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关键是海外人才布局

2016年7月25日


  2016年7月18日-19日,“慧眼中国环球论坛”2016年会在新加坡举行,本届“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以“经济放缓或产业转型:中国和区域的经济前景和机遇”为主题,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来自中新两国和本地区的45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和区域经济前景与机遇等主题展开讨论。




  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张志贤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代表着中国正积极加入到整个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另外,中国的企业也在积极扩展区域和海外市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为中新两国合作带来新机遇,新加坡将继续加强现有与中国的合作,并探索新的合作领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投资,如何避免全球化风险,如何不急功近利,实现利益共享,成为今年“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上中外企业家们所关注的热点。





  在“收购全世界·中资企业国际化的影响”论坛分场讨论会上,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王辉耀指出:过去两年,中国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外国对中国投资,突破1000亿美元,这种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中国应该与海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全球化战略。


  他同时强调,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关键是海外人才布局,人才与科技创新能力是经济全球化流动中的主导力量。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正面临着人才、信息不对称、企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并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中国必须建立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体系,充分挖掘、利用人才红利特别是国际人才红利,调动和发挥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科技创新,释放企业等创新主体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复星集团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则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全球货币和市场波动幅度很大,这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时面临的第一个风险。他建议,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要有耐心;要选好平台和跳板。梁信军说,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应当通过本土化来降低全球化风险,要发现当地人才并与其合作,不能指望中国雇员天天去出差。复兴在海外的近百位合伙人都是当地招聘,人才国际化取得巨大发展。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裁王传福指出,比亚迪在海外最大的资产就是人才。




  在19日的全体大会上,王辉耀还与与会嘉宾一起,围绕“十三五”规划及中国经济的新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


  “慧眼中国环球论坛”由“通商中国”主办,创立于2010年。“通商中国”是在2007年建立的一个旨在促进双边交流的组织,其宗旨是促进新中两国发展,积极通过各种平台提高各个阶层对中国的认识,由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和中国前总理温家宝共同启动。

关键词 理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