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武:强化理念共识,创新人才引才机制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2017年1月3日

赵德武,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积极融入全球人才竞争,以超常规举措广揽英才,先后从哈弗、斯坦福、剑桥等世界名校引进全资海外人才250余名,特别是海外院长10名,讲座教授和课程教授140余名,形成了学校海外人才引进的群聚效应。在前不久的四川省人才工作会议上,西南财经大学代表四川高校在大会上就人才队伍建设做了一个交流发言。具体有这样几点:

  第一是强化理念共识,创新人才特区引才机制。一是强化理念,凝聚共识。把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全校师生员工当中,我们凝聚形成了这样一种引才共识:只有全力建好人才队伍,西财未来的发展才有希望。二是广开渠道,招聘人才。每年我们学校都要组团,连续11年,学校每年组团参加美国经济学年会、留美经济学年会、美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学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连续11年到美国知名高校大规模招聘经济管理类人才,提升了学校在海外人才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三是创新方式,储备人才。针对金融会计这类引进人才比较困难学科,实施一项计划叫做可持续的师资储备计划,学校拿钱出来,在我们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当中选一批优秀人才到国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学成以后就回校任教。

  第二是构筑制度优势,创新人才特区用才机制。一是建立分类评价体制,根据人才不同成长阶段,探索人才早期职业竞争筛选和中后期职业发展保护机制,职业分类考核评价,对青年人才重点考核学术成果,让其在学术生涯早期多处代表性学术成果,对职业生涯中晚期人才,重点考核团队建设,发挥其学术影响力,以此来带动我们的团队建设。那么同时我们建立了专职讲师队伍,以其教学水平作为评价标准,当然学校考核首先还是以人才培养作为重点。二是加强平台团队建设,以构筑大平台,凝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为目标,采取领军人才加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特别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院长,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一批学科特区,比如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金融研究院、发展研究院等,汇聚了一批青年人才,产出了一批创新成果。三是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我们打破,身份编制等限制,对照国际通行和大学教师管理体制,按照年薪激励、合同管理、目标考核原则、实行年薪制和聘用制,实行于国际接轨的教师长聘制评价体系和专家评议体系,从而构建起符合国际化学术评估,及相关待遇保障的考核管理制度。

  第三是优化人才服务,创新人才特区留才机制。一是以思想引领引领人才,我们组织海外人才,就是我们的海归博士200多名,赴延安等地接受革命历史教育,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通过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让海外人才了解国情,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中,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引导他们研究好中国问题,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二是以情感认同连接人才,学校建立党委联系人才制度,校领导分别联系海外高层次人才,定期嘘寒问暖,送去组织关怀,积极开展素质训练,校史教育等活动,增强组织认同的团队合作和情感融合。三是以精细服务关心人才,我们学校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为海外人才在落户、医疗保险、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让引进的人才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我们在人才队伍建设当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所大学有什么样的人才共识,就有什么样的人才群体,有什么样的用人之道,就有什么样的人才贡献率,敢不敢为人才投资,善不善于把人才用好,体现了眼光、胸怀,也体现了责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高度一致。2015年,学校召开了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启动了新一轮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来加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

  今天的圆桌论坛,聚焦国家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四川人才发展战略,必将有力地推动西南财经大学人才、人事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西财人才队伍建设。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暨第三届发展与展望圆桌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