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涛:全球人才的共享、赋能与AI时代的应对之道

2025年7月24日

2025年6月27-28日,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举行。纽芬兰纪念大学 Stephen Jarislowsky 教授方涛在“全球人才发展趋势:新一轮的竞争还是合作?”主题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也感谢AGTO和CCG。我是在中国出生和成长的,现在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工作。我们的学校获得了不少资助者的支持,也在跨境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一些合作。我自己过去也在世界各地与多所商学院有合作经验。今天想就全球人才和管理的问题分享一些观察与思考。

我们谈到“国际人才”的定义,其实它一直在变化,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我们更加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认证,不再只是看学历,而是注重更高层次技能的实际运用。

当前一个突出问题是技能的互补性。美国、加拿大甚至中国都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与此同时,很多发达国家正在收紧移民政策,尤其是针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政策,这进一步加剧了不平等的现象。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让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许多低技能岗位已经逐步被机器取代,使得失业问题更为突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具备高技能和复合能力的人才。

以加拿大为例,我们历来依赖于技能人才移民,这是我们人力资本结构的一部分;而中国则通过有组织、有方向的国家级人才计划来吸引并留住人才,这也是很有效的路径。但在北美,我也观察到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例如反亚洲情绪在上升,对学术界和人才流动也造成了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的政治氛围下。

合作是破解这些挑战的关键。我想提出几条建议,谈谈我们可以从哪里做起:

第一,建立全球人才共享机制,尤其在生物科技、知识交流等前沿领域,需要更具制度化的合作框架。

第二,推动全球标准的建立,包括在人工智能战略、人类共同价值和人力资本发展方面,AGTO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扮演重要的引领者角色。

第三,善用数字工具拓展合作空间,线上网络为国际研究合作、人才交流提供了新的通道,尤其在疫情之后我们已经看到其巨大潜力。

此外,我建议本次峰会以及未来的平台探索构建一个融合AI技术的人才机制,使AI不仅服务于精英,也能赋能普通劳动者。我们应更加重视区域层面和双边层面的合作机制,让不同类型的人才能够都有展示和成长的机会。

归根结底,人才不仅是流动,更是赋能和贡献的过程。在AI带来不确定性的今天,我们的人才政策必须从顶层设计之初就注重协同与合作意识,真正打造一个具有包容性、可持续性的人才生态。

谢谢!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智汇全球,才赋未来”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幕

《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5》在AGTO 2025全球人才峰会发布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中英文官网上线试运行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北京代表处登记证书颁发仪式举行

AGTO(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即将落地北京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顾问委员会年度会议召开

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外宾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在澳门成功举办2023全球人才峰会

《技术变革下的亚洲人才发展报告(2023)》发布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上发起成立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圆桌研讨会在香港成功举办

CCG“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倡议入选巴黎和平论坛 创新全球人才流动与合作机制

 

关键词 方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