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是CCG全球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最早以全球化命名的智库,CCG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设置全球化相关国际议题;在海内外举办了“WTO改革”、“多边治理”、“一带一路”等专题研讨会,把“一带一路”这一主题首次带到国际安全与治理领域的世界高规格会议——慕尼黑安全会议。基于多年对全球化领域的全面研究,CCG发布出版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共赢方案及实现路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全球化向何处去:大变局与中国策》等研究报告和图书,其中Edward Elgar 出版社出版的Handbook on China and Globalization是为数不多的由智库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全英文书籍。CCG提出的两项倡议入选首届巴黎和平论坛,为中国智库更充分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开拓了崭新模式。此外,CCG与WTO、UN 、经济合作国家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众多国际组织、国际智库和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
-
苗绿:品牌和人才是企业最重要软实力
企业的营销、市场化的动作也能够决定人才对价值观的认可,互相影响。只有人才足够多,文化足够国际化,才能反过来制订国际化的规则,以国际化的眼光看人才输出,建立全球化的企业。同时,人才国际化也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2018年11月22日 -
海外华商是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 | CCG研究
参与中国经济,华商具有天然的优势。海外华商不仅是中国商品对外输出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国利用海外资金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中,海外华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与欧美日韩等外商投资一起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6 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60 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中中国香港投资871.8 亿美元,占外资总额的69.2%,新加坡投资61.8 亿美元,占4.9%。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大部分是由华商进行的。东南亚华商也往往通过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投资中国大陆。
2018年11月16日 -
马骏:中新金融合作可服务“一带一路”基建
专家简介马骏,CCG特邀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11月15日 -
如何看待未来出口走势?
9.9%——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交出一份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的答卷。只是,细分来看,出口同比增长6.5%,进口增长14.1%。未来出口会怎样?
2018年11月1日 -
储殷:两江新区开讲“一带一路”投资机遇与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至今已有五年,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018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