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洲:从技术、市场、人才来看,美国市场非常重要

2015年12月8日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健洲日前出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他在平行论坛1“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的动力在哪里?”上表示,从技术、市场、人才来看,美国市场非常重要;企业要关注民众诉求,本土化运营;投资合作可以从“正面清单”开始。

  以下是他的发言实录:

  

“从技术、市场、人才来看,美国市场非常重要

  谢谢!因为中兴通讯从它创立开始不久,就确定了在通讯领域,现在扩张到IT领域,我们叫ICT领域。自从电脑发明以来,美国尤其是以硅谷为代表的,一直是计算机技术、IT技术的龙头,也是创新的发源地。大家也讨论说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印度去复制硅谷这么一个地方,很多人说很多条件不具备。所以我想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创新的地点,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至关重要的。首先在研发领域,他就是创新的源头。我是2000年去到美国硅谷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在美国设立研发机构,一方面展开跟美国当地公司的合作,通过合作,也提升了我们自己的技术能力,这个研发机构一直延续到今天,就在美国多个地方,不只是一个地方。这个从全球化意义来说,首先从技术上,我们希望持续跟进,因为你只有跟进,未来才有可能超越,或者至少在同一起跑线上。第二点美国的市场就电子消费,ICT行业来说,仍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市场,不可能说一个公司全球化了以后,没有美国,所以我们认为它是最重要的国家。现在我们在手机的市场占有率方面在美国大概排到第四。虽然美国现在还没有开放通讯设备,但是我们相信在一个长期的领域,比如五到十年,随着中美互相的沟通,信任度的增加以及技术的透明化,安全标准的完善,我相信这个市场迟早会打开,不可能一直封闭。这也是对未来我们长期的战略。第三点,美国的人才,上午谈了很多关于人才的问题。中国有大量的留学生在美国,他们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到回国的发展中去,我们希望在美国留学生人才以及美国本土的技术人才方面,能够持续地开展合作。从这三个方面,对我们公司来说,美国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够加大投资,只要美国政府能够进一步开放相关的领域。谢谢!

 

关注民众诉求,本土化运营

  我想补充一个正面的例子。就通讯领域来讲,可能通讯设备确实是一个信息安全的问题,但是我们把业务做了一个区分。手机是大众消费品,我们手机用的安卓系统是美国的系统,芯片是高通的芯片,我们只是做了继承和设计,完全按照美国几大运营商的要求来定制,从这些方面能够排除刚才讲的安全的问题。第二个我们要想在美国本土做业务的话,必须要考虑到美国民众的诉求,就是我们并不仅仅是来做生意、来赚钱的,我们真的想把好的技术和服务提供给美国民众。比如到现在为止,这两年陆陆续续赞助了五支NBA球队,NBA在美国是非常大众的运动,不光赞助了五支球队,而且还跟着五支NBA球队深入美国社区做慈善活动,实际上体现了中兴作为遵从当地规则以及真的帮助民众提升他们感知技术的便捷性。这样越来越接近,使得公司的商业活动跟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感拉近了,信任感增加了,而且持续做下去,不要指望一下子别人认可,一年、两年、十年,慢慢让大家觉得你完完全全是本地化的公司。现在在美国终端的公司,大概80%是美国人,除了头,头也是美国人,是早年的留学生,他是美国籍的,只是华人而已。下面中层的经理全是美国人,我们认为他们只用当地美国人的团队,他才能更好理解美国市场的需求,完全按照你这套运作,这样会越来越顺畅,这个过程也是我们在美国市场探索十五六年,逐步发展出来的模式。

 

从“正面清单”开始

  刚才Timothy读了一个中美之间关于负面清单的描述,我听了一下感觉差距还比较大。这里边可能有双边跨文化的问题,所谓的国家安全风险,可能双方担心的地方或者说描述的程度可能是不太一样的。中国文化里喜欢笼统的,概括地说,只要威胁到国家安全任何领域,我可能都是反对的,都是不允许的,但是西方文化里更多是说更结构化思维一些,因为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从小开始就不一样。我是有一个想法,如果负面清单很难统一,可以从正面清单开始。中国人对安全问题,包括其他政府也一样,我更确定清楚这块是可以的,但是对所有未知的东西,未来产生安全的问题是不确定的,这有点跟我们信息领域不一样,大家每天用电脑,用手机,你知道什么时候你的通讯是一定安全的吗?不知道。某一天突然一个黑客搞了病毒软件到你手机里,对于不安全领域总是有不安全因素发生,我们确定的。我倒觉得两个方面都可以试一下,我们正面清单在几个领域,美国这几个领域和中国另外几个领域,大家都同意,才开始进入。有可能这个领域都是不一样的,从中美经济结构来看,很多方面是互补的,不是重叠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互相需要,彼此需要加强合作最基础的原因。随着正面清单越来越多,当多少年以后,当我们觉得双方理解越来越多的时候,正面清单太多了,我们可以反过来说我们只需要确定一二三种负面清单,其他全部可以开放,是不是有这种探讨的可能性。

  非常赞同Timothy刚才的观点,我个人也是对未来中美双方之间关于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在它逐步达成共识方面,一定会有更进一步的进展。因为我在企业负责IT方面,我是公司CIO,从最近IT技术趋势来看,对于IT的安全方面的技术,正在逐步形成一个更加成熟的一个稳定的框架。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或者是不可衡量的东西,从技术来看,我是可以判断在不同的网络层面或者数据层面安全的程度。在这个方面成熟以后,双方的政府就可以基于这个技术框架来讨论,在哪个技术层面上,我是可以开放的,没有问题的,可以互通的,技术可以共享,产品可以互通,在另外技术领域,可能是需要进行控制的。这个是从技术来看,我是比较乐观,有一个进展。

  

政府间合作更加务实

  刚才这位嘉宾提的问题,能把技术和政治分开。另外一个方面,我也相信新的两边的政府,应该是更加务实,非常务实,从实际的角度来探索一条新的合作的道路。我们未来面临的并不是说大国之间的很大的危险,而是说现在越来越看到全球怎么样联合起来,去反对恐怖主义,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恐怖主义的存在,它是违背大多数全球公民的利益和诉求,是极端主义。最近发生的事件,包括法国的事件、中国的事件等等一系列事件,少数的不稳定因素存在,可能就扰乱了全球的经济、政治、社会活动。如果想从网络空间上去减少风险,必须全球联手来做,只要有一个国家脱离了网络,他这个孤岛变成安全的地方,他只要找不到这个地方,就找不到他。从这个角度,各国政府必须联手,打造安全的网络空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往前推进合作的实际需求。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的历史 新的舞台”这一主题,举行了六场全体大会和十场平行论坛。“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是国内专注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会议论坛,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宏观的政策解读、高度的战略思维为广大与会嘉宾带来思想盛宴。论坛所搭建的高端交流平台,对于已经“走出去”和有意开拓国际商业版图的广大中国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论坛自去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受到国内、国际的广泛好评。未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还将每年举办此论坛,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现实意义的指导。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