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 | 克罗地亚外长到访CCG并与王辉耀对话

2025年7月29日

2025年7月22日,在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华前夕,克罗地亚外交和欧洲事务部部长拉德曼率团到访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与CCG理事长王辉耀围绕克罗地亚与中国合作前景展开深入对话。活动开场及演讲部分全文如下:

CCG副秘书长张伟:下午好,各位阁下、各位嘉宾。非常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由CCG主办的全球名家对话活动。CCG作为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先智库,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交流与合作。在正式开始会议之前,我非常荣幸地邀请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外交学院特聘教授王辉耀博士,为本次对话致开幕辞并开启讨论。

下面,有请王辉耀博士发表讲话。

CCG理事长王辉耀:尊敬的戈尔丹·格里奇·拉德曼部长,各位阁下、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活动,我感到十分荣幸能够在此欢迎来自美丽国度克罗地亚的戈尔丹·格里奇·拉德曼部长。两年前我曾到访克罗地亚,参加杜布罗夫尼克论坛,亲眼领略了那片壮丽的海岸线,并了解到马可·波罗曾诞生于此,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今年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后天还将迎来中欧峰会,因此今天的对话意义尤为重大。拉德曼部长的到访,更彰显了对中欧关系的高度重视。在这一关键时刻,我们的交流不仅重要且及时,将为增进互信与合作作出积极而深远的贡献。

正如张伟副秘书长刚才介绍的,CCG是中国领先的国际化智库,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是首个进入世界百强的中国社会智库,也是首个获得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的中国智库。我们积极开展全球交流,足迹遍布各地,包括克罗地亚。

CCG“全球名家对话”系列已成为中国智库的重要品牌。仅在去年,我们就邀请了多位重量级嘉宾,包括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外长法永女士、土耳其外长费丹阁下、葡萄牙外长兰热尔阁下,以及丹麦前外长科福德阁下等。这些访问为促进中外相互理解和深化交流提供了宝贵机遇。

在邀请拉德曼部长发表主旨演讲前,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部分特别嘉宾。此次我们在克罗地亚大使阁下的协助下,邀请了来自20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包括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冰岛、拉脱维亚、荷兰、北马其顿、挪威、葡萄牙、斯洛伐克和西班牙等。此外,还有来自波黑、德国、马耳他、波兰、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土耳其和英国等国大使馆的代表。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来自中国外交部、商务部的官员,北京外国语大学专家学者、智库界代表、全球青年领袖等,现场座无虚席,有近七八十位嘉宾。此外,新华社、环球时报、抖音、中国网、财经、财新、凤凰卫视、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CGTN等媒体朋友也在现场。可以说,这是一次规模盛大、阵容强大的盛会。

自1992年中克建交以来,两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2005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去年我们共同庆祝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周年。近年来,中克在多次峰会和双边会晤中不断巩固政治互信,合作领域涵盖经贸、科技、文化等,取得积极成果。去年双边贸易额接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7%,双方还建立了经济联委会和科技合作委员会等机制,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将“一带一路”倡议同克罗地亚发展战略对接。

我了解到,拉德曼部长昨日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了卓有成效的会谈。王毅外长特别强调克罗地亚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驿站的历史地位,并指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周年为双边关系提升至新水平、加强多层次交流合作提供了宝贵契机,同时有助于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我的开场致辞就到这里。接下来,我非常荣幸地正式介绍今天的主旨演讲嘉宾——戈尔丹·格里奇·拉德曼阁下,他是克罗地亚外交与欧洲事务部部长,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拥有卓越的学术和外交背景,毕业于萨格勒布大学政治学系,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立政策和欧洲安全架构。自2019年以来,拉德曼阁下担任克罗地亚外长,此前曾出任驻德国和匈牙利大使,并在多边组织中作出重要贡献。今年一月我们曾在达沃斯见面,二月又在慕尼黑安全会议重逢,如今能在CCG再次欢迎阁下,并与众多大使、嘉宾及媒体朋友齐聚一堂,倍感荣幸。

下面,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拉德曼部长发表主旨演讲。

克罗地亚外交和欧洲事务部部长拉德曼:感谢王辉耀理事长。正如你所提到的,我们在世界各地多次会面,上一次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一个月前我们还在达沃斯相遇。我也非常高兴得知你曾访问克罗地亚,并参加了杜布罗夫尼克论坛,与苗绿女士同台讨论。非常感谢你的盛情邀请。

