应成为产业链条效率最高、应变能力最强、最具生产力的生产基地和创新大国。把消费能力转化为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基本着眼点,也是“内循环”的一个基本含义。
2020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