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中国海归三十年

2014年3月13日

    “ 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当年中国的“留学第一人”容闳曾如此表达自己留学的目的。中国留学大潮自清代官派“留学幼童”以 来,先后涌现出孙中山、黄兴到陈独秀、李大钊,再到周恩来、邓小平等数代杰出人物,这些留学生归国参与国家历史进程,改变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 新中国建立之后,与过去留学生回国后主要从事“拯救中国”的事业相比,大多数留学生步入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领域,从事“建设中国”的事业。而随着改 革开放开启,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确立主体地位,大批归国留学生又投身体制外,在市场经济领域掀起了“创业中国”的大潮.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格局最大的变化是亚洲的崛起—日本的崛起以及中国、印度的随后崛起。但并非巧合的一个现象是:这些国家或地区,几乎都出现了 “海归时代 ”—海归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话题。例如日本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从汤川秀树到下村修,超过一半是“美国制造”,超过2/3在美国学习或工作过,只 有一个人不会说英语;日本最近4任首相,有3位在国外留学过。

    一个落后国家要崛起于世界之林,去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学习先进的制度、技术、理念必不可少。自身教育体系和培养人才的体系落后,就把学生送到世界教 育最好的国家去“借鸡生蛋”,正是“人才外流”的意义之一。“二战”结束之后,几乎所有落后于欧美的国家都派出过大量的留学生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然而,把最优秀的青年送出去之后,如果没有人才的回归或回流,国家将无法得到回报。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曾说:“即使一个科学家、工程师或医生在 50岁或60岁时回到印度,我们也没有失去他们。我们将因为他们到国外获得经理职位或成为富翁而高兴。我们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把这看成是人才流失,而应把 它看成是智慧银行,正在积聚利息,等着我们去提取。我们必须培养和发展不仅能在印度工作,也能在全世界工作的人才。”

    然而,这一前提终究建立在“回到”祖国的基础上。德国经济和技术部副部长奥特伦巴总结称:“我们当然也认为,年轻的专业人才和科研人员到国外工作一段时间是件好事,如今在一份像样的履历中,这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我们希望他们在国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能回到德国。”

    也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在1992年南下视察时才会说:“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要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

    留学潮三十年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深入,留学潮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个显著变化是留学生由最初的公派为主变为目前90%以自费为主。

    1979年初,邓小平率团访问美国,在与美国总统卡特所签的协议中,将中美关于派遣留学生的口头谅解作为正式协议加以签署,从而载入史册。此后,中 国政府和民间教育代表团纷纷出访日本、加拿大等国,同时也接待各国访华代表团,商谈互派留学生事宜,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定和执行计划。随之,赴英、日、 德、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留学生陆续踏上求学征程,掀起了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国留学热潮。这一时期,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是从各高校和科 研院所千挑万选,多是“精英”出国。

    第二个变化在所学专业,最初派遣的留学生多以理工科为主,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尤其市场经济催生了创业大潮,人们 意识到科技的现代化也需要伴随科技的产业化。因此,留学专业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更多人选择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会计、医科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实用型学 科。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也使人文社科专业的留学生日渐增多。从近几年的留学大潮中也可以看到,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日趋多元化,留学生分流到了各个专 业领域,像通讯、环境、建筑、翻译、生物、传媒、市场等以前很少问津的专业,现在都成为热门专业。

    第三个变化是出国留学的整体年龄越来越“青春”。其实在国内老三届的大学生当中,就有很多都是高龄生,公费留学一般又多是出国读硕士、博士,因此年 龄普遍偏大。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自费留学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中国从中学教育到高考再到高等教育竞争激烈,教育实力却又不佳,与自身的国际地位严重不 相称,整个体系也屡遭诟病,因此,留学低龄化的趋势开始出现,许多有条件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教育先进的发达国家读本科,甚至是读中学。

