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论坛二】应对世界不平等的挑战
解局:中美贸易如何解读,究竟怎样才能突破困境,回到世贸组织的初心? 解局 3月27日,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办高端论坛,近日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成为论坛上热议焦点。特朗普贸易战背后的原因,世界对中国有怎样的期待,中国当前最好的应对是什么,CCG为您呈现论坛上精彩纷呈的“唇枪舌剑”!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崔洪建 “特朗普政府想利用这种单边行动来代替现行的多边主义的合作与协商。对于中国来讲,我想要认识到,我们要不断地去尝试找到解决方法,找到一个经济上的手段来走出现在的困境。”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欧洲司原司长孙永福 “美国总是想攻击那些跟他最贴近的竞争者,而中国确实从经济上来说非常靠近美国.因为有这样的一个贸易赤字存在,就成为了一个借口。”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前世界银行官员、美国财政部驻华特使、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David Dollar “整体来说,美国是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过程的,因为支持这些方案和政策。但是在贸易上有很多不可确定的因素,这种贸易平衡可能不是受贸易政策的影响。”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 “跨太平洋的贸易关系有这样一个东亚内部贸易不平衡及不公平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现实的生产端,整个东亚地区的生产链条都是牵扯进来的。”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兼军控与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建群 “在这一轮贸易摩擦之后,两国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中国对待美国会有什么新观点,双方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才是两国面临和需要思考的挑战。” 专 家 对 话 ❇ 贸易赤字是美国维护世界领导地位的借口,贸易战可以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国都需做一定让步和行动,从而实现世贸组织自由化和互惠性贸易的真实原则。 杨 锐 特朗普总统签署了六百亿美金贸易增税的计划,对中国的投资也宣布了一些限制计划,以保证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特朗普总统总想把美国放在第一位,但是不平等的差距并没有弥合。这种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是否会引发一场让全世界都遭受损失的贸易战? 孙永福 我认为不会发生贸易战,龙永图先生也讲到他不喜欢贸易战的提法。贸易摩擦是有的,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也是现实存在的,但这个贸易赤字并没有造成美国就业的丧失。他们指责我们操控汇率,然后窃取美国的就业机会,这样说是因为,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自然会成为美国人攻击的对象,就像之前俄罗斯一样。如果人民币是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货币的话,我们自然会受到攻击。比如在2008年期间,欧洲的欧元也受到很多诟病。美国总是想攻击那些跟他最贴近的竞争者,而中国确实从经济上来说非常靠近美国,所以我觉得这是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因为有这样的一个贸易赤字存在,就成为了一个借口。通过谈判其实能解决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所以我们还是要用一些时间来进行更多的贸易谈判,相信谈判与合作可以实现双赢。 崔洪建 很不幸,短期内我觉得未来还是会面临一定的贸易摩擦,可能是以战争的名义,可能我们还会受到一定的不确定性的困扰,美国政府或者是一些右翼的政府势力,他们可能采取一些保守政策,带来一定影响,但这也是一个重新思考的好时机。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我们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看一下世贸组织的成立,当时整个国际社会都发现,我们应该有一种经济的解决方式来应对所有的贸易摩擦问题,我们要找到一个通用性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所有的贸易冲突。那现在呢?我们也需要找到一条道路,现在有三大主要任务。首先要建立自信,我们要重拾自信,尤其是对于这种多边贸易的自信,而且要确保这种多边以及双边关系中的一个处理模式;第二个是我们要建立一个体制机制,也就是说要实现一个全新的WTO,现在有许多标准、问题和行动是在贸易摩擦发生之前就应该到位的;第三个是我们现在要处在一个做事情的过程中,中国曾高调宣布要鼓励自由贸易,那我们就要实现自由贸易和所谓的互惠性贸易之间的平衡,因为这两个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也是世贸组织真实的原则。 滕建群 关于所谓的贸易战,可以用和平方式解决,可能两国都需要做一定让步。我觉得美中两国都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战争,他们都承担不起,因为两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很高,我们确实应该仔细处理好两国关系。我并不是特别关心这一轮的贸易摩擦,而比较关心的是未来两国的关系。在这一轮贸易摩擦之后,两国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对待美国是会有什么样新的观点,双方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才是两国要面临和思考的挑战。近期我也参加过其他场合的对话,有来自厦门和华盛顿的教授,我在他们的对话过程中就感受到,两国之间存在的误解是根深蒂固的,甚至是学者之间也存在这种误解。这种观念上的差距是存在的,我们应该通过一些方式找到新的解决方案,来消除这种摩擦。 ❇ 贸易战有其国内问题,但也要从国际视角考虑。特朗普的单边行动可能是一个政治作秀,其实是保护“日落产业”。中国发展面临很多陷阱,要找到经济手段来走出现在的中美贸易困境。 杨 锐 合作而不是对峙,这才是两国之间的长久之计。说到贸易摩擦,无论有什么样的定义,怎么预测我们接下来的前景? 崔洪建 我们要看一下最近发生的情况和趋势,比如说所谓的贸易战有一些国内的问题,其实从国际上来看是有不同视角的。特朗普先生签署了这样一个贸易限制还有增税计划,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挑战。他们想利用这种单边行动来代替现行的多边主义的合作与协商。我们看一下目前情况的话,对于中国来讲,我想要认识到,我们要不断地去尝试找到解决方法,找到一个经济上的手段来走出现在的困境。我们不应该重蹈其他国家的覆辙,比如说利用这种政治经济,然后贸易投资方面的借口,来处理国际关系。从华盛顿角度来讲,美国有时候说他们想跟中国进行继续谈判。我觉得其实对于特朗普来讲,可能是一个政治作秀,因为他是一个商人,他应该能够理解发生所谓的贸易战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杨 锐 很多国际研究的知名专家说到中国前景的时候,会讲到我们在国内有一个中等收入陷阱,在国外有一个修昔底德陷阱,其实应对这两个陷阱是不容易的。