我看到在座的还有我的同事们以及各位大使阁下,非常荣幸能与诸位再次相聚。首先,如果允许的话,我想特别提到来自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克罗地亚的同事……其实我准备了讲话稿,但我认为或许更好的是以问答形式展开,进行更加具体和互动的对话。不过在开始之前,我必须、也非常愿意表达我对能来到北京、来到这座美丽国家的由衷感受。中国拥有辉煌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这令我深感敬佩。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中国,这次是以外长身份正式访问,夫人也随行,她今天也在场。此外,还有各位大使、外交部同事,以及我在北京的同事兼好友、克罗地亚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感谢你与大家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使这种交流成为可能。

能够在这里向各位致辞并讨论一些重要议题,我感到无比荣幸。首先谈谈克罗地亚。辉耀理事长,正如你所说,我依然清晰记得2023年的杜布罗夫尼克论坛。今年我们刚刚举办了第十八届杜布罗夫尼克论坛,堪称历届最成功的一次,吸引了众多智库、外长、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各界嘉宾的参与。两年前,你作为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出席论坛,我再次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和参与。今年的论坛同样内容丰富,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卢沙野先生也出席了讨论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专题对话。

这是我首次以官方身份访问中国,但其实是第二次来到这里。上一次是40年前,我和家人以私人身份来到中国,如今能够以克罗地亚外交部长的身份回到这里,并与王毅外长举行会谈,我深感荣幸。我们就若干重要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果的讨论,涵盖双边关系、经济、政治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领域。我十分珍视此次机会,能够与各位就重大问题进行交流。

在场的许多嘉宾都是来自欧盟国家的大使。克罗地亚作为欧盟成员国,秉持法治、基本自由和人权等价值观,我们对此深感自豪并倍感荣幸。

在开场的最后,我想简要介绍克罗地亚走向独立的历程,然后阐述克罗地亚外交政策的核心支柱,最后分享我们对深化克中合作的愿景。

尽管我相信各位已经从我们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那里获得了相关介绍,但我仍希望简要回顾一下克罗地亚的历程。克罗地亚的独立始于1991年,在经历了残酷的侵略之后,我们在独立战争中锻造了自由、主权与独立。然而,我们的独立以及独立宣言最终是在欧洲联盟的框架下获得承认的。自1992年1月15日起,克罗地亚成为一个被国际公认的独立主权国家。我们在1992年正式宣布独立,而走到今天这一地步的道路绝非平坦。我们从一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成长为和平与稳定的输出者。

可以说,过去三十余年的成就十分显著,首先是加入北约,然后是加入欧盟。如今,克罗地亚已全面融入欧盟。自2023年1月起,我们正式加入申根区,并将欧元确立为法定货币。目前尚待完成的是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但我们正努力履行所有必要标准,力争在2026年上半年实现这一目标。

您刚才提到了多瑙河区域……克罗地亚曾经被占领,但我们为独立而奋斗,最终实现了和平一体化,彻底从叛乱势力和侵略者手中解放。然而,今天的克罗地亚希望与西巴尔干国家保持良好关系,推动区域稳定,这也是我们的国家利益所在。

正因如此,克罗地亚对乌克兰局势有着深刻理解。乌克兰所经历的情景与当年的克罗地亚极为相似。克罗地亚始终尊重国际法、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于乌克兰,我们自第一天起就与其站在一起,并将在未来继续坚定支持。克罗地亚为乌克兰提供了全面援助,包括财政、政治、外交乃至军事支持,并向其分享我们的专业经验和实际做法。从俄罗斯发动入侵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想起了自身在1990年代对抗南斯拉夫人民军及周边国家侵略时的防御战争。虽然战争已经过去近三十年,但记忆依然清晰。那场侵略给我们这样的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超过2万人死亡或失踪,超过20%的经济被摧毁,更不用提基础设施的破坏以及需要多年清理的雷区。因此,当俄罗斯攻击乌克兰时,我们毫不犹豫地与乌克兰站在一起,因为我们不希望乌克兰在面对强大对手时重蹈我们的覆辙。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立即向乌克兰提供政治和物质援助,并积极支持一切外交努力。我刚才提到的援助包括排雷、退役军人关怀、追捕战犯及其他与战争相关的问题。今年10月,克罗地亚还将举办国际退役军人社会援助会议。去年,我们也举办了国际捐助者大会,两年前则召开了首届议会及克里米亚平台会议等多场国际会议。在杜布罗夫尼克论坛期间,我们还与安德烈·普连科维奇总理、乌克兰外长以及西巴尔干国家外长共同组织会议,六个西巴尔干国家的外长或副外长以及周边国家的外交部门代表均出席,他们多数是欧盟或北约成员国。