    第四个变化在归国留学人员的就业领域。上世纪80年代回归的留学人员,特别是公费留学生,大部分都集中在政府机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国有企业就 业。但90年代以来,大多数的海归人才都在体制外就业,主要活跃在新经济、高科技和第三产业领域,西方跨国公司的在华高管、新经济领域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 留学生出身,这些高层次人才是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随着本土企业走出去的需要,海归人才未来还将在本土企业国际化上发挥重要作用。

    改变中国的海归潮

    自1978年恢复留学大潮以后,截至2008年,我国总共送出留学人员总数为139万,居世界首位。同时,归国的留学人员为39万。

    海归对中国三十年发展的影响无疑是全方位的。尽管,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以及市场经济的确立,大多数海归都投身到我国经济大潮中来,但海归的贡献远不止如此。

    教科文卫传统上是海归群体最集中的领域,海归已经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国家的一线主力。目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81%,中国工程院院士的54%,都有留学 经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人中,留学归国学者有21人。改革开放以来,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留 学回国人员在校长中占78%,博士生导师占63%,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研究基地(中心)、重点实验室主任占72%。

    在经济领域,在中国对外资外商外企的“请进来”与本土企业的“走出去”中,海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是跨国公司中国化的主力军,几乎所有 在华的跨国公司都有海归精英的参与,并且在中国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之外,带回了新的融资方式,引进了新的国际资本,创造了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新方式。另一方 面,例如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上百家中国企业,大部分都由海归创办和管理。除了自己包括作为职业经理人带领企业走出去之外,也从事投资银行、咨询、会计、 法律等行业,间接地帮助中国的企业在海外发展。

    更重要的是,中国本土的创业事业中,海归带回了国际先进的技术与人才以及现代化的创业理念、商业模式、社会文化观念,他们代表着中国如何从“制造中心”成为“创新创意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希望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方向,正是海归过去二十年所努力做的事情。

    与传统华侨回国投资大多从事生产严重依靠廉价资源与劳动力、消费严重依赖出口的低端制造业不同,高科技产业与新经济领域是高学历的海归创业的主要阵 地,他们很少从事房地产以及低端制造业,创业突出体现在填补国内空白行业,完善中国经济结构。留学生们踊跃回国创业,推动了国内在新经济、新技术、互联 网、IT、通讯、传媒等诸多领域的发展。著名留学生创办和管理的企业如亚信、UT斯达康、搜狐、新浪、中星微电子、当当、携程、e龙、百度、空中网、尚德 集团、新东方、如家快捷、展讯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如今已成为中国新经济和高科技的主流。

    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是典型个例。如今,一个街头小贩都懂得炒股,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却还没有股市、股份制企业、股票,海归正是扮演了这样的 “启蒙者”。1988年3月,两名留美学生王波明、高西庆联合刘二飞、王巍、李青原、茅桐、王大伟、盛溢等八人向政府提交了《关于促成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 和规范化的政策建议》,此后才有联办的成立,再后就有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节能减排”以及产业的优化与升级,高新产业、创意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越来越被重视,“软体”以及软实力的建设需要,随着中国开始从科技创新注意到社会创新……拥有国际视野,掌握世界的前沿技术,熟悉西方社会制度与理论的海归还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截至2000年,中国总共只送出34万留学生,但现在一年就送出超过20万的留学生。最多3年,中国留学生总数就会超过200万。尽管其中难免存在 一定比例的低质量留学以及“海带(待)”、“海狮(失)”的现象,许多留学生是留学人员而未必是留学人才,但中国留学生当中确实人才济济。清华和北大已成 为美国博士生来源最多的院校,日本大学的博士攻读者15.7%是国际学生,硕士攻读者中中国留学生占9.6%,日本的外国留学生超过六成来自中国……

    随着中国崛起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随着中国日渐国际化,特别是随着中央“千人计划”的推出,未来,海归潮从比例和数量都只会呈现上升的势头。

    (作者系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