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卡里斯:面对战争与变局,欧洲必须重塑自身DNA
2025年7月3日2025年5月23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希腊欧洲与外交政策基金会理事会主席楚卡里斯(Loukas Tsoukalis) 在以“中欧50年:变化世界中的双边关系”为主题的圆桌研讨上发表以下观点:
我想从欧洲的视角谈谈当前的大局。多年来,特别是在布鲁塞尔,人们一直期待通过多边机制、共同法律以及更紧密的经济相互依赖,打造一个开放而强大的欧洲经济体。欧洲希望借此发挥软实力,毕竟硬实力并不是我们的优势。这是当初的理想和设想。
然而,这些梦想逐渐变成了噩梦。我们不仅见证了经济相互依赖的增长,也曾期盼享受二战结束后带来的和平红利,但现实却令人痛心——战争又回来了。我们的邻近地区发生了两场战争:乌克兰冲突和中东加沙局势,这两者都直接影响着欧洲。
同时,我们也看到国际规则逐步崩溃,国际机制日益弱化,与美国的关系变得激烈而复杂。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欧洲必须重新思考并定义自己的目标,以及与世界交往的条件。这对欧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毕竟它既不是民族国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际组织。欧盟需要变革自己的“DNA”,这听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非常困难。
让我举两个例子说明什么叫改变集体DNA。首先,欧洲一体化本质上是和平的事业,不仅是在国家间保持和平,也是在内部维护稳定。我们需要加强国防和安全,补足软实力上的不足,将更多目光投向地缘政治。这意味着,如果欧盟成功,它将真正成为一个政治上的“成人”。
第二,大部分欧洲人,尤其是布鲁塞尔的决策者,一直关注经济自由化和监管。如今,随着全球经济相互依赖加深,我们认识到,除了自由化和监管外,还必须积极推行产业政策。其他合作伙伴已经展现出战略思维,这要求欧洲必须实现从经济思维向全球战略思维的重大转变。
总结来说,经济与安全、地缘政治的结合正在改变国际关系,经济自身也在转型。对欧洲人来说,这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我们不是单个国家,而是一个需要适应变化世界的联合体,必须保持内部团结,同时努力成长为一个真正成熟的政治体。这条路非常艰难。
我希望未来几个月乃至几年,欧洲和中国能够彼此理解对方的利益、敏感点和需求。欧洲必须坚守内部团结,而中国也要尊重这一点。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由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ACCWS)与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60国代表近300嘉宾踊跃参会
多极化时代的对话与共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第二日聚焦中欧关系与中东格局
历届回顾
CCG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如何加强中美欧与全球合作
研判世界发展变局,应对全球危机——2022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共建韧性全球化——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聚焦开放融通与国际合作
扩大开放、应对全球化新挑战——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互塑和推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全球化新未来 ——“第四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举行
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2016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全球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企业发展新思路–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