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川:企业走出去前应准确评估风险
2015年12月14日以下是他的讲话实录:
中小企业国际化要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律师事务所也是一个企业,我们也在走国际化的路程,主要就律师事务所讲一讲,我们中小企业作为服务业是怎么走国际化的路程。大家注意到每次研讨会,我们一谈国际化、一谈走出去,就是华为、联想、TC、中兴,作为走出去的主体。这两天听到一个数字,大概有三万家企业,其实绝大部分企业都是默默无闻,不管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会得到媒体任何的关注,大家关注的焦点都是在前一百特别是前十名的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我觉得以我们企业为案例的形式为大家讲走向全世界,这样大家也会更好接受些。
我自己所在的律师所,是11年以前成立的。当时中国刚刚加入WTO,我们发现中国市场存在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客户在市场上来回选择,如果涉及到涉外的业务,除了国际上高大上的律师事务所和本土化律师事务所,几乎不存在中间市场。因为没有中间市场能够以比较合适的价格、国际化的方式提供法律服务,这样本土化涉外的律师事务所几乎没有,使外国律师事务所在中国的收费都是最高的,超过纽约的收费标准,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机会。我们定位就是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中国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法律服务、英文的文件质量能够达到外国律师事务所85%、90%的水平,但是我们的价格只有40%、50%,这是与中国很多产品一样,我们不一定是质量最好的,但一定是性价比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因为我们这样的市场定位,事实证明我们发展非常顺利。十一年来,我们平均增长30%左右,这是国际化1.0版。
最近几年,整个法律市场环境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以往传统服务对象的外国公司在中国,要么就是勉强维持现状,要么就是在考虑缩减中国市场。而新的增长点是来自于大型的国营、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紧跟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需求,去年我们在香港、日本设立分所,上个月在洛杉矶设立分所,这是我们国际化2.0版。
在香港、日本和洛杉矶,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法治市场,竞争要远远比中国激烈得多,且大部分中国的律师事务所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国际化程度还相差一定距离,而且成本非常高。因为律师主要靠人的资源和能力,你要雇便宜的人,就提供不了优质服务。我们采取的是与当地律师事务所类似合作合资的方式,在香港,我们和当地的香港律师事务所;在日本和前十大律师事务所合作。一般外国在中国设立事务所,头两年到三年是亏损的,第四年第五年基本持平,盈利是五年之后的事情。由于我们采取合适的低成本扩张的方式,我们第一年在香港和日本设立事务所已经持平,今年我们保持盈利。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国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国际化有自己的道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需要大家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方式是最好的国际化方式。
企业走出去前应准确评估风险
至于在国际上并购碰到的障碍和抵触,我曾代表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在澳大利亚、在北美、在非洲、在欧洲都做过项目,面临特别大的题目。在不同国家、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行业里,碰到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共性的问题,其实这些风险和抵触之所以成为法律风险,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它是风险。大家可能有这种体会,平时大家都有下台阶或者地面很滑没看到会摔倒。之所以摔倒,你要了解规避风险的首要条件,走出去商业环境是什么、风险点在哪里。这几天都在讲国际化并购,包括跨国并购,有比较悲观的中国矿业不到20%,有比较乐观的30%、40%,总之是没有超过50%。大家讨论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大家做的并购,明明要大量失败的,为什么大家还要做并购,这里面可能有很多种原因。我跟很多企业家,不同级别的企业家有接触,我觉得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企业家一般都有很强大的心脏,非常强的自我,总相信自己是幸运的少数,不属于我们统计学里失败率比较高的那部分,这可能不只是企业家。我们看其他报道,大学老师里80%的人认为他的业务水平超过平均水平,这肯定统计学不成立的。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家,因为前几年中国的法律环境不健全,在一种野蛮生长环境下生长出来,敢于冒险的精神比一般的成熟的市场要强很多。中国企业出去后,表面上海水一览无余、波平浪静,后面有很多暗礁,只是大家看不出来,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地评估到底哪些有法律风险,这风险发生机率有多大,一旦发生,对你运营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果大家在走出去之前,把风险比较准确地评估出来,解决这些风险的办法,都是有的。方法要按当地的解决办法来解决,按照当地的游戏规则来进行。几年前在华盛顿参加类似的研讨会,下面见到外国律师,递了名片说是华为的,我说华为要你干什么?要我做国会的工作,华为在美国投资不顺利,专门请了律师,美国有专门的行业,专门做政府游说工作,很多都是律师,由前政府官员组成,这是美国游戏规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的历史 新的舞台”这一主题,举行了六场全体大会和十场平行论坛。“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是国内专注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会议论坛,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宏观的政策解读、高度的战略思维为广大与会嘉宾带来思想盛宴。论坛所搭建的高端交流平台,对于已经“走出去”和有意开拓国际商业版图的广大中国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论坛自去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受到国内、国际的广泛好评。未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还将每年举办此论坛,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现实意义的指导。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