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王辉耀:分享中国经验 抗击全球疫情

2020年3月16日

 

本文为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应邀为《北京青年报》撰写的专栏文章,刊发于2020年3月15号。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的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在全球范围呈蔓延之势。3月12日,美国纽约股市继9日之后再次触发熔断机制,当日三大股指均暴跌9%以上。从股市反应来看,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1日宣布的“一揽子”抗疫计划未能提振市场信心,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恐慌蔓延。

当前,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对控制全球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为抗击疫情采取了强有力的检测与隔离措施。广大居民本着以集体为重、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主动在家隔离,避免参加集体活动,最大程度遏制了疫情的传播。这种具有东方特质的家国精神,是中国抗疫的重要支柱之一。

疫情期间,中国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效资源调配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建成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并改造建成多家方舱医院,最大限度收治确诊病人。疫情发生以来,来自全国各省市共1.6万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体现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中国的基层组织和社区管理制度展现了快速有效的执行能力,在保障居家隔离人员健康安全的同时,保障他们必要的生活物资供应。各大互联网企业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灵活应用,为患者病情排查与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拥有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疫情发生后,尽管企业正式开工有所推延,但是发达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令企业远程办公十分便利。中国经济不仅没有停摆,还推动了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办公、新零售等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疫情期间,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第一时间公开了病毒的基因序列,吸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抗疫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在中国与多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冠病毒疫苗研制工作正在迅速推进。

 

  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优势,向世界展现了高效的执政能力与管理能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经过此次疫情,世界应当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有新的认识,中国的发展和经验对世界各国不是“威胁”,而是给世界各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孤岛,新冠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不分国界。各自为营并不能遏制病毒扩散,合作才是战胜疫情的唯一途径。为尽快遏制全球疫情扩散,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各国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推动抗击疫情多边合作。

第一,各国领导人通过灵活形式召开会议,推动各国卫生部门加强合作,共同商讨对抗疫情、企稳世界经济的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造成了很大的恐慌,世界经济“黑天鹅”造成的影响,不亚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面临严重衰退风险。11年前,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美国匹兹堡召开峰会,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寻求积极可行的路径。当前,面对疫情可能带来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威胁,各国领导人可以通过召开峰会等形式,商讨化解经济危机风险、提振世界经济的方案。

第二,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国家,可以向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提供经验分享和物资、技术等方面援助。中国疫情发生初期,日本多座城市自行募捐向武汉等中国城市捐赠物资,在物资包装箱上用中文写下“武汉加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感人标语;韩国首尔市政府向北京、重庆等12座城市提供价值约353万人民币的防疫物资;土耳其、马来西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向中国捐赠了大量物资。世界支持援助中国抗疫,有力彰显了国际道义。近期,中国向疫情严重的国家派遣专家援助,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向世界其他国家捐赠口罩、呼吸机等抗疫医疗物资,免费转让抗疫相关的专利技术。中国向疫情严重国家提供抗疫援助,也是对前期所获得国际援助的一种回报,也有力彰显了国际道义。

第三,国际社会加紧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合作,进一步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展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和前景。新冠肺炎疫情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警示,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国家间的博弈斗争,对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害无益,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国际恐怖主义、疫病传染等问题,是全球化时代各国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威胁。病毒带来的威胁超越国界,世界各国需要团结起来精诚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对国际合作发展的一次严峻考验。各国需要认清,什么才是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敌人,世界需要团结一致,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更加包容公平、和谐稳定的全球化体系。

 

文章选自《北京青年报》,2020年3月15日

关键词 王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