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全球战“疫”观察 20 | 疫情下的中美欧大国博弈

2020年4月17日

【在线视频】

  德国新冠感染率居高不下,但为什么死亡率却很低?中国大力援助欧洲,却被怀疑动机,原因何在?疫情下的中美欧,大国关系如何博弈?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凤凰卫视推出抗疫特别系列节目,资深专家深入解读!

文字实录 | 疫情下的中美欧大国博弈

本期嘉宾


辜学武,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终身讲座教授并兼任全球研究中心主任,是迄今为止唯一在德国社会科学领域获得德国最高级别教授(C4/W3)的华裔科学家。

凤凰卫视主持人朱梓橦:欧洲和美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超过10万的国家,除了美国,都是欧洲国家,疫情的发展趋势很难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疫情对中美欧大国关系的影响不容小觑,今天我们请到了身在德国波恩的国际关系专家辜学武教授,听听看他的疫情观察。

 

【德国感染率居高不下,为何死亡率这么低?】


  记者:我们看到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德国的形势好一些,死亡率也没有那么的高,根据您的观察和体会,您认为这是为什么?

辜学武:我觉得首先德国的卫生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其他欧洲国家要好一点。

  第二,德国政府在意识到这个事情的严重程度之后,马上采取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一个措施,就是首先把老年人保护起来。老人一旦感染,很多人会马上进入重症状况,一进入重症状况之后,马上就要送医院,医院如果准备不充足的话,就会出现意大利和西班牙那种状况,就是超负荷运转之后,无法处理很多病人。所以德国一开始还没有在出现疫情传播的时候,就下令把所有老人保护起来,尤其是养老院包括所有有老人居住的地方,就是严禁,比如说孙子,儿子,媳妇去看望。

  第三,我觉得德国做的跟中国有一个类似的地方,就是检测德国检测比较早,有非常强大的检测能力,遍布各地的几千个试验基地和检测中心,一天能检测大概六万人左右,现在的目标是一天检测到五十万左右,德国的总人口是八千两百万。德国还没有实施全民检测,只是出现症状之后进行检测。但提前检测之后提早发现,发现之后居家治疗,不用上医院治疗。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到目前为止,感染人数急剧上升,但重症病人没有那么多的现象。

但是我们昨天看到数据,很多养老院现在也出现了症状,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五天之内,德国的死亡率突然一下从0.3%上升1.9%的一个状况。就是说养老院现在也开始出现了状况。未来情况怎么发展,我们还要进一步再看一看。


【中国大力援助欧洲,动机怀疑的杂音因何而生?】


  记者:从三月份开始,中国就派出了抗击疫情的专家

组赴意大利,来帮助意大利抗击疫情。那中国在这个时候援助欧洲,是不是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欧盟各国之间的这个形象呢?

  辜学武:总体来讲,中国援助欧洲,还是得分比较高的,尤其是在有些国家,欧盟没有能力对他们进行支援的时候,尤其是意大利,像塞尔维亚是欧洲的孤儿,一直不是欧盟的成员,所以没有办法享受欧盟对他的大力的支持。虽然欧盟通过各种特殊的手段,也提供了总量上不亚于中国对塞尔维亚的支持,但塞尔维亚还是觉得有被欧洲抛弃的感觉。在关键时刻中国派出专家组,同时带来了中国的火神山的模式,使塞尔维亚等国迅速扭转了疫情。当地老百姓的反映来看,我觉得是相当正面的。包括德国和法国的一些媒体的报道,也还算不错。

 但是也有很多杂音,有些对中国大批量出动援助的动机产生一些怀疑,就是说中国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来做这样一些大规模的援助举动。有些猜测,中国援助欧洲国家,实际上是为了分裂欧洲,有一种批评的声音我觉得这些批评的声音主要是希望维护欧盟团结,防止一些成员国与布鲁塞尔离心离德。