克罗地亚当前的外交政策目标主要包括:加强双边合作与经济外交、深化欧洲一体化、促进区域稳定与安全、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与多边合作,以及保护海外克罗地亚公民和少数族裔。我们非常自豪,克罗地亚人热爱旅行,无论世界何处都能看到克罗地亚人的身影,包括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移民。例如,在澳大利亚有约25万克罗地亚裔人口,新西兰约有10万,在美国接近100万,在加拿大约有40万,拉丁美洲也有近百万,包括阿根廷、智利、秘鲁、巴西等国。德国则是最大的克罗地亚侨民聚居地。克罗地亚人秉持自由价值观,选择在自己愿意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当然,作为一个仅有400万人口的小国,我们对人口外流并不乐见,但值得庆幸的是,许多人在外工作两三年后会选择回国。这不仅是克罗地亚的现实,也是欧盟许多中东欧小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正如我先前提到的,进一步巩固克罗地亚国际地位的下一个战略里程碑是加入OECD。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成员身份,而是为了我们的公民,为了推动改革,也是为了采纳并实施来自OECD的先进政策和实践。这对克罗地亚而言意义重大,为投资创造了良好机遇,具有重要的附加价值。

在国内外,克罗地亚的政策以四大核心优先事项为指导:数字化转型、人口结构振兴(这是当前最重要的议题)、去碳化以及教育。可以看到,这与所有欧洲国家的目标高度一致。这些目标推动了我们的增长,同时确保了可持续性与韧性。例如,位于克尔克岛的液化天然气终端项目,正在通过能源多元化增强战略自主性。我们也积极打造对技术友好的环境,并参与研发世界最快的电动车之一,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问答环节进一步讨论,我也可以介绍更多有关能源多元化的细节,因为这在当今至关重要。

减少对特定国家的依赖仍然是关键,这不仅对克罗地亚如此,对整个欧盟亦然。马可·波罗诞生在克罗地亚的科尔丘拉岛,当然,那一时期属于威尼斯共和国,因此今天的克罗地亚与意大利共同分享他的遗产,就像莫扎特巧克力成为德国与奥地利的文化符号一样。我们不强调“完全属于克罗地亚”或“完全属于意大利”,而是愿意慷慨地与邻国、伙伴和朋友共同分享。毕竟,谁能说得清四百年前的确切情况?但我们依然为他具有克罗地亚渊源而感到自豪。纵观历史,克罗地亚虽为小国,却兼具地中海与中欧特征。例如,从萨格勒布(克罗地亚首都)驱车前往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斯普利特(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市)途中,至少会穿越三个不同的小气候区域。我们因此为国家虽小但文化多元、历史悠久而倍感自豪。

拓展视野,克罗地亚与亚洲的关系也日益紧密。此次到访中国,我与王毅外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会谈。尽管今天地理距离遥远,但四百年前对马可·波罗而言并非如此遥不可及。克罗地亚深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深刻活力。在乌克兰和中东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中亚仍是全球主要力量关注的焦点,各方都希望与该地区国家开展双边及区域合作。我们与亚洲的关系,源于历史迁徙,得益于现代外交,并在不断增长的经贸联系中进一步发展。

中国是我们战略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例如佩列沙茨大桥,连接了克罗地亚北部和南部。此外,克罗地亚还积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韩国、日本、印度和蒙古等国的交往。本次亚洲之行伊始,我就访问了蒙古。

推动这种合作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一,亚欧之间的战略互联互通,尤其是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开发;其二,丰富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其三,快速扩大的市场;其四,全球安全这一总体优先事项。过去两年,克罗地亚与亚洲国家的合作持续加强,我们不仅在双边活动上不断深化,还在主要多边论坛的场合开展了一系列高层政治接触。在双边合作中,我们致力于增强经济和外交联系,促进科学合作,开展专业交流,推动人文互动,同时加强区域间对话与理解。我们尊重亚洲的多样性,关注伙伴的需求和利益,并对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性保持敏感。

关于国家规模问题,有人说有大国也有小国。但正如2016年丹麦外长所言,小国也分两类:一类是小国,另一类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小国的小国。这意味着,无论大小,我们都应相互依存。国家大小只是地理概念,而非价值判断。当谈及我们对和平的承诺、对国际法的尊重、对欧洲价值观的坚持时,我们绝非渺小。我们只是面积上的小国,但在多边主义和团结方面,我们是强大的。正如乌克兰问题所显示的,援助乌克兰不仅仅是出于团结精神,更是对欧洲安全的投资,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维护。

