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移民组织驻华代表:打造技能伙伴关系以促进全球人才可持续流动

2025年7月29日

2025年6月27-28日,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举行。国际移民组织(IOM)驻华代表李文在以“全球人才发展趋势:新一轮的竞争还是合作”为主题的主题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我非常高兴参与这场关于全球人才培养的重要讨论。随着全球人口结构变化、新兴技术迅速发展,以及绿色转型进程加快,我们正看到全球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根据一家国际咨询公司的研究,到2030年全球将面临超过2000万的人才缺口。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制定政策以吸引人才,力求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我想强调:我们不能只关注“竞争”,“技能伙伴关系(Skills Partnerships)”也应当成为全球人才流动议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机制不仅可以帮助接收国解决技能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能为人才来源国提供有力支持,提升其人力资本质量,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我们看到,输出国和接收国之间可以通过构建合作性机制,在人才培训、技能认证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加强协同。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人才的双向流动,还能更好地保障他们的权益。比如,社保待遇的可随人身转移(portability of social protection benefits),包括养老金、健康保险、工伤保障等方面,应当随着人才的跨国流动而得以延续。

事实上,《移民问题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 for Migration)已经呼吁各国建立制度机制,确保社保权益可携带性,并通过互惠的双边、多边协定落实这一目标。我们所在的机构多年来一直与各国开展合作,努力推动把“社会保障可携带”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移民政策框架中。同时,我们也在欧盟经济区等区域层面,参与有关劳动力与社会保障协调的讨论,推动双边和多边协定的达成。

在循环流动日益兴起的今天,人才不仅在“一个国家之间流动”,而是在“多个国家之间循环”。专家有了更多跨国协作的机会,这也要求我们提供更具弹性的政策工具。我们必须构建更高效的协调机制,以应对现实中出现的复杂问题,例如:跨国税收安排、劳动力市场准入政策、社会保障衔接等。

因此,我认为,全球人才流动的未来在于各国能否实现从竞争逻辑向合作逻辑的转变。我们必须跳出传统国界、部门边界和政策框架的束缚,开展更加深入的协调与协作。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释放出全球人才流动的潜力,实现个体、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多赢。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智汇全球,才赋未来”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幕

《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5》在AGTO 2025全球人才峰会发布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中英文官网上线试运行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北京代表处登记证书颁发仪式举行

AGTO(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即将落地北京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顾问委员会年度会议召开

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外宾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在澳门成功举办2023全球人才峰会

《技术变革下的亚洲人才发展报告(2023)》发布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上发起成立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圆桌研讨会在香港成功举办

CCG“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倡议入选巴黎和平论坛 创新全球人才流动与合作机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