所以中国在援助欧洲的时候,我觉得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就是说更多直接同成员国打交道,没有同欧盟总体打交道。这跟台湾的做法不一样。台湾的做法是把援助欧洲的所有的物资直接交给欧盟,然后欧盟分配给各个国家。实际上最后落到实地,还是那些疫情最重的国家。中国直接与各个国家打交道效果可能更好,但产生的政治效应可能稍微差一点。

因为欧盟的感觉是说,你是越顶外交,就像比如说一个国家援助中国不通过北京政府的协调,直接把物资运到比如说湖北仙桃,上面一层的政治领导人他有想法。

  所以这个问题现在就是说中国如果要继续援助欧洲的话,可能要更多同欧盟进行协调,统一部署,那样可能效果更好。

 

【疫情下的中美欧 大国关系如何博弈?】


  记者:我们看到,疫情之前的中美贸易战,可以说是让中国和欧洲走一步您认为疫情结束之后,中美贸易摩擦和贸易战会继续吗?这对中美欧三方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影响?

辜学武:我觉得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疫情是否快速结束,或者是得不到强有力的控制,美国特普朗政府继续要跟中国,跟欧洲大贸易战的这种基本的国策是不会变的。那么下一步怎么走,美国对中国和欧洲,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付,还是一个未知数。我觉得有三种场景可以判断出来

    首先,中国已率先走出了疫情,至少控制住了疫情,大规模的像第二个武汉这样的爆发,可能是不会出现了,那么现在美国跟欧洲还在里面没出来,下面会出现两种或者三种状况,一是欧洲先出来,假定欧洲先于美国走出疫情,提前3-5个星期,或者两个月控制疫情的话,那么美国的压力会迅速加大。在这样一个状况下,如果欧洲出来,美国压力加大,会寻求同中国的合作,他会希望寻求欧洲和中国的合作。这样有利于缓解一下地缘战略的矛盾。

第二个场景是美国先于欧洲出来。假定美国做更好,欧洲这个烂摊子一下还收拾不出来,那美国率先出来之后,可能变得更强硬。因为这特朗普现在靠的就是要经济支持,如果美国率先出来,美国经济恢复的能力也会很强。

第三个状况就是,欧美同时在里面徘徊。那么中国的主动权就更大了。中国已经是率先走出之后,有更大的回旋空间来决定这个议题的讨论,企业合作方向,因为大家都求着中国,所以中国在这种状况下,打赢这场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的机遇会非常高.

中国不希望美国人民和欧洲人民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从分析的角度讲,应该有三种可能。所以现在要看未来两三个星期,欧美疫情的发展。如果出现戏剧性的变化,那么在地源政治上面,也会出现一些戏剧性的变化。

【往期回看】

全球战“疫”观察1 | 我们不是孤岛,全球危机如何“破题”?

全球战“疫”观察2 | 美股熔断背后的真相?

全球战“疫”观察 3  |  美联储救世之路

全球战“疫”观察 4 | 疫情下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全球战“疫”观察 5 | 疫情下的经济复兴之路?

全球战“疫”观察 6 | 疫情下的线上G20

全球战“疫”观察 7 | 欧洲疫情大流行背后

全球战“疫”观察 8 | 美国疫情风暴

全球战“疫”观察 9 | 疫情下的澳大利亚

全球战“疫”观察10 | 香港经济复苏之路在何方?

全球战“疫”观察11 | 病毒污名化背后的政治角力

全球战“疫”观察12 | 疫情下的民粹主义暗流

全球战“疫”观察13 | 疫情将中美关系引向何方?

全球战“疫”观察14 | 如何避免全球经济衰退

全球战“疫”观察15 | 全球经济系统的生命力

全球战“疫”观察 16 | 口罩——欧亚文化差异

全球战“疫”观察17 | 全球产业链的分与合

全球战“疫”观察18 | 疫情时期的中美关系


全球战“疫”观察 19 | 聚焦全球抗疫薄弱地带

文章选自凤凰卫视《寰宇同舟—全球战“疫”观察》栏目,2020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