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是CCG全球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最早以全球化命名的智库,CCG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设置全球化相关国际议题;在海内外举办了“WTO改革”、“多边治理”、“一带一路”等专题研讨会,把“一带一路”这一主题首次带到国际安全与治理领域的世界高规格会议——慕尼黑安全会议。基于多年对全球化领域的全面研究,CCG发布出版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共赢方案及实现路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全球化向何处去:大变局与中国策》等研究报告和图书,其中Edward Elgar 出版社出版的Handbook on China and Globalization是为数不多的由智库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全英文书籍。CCG提出的两项倡议入选首届巴黎和平论坛,为中国智库更充分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开拓了崭新模式。此外,CCG与WTO、UN 、经济合作国家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众多国际组织、国际智库和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
-
美国2012年外国劳动力现状
1. 2012年,美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外国出生的人口为2500万,占其劳动力总数的16.1%。这些外国出生的劳动力中有48.3%是西班牙裔,亚裔劳动力人口占23.7%。
2013年10月9日 -
美国的2012年H-1B签证概况
根据美国移民局报告显示,全球向美国申请H-1B的人数从2011年的269653人下降到2012年的262569人,降幅为3%。同时,在2012年,72%的H-1B签证获得者年龄在25-34岁之间,46%的H-1B签证获得者拥有学士学位,41%的H-1B签证获得者拥有硕学位,8%的H-1B签证获得者拥有博士学位,4%的H-1B签证获得者拥有专业学位。另外,61%的H-1B签证获得者的工作领域和计算机相关。
2013年10月7日 -
美国境内的外国人口现状
从1970-2011年间,美国25-64岁女性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获得了大幅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从1970年的11%升至2011年的37%,而只接受过高中以下教育的女性的比例则从1970年的34%下降到2011年的7%。从职业种类来看,女性从事管理、专业和其他相关职业的比例为51%,稍高于女性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47%)。
2013年10月6日 -
美国暂缓驱逐青少年非法移民
每年有大规模的移民进入美国,他们带来的专业技能、资金、文化和人力资源促进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样,美国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和包容的多元文化环境为其未来的生活提供了美好的前景。仅仅从薪酬待遇上来看,与其在祖籍国的工资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根据布鲁金斯的报告显示,受过高中教育的移民在进入美国后,工资增幅为2.2万美元,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在进入美国后,工资增幅为2.2万美元。
2013年10月4日 -
改变美国的”意见市场”略论事半功倍的中国公共外交
中美关系长期稳定和渐趋密切的一个关键在于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一般而言,中国民众特别是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社会阶层对美国的了解远远超过美国相应阶层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一般美国人对中国既不了解,也不关心。大部分有关中国的信息来自媒体。而以批评时政为己任的西方(特别是美国媒体)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报道大多是负面信息,对中国基本上是持“唱衰”乃至“妖魔化”态度。这一点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特别是经济的的发展稍有改善,但无根本变化。
2011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