克罗地亚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十分良好,正在不断拓展,并且潜力巨大,正如我们昨天所讨论的。我国总理还计划今年年底前对中国进行访问。

我们希望的不仅仅是加强互联互通,更希望吸引更多投资进入克罗地亚,同时也希望看到克罗地亚企业赴华投资。目前中国存在诸多合作机会。我们认为,首先需要开通直航航班,这不仅符合我们的利益,也有助于吸引游客,而克罗地亚是一个旅游型国家。

正如我先前提到的,克中在经济合作与各领域协作方面潜力巨大,包括贸易、交通、数字化转型、投资、营商环境以及教育。我们希望未来合作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同时,克罗地亚高校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大量深造机会,许多大学现已开设逾百个全英文授课项目,涵盖医学、工程、管理和旅游等领域。

克罗地亚还致力于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及绿色转型领域开展密切合作。欧盟各国大使也在现场,无需赘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多年度财政框架必须落实和建立的背景下。

我此行恰逢中欧峰会前两日,或许纯属巧合。我并非特意为其铺路,但当然,也未尝不可,因为克罗地亚是欧盟成员国。我非常期待与各位展开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尽管我们在部分议题上可能存在不同立场,但必须保持沟通,确保各类交流渠道始终畅通,不仅在此地,而是在全球范围内。

欧盟与中国尽管拥有不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但仍共享建设性和稳定关系的共同利益。我坚信,在当前地缘政治高度分化的环境下,保持对话仍是解决分歧的最佳途径,这一做法亦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紧张局势。中欧在推动建设性和稳定关系方面有共同利益,与中国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依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债务重组、减灾及人道主义援助等全球挑战方面。

在此背景下,我们期待即将于7月24日召开的中欧峰会取得切实成果,此次峰会也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一点毋庸置疑,双方每日贸易额超过20亿欧元。中欧贸易往来依然强劲,投资联系紧密。我们希望未来关系能够实现平衡、互惠和互利,减少贸易与投资壁垒,避免扭曲性政策,推动以可持续方式实现贸易流量的再平衡。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同事和朋友,在我们日益互联互通的世界中,互动的频率大幅上升,历史的进程也随之加快。我们并未摆脱历史,相反,我们“制造”了过多的历史。有时,西巴尔干地区似乎仿佛一个“历史过剩”的深渊。国际体系似乎也在以一种超出体制网络反应能力的速度重组。这是摆在外交官面前的挑战,也是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必须共同面对的任务,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乃至企业都应承担责任、发挥作用。只有汇聚各方声音,我们才能共同构建更加繁荣的未来。贵国以丰富的丝绸之路遗产闻名,而克罗地亚作为通往欧洲的门户,同样拥有交流与坚韧的悠久历史。我希望,今天的对话能够进一步巩固两国间的纽带。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构建以合作、相互尊重与共享繁荣为特征的未来。

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

 

 

(本文根据CCG全球对话系列之“王辉耀对话克罗地亚外长拉德曼”的发言录音翻译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CCG全球名家对话-

CCG全球名家对话集 详情……

《外交政策》主编深度对话王辉耀:全球治理需要改革而非颠覆

克罗地亚外长到访CCG并与王辉耀对话,20国使节与十余家媒体云集现场

美国丹佛大学赵穗生教授到访CCG,深度解析特朗普2.0背景下的中美关系转变

哥大知名教授亚当·图兹到访CCG,与王辉耀共议历史视角下的中国绿色转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拉莫斯访问CCG,与王辉耀热议人工智能发展伦理

丹麦前外交大臣科弗德在CCG演讲并与王辉耀对话

不容错过!CCG2024年度名家对话“妙语连珠”,解读经济政治风云变幻

世行东亚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在CCG发表演讲并研讨最新世行报告

王辉耀对话FT总编马丁·沃尔夫|谈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论中国与世界》全球首发式在CCG举办

王辉耀对话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全球经济展望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土耳其外交部长哈坎·菲丹在CCG发表演讲并进行对话

CCG举办中美青年人文交流研讨会:落实“5年5万人”愿景

王辉耀对话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荣休教授巴瑞·布赞:如何提高全球治理的有效性

王辉耀对话哈佛前院长柯伟林,五轮问答探寻21世纪高等教育关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