还有一个就是数字陷阱,有一个国际杂志说到,中美两国之间正在争夺数字化的一个霸主地位,也就是说到底中美两国哪个会在数字争夺战中赢得这种世界的领导地位?我们可以看一下贸易摩擦的清单,美国在数字竞争方面其实是有一些担心的,觉得中国在数字化这方面其实发展得非常地快,比如说我们有最快的计算机和数据方面的优势。 David Dollar 我不想把问题过于简单化,如果我们来看一下美国不同的贸易行为,其实它这个政策前后是不一致的,比如说对于钢铁和铝是有一些关税,我相信这些传统的行业不会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他其实是在保护这些“日落产业”。当然,他非常关心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其实从我自己角度来讲,我觉得这是一个宏观经济的现象,跟贸易政策没有什么关系,跟中国的高科技政策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只是看到这个问题的话可能保护不了美国的产业。但是,美国的这些高科技企业还是比较担忧的,尤其是担忧对中国的政策,美国的这些高科技公司非常怕以后不能在中国投资和运营。所以从美国角度来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目的的,有时候政策上没有一致性。 杨 锐 我听到了关于美国和中国之间差距的这种消极声音,这些消极的声音可能是来自于这样一个现实,即美国拒绝出口一些高科技产品,他们说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大概是3700亿美金。如果美国向我们销售一些比如说炸弹等这些军工产品的话,那么可能就很容易让美国去弥合这种贸易逆差了。 David Dollar 是美国自己不愿意销售,我觉得这是没有办法弥合贸易逆差的,假设一下,中国突然预定了这些数以几十亿、几百亿计的高科技产品的话,它会带来一些非直接的影响,美国的消费量可能会有所下降,它并不只是针对国外的市场,并不是简单地说中国购买了更多产品就能够改变美中之间的贸易平衡关系,它并不会是这样的运作方式。 ❇ 贸易保护主义并不能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反而会让很多国家利益受到损害。解决中美贸易问题需要从现实的生产链、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内改革等多角度寻找突破口。 杨 锐 关于这个贸易战有很多的担忧,请嘉宾请对中美关系以及中美贸易关系做一个预判。 孙永福 我个人非常相信自由贸易,许多国家能够从全球自由化的贸易中获利,我不相信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是能够成为解决方案,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的。我觉得贸易摩擦需要认真地去解决,尤其是对于中美两国来说,因为两国是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如果不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和美国会从这种经济关系恶化中受到伤害,还有很多其它的国家也会受苦受难,因为贸易是存在一定的转让效用的。如果不能够以一种正确的方式解决,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可能会受到影响。对于贸易摩擦来说还是需要合作。 杨 锐 对于自由贸易的黄金期已经过去,现在是时候重新思考一下公平的贸易,苏教授您对此怎么看? 苏 浩 是的,我认为公平贸易非常重要,但是我的观点并不是针对特朗普所关心的。从中国角度来说,跨太平洋的贸易关系有这样一个东亚内部的一种贸易的不平衡以及不公平的问题,这是一个现实了。这些产品可能不仅是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可能是东亚制造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贸易问题确实涉及到不公平的问题。我们现在有各种生产上的分配,所有东亚地区的经济体都牵扯到了这种生产要素的分配。有一些负责某些产品零部件,然后中国进口这些零部件进行再加工,这些零部件引入到中国之后再进行中国制造,形成了这种所谓中国制造的产品,然后再出口到美国,所以这是牵扯到整个东亚的问题。谈到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他们对于中国已经采取了一些行为来抵制这些所谓中国制造的产品,而不管中美之间不管关系是不是平等。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现实的生产端,整个东亚地区的生产链条都是牵扯进来的,所以我还是比较担忧整个经济的现实。 杨 锐 有观点认为,中国是从廉价劳动力中获利的,我们的净利润也因此得到了提升,但是美国国民觉得这样的利润是分配不公平的。 杨 锐 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一个黄金标准,可以看到美元起到了一个主导作用。在石油市场甚至上海的石油市场都已经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那就是这种人民币的国际化能够帮助我们消除美元主导造成的这种差距。在贸易保护主义还有特朗普执政以后所带来的变化的情况下,相不相信“石油美元”能够更多受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大的石油市场上,人民币国际化是不是会带来很快的影响? David Dollar 我觉得美元的地位现在还是OK的,我们有一定的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这已经是固定的了,短期内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可能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是非常认可人民币的,非常认可人民币的国际化,也认可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对于世界来说,让中国的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是非常好的现象,因为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就能够做很多金融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是要花很长时间的。可是整体来说,美国是支持这个过程的,因为支持这些方案和政策。但是在贸易上是很不确定的,有很多不可确定的因素。这种贸易平衡可能不是受贸易政策的影响,而它是否会受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现在还很难回答。 所以我觉得我会跳出这个关于美中之间的贸易平衡关系的探讨,我会关注其它更具体的领域。比如说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未来市场的开放,还有你谈到的人民币和石油市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改革领域。 (本文根据3月27日首届CGTN-CCG高端论坛第二场论坛“应对世界不平等的挑战”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年4月2日 -
【论坛一】2018年中国新政策信号
中美贸易竞争?特朗普只是在寻求一个“替罪羊”
2018年4月2日 -
庞中英:全球化的风幡将如何飘拂?
庞中英,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
2018年1月31日 -
何宁:“WTO+”说明多边贸易体制仍有吸引力
何宁,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世贸司原司长
2018年1月8日 -
何伟文:需用客观角度看待贸易不平衡问题
何伟文,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原驻纽约、旧金山商务参赞
2017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