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驻华大使:用务实改善提升外国人在华体验
2025年7月16日2025年6月27-28日,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举行。拉脱维亚驻华大使卡尔利斯·艾亨鲍姆斯(H.E. Kārlis Eihenbaums)在开幕圆桌上发表以下观点: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拉脱维亚的大使,我并没有把我的发言和冰岛驻华大使交流,因为我们都来自小国的大使,和其他国家差不多。我第一次来这里是1997年,是28年前,那时候的北京和现在的北京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同时我也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个论坛,因为我们知道,得谈一些非常务实的事情。
我来中国已经十个月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初步印象,有了一些教训,同时也有一些成绩。因为在中国你需要一些支持才能安定下来。刚才易卜雷大使提到了最大的障碍是语言问题,理论上确实可以有一些英文的支持。我有个人助手,也有司机,他们可以帮助我,但对于那些学生来说或者游客来说挑战就比较大了。最近几个月,我就有这种情况,大家想想有的时候在一个国际宾馆或者大的酒店里,前台却没有人说英语,这确实是非常大的挑战。
关于历史名迹,昨天我们刚去了一家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特别好,但所有的展览都是中文,根本没有英文,只有几句英文,要想了解这些博物馆的展品,自己去参观这个博物馆就太难了。当然,我们有个导游,他英文说得非常好;但与此同时每一个说明卡上的信息你都没有办法知道,因为它没有英文。我自己开车的时候,你可能得勇敢点儿,那还好,但是你要想找到历史名迹特别难,因为那些路标有时候有英语,但大部分是中文的,而且这些路标也不是到处都有。现在我们知道有苹果地图等各种各样的地图都挺管用的,但你仍然需要联网才能用上这些导航服务。
关于支付应用,我们知道有淘宝,现在商店越来越少,大家很多都在网上购物,在中国大家都是线上购物。对于拉脱维亚人,我们用的是卡,很少用现金,我们这个国家比较奇怪。但在中国不太一样,你用微信支付或用支付宝,你可以用现金,但有时候你说要用卡支付,他们可能得花10分钟才帮助你找到一个刷卡机才能用,比如京客隆这样的超市。不知道这些是否能够提升。
关于国际旅游方面,这些游客在访问中国时,他们希望看到这个国家,这个地方非常开放,能够帮助他们尽快找到需要去的地方,比如你们在推动旅游时或者推广贸易时,可能书面语用的不是很多,主要用的还是口语。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智汇全球,才赋未来”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幕
《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5》在AGTO 2025全球人才峰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