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发:“一带一路”人才教育要先行

2017年1月9日


王广发,北京法政集团董事长·总裁,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



  “一带一路”为中国和世界创造了很多机会,我们要善于把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推进“一带一路”,公共配套要先行。中国需要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共配套的投资力度,不仅依靠国家投资,还需要民间投资。我们的战略合作投资大多都是访问期间签署的文件,之后应当有一个机构联合评估、联合执行、联合监督、联合到位给所在的国家。所以我们投资的落地需要接地气,真正让沿线国家分享中国这趟“高铁”的财富、发展、投资,从而真正受益。另外我们还需注意,所有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共配套的投资,政府间签订的文件,是具有持久性的,不得因领导人的变更而变更,这也是投资的安全问题。


  同时教育文化必须配套进行。要植根当地所在地人民,投资必须夹带着公益事业进去,把中国的留学生人才培养关注好,同时把中文教育关注好。从卫星教育、移动教育改变世界教育、改变中国教育,改变“一带一路”中国文化的传播方式。我们的教育、教材、教学、教师、教法等等各方面都需要改革,这才能实现我们中共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全面建设。


  另外财政支出应转向基础设施的投入,让我们国家的模式变成国际的模式。投资一开始不管境内还是境外都要面对自信和风险,要有胆识,敢于挑战风险。“一带一路”的投资不仅需要中国,当地政府也要积极参与,我们可以提供贷款支持。过去我们是以资助的方式,但受惠国有时会出现腐败等问题,资金并没有落到实处。今天我们改变方法,帮助当地建设基础设施,不仅是向当地伸出了援手,更是造福世界的工程。单是安全保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政治上、经济上、贸易上、人才上、产业转型上都需要稳定,所有的投资合作都应该在平稳的轨道上进行。


  从战略格局“走出去”的新思维看,我们的智库研究要走在前面。不仅是政府机构,还有很多民间智库,例如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等,都可以给中央提供决策的依据。“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情况调研起来时间相当长,工作量大,我们等不及,必须抓紧时间推进相关进程。一定要以法律的思维,按照法律的规定去投资、合作、收购、兼并、调查、研究,不调查充分不决策,不研究彻底不行动。真正地让中国和沿线的“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民得到实惠。


  过去,国家很少参与、涉足、合作设立的国际事务,现在我们积极参与到国际社会当中,例如上合组织、亚投行、中国东欧“16+1”、中国东盟“10+1”、金砖五国等,自然高端顶尖人才培养的问题就上升到了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人的因素是第一要务。全球人才培养的战略、高端人才培养的战略、顶尖人才培养的战略、海归人才培养的战略,未来人才培养的战略必须要达标。不然在“一带一路”国家,甚至这些国际组织当中,我们很难掌控强大的话语权。


  最后,我们新型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调整与转型,投资结构也在转型。我们需要借“一带一路”的经济圈,同时完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贸易生态、华人华侨生态,以及中国和中国所有合作伙伴生态。我们要站稳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走进世界中心,集聚未来